?

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2023-02-20 18:41鄭義釵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閱讀能力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鄭義釵

摘 要: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對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自主學習能力等的提升都能起到促進作用。故而,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也就成為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應當重視的問題。文章闡述了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就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能夠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參考,共促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也為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4-0058-03

無論在課堂學習階段,還是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階段,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時,或多或少都要開展一些數學閱讀活動。而數學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1]。就當前情況而言,部分教師尚未認識到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也并未采取措施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部分教師雖對數學閱讀的重要性有所認識,但是由于欠缺相關經驗,在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方面收效甚微?;诖?,筆者開展了此次研究活動。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具有良好數學閱讀能力的小學生能夠有效閱讀數學教材。數學教材上的語言表述準確、規范,因此學生在閱讀數學教材的過程中能夠不斷規范自身的數學語言。這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都是極為有利的[2]。此外,教師在課堂上所展示的內容往往不如教材內容全面,且由于學生專注力不強,學生在記憶或理解教師傳授的教學內容時,必然會有一些錯漏之處。通過反復閱讀數學教材,學生可以有效彌補這些錯漏之處,建立較為完備的知識體系,從而獲得更好的數學學習效果。第二,有助于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學生自主學習數學,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自主閱讀數學教材或其他數學材料,而具備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是其自主學習數學的基礎條件。此外,在自主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都將隨之提升,這對其未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大有益處。第三,有助于小學生實現數學深度學習。深度學習的基礎應當是深度思考,而在課堂教學時,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教學進度,很少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深度思考。然而,

擁有良好數學閱讀能力的學生經過教師的引導,就能在課前預習或課后復習階段,在閱讀數學材料的過程中對其中涉及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相關數學知識的生成或理解過程等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實現數學深度學習。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激發閱讀興趣

教師想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要設法激發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3]。具體而言,教師應做好學情分析工作,在充分了解小學生興趣愛好、年齡階段特征等的基礎上,選擇一些能夠吸引小學生關注的方式來激發其閱讀興趣。比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現實生活,通過創設一些有趣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間“找碴兒”活動(各組歸納總結完閱讀學習成果后,相互之間查找錯漏之處)等,這樣也能激發其數學閱讀興趣。當然,

無論教師采用何種方法激發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都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借助數學閱讀促進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以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小數除法”的教學為例,教師就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創設以下問題情境:“小美去社區便利店買牛奶,便利店有兩種品牌的牛奶。M品牌的牛奶1箱16盒,44.9元;Y品牌的牛奶1箱12盒,33.6元。兩個品牌的牛奶均為1盒250 ml,大家覺得哪個品牌的牛奶比較實惠?”該情境中的問題恰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因此該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解決上述問題的欲望。然而,學生要想快速解決該問題,最快的方法就是使用

“小數除法”進行數學運算。教師可趁此機會引導學生閱讀數學教材中的相關內容。由于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強烈,因此小學生對閱讀教材中“小數除法”的相關內容有著濃厚的興趣,閱讀效果自然更有保障。

(二)培養閱讀習慣

長久的堅持恰是養成某種習慣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師要想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還應耐心地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習慣[4]。具體而言,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制訂計劃、課前預習、課后閱讀、手腦并用等方面的習慣。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教師要引導學生制訂短期以及中長期的數學閱讀計劃。唯有如此才能讓數學閱讀成為其日常習慣。比如,教師可引導學生每周制訂一份短期數學閱讀計劃,其中可規定自己每天進行大約多少分鐘的數學閱讀,周末可酌情增加閱讀時長,每周要依據本周學習進度閱讀一定頁數的數學教材,同時還要閱讀一定頁數的課外數學材料。手腦并用,則是指學生在數學閱讀時既要動腦也要動手。而動腦顧名思義就是思考問題,動手則是指寫寫畫畫、實物操作等。寫寫畫畫包括標記重點、難點、疑惑點,進行手動計算,繪制思維導圖或者其他數學圖形圖表等;而實物操作是指學生根據所讀內容進行必要的實驗操作,借此驗證并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

以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的閱讀學習為例,為了讓學生初步理解何為“幾分之一”,教材中使用月餅舉例,說明“將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塊,每塊是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由此讓學生明白是從何而來的。其后又以月餅為引,提出思考性問題,即“把這塊月餅平均分成4塊,每塊是它的( )分之一,寫作”,

通過這種舉一反三的方式,小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為了讓小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書中所述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深入閱讀教材內容后進行實踐操作,利用一張圓形紙片代替月餅,將其平分為2份,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明白的意義,并且直觀了解到,月餅平均分成4塊后每塊為它的。對于書中后續對和的介紹,也可以利用白紙進行實踐操作,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由此可見,動手操作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閱讀習慣。

(三)指導閱讀技巧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注意傳授學生一些有用的數學閱讀技巧,如先分后合、標記關鍵詞等[5]。所謂先分后合,是指學生在閱讀某些篇幅相對較長的數學材料時,可先將其分割為幾部分,然后將每部分的重要信息篩選出來并整合聯結,最終形成一段內容簡短精練的數學材料。這樣學生就能快速準確地理解材料內容,從而提升閱讀學習的有效性。而標記關鍵詞則是指學生在數學閱讀時應注意標記閱讀材料中的一些關鍵詞語,這樣才能更為準確地理解材料內容,并且獲得良好的閱讀學習效果。標記關鍵詞在應用題解題教學中比較常用。應用題解題需要學生先閱讀題干,從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數據,分析問題,明確要求,并在此基礎上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然而,部分數學閱讀能力較弱的小學生在閱讀題目時不細心,看到熟悉的題目便一掠而過,以致忽略一些關鍵字詞,導致解題錯誤。在此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分析兩道題目,找出其中不同,并且標記出相應關鍵詞。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認真閱讀的意識,還有助于學生掌握標記關鍵詞的技巧,提升數學閱讀能力。

以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一)”的教學為例,教學完本章內容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簡單的應用題:“3個同學在澆樹,每個人需要澆4棵樹,用加法計算一共要澆多少棵樹?”教材練習題中有一道相似的題目,因此有學生未認真審題就翻開課本找答案,也有學生審題之后快速運用本章所學乘法知識計算出結果,最后卻均被教師否定。一些學生對此提出異議,認為這道題與課本中的某道練習題完全一樣,所以自己的答案并沒有錯。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兩道題目,并且標記出能夠體現兩道題目區別之處的關鍵詞。學生認真對比分析之后,將教師布置的應用題中“用加法計算”標記為關鍵詞。原來教材練習中的題目對解題方法無任何要求,而教師布置的應用題卻要求“用加法計算”。因此用乘法解題的學生雖然最終計算結果正確,但是解法卻不符合題目要求。通過此次應用題教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掌握標記關鍵詞的技巧。掌握該技巧后,學生的審題效率和質量都將獲得有效提升,同時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也會隨之提升。

(四)夯實閱讀基礎

數學閱讀與普通的文學閱讀不同,除了涉及文字語言外,還會涉及符號語言、圖像語言等特殊語言。學生要想順利進行數學閱讀,準確理解各種數學語言是極為必要的。因此,教師務必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理解能力,借此幫助學生夯實數學閱讀基礎。數學符號語言包括數學元素符號、關系符號、運算符號、結合符號等。每個數學符號都有其特定含義,而且由于符號本身的抽象性,學生如果未曾了解過某個數學符號,那么在進行數學閱讀時遇到該符號,就很難理解其意思。圖像語言是指那些能夠傳遞信息的圖形、圖表等,雖然比較直觀,但是也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圖像語言基礎。故而,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主動認識、理解遇到的數學符號語言、圖像語言、文字語言,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對三種語言進行轉化互譯的能力,如此方能幫助他們夯實數學閱讀基礎,提升數學閱讀能力。

以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教學為例,教材中用這樣一段話介紹了何為三角形的高和底,即“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作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作三角形的底”。這段話雖然只是一段簡單的文字語言,但是包含了三角形、頂點、對邊、垂線、垂足、線段共計6個數學詞匯。學生只有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才能根據這段文字描寫知道何為三角形的高和底。當然,教材中也為這段文字描述配了插圖(如圖1),使用圖像語言讓學生直觀了解何為三角形的高和底,但是學生需要知道何為垂線、垂足、線段,了解何為三角形的頂點和對邊,這樣才能根據圖中標識準確找到三角形的高和底。此外,具有良好數學語言理解能力的學生,還能將文字語言和圖像語言順利相互轉化,從而根據自身閱讀理解順利回答圖中所附問題。由此可見,提升學生的數學語言理解能力,對夯實學生的數學閱讀基礎至關重要。

(五)鼓勵自主閱讀

部分學生在進行數學閱讀時容易產生無聊、煩躁等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會給予學生不好的閱讀體驗,從而削弱其自主閱讀的意愿。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有趣的數學閱讀材料,從而賦予學生快樂美好的閱讀體驗,增強其自主閱讀意識。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推薦小學生閱讀一些有趣的數學繪本、數學故事、數學游戲書等。比如,可以推薦低年級學生閱讀《數學幫幫忙》繪本系列、李毓佩的《奇妙的數王國》;推薦中年級學生閱讀柯友輝的《全世界孩子都愛玩的700個數學游戲》、馬希文的《數學花園漫游記(趣味數學專輯)》等;推薦高年級學生閱讀多米尼克·蘇戴的《數學魔術:84個神奇的數學小魔術》。當然,教師也可以定時或不定時地組織數學閱讀交流會,讓學生主動介紹自己閱讀過的有趣的數學書籍,并分享閱讀經驗、閱讀成果等。這些都是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興趣、數學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應注意激發其閱讀興趣,培養其閱讀習慣,指導其閱讀技巧,夯實其閱讀基礎,鼓勵其自主閱讀等。當然,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還應注意認真總結反思,并在此基礎上探索更多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此才能不斷促進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升,從而為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鄭麗雪.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J].廣東教育(綜合版),2023(4):51.

翟巧軒.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J].試題與研究,2023(7):107-109.

段孝宇,張艷萍.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數學教育,2023(Z2):28-30.

王典.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3.

宋青紅.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22(Z6):40-42.

猜你喜歡
閱讀能力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