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德亮的師范教育思想與實踐

2023-04-19 10:59梁沾妹
現代教育論叢 2023年6期
關鍵詞:師范教育師范生教育

余 暉 梁沾妹

(華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廣東廣州510631)

“篤志誨人五十春秋如一日,研心析理三千桃李盡良才”,何紹甲教授贈與阮鏡清教授的對聯亦是汪德亮先生在教育事業上的真實寫照。汪德亮先生是新中國廣東省高等師范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者和實踐者,他將其畢生時間和精力都投身于我國師范教育建設之中。新中國成立后,恰逢全國各院系調整,廣東省高等師范教育亟待發展,先生毅然來到華南師范學院任教,一邊教授師范生學業課程和指導教育實習,一邊潛心探索和研究有社會主義特色的中國高等師范教育。時任廣東省副省長的王屏山教授贊嘆道:“汪德亮一生都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并稱頌他“桃李滿天下,不愧為一代師表?!盵1]62

在汪德亮先生嘗試改造鄉村教育和探索高等師范教育如何適應新中國新社會的研究生涯中,發表的學術論文和著作數量雖然有限,但都頗具影響力。1986 年出版的《培養大量合格的師資——關于高等師范教育問題的談話》一書,全面總結和歸納了他從事幾十年師范教育工作的寶貴經驗;1959 年汪先生發表的《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展開教學改革運動》一文,就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如何以黨的“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為出發點進行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改革,做了深刻的闡述;1986 年發表的《為實現九年義務教育貢獻力量》一文,筆酣墨飽,對師范院校如何培養新一代合格的教師提出了切實而寶貴的建議。今天,再次拜讀先生的著作以及梳理他為教育奉獻的一生,不僅為先生堅定的愛國情懷所嘆服,更為其全身心投入師范教育的探索和改革的態度所欽佩,也為其年逾古稀仍筆耕不輟所感動。他對改造鄉村教育的堅定信念至今仍令人折服,對師范教育所總結的經驗歷久彌新,至今仍廣泛應用于各高校師范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之中。

一、汪德亮先生的生平事跡及其思想轉變

汪德亮(1905-1990),廣東廣州人,我國著名教育家、師范教育改革者。先生經歷了我國由貧窮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新中國成立再到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偉大國家幾個不同的時代,他的思想也從早年的“教育救國”理論逐漸轉向信仰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思想。

(一)信奉“教育救國”理論時期

1917 年汪德亮考入北京清華學校時只有12 歲,1922 年清華學校中等科畢業。1926 年清華學校高等科畢業后由學校公費資助赴美留學,此時他已經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教育專業。1926 年至1931 年,他先后在美國皮博迪師范學院(George Peabody College for Teachers)、威斯康星大學(Wisconsin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留學,1931 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碩士學位。

1931 年9 月,汪德亮先生懷著“教育救國”之志回到祖國,在武漢大學文學院擔任教授。1932 年,他意識到中國以農業立國,要振興國家必先提高農民文化、改變農村狀況。于是他毅然辭去高薪的教授職務,參加了由晏陽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發起組織的“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到河北定縣教育實驗區試辦鄉村教育,走上“辦鄉村教育達到富國強民”的道路。1936 年,先生擔任湖南省立衡山鄉村師范學校校長,開展辦社會化教育的試驗。在衡山鄉村師范學校期間,他提倡學術思想自由,著力鄉村建設。他的辦學宗旨是把教育和社會打成一片,推動學校社會化。先生的辦學思想,使衡山鄉村師范學校的青年學員們獲得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實際工作能力。

1939 年,汪德亮先生受當時省政府的壓制被迫辭去衡山鄉村師范學校校長,次年到四川省中國鄉村建設學院擔任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5 年又轉任成都齊魯大學文學院院長。1947 年得到平民教育促進會資助,他再次赴美國考察教育,著重調查美國各種類型工讀大學的情況,繼續尋求通過教育改造社會的道路。[1]60新中國成立前夕,愛國心切的汪德亮先生果斷地從美國歸來,于1948 年到廣州嶺南大學任教,擔任該校教育系主任和附屬中學校長。

(二)堅持走社會主義教育道路

新中國成立后,全國各高校院系重新調整。1952 年,汪德亮先生轉到華南師范學院(今華南師范大學),先后擔任教育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長、學校顧問等多個職務,在此工作30 余年。在這30 多年里,尤其在擔任學院領導職務期間,他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根據師范教育的特色,大膽探索,勇于改革,提出許多別具一格的師范教育思想。汪德亮先生總結了他從事幾十年的教育經驗,為創建具有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師范教育體制、發展廣東省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汪德亮先生認為,新中國成立后的教育要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先生躬身垂范,在政治上、思想上不斷追求進步,在工作上、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195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由于先生在教育事業上的卓越成就,此后多次參加全國性教育大會:1959 年先生代表廣東省教育戰線到北京參加10 周年國慶;1960年他代表華南師范學院出席在北京舉行的全國高教群英會;1962 年他又隨同以周培源為團長的中國教育代表團出席莫斯科國際高等教育科學技術討論會,在會議上作《我們對提高師范教育質量的看法》[2]25等發言。

1980 年汪德亮先生退休之后擔任華南師范學院的顧問以及廣東省青少年研究會、少先隊研究會和廣州市家庭教育促進會的顧問,并與相關人員一起擬定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材。[3]先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十分重視小學思想品德的教育,雖已退休,但仍參與擬訂《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試驗大綱》、編寫《小學思想品德試驗課本》,并就如何開設思想品德課以及如何改進班主任工作和活躍少先隊活動等課題,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1]61為了探究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規律,他經常深入華師附屬小學的課堂,認真聽思想品德課并反思。同時,他根據社會實際需要和自己多年從事教育的經驗,向學校和有關部門建議從小學一年級起設置自然課,對孩子們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1981 年汪德亮先生被授予“廣東省高等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1982 年華南師范大學黨委做出決定,在全校開展學習與宣傳汪德亮先生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精神的活動;1984 年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給先生頒發獎狀,以示嘉獎。1986 年,耄耋之年的他出版了《培養大量合格的師資——關于高等師范教育問題的談話》一書。

二、早期探索救國救民的教育道路

在清華學校高等科畢業時,汪德亮先生便意識到中國內憂外患、四分五裂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落后、人民缺乏文化,只要把教育辦好、把人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中國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59因此,民國時期先生就走上“教育救國”的道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留美回國的他把全部心血撲在振興國家的教育事業上。參加平民教育促進會、創辦湖南省立衡山鄉村師范學校、試辦鄉村教育、鼓勵青年一代廣泛接觸社會實際等,為發展鄉村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創辦湖南省立衡山鄉村師范學校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農村,由于軍閥混戰、列強的資本主義經濟嚴重沖擊小農經濟、自然災害頻發等,導致鄉村社會動蕩、民生凋敝??谷諔馉幈l后,鄉村更是衰敗不堪。如何振興鄉村、改造鄉村成為社會各派別各勢力關注的焦點,鄉村建設運動應運而生。[4]100鄉村建設運動首先由知識界發起,代表人物為梁漱溟、晏陽初、陶行知等我國著名教育家,他們創辦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改造鄉村、振興鄉村。

汪德亮先生參加了晏陽初等人發起的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到河北定縣試辦鄉村教育。在平民教育促進會里,汪德亮先生表現積極,一邊進行鄉村調查研究、編教材,一邊組織農民學習文化知識,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贊賞。

1936 年,先生跟隨平民教育促進會到湖南負責湖南省立衡山鄉村師范學?;I建工作。汪德亮先生經過慎重考慮草擬籌建計劃,提出辦學宗旨就是要重視鄉村建設,培養專門的鄉村小學教師及社會教育人員。方案呈請湖南省教育廳并上報到南京教育部,最終獲得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批準。[5]4先生親任校長,面向全省進行招生,開啟了在衡山鄉村師范學校的鄉村建設教育工作,為平民教育運動培養人才、為振興鄉村貢獻力量。

(二)致力于鄉村改造

“從建校第一年起,校長汪德亮一系列的辦學主張都離不開教育學生認識中國,認識社會,認識農村?!盵6]23-24在衡山鄉村師范學校期間,汪德亮先生踐行“改造鄉村”的教育理念,他對學生們說:“中國的苦難,集中表現在鄉村,要擺脫鄉村的苦難,必須振興鄉村的教育!”[7]67因此,先生圍繞他“改造鄉村”的教育理念,在辦學理念、課程教學、學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付諸行動以期改變中國鄉村落后局面。

在辦學理念上,汪德亮先生抱持“為鄉村建設服務”的宗旨:培養鄉村小學師資、培育實施鄉村改造和民眾教育的人才。他在學校招生廣告上開宗明義指出:“本校以培養鄉村小學師資、以及鄉村改造和民眾教育的實施人才為宗旨??忌鷪罂急仨毦邆涑踔挟厴I的資格、且熟悉鄉村情況及農民生活,并志愿終身在鄉村服務,身體強健、能吃苦耐勞者?!盵7]68先生希望教育能夠與社會、與鄉村打成一片;學校能夠社會化與平民化;通過教育的力量來改造社會,挽救國家。他的這些辦學理念受教育家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啟發。晏陽初認為,平民教育的使命在于“作新民”,即要教人做人,做“整個的人”?!罢麄€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要有知識力,第二要有生產力,第三要有公共心。[8]晏陽初親自到衡山鄉村師范學校發表“‘誤教’與‘無教’”演講,指出新教育的根本在于鄉村:“必須真正負起鄉村師范教育的使命,去教育那些廣大的平民與農村中的大多數兒童,做有志改進鄉村的‘干部人才’,在教師指導之下去苦干、去造就自己,把自己造就成一個民族的仆人、大眾的仆人!”[9]為踐行“鄉村改造”的辦學宗旨,汪德亮先生特地聘請詩人艾青、作家王西彥、音樂家任光、農學家蔣名川、教育家鄒鴻操、葉德先、何啟君等任教[6]24,師資力量相當雄厚,對衡山鄉村師范學校的教學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在課程教學上,汪德亮先生秉承改造鄉村的理念,將課程安排與鄉村建設相結合,緊跟鄉村發展的實際需要,采用適合鄉村發展的內容安排鄉村師范教育的課程,以培養鄉村小學教師以及為鄉村發展做貢獻的人才。為此,先生制定了三年課程試驗大綱,安排6 項中心學程:社會研究、軍事教育、民眾教育、小學教育、農業教育、鄉村建設。[4]104每一個中心學程最后都與學生的實習相結合,并且每個學期均安排有服務實習,以培養學生為鄉村改造而服務的理念。汪德亮先生還在學校專門開設《中國近代史》課程并親自講授,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贏得學校師生與附近中小學師生的一致好評,愛國主義思想在鄉村得以廣泛傳播并深入人心。此外,先生還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到農村宣傳抗戰事跡和抗戰精神,帶領學生演出話劇、雜劇,教村民唱抗戰歌曲,并慰問抗戰軍人的家屬,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向民眾傳播愛國精神。[5]4先生將改造鄉村與愛國教育相結合,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有志青年。

在學校管理上,汪德亮先生尤其強調民主和自我管理,注重全校師生的共同參與。學校一些重大事項的決策他都會邀請師生代表參加會議與討論,認真聽取大家的意見。此外,先生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要求也比較高,這與平民教育思想的“作新民”“整個的人”的理念相一致。他領導的衡山鄉村師范學校充分發揮各級學生組織的作用,學生的勞動、伙食、衛生、紀律等日常生活事務都由學生自己管理,培養他們獨立活動能力和民主管理能力。[4]105

在汪德亮先生的領導下,衡山鄉村師范學校師生一致主張教育救國,并在衡師開展大量秘密工作,為抗日戰爭和后來的解放戰爭提供重要情報并培養了大批革命者。然而,湖南省政府不斷壓制衡師的共產黨活動,迫害抗日救國的愛國師生,1939 年5 月強迫汪德亮先生“因病辭職”。但是先生不甘心就這樣舍棄自己“改造鄉村教育”的理想,于1940 年轉到四川擔任中國鄉村建設學院教育系教授兼主任,1945 年又到成都齊魯大學任文學院院長,繼續鄉村改造事業,探索通過教育改造社會、拯救國家的道路。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在武漢大學文學院任教與領導衡山鄉村師范學校時,汪德亮先生便十分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武漢大學時,他根據當時社會的實際需要,開設《社會化教育》《生活教育》等課程,這些課程都帶有一定的試驗性質,要求學生深入調研,了解社會實際情況。[1]60

在衡山鄉村師范學校期間,先生要求青年一代廣泛接觸社會實際,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把校內的學習與校外的鄉村改造工作緊密結合。他規定衡師學生在校三年期間都要進行實訓。學生在校外要進行鄉村小學教育見習、鄉村社會調查、縣區鄉民政工作見習等,以此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并為未來改造鄉村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校內學生要一邊讀書一邊參加校內舉辦的各種學術活動,如開展演講競賽和專題辯論會等,讓大家從理論與實踐等各方面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意識與能力。[6]25為了增強學生的實地調研與動手能力,汪德亮先生于1937 年秋組織學生到衡山縣四個鄉進行重點調查,編印《衡山實驗縣師古鄉等四鄉的調查報告》。1939 年又引導學生在新寧縣白楊鄉開展調查,編印《新寧白楊鄉社會概況調查》。[5]4學生從中獲得了豐富的社會知識并鍛煉了實際動手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與愛國精神,為衡山鄉村師范學校成為抗日救國秘密基地奠定了基礎。

三、在華南師范學院期間引領師范教育體制改革

新中國成立后,汪德亮先生在華南師范學院任教三十多年。在此期間,先生緊跟黨的步伐,圍繞黨的教育方針并結合師范教育的實際與特點,積極探索和改革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師范教育,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的師范教育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學科觀:探索社會主義師范教育規律

早期的汪德亮先生信奉教育救國理論,他認為西方國家的富強是教育的功勞,中國落后是因為教育落后。先生認為中國以農業立國,只要中國鄉村有了優秀的師資,鄉村振興就有希望,就能挽救危急存亡的中國。然而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一次次侵略和國民政府對抗日救國學校師生的不斷迫害,使他對“教育救國”逐漸感到失望,以至于發出“在當時,教育不但救不了國,也救不了教育本身”的感慨。[1]60新中國成立后,先生開始更多地以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角度來思考師范教育問題,致力于小學教育和高等師范教育的研究,不斷探索和總結教育規律。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明的要求也更加迫切,應該怎樣辦好社會主義的教育?怎樣把青年一代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這一系列新問題擺在了先生面前,促使他不斷地去思考。

在華南師范學院任教期間,汪德亮先生一邊大力倡導師范生學習教育科學知識、研究教育理論,一邊系統總結教師的工作經驗、建立教育研究和實驗基地。他認為,辦教育,尤其是辦社會主義教育,必須從實際出發,根據學校的辦學規律以及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切忌理論高于或脫離實際。先生在1962年的關于總結社會主義教育規律的談話中說道:“社會主義教育科學還在創造中,社會主義教育規律還在逐漸發現中。研究我國社會主義教育規律已經成為今天教育科學研究的課題,也是全國各級學校教師的光榮任務?!盵2]16他呼吁全國教師都應認真總結自身教育工作經驗,研究切合中國實際的教育科學,因為這是關系到培養我國新一代的教育大事。

汪德亮先生十分重視師范教育,他把師范教育比喻成“工業中的重工業,機器中的工作母機”[2]2,認為師范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更是國家教育事業建設的根本。先生將畢生的時間與精力都傾注在師范教育探索和改革上,在華南師范學院教育系專門開設《師范教育》新課程,給師范生詳細傳授師范教育的系統知識,為未來師范生從事教育行業打下扎實基礎。汪德亮先生1986 年出版《培養大量合格的師資——關于高等師范教育問題的談話》一書,并發表《為實現九年義務教育貢獻力量》的文章,總結了他的師范教育思想以及從事師范教育工作的寶貴經驗。

《培養大量合格的師資——關于高等師范教育問題的談話》一書,是汪德亮先生從事師范教育以來對青年教師和學生的部分談話記錄,直至現在仍被許多教育工作者傳閱。該書共記錄先生的十五次談話,每次談話都緊緊圍繞師范教育而展開。

新中國成立初期,汪德亮先生在《關于高等師范教育問題的談話》中呼吁全國人民教師要認真研究我國的社會主義教育規律,認為這是各級教師的光榮任務。先生從必須認真總結教育工作經驗、遵循科學研究的程序來總結教育工作經驗、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教育工作總結這三個方面,就如何探索社會主義教育規律、建立切合中國實際的教育科學,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1962 年先生出席莫斯科高等技術教育討論會上的發言報告——“我們對提高師范教育質量的看法”亦收錄在該書中。他在發言中指出,人民的中國尊重人民教師,因而吸收大批優秀青年參加教師隊伍。對于如何提高師范生質量,他強調一是要明確師范生的培養規格,加強理論、知識和技能這三基的鍛煉,二是要抓師范教育的特點,提高高等師資水平。

該書的“略談師范教育問題”這一章,先生從社會主義師范教育的性質、任務、地位的角度論述了對師范生的培養要求,強調師范院校要加強同中小學的聯系。他認為“師范教育是一種專業教育,師范學校是一種專業學校。社會主義師范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合格的人民教師,是為此而實施的一種職業訓練?!盵2]40所謂水漲船高、枝繁葉茂,師范教育能夠影響青少年乃至整個國家未來的命運,只有師范教育穩固發展,才能為國家儲備優質的師資隊伍。因此,先生強調對師范生的培養必須嚴格,因為社會主義教育是一項偉大的革命事業,教育學生并非靠單純的“說教”,而是要以身作則,以自己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堅定態度來熏陶和感化學生。 “不僅要求他們掌握文化科學知識,還必須具有承擔‘文化科學知識傳播者’任務的決心和本領,并且掌握的知識應該是淵博的而又準確的,以免謬種流傳,以訛傳訛?!盵2]42在《關于高等師范教育問題的談話》中,還有很多涉及師范教育的問題,包括如何做好學生工作和科學管理學校、新教師到崗如何開展工作、青少年教育漫談、師德問題等,都是先生幾十年工作經驗的總結。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與改革,汪德亮先生對社會主義師范教育的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總結出了以下幾條規律。

標題是對文本的簡明描述,須服從于個性化出版、概括其內容以吸引讀者等目的。Swales(1990)曾經宣稱,文體中的標題未得到學界應有的重視;自那以來,對標題的學術研究得到蓬勃發展,特別是被稱之為標題學(titleology)的術語在大量學術文獻得以廣泛應用,就是其中的體現(Baicchi,2003)。在我國,對標題的研究也方興未艾,誕生了大量的著述,其研究范圍大都以小說、電影、新聞等文體為主。但是,我國對于學術文體的標題研究較少,特別是對于法學論文標題的研究,迄今尚付闕如。本文以法學論文標題的修辭格為中心來分析其文體特點及其翻譯策略。

一是要有計劃地向中學畢業生宣傳師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先生認為,在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師范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師范教育和師范生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下一代的教育,也影響著高等教育的發展。積極向中學生宣傳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引導中學畢業生報考師范教育專業,樹立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的理想信念,從而增強從事教育事業的決心。

二是加強同各地區中小學的聯系和協作,使教育教學工作切合中小學教育的實際需要,搞好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工作。教育理論最終的歸宿是服務于教育實踐。先生強調,師范院校的辦學原則之一就是要聯系中小學,這是由師范院校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因此,既要引導師范生學好相關教育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注重培養他們的教育實踐能力,能夠根據實習工作的實際情況學習教育改革的新經驗。他認為“北京景山學校根據‘全面發展打基礎,發揮特長育人才’的指導思想,堅持教育改革試驗二十多年,這是很值得師范學生學習的?!盵10]6

三是引導師生學習和研究青少年德育問題。魯迅先生曾說:“看十來歲的孩子,便可逆料二十年后中國的情形?!盵11]青少年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社會主義的成敗取決于青少年一代,取決于青少年一代的教育。為了社會的進步和繁榮,必須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尤其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從小培養他們的國家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使其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這也是歷史賦予師范院校的使命。[2]78

四是對師范畢業生繼續關心,經常聯系,負責到底。師范生畢業后,并不意味著就結束了學習教育領域的相關知識,反而是開始真正接觸教育教學的實際工作,他們的身份也從師范生轉變為教師。在這個過渡期,師范院校的老師應與剛從事教育工作的師范生保持聯系與溝通,或以輔導、培訓的形式給他們傳授自己的教育工作經驗,讓他們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人文情懷。同時,師范畢業生應該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畢業后要繼續學習、繼續研究[2]85,為新中國的社會主義教育增添新動力。

(二)目的觀:培養社會主義教育工作者

列寧曾說:“在任何一個學校的教學里,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政方向。這個方向由誰來決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師來決定?!盵12]鄧小平同志認為:“實現四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基礎是教育,小學教育是基礎的基礎。要搞好基礎教育,就必須提高小學教員的水平。為普及小學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大家感到最關鍵的是搞好師范教育?!盵13]師范教育作為一種專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合格中小學教師的重任,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汪德亮先生指出:“高等師范教育在整個教育系統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的任務是源源不斷地供給中等學校符合規格的教師?!彼J為社會主義師范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是培養合格的人民教師,是一種專業教育,是為此而實施的一種職業訓練,這也是區別于其他綜合類大學的根本。[2]4,40如果說其他普通類的高等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話,那么,師范教育則是為培養這些建設人才實施基礎教育的教育,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健康成長以及國家發展。李士梅教授也強調師范教育和教師的重要性:“要建設,就離不開德才兼備的人才;要人才,就必須大辦教育;而普及和提高教育質量,都離不開教師。這乃是時代賦予教師的神圣使命,也是教師的光榮責任?!盵14]作為社會主義的中國,在國家正蓬勃發展之時,更離不開社會主義性質的師范教育為其“造橋鋪路”。

對于社會主義國家需要什么樣的人民教師,汪德亮先生如是說:“我們對培養合格的人民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必須以身作則,善于教人又教書,對下一代進行基礎教育,為日后參加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做好準備?!盵2]41也就是說,師范生首先要樹立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堅定信念,以教育國家青年一代為己任,并認識到獻身于社會主義人民教育事業是多么高尚的職業情操。師范生入學后,首先要教育他們樹立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的思想,具有人民教師的崇高風格。先生指出,師范院校肩負著培養中小學師資的重大責任,教師有為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出力的義務,師范院校的教師應當滿腔熱情地歡迎與接納志愿加入教師隊伍的青年師范生,讓學生感受到溫暖與融洽的教育氛圍。[10]5其次,要對他們進行系統專業的教育與訓練。使他們認識到教育工作是為培養新一代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而服務的,這關系著中華民族的興衰和共產主義的成敗,從而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更加熱愛教育專業。

先生所說的“多面手”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即“一個教師能教多門科目、多種學生,能適應多種學?!薄斑^去的師范教育只培養一種專業的教師,是遠遠不能完成現在社會主義社會新任務的。人民教師不是某一科的專家,而是教育家,教育工作是綜合性的工作,絕非徒有片面知識的人所能勝任的?!盵2]6-7社會主義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且沉重的革命實踐,培養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人民教師也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達成。師范院校所培養的人才,除了具有堅定且正確的政治方向外,還必須通曉本專業內容,具備科學文化知識和教學實踐能力,以及擁有厚實的文化修養和健康的體魄。汪德亮先生強調師范生在學校學習期間,要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和正確的學習態度,只有在學校打好扎實基礎,將來才能在教育崗位勝任教學工作,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教育工作者。

從人類文明的視野來看,培養師德高尚的教師是師范生培養的永恒追求。從新中國國情來看,培養師德高尚的教師是師范學院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15]對于社會主義的教師應該擁有什么品質,或者說高等師范院校培養的學生應該具備什么品質,汪德亮先生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除了一般的誨人不倦的態度、為共產主義事業終生奮斗的正確人生觀外,教師還應該具備“我為人人”的使命感:“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本質上是一件‘為人’的工作,他們最大的報酬是看見許許多多青年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最大的快樂是教育青年能看到祖國的前途、美好的明天,并矢志為之奮斗?!盵2]8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可以喚醒學生的道德自覺、涵養教育情懷,有助于提高其職業素養,是確保社會主義新中國教師質量的動力源泉。

(三)方法論: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倡導教育實習

早年在湖南衡山鄉村師范學校任教時,汪德亮先生便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實地調研和實際操作能力。新中國成立之后,先生以辯證唯物論和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思想,對師范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有了新的認識和探索。

華南師范學院教育系學生的畢業實習在當時非常受學院重視,每年都會委派多名教育系的教師指導師范生的畢業實習。當時學院教育系的學生實習有兩條路徑,一是前往以廣州粵秀師范學院(1953年改名為廣州師范學校)和廣東省第一師范學校(1953 年與廣州粵秀師范學校合并,并改名為廣州師范學校,后分為第一師范學校、第二師范學校)為主的師范院校,二是去以華南師范學院附屬小學為主的小學。在華南師范學院任教期間,汪德亮先生嚴抓師范生的教育見習和實習,并把它們作為師范院校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初入華南師范學院的汪德亮先生,一開始便擔任教學實習科科長,教授《教育學》《教育見習》等課程。此后,盡管學院師資較為充足,但他仍然堅持負責師范生的教學實習科和實習指導工作。

1953 年,汪德亮先生與阮鏡清等幾位教授一起帶領學院教育系57 名大四師范生前往廣州粵秀師范學院進行長達一年的實習。在指導學生實習期間,汪德亮先生等幾位教授自始至終都與學生一起生活,把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與學生一起研究教材、指導學生課前演練和備寫教案等,并不斷地訪問和安慰學生,師生之間建立了深厚且真摯的感情。[16]在先生等幾位教授的悉心指導下,教育系的學生認真搜集教材、編寫教案,并交由實習指導老師進行審查、修改和補充,學生再根據意見進行修改,逐步掌握教材教案,經過多次練習,學生上手非???,課堂教學能力不斷得到提升。[17]華南師范學院作為我國培育師資人才的南方重要基地,在教育系學生畢業實習結束后舉行隆重的實習展覽會,受到省領導干部的關注和重視,也引起社會的巨大反響和良好的效應,使得許多中學生認識到教師的艱辛和奉獻。[18]

1956年到1958年,汪德亮先生先后發表《指導實習班主任工作研究》《實習班主任工作的初步探討》《教育科學工作者要種“實驗田”》等有關實習指導的論文,對班主任如何帶領實習生開展良好有效的教育實習作了詳盡的論述。他指出,教育實習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以及對師范生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初步鍛煉的一個綜合形式。[2]29先生認為,學生參加中小學的教育實習,能夠廣泛地接觸學校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工作,可以更好地吸取一線教師的教學工作經驗,為將來自己從事教學工作做好準備,并能為課程論文或畢業論文寫作收集到許多寶貴的一手材料。他把教育實習看作是對學生在大學幾年所學知識總結性的檢查,也是對學校工作的一次大檢驗。為此,從學生進入學校之日起,就要引導學生去關心和研究實際教育問題,把當下的學習與將來的工作聯系起來,做到學以致用。師范生尤其要進行教育見習,了解和參加中小學教育活動,再進行一次比較全面的教學工作的實際鍛煉——教育實習[1]62,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教學實習過程中,從而檢驗和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

先生在總結自己從事多年師范教育工作經驗時,其中一條就是加強同各地區中小學的聯系和協作。他認為提高高等師范院校學生的教學水平,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辦好自己學校的附屬中小學[2]30,使其成為師范生實習、實驗和示范的基地。先生認為在附屬學校進行研究實驗、總結教學經驗,協助附屬學校改進教學工作,能夠切實提高師范生的質量。其實,無論是加強與中小學的聯系,還是建設師范院校自己的附屬學校,先生的初衷都是圍繞師范生的教育實習來展開,以此提高師范生的教學能力。

四、結語

“歷盡艱難曾不悔,只是許身孺子?!蓖舻铝料壬囊簧贾艺\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無論是身處家國動蕩、戰亂頻發的舊中國,抑或是置身于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中國,他都立足于社會實際,把畢生的心血都傾注在師范教育上、傾注在教育下一代青年身上。先生經常悉心教導教師和師范生們,不但要掌握好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人民教師應有的道德品質和精神境界,還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用共產主義思想去育人,把共產主義思想一代一代傳下去。當先生選擇教育救國的道路時,他創辦鄉村師范學校、致力于鄉村改造、培養青年的動手操作能力,盡心盡力、不辭勞苦;當先生堅持走社會主義教育道路時,他勇于改革和創新,探索和總結社會主義師范教育的規律與經驗,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無論身處哪個時期,他從不為己,一心只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有熱愛教育工作的情感,決心獻身教育事業;要有甘當‘孺子?!乃枷?,在教育實踐中竭盡自己所能;要有世人所贊賞的‘梅花’風格,默默地為裝點祖國大好河山而培育人才;要有華羅庚提倡的‘人梯精神’,讓年輕一代踩在自己的肩膀上,攀登世界科學技術高峰?!盵1]62汪德亮先生正是如此,幾十年如一日,不為功名利祿、不求榮華富貴,在教育崗位上孜孜不倦、矢志不渝。先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驕傲,更是我們后輩世世代代的楷模。先生的師范教育思想與實踐、他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和師范生去學習、去探索、去繼承、去發展和創新。

猜你喜歡
師范教育師范生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模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中國近代幼兒師范教育研究文獻綜述
我國近代師范教育思想發展研究綜述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師范生MPCK發展的策略
淺析師范生PCK知識的構建
高專音樂師范教育課程建設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