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策略

2023-07-02 01:07閆繼龍
教育界·A 2023年15期
關鍵詞:質疑能力小學數學教學培養策略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進行更新優化,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突出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敢于質疑并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識,在探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質疑能力;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閆繼龍(1988—),男,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楊河鎮王河小學。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素質的提升,重視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的培養,這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進行全面更新優化,為學生打造高質量的數學課堂,讓學生敢于質疑,積極質疑,主動探究,在探究中發現數學奧秘,并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從而進一步推動學生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達成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標。

一、利用課前預習,培養質疑興趣

預習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在當前的教學大環境下,部分教師對預習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同樣對課前預習不夠重視,再加上學生沒有掌握良好的預習技巧以及預習方法,學生的預習效率較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開展課前預習,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明確課堂的教學重難點,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師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地利用課前預習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質疑,從而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例如,在教學“長方形與正方形”一課時,教師需要教授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使學生能夠高效開展課前預習。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預習過程粗略劃分為三個步驟。第一,閱讀。初步了解這一課的教學內容,明確這一課的教學方向以及教學重難點。第二,挖掘問題。教學的展開都是由簡至難、由淺至深的,教師要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來重點標記不理解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來展開學習。第三,嘗試分析解答問題。教師要讓學生初步嘗試完成課后習題,以分析為主,讓學生理清學習思路,能夠在教學開展過程中緊跟教學節奏,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質疑。此外,教師要深度挖掘教學內容中的趣味性來培養學生的質疑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質疑。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無所不在,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由長方形和正方形構成的。

二、創設問題情境,提高質疑能力

質疑是指提出疑問,培養質疑能力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生活以及學習中的問題,并以問題為線索展開探究,在探究中找到答案,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解決問題需要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提供答案,而提出問題需要學生從全新的角度來發現新的問題,這對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成為學習的主人,駕馭學習而非被學習所駕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以問題為線索,發現新的學習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例如,在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梯形中包含平行四邊形這一概念進行深度分析,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數學概念,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區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生動形象的形式直觀地向學生進行展示,幫助學生深度剖析數學概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是兩條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的圖形,而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數學概念同樣也符合平行四邊形的定義,那么正方形和長方形同樣也屬于平行四邊形嗎?”在學生發現問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開展合作探究的方式對問題進行交流分析,并從中獲取問題答案。學生從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再到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這一課的教學知識點進行了反復分析,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數學概念形成了深刻的記憶,在完成這一課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更好地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有效提高了質疑能力[1]。

三、鼓勵自主學習,了解質疑作用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全面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權,使學生能夠做學習的主人,駕馭學習,主動學習。這是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重要基礎,教師需要對此高度重視,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了解質疑的作用,使學生發現質疑的趣味,養成良好的質疑習慣,促進學生的發展。由于受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以及數學本身存在較大的學習難度,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談之色變,久而久之,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就會變弱。而數學是一門具有結構性的學科,各個知識點相互聯系,對學生思維邏輯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引導作用。但是由于學生被動學習,很難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方式過于僵化,形成惡性循環。教師需要立足當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數學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例如,在教學“面積”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構建開放的數學課堂,讓學生能夠在開放的課堂中主動學習,圍繞這一課的教學知識點不斷拓展延伸,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第一,采用分層化教學模式。學生之間存在差異,而且這種差異是無法避免也無法徹底消除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探究時間,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能夠充分質疑。這一課的教學內容以面積為核心,面積是計算得出的,其中,面積單位的使用至關重要,學生需要在進行面積計算之前,對單位進行統一,保證面積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裁剪、繪制、測量等多種方法感受不同的長度單位,讓學生感受統一計算單位的重要性,并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開展自主探究,從中發現數學問題,進行質疑。

第二,采用翻轉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的前半段根據思維導圖或導學案來自主學習,將教學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駕馭學習。采用翻轉式教學模式可以使課堂的開放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對這一課的教學知識點還不了解,具有較大的探索空間,能夠更好地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并質疑。教師可以在課堂的后半段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帶領學生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從中總結經驗,提高探究技能,使學生高效地開展探究[2]。

四、開展合作學習,營造質疑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合作互動學習,營造良好的質疑氛圍,讓學生敢于質疑,是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之所以在學習中過于被動,是因為整體的教學氛圍使學生不敢質疑,害怕說錯話,害怕批評。要想有效克服學生不敢質疑的心理障礙,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積極開展教學互動,增強師生之間的友好交流溝通,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質疑。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增加教學互動頻率,增強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并通過問題引導、鼓勵等諸多方法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恐懼。同時,教師要根據這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學生以問題為核心開展合作學習,在合作中深入挖掘這一課的教學重難點,并提出問題。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問題來合理分工,提高學生合作互動的效率,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感受合作學習的優勢。這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圍繞分數展開,教學的關鍵點在于加深學生對分子以及分母的認識,教師可以以此為基礎來提出問題:“假設有一整塊蛋糕,我們將它平均分成兩份,將其中一半吃掉,還剩下另一半,如果將剩下的蛋糕再次平均分成兩份,那么其中一份蛋糕還能不能用1/2來表示?如果不能,請簡單說明為什么?!睂W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開展小組合作探究,驗證猜想。教師要讓學生深度思考,挖掘問題,并勇于質疑,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3]。

五、聯系生活實際,養成質疑習慣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身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養成良好的質疑習慣,針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積極探索,將學到的數學知識用于生活實際中,鍛煉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新課程改革提出要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課堂,將數學學科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從生活化角度開展學習,做到學以致用,使教育能夠回歸本質,致力于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圖形的運動”一課的教學為例,這一課主要圍繞圖形的平移、旋轉展開,教學難度較低,具有趣味性,可以吸引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自主發現圖形運動的奧秘。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生活中的視頻片段,讓學生觀察汽車行駛過程中車輪的高速運動,挖掘視頻中的圖形運動問題。學生通過觀察發現車輪的運動符合旋轉的定義,可汽車的運動與旋轉的定義不符。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很難提出問題的關鍵。教師要在教學中教授質疑方法,讓學生能夠質疑,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并根據問題來進行分析,解答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思路更加清晰。旋轉的定義是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轉動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個圖形的變化,平移的定義是指一個圖形上的所有點都按照某個直線方向做相同距離的移動,汽車行駛時車身的運動不是圍繞一個定點來進行的,車身的運動更加符合平移的定義,也就是說汽車行駛過程中車身的運動屬于平移。簡單的汽車行駛中包含一定的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聯系生活實際,能夠讓學生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以此進行質疑,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生活,養成良好的質疑習慣[4]。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案,改革教學模式,積極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教授學生良好的質疑方法,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與指導下敢于質疑,積極質疑,合理質疑,切實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并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自主探究,探索生活中以及學習中的數學現象,挖掘、分析并解決數學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史旭華.小學數學教學中質疑能力的培養策略[J].智力,2021(34):64-66.

[2]蘭存良.小學數學教學中質疑能力的培養策略[J].智力,2021(31):76-78.

[3]袁遠.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策略[J].教育界,2021(44):16-18.

[4]吳榮華.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智慧,2021(26):87-89.

猜你喜歡
質疑能力小學數學教學培養策略
小學數學課要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