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的相遇

2023-07-04 04:49陳靜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3年6期
關鍵詞:專業發展

摘要:在成長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有特殊意義的人和事。正是與這些人、這些事的相遇,架起了外界力量與內在自覺的橋梁,不斷開闊專業發展之路。在附小,作為青澀的年輕教師,擁有好的平臺,好的機遇;在北小,則在閱讀、寫作和研究中厚積薄發,慢慢走向成熟;調到教師發展學院和教研室之后,慢慢適應“不熟悉”,不斷拓寬成長的邊界。

關鍵詞:專業發展;外在力量;內在自覺

名師成長故事自述之二十四。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有特殊意義的人和事。正是與這些人、這些事的相遇,架起了外界力量與內在自覺的橋梁,不斷開闊我的專業發展之路。

一、好的平臺,好的機遇

一畢業,我就到了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附小”),在這片沃土浸潤了14年(1991年—2005年)。附小在我心中,一直是個溫暖的所在,我在這里起跑、奠基、蓄能。在附小的14年,是我教育生涯最難忘的一段歲月。在這樣一個教師發展的良好平臺上,身邊的老師給我以示范和引領,陪我從懵懂走向成熟。

(一)被迫“改行”

大家知道,我是小學數學教師,但我在南通師范選修的是文科(那個時候的師范是全科教育)。當懷揣著美好的理想來到附小時,我特別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

我記得特別清楚,新教師報到的第一天,王先炯校長就對我說:“小陳,歡迎你到我們學校來,成為我們學校青年教師的一員。我看了你的畢業成績,挺不錯的?,F在我們學校缺數學老師,你就改行教數學吧?!甭犃送跣iL的話,我原本愉悅、興奮的心情一落千丈。我在王校長面前極力爭?。骸拔液芟矚g語文,能不能讓我教語文?能不能給我一個機會?我想教語文?!蓖跣iL回復我的幾句話,我至今都無法忘記:“小陳,學校缺數學老師,你要服從學校的安排?!薄靶W老師就是萬金油,用到哪里算哪里?!彪S后,他轉身在書櫥里拿了一本書:“小陳,我送你一本書,這是斯霞老師寫的《斯霞之路》,你回去好好看一看。調整一下心情,準時來學校報到上班?!碑敃r站在王校長面前,我心情沮喪,眼淚“吧嗒”就掉下來了。被迫“改行”,心不甘,情不愿。

這是我成長路上的關鍵事件——如果王校長不讓我“改行”,我現在可能是個蠻優秀的語文教師。王校長給我的激勵是:不管在哪一個崗位,不管教哪一門學科,都要做一名好教師,而且要做一名優秀的好教師?!端瓜贾贰分兴瓜祭蠋熅褪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斯霞老師執著于做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師,做了一輩子。

平靜下來的我收拾好心情,踏上了數學的講臺,走上了數學教育之路。

(二)難忘的身影

我進附小的時候,斯霞老師已經80多歲了。那時,我久仰斯霞老師的大名,但不認識她;只聽說過斯霞老師的童心母愛思想,卻沒有觀摩過她的教學。

在學校上第一節課時,我看見教室后面出現了一個老奶奶。我心想:這是哪位同學的奶奶到教室來找人?她一直站在那兒聽我上課,大概聽了十幾分鐘,然后就默默地離開了。下課后,我問辦公室的同事:“今天上課,站在教室后面聽課的老奶奶是誰?是不是學生家長?”“你不知道嗎?那就是斯霞老師!”一個年輕教師上隨堂課,斯霞老師能一直在教室后面凝神靜聽,這讓我特別感動。

可以說,進附小的所有年輕教師,都是斯霞老師的弟子。斯霞老師雖然那時年事已高,但是依然每天要到學校來跟學生、跟教師一起交流。斯霞老師的身影,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

(三)蹣跚前行

被迫“改行”后,我上的數學課是“慘淡”的。開學第一周,分管教學的校長來聽我的課。那節課,大概上了二三十分鐘我就不知道應該講什么了。校長指出了我的問題,同時也鼓勵了我。斯霞老師也給我以肯定,說我的素質非常好。有了這樣的激勵,自己也不愿服輸,暗下決心:一定要把不會上數學課的難關渡過去!

那個時候,還特別要感謝我的師父——附小的教導處主任沈永華老師。師父特別關心我,收我為徒,帶我入行,領我進門。她那時已經不再擔任具體的教學工作了,但為了讓我能夠盡快走上工作軌道,主動幫我帶一個班。師父對我的要求是,她上一節課,我先聽一節課,再自己模仿著上一節課。

(四)大賽奪魁

入職后的第一學期,我大量聽課,聽師父的課,聽同年級其他教師的課。第一年,在南京市玄武區的青年教師“青春杯”賽課中,我獲得了一等獎,初賽和復賽都是第一名。這次賽課獲獎后,我開始對教好數學有了信心。

后來,我在時任南京市教研室小學數學教研員的韓素珍老師的引薦下,到青島參加了1994年的全國計劃單列市賽課。為了這次賽課,我下了很大的功夫,最終獲得了一等獎。

工作短短三年的年輕教師,而且是被迫“改行”,就取得了區賽課一等獎和全國賽課一等獎的好成績,這引起了玄武區教師進修學校的關注,覺得我是個好苗子,要著力培養。后任南京市教學研究室數學教研員的陳雙九老師和朱宇輝老師,對我也非常關心。在獲得市、區優質課競賽一等獎之后,朱老師決定讓我參加江蘇省小學數學優質課競賽。陳老師和朱老師還邀請了很多特級教師幫我把關、研磨。我一次次試教,最后拿了省賽課一等獎。

在附小的14年,我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年輕教師,成長為學校和區里都著力培養的苗子:我入了黨;學校還給我委任了行政職務,讓我從一個教務處的助理做起,從教務處到政教處,然后到副校長。在附小的這段時光,我的成長很快,很多人給了我極大的幫助。但那個時候,我對自己的發展方向并不明確,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么。我的專業發展并不是很早就有明確的目標,而是給自己定階段性的小目標,然后慢慢地去靠近它、實現它。

二、在閱讀、寫作和研究中厚積薄發

2005年,因為區里的工作安排,我被調任到區里另外一所名?!暇┦斜本〇|路小學(以下簡稱“北小”)。非常幸運,我成長軌跡的第二站,就是這所十分有底蘊的名校。從2005年到2014年,我一直在北小,先是擔任副校長、副書記,后來擔任黨支部書記,和孫雙金校長“搭班子”。這個階段,我讀了更多的書,有了更多的理論積淀,也有了自己的教學思考,并在同伴互助的學習共同體中不斷豐厚自己。

(一)閱讀和寫作成為一種習慣

我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是被孫雙金校長“逼”出來的。

我和孫校長都是學校的行政管理人員。北小在管理方面流行著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你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得先做到。作為學校的行政管理者,課要帶頭上,書要帶頭讀,論文要帶頭寫。

有一年,學校沒有教師想參加“教海探航”的論文比賽,孫校長對此非常生氣。他臨時召開行政會,會上立下軍令狀:在下一個年度,要讀40本以上的專著,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20篇以上文章。說完,孫校長就把目光投向了我,和藹可親地問道:“陳書記,你談談你的學習計劃?!蔽冶贿@個臨時任務搞得有點懵。但這個時候我不能掉鏈子,必須主動垂范。所以,我也立下軍令狀:讀20本書,發表5篇以上的文章。那一年,是我拼命閱讀、寫作的一年。每一天,我們所有的行政管理人員互相都在打探:你在讀什么?你在寫什么?

在北小9年期間,我們享受到的最大的教師學習福利,就是孫校長力排眾議,堅決反對辦課后的延長班。每天最遲下午3:30,全部清校。除了1天是集中業務學習,其他4天都是教師自己的學習時間。每個學科組可以自行組織,比如語文組的集中備課、數學組的集體學習,等等。周三也安排得“花樣百出”,如邀請專家開設“百家講壇”等。

當時,我和“數學王子”張齊華老師共同分管數學組,我們想方設法讓數學教師愛上閱讀。周五下午,數學組雷打不動,讀書兩個小時。張興華老師(學校特聘的數學教育專家,也是張齊華老師的師父)、張齊華老師和我,我們三個人就像監工一樣,每周用“鞭子”在后面“抽”著大家,不斷地閱讀。我們先讀期刊;再讀案例,把案例的精彩之處講述出來;然后讀專著,比如數學教育專著、心理學專著,讀了以后,每個青年教師輪流講,每人負責講一章。輪流講的任務壓力并不輕,為了要講好一章,可能要準備半個月。我的閱讀習慣就是從那個時候養成的,不再害怕讀理論書籍,而且能從閱讀中提煉自己的想法。這種思考性的閱讀過程帶給我非常重要的學習體驗,讓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夯實,這也是支持我未來走得更穩、更遠的重要力量。

現在,一些年輕教師在跟我交流時,常問:文章怎么寫?能不能講一些比較好的方法?其實,寫一定是和讀聯系在一起的,讀多了,想透了,自然就知道應該怎么寫或者寫什么。

(二)同伴互助,在學習型組織中共研共進

北小還有一個非常好的氛圍,就是研究。在教研組,在備課組,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面,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研究,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展沙龍。雖然工作壓力很大,但研究的氛圍非常好。為什么現在有的教師總覺得教學枯燥乏味?因為他們沒有研究。當處于一個大家都在研究的氛圍中,你就會覺得每一天的課堂、每一天的教學都是嶄新的。突破職業的瓶頸,走出專業發展的高原期,最好的方法就是投入每一天的工作,絕不是重復昨天,而是在不斷地創造。這種工作熱情,便是抵御職業倦怠的良藥。

我在這個階段的感受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同伴互助,一定要形成研究共同體,在學習型組織中共研共進。很多教師的發展過程中,其實缺少這樣一個團隊。所以,我也特別希望能給年輕教師提供這樣的發展平臺,建設并培育這樣的研究團隊。在這個團隊中,每個個體夯實自己的專業素養,在日復一日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去累積;同時,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研究習慣,和團隊的同伴一同成長。

如果說在附小的14年,讓我擁有了很多的機遇和發展平臺,那么在北小的9年,則讓我的專業素養不斷夯實。在北小,我的成長結出了累累碩果。200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08年,被評為江蘇省小學數學特級教師;2013年,榮獲南京市第七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其間,我也出版了自己的專著《小學數學享受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當時,我正在做“小學數學享受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的課題,初衷是讓學生享受美好的數學學習生活。當然,教育主張、教育理念會不斷更新和迭代。當時提出的享受數學的教育理念,現在看來還是比較膚淺的。隨著專業的不斷精進,我們看問題的視角、對教育的理解,都會比以前要深刻得多,這其實是另一種成長的愉悅。如果你也能感受到對一些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那么恭喜你,你的專業成長正在悄然發生。

三、適應“不熟悉”,不斷拓寬成長的邊界

2014年,因為工作需要,我調到了南京市小學教師培訓中心(現在更名為南京市教師發展學院)。進入了一個非常不熟悉的領域,心里十分忐忑。在教師發展學院,我負責的是教師培訓,工作節奏和方式與學校完全不一樣,一開始特別不適應。雖然看上去壓力沒那么大了,但心里對數學課堂的不舍,時不時會浮出來。后來,轉念一想,如果能為教師的發展做好支持,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于是我便一心投入教師培訓工作中去了。

在這里,我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南京市教育局建設南京市名師工作室和名師工作站。南京市名師工作站從2015年開始建站運行。我在南京市教師發展學院近6年的時間里面,建了4批共60個南京市名師工作室,幫助市教育局順利完成了這個項目。

這個時間段,我也遇到了很多超越原先領域的有意義的人和事。比如,和來自全市各區的青年教師、骨干教師有了充分的交流,和南京市高中、初中、小學、學前的名師大咖們也有更多交集。我原來僅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領域打轉,到了教師發展學院以后,開始更多地接觸各個學段、各個學科的名師。他們的理論修養、理性深度、思想張力、研究意識、前瞻眼光等,都給了我很多啟發。我經常有機會去參加他們的一些活動,包括學科教研活動、學術交流活動等。比如,曹勇軍老師組織的經典閱讀活動,卜以樓老師組織的全國初中特級座談沙龍,等等。這些活動給我的震撼和影響非常大。

2019年底,我又調動到了南京市教研室。工作領域主要分為兩大板塊,一是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二是小學數學教學研究。在進入一個新的崗位后,我的工作領域再次拓寬。

在南京市名師工作室,我是“服務者”,是“服務”各位名師的?,F在,我也承擔了一個南京市名師工作室的任務。我的名師工作室是南京市幼小科學銜接的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南京市幼小科學銜接項目,目前已經申報了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重大改革實驗項目,我自己也申報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促進思維發展的小學數學關鍵能力評價實踐研究”。作為質量監測中心,我們還開展了一些關于南京市級監測的項目。

在整個研究歷程當中,我的研究領域在不斷地延展。原來只在小學數學領域,現在又向學前階段發展,開始研究學前教育,研究學前教育和小學數學以及小學其他學科怎樣融合、怎樣銜接;原來研究小學數學教育,現在研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突破了學段的限制。

教師的專業發展,其實就是需要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在拓寬的同時,才能看到自身研究的局限,也能看到學科邊界不斷融合的可能。這個過程中,我們用項目推進、科研引領的方式去支持教師的專業發展,自己也會得到提升。我和要培養的教師是在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

最后,分享葉瀾教授的一句話:“強調提升教師發展的自覺,其目的不只是停留在造就一批優秀的教師,更是為了使每個教師都意識到:自己能成為自身職業生涯的主人。只要努力實現自我發展,就能勝任當代教師的職責,并且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獲得職業尊嚴?!保?]讓我們為自己的成長不懈努力,與各位共勉。

參考文獻:

[1]葉瀾.除了專業,教師更應注重整體發展[N].浙江教育報,2020-06-24(4).

(陳靜,江蘇省南京市教學研究室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特級教師。南京市小學數學教研員,南京市幼小科學銜接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四期和第五期培養對象、南京市第七批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南京市德育工作先進個人。主持多項省級以上課題,出版專著《小學數學享受教學的研究與實踐》,主編叢書《有效教學的觀課與議課》等,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其中6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猜你喜歡
專業發展
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之我見
立足校本 構建教師專業發展學習共同體*
網絡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教學做合一”思想在職校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實踐研究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