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數字經濟助力強省會戰略

2023-06-21 10:32鄒文博
經濟研究導刊 2023年10期
關鍵詞:數字經濟

鄒文博

摘? ?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為應對新形勢新挑戰,應要把握數字化發展新機遇,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當前,“強省會”戰略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形成歷史性機遇疊加,數字經濟成為我國未來一段時間內發展的主要方向,將為新時期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因此,如何借助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為“強省會戰略”添磚加瓦成為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課題。近年來,各省會城市利用數字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堅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走出來一條各具特色的數字經濟發展之路,為“強省會”戰略的實施貢獻了強大的力量。在列舉總結我國東中西部三大各具特色的省會城市的基礎上,分析了各省會城市在發展數字經濟上的特點,為各省會城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數字經濟;數字產業集群;省會城市

中圖分類號:F49;F127?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10-0035-04

當前,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正成為改變世界格局的重要推手,成為各國重組戰略要素、重塑并完善經濟結構、改變自身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我國很早就意識到數字經濟在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到未來它將成為我國驅動高質量經濟發展、穩定宏觀經濟走向、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撐。與此同時,各省在著重強調“強省會”發展戰略的同時,關于數字經濟發展對“強省會”戰略提供的支持和動力也均有基于自身客觀條件的獨特理解,從而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并加以實施,為“強省會”戰略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

一、杭州市——以總部級數字企業為龍頭打造信息數字產業集群

浙江省作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數字經濟始終是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張“金名片”,其成就在各省市中也始終名列前茅,其中省會杭州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成就和龍頭帶動作用呈現得十分明顯。賽迪顧問發布的《2021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杭州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增加值分別達到16 331億元、4 905億元,兩項數據占全省比重分別高達55%和58.8%。杭州市在數字經濟發展上取得的輝煌成果為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杭州市更是在2022年數字經濟發展城市排名上首次擠掉廣州市,位列北京、上海、深圳市之后,成為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第四極。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1.5%,高于GDP增速3個百分點,占GDP的27.1%。其中人工智能產業、集成電路產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6.9%、21.9%和16.2%,在全省居于首位。數字經濟的發展為杭州市在省內經濟保持頭部地位、落實“強省會”地位打下了堅實基礎。杭州市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以下優勢和特點,為數字經濟發展壯大提供了先決條件和堅實基礎。

(一)總部級數字企業引領數字科創動能

杭州市著力構建數字化創新體系。一方面,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等眾多擁有較強數字研發能力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均坐落于杭州市,其強大的研發能力和營銷管理能力保證了杭州市擁有較強的數字化研發、生產和市場推廣能力?;跀底旨夹g創新產生的健康碼、親清在線等一批“杭州理念”、“杭州模式”引領全國,阿里巴巴、??低暤榷嗉移髽I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偛考墧底制髽I的研發創新保證了杭州市始終引領數字化技術發展變革,是數字技術標準的制定者,為杭州市在數字技術方面始終保持全國前列提供了卓越的保障。另一方面,總部級數字企業的發展壯大進一步帶動了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上述企業的發展壯大會反哺總部級數字企業,形成研發、生產、銷售的省內良性循環發展。截至2021年,全省數字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分別為1.1萬家和1.8萬家,涉及數字經濟相關的重大科技公關項目有215項,形成138項進口替代成果。

(二)引領打造核心數字產業化發展

相較于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技術含金量更高,是產業數字化更高階的發展階段。數字產業化的深入發展可以更好地拉動當地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早在2020年杭州市就將數字產業化列為政府在數字化發展上的首要任務,予以高度重視。一方面,由杭州市政府主導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始終保持超前發展態勢,電子商務、信息軟件、數字內容等產業不斷做強做優,相繼建立制定了一系列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并打造了中國軟件名城,使軟件綜合競爭力保持全國領先。近年來獲得了一系列國家級稱號,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數字安防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等?,F階段,數字安防和網絡通信、集成電路、高端軟件、智能計算、智能光伏、數字內容6大千億級數字產業集群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中主導地位明顯,為浙江省乃至全國數字產業化新發展探路先行。另一方面,數字治理在制度架構和治理模式上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典型樣板,包括構建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以“城市大腦”探索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等,為我國數字治理提供了標準范式。

二、長沙市——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依托打造產業數字化集群

長沙市作為中部重要省份湖南的省會城市,數字經濟發展與其自身產業結構和地理位置存在著較強的相關性。一方面,長沙、湘潭、株洲三市的地理位置極為接近,構建的長株潭城市圈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持、技術人才和數字消費市場等基本要素。另一方面,作為制造業大省,湖南省擁有機械制造、軌道交通、金屬冶煉等完善的基礎工業體系,在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上述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根據賽迪顧問發布的《2021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長沙市數字經濟總量達到5 517億元,數字經濟總量占湖南全省近30%,在中部地區僅次于湖北省武漢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產業結構注定長沙市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獨樹一幟。隨著“強省會”戰略的實施,2022年4月長沙市委、市政府正式印發的《關于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的行動方案(2022—2026)》明確提出,長沙市將重點推進數字賦能專項行動,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推進產業數字化升級,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由此,長沙市的數字經濟發展將圍繞“智能互聯”和“兩上三化”兩個維度進行深入發展。

(一)“智能互聯”助力產業數字化生態

“智能互聯”是實現產業數字化的重要手段,也在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之間發揮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作為汽車制造和保有量大省,具備電動化、智能化與網聯化三大特征的智能網聯汽車被湖南省視為下一個產業風口。2016年,長沙市前瞻性地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旨在將智能互聯與傳統汽車相融合。2018年,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于2018年6月正式開園。2020年,湖南(長沙)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正式揭牌。2021年,長沙市先后獲批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成為全國唯一獲得四塊智能網聯國家級牌照的城市,預計未來可以為長沙市帶來千億級產值。從產業基礎角度來看,長沙市地區擁有300多家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其中既包含大眾長沙分廠、廣汽菲克、廣汽三菱等合資品牌龍頭企業,也包含比亞迪、吉利、北汽等國產新勢力造車企業。從軟件開發布局的角度來看,湘江新區通過“新基建聚集產業、建場景培育產業、搭平臺服務產業”,培育了一批包括中車智馭、行深智能等全國一流的智能網聯生態企業。未來,基于智能互聯技術和汽車產業優勢,長沙市將不斷延伸智能網聯汽車上下游產業鏈, 構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持續推進市場化進程, 形成示范效應, 為我國智慧交通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兩上三化”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

針對長株潭地區在重工業及產業配套設施上的優勢,政府針對性提出發展“兩化”,落實“三高四新”的戰略新舉措,旨在通過企業上云、上平臺實現高新技術企業及相關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從而進一步把握新一輪科技熱潮和數字產業革命(見表1)機遇。從相關技術產業涉及的制造業及高新技術產業來看,已建立起利用地理區位優勢的,以長沙市為核心,與株洲、湘潭兩市相關技術優勢企業相配套的企業集群。另一方面,以相關技術優勢企業為龍頭,帶動擁有相關配套技術的中小微企業協同的發展模式。

從全省乃至全國來看,上述高新技術企業在裝備制造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伴隨著數字化浪潮,上述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及數字賦能制造業上具有很強的意愿。數字技術的加持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優化生產效率,實現企業提質增效進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也為企業在未來利用數字技術加持相關產業提供了保障。例如,三一智聯重卡、三安半導體、中車株機智能機車制造等項目的建設投產都需要高效率運用數字技術和產業數據,從而實現企業的智能制造。

為了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湖南省政府提出面向中小制造業企業,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平臺是指工業互聯網平臺),幫助企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從政策執行及實際效果來看,企業“上云上平臺”的實際成果顯著。

通過表2及表3可以看到,2018—2021年,長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上云上平臺”在企業數量及在全省所產比例上均位居前列。積極的數字化轉型政策幫助長株潭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及中小企業順利融入數字化發展浪潮,并進一步幫助它們接納吸收數字化技術及成果,實現企業在數字化道路上的快速轉型。

三、貴陽市——以大數據為依托打造信息數字遠程服務

貴州省作為我國西部地區較早布局發展數字經濟的省份,在數字經濟方面取得了耀眼的成就。通過實施“千企改造”、“萬企融合”等相關數字方面建設計劃,進一步加速推進了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同時,依托數字化發展路徑,建設了國家級貴陽(貴安)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貴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東數西算”西南地區算力樞紐,通過一系列數字相關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和數字相關計劃的實施,貴州省的數字經濟始終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顯示,貴州省數字經濟增速達20.6%,高于全國平均數4.4個百分點,增速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第一。根據賽迪顧問發布的《202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省會貴陽市入圍數字經濟發展百強榜單,位列第24位。貴陽市作為貴州省省會城市,其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牢牢把握《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等政策發展機遇,落實數字經濟發展總體思路,聚焦“強省會”戰略,結合地理、氣候、區位等自身優勢,深度發展“一硬一軟”兩大產業,為全省乃至整個西部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打造了示范標桿。

(一)新基建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十三五”以來,貴陽市提出以建設“中國數谷”為發展目標,建設了一大批提供數字服務的基礎設施。從2013年開始,以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核心區建設為統攬,相繼建成貴州·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范基地、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貴陽大數據科創城等一批數字化基礎設施。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成為吸引全球優質互聯網大數據企業落戶的關鍵因素,“華為云”、“蘋果云”等全球知名企業的數據服務基地在貴陽市建成并投入運營,為該市發展數字經濟夯增添了活力。2022年3月,國家級數字發展戰略——“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貴州市作為“東數西算”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之一,全力將自己打造為“東數西算”西南地區重要節點,為數字經濟發展搶占新機。截至2022年,已經有17個數據中心在貴陽市投入運行或在建,成為全球集聚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省會之一,預計到2025年可以為市場提供400萬臺服務器承載量。未來,貴陽市將以國家相關算力政策為導向,以完備的數字基礎設施為后盾,全力實施算力集群攻堅行動,做好算力輸送通道提速工作,協調協作算力行動,實行算力應用創新行動,大力培育發展算力產業生態,筑牢算力安全防火墻,為國家算力發展提供強大的保障。同時,國家級算力體系的建立將為貴陽市乃至貴州省發展數字經濟增添新動能。

(二)“數”造貴州:以“云”為基礎構建數字產業鏈

貴陽市在搶占大數據發展先機的基礎上,正在提質升級向縱深發展。在國家相關數字政策的保障下,貴陽市借助先進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不斷構建、完善并推動“算力”引擎的發展。一方面,通過數據中心集群匯聚,形成海量的數據資源,并以此吸引集數據清洗、分析等業務的大數據企業集聚。依靠已經基本建設完成的數字基礎設施,相繼與華為、騰訊、蘋果等數字技術企業展開全方位合作,布局軟件產品、信息技術服務、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軟件等相關數據產品,培育出一系列云存儲產品,例如“白山云”、“云上貴州”、“云上艾珀”等。其中,“云上貴州”是全國首個省級政府層面的一體化云服務平臺,涵蓋數據的存儲、交換、管理和共享等全套業務。截至2022年,在“云上貴州”登記入駐的數據商為112家,提供數據產品162種,總交易額1 400萬元。截至2021年,貴陽市的大數據企業已突破5 000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預計達到360億元,近三年業務年均增速均超過30%。另一方面,以大數據中心為數字產業突破口,著力構造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配套的全產業鏈體系。以大數據中心發展所需的服務器、存儲設備、電力設備等配套設備帶動電子信息制造業集聚。例如,云上鯤鵬借助貴州省發展數字產業的機遇,依靠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的“鯤鵬+”作為技術支撐,融合華為鴻蒙等國產操作系統,構建起人工智能設備生產線。未來,云上鯤鵬將成為重要的人工智能設備供應商。除此之外,借助貴陽市地處云貴高原且水資源豐富的地理區位和自然條件優勢,吸引華為、蘋果等全球各大廠商紛紛將本企業數據中心落戶于此,在為用戶提供安全計算和存儲服務的同時,也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的??傊?,貴陽市以云服務為基礎構造的數據產業鏈,為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陳加友.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發展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7(12):149-155.

[2]? ?劉剛,張昕蔚.欠發達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機制研究:以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為例[J].經濟縱橫,2019(6):88-100.

[3]? ?張鴻,劉中,王舒萱.數字經濟背景下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9(23):183-186.

[4]?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EB/OL].[2020-07-05]

[5]? ?區月華.貴陽市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研究[J].中國信息化,2020(12):95-97.

[6]? ?2021中國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白皮書[J].數字經濟,2021(Z2):73-82.

[7]? ?黃勇,蔡偉.夯實“強省會”戰略的現代化產業支撐[J].當代貴州,2021(1):72-73.

[8]? ?湯欣健,姚方媛.貴安“軟”“硬”兼施推動數字經濟發展[N].貴陽日報,2022-11-04(3).

[9]? ?康明遠.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2,17(2):176-178.

[10]? ?張懷英,張艷,李璐,杜榮.湖南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發展現狀、困境及對策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22,41(1):29-34.

[11]? ?李小玉,邱信豐.以數字經濟產業協同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研究[J].經濟縱橫,2022(12):41-49.

[12]? ?中國信通院.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R].北京:全球數字經濟大會,2022.

[13]? ?呂慎,陳冠合.“數”造貴州[N].光明日報,2022-05-26(4).

[14]? ?潘思蔚,徐越倩.數字營商環境及其評價[J].浙江社會科學,2022(11):72,73-79,157-158.

[15]? ?任保平,李培偉.數字經濟培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機制與路徑[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1(1):121-132.

[16]? ?錢麗.貴陽貴安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N].貴陽日報,2022-01-03(1).

[責任編輯? ?柯? ?黎]

猜你喜歡
數字經濟
數字化—數字經濟及其它
數字經濟環境下中國跨境貿易稅收問題研究
工業互聯網發展態勢及政策建議
數字經濟時代國際稅法的改革
國外數字經濟戰略的供給側實施路徑及對中國的啟示
一起來認識“數字經濟”
OECD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經驗和啟示
從數字經濟視角解讀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
數字經濟對CFC規則的沖擊探究
應對數字經濟下的BEPS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