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技術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路徑分析

2023-07-06 21:21劉雨欣
商場現代化 2023年8期
關鍵詞:路徑分析融資約束供應鏈金融

劉雨欣

摘 要:鑒于信息獲取成本高、貸款抵押能力較低等原因,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現實問題。不同于傳統融資獲取方式,區塊鏈技術能夠通過降低銀企信息不對稱水平、實現智能合約清算以及提高信息連續性等路徑,緩解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排斥”和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水平。同時,針對目前區塊鏈金融存在的使用成本較高、上鏈信息真實性難保證、政策不確定性較高等現狀,從“區塊鏈+供應鏈金融”雙鏈合一模式和政府推動區塊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兩個視角提出相關對策,以期助力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關鍵詞:區塊鏈;中小企業;融資約束;供應鏈金融;路徑分析

一、引言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韌性、就業韌性的重要支撐,其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全局。國務院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中小微企業數量已達4800萬戶,2012年末以來已增長2.7倍。同時,中小微企業法人數量在全部規模企業法人單位中占比高達99.8%,已吸納全社會就業總人數79.4%的社會就業。因此,作為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然而,由于財務信息透明度較低、抵押品不足等現實問題,中小企業容易成為銀行“金融排斥”對象而陷入融資困境。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逐漸成為困擾我國中小企業健康有序發展過程中待解決的核心問題。根據世界銀行估算,2018年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高達近2萬億美元。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進一步加劇。

在現代化信息技術蓬勃發展下,以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逐漸成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可行性路徑。區塊鏈技術采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同時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性,其具備的“分布式記賬、不可篡改、透明可溯、智能合約”等技術特征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銀行部分風險控制難、監管部門信息監管難等現實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鑒于上述區塊鏈技術在提升數據質量、降低信息不對稱水平方面的作用,探究其如何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以及應用現狀對于助力中小企業煥發活力、促進中小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二、區塊鏈技術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機制分析

1.提升銀企信任水平,降低信息不對稱

中小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的不完善是導致銀企間較高信息不對稱水平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小企業資金流動和業務運作的較低可觀測性,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調研和評估成本較高。在此情況下,為降低借款方機會主義和道德風險引發的財務信息欺詐等問題,抑制潛在違約風險、降低不良貸款率,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意愿較低。與傳統財務信息披露方式相比,區塊鏈可提升企業交易信息、盈利數據等財務報表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在登記和確認供應鏈企業相關交易等信息的同時,還可借助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技術手段確保區塊鏈所存儲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從而更高質量地存儲、傳遞信息,從而有效約束借款方信息欺詐。鑒于此,銀行可在識別信息、防范風險、監督企業經營情況等方面降低相關成本。

2.打通中間環節,提高企業融資效率

傳統融資模式下,為向銀行申請信貸資金,企業往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準備和整理各類待審核材料,同時還可能需要找第三方機構進行擔保,這對財務困境本就嚴重的中小企業造成更大壓力。區塊鏈智能存儲和驗證技術下,中小企業融資所具備的短、平、快等特征可助力銀行更快審核中小企業相關財務信息并評估資產狀況。尤其是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下,區塊鏈技術下無須第三方審核即可記錄和驗證相對可信的交易數據和單據票證,實時監管預警也可有效降低第三方主體的惡意欺詐或操作失誤問題。因此,區塊鏈技術有助于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同時,區塊鏈也可在較低的征信成本下,實現多方信息的即時共享,為打通傳統融資模式下的層層審批環節提供了良好平臺。

3.實現智能合約清算,加強信息的連續性

不同于傳統信貸資金獲取過程中多方協商下的紙質化合同簽署需求,區塊鏈所具備的智能合約屬性在有效規避合同簽署過程中人為干擾和操縱風險的同時,還可通過代碼定義和強制執行等技術手段,減少紙質化合同簽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手工錯誤。智能合約屬性使得所有交易過程中只有在滿足既定條件下才會執行,且智能合約能夠實現自動將回購款項從企業核心賬戶轉移至金融機構賬戶的操作,因此可有效降低銀企雙邊交易風險。更重要的是,中小企業融資的短平快特征以及中小企業相關信息往往被其固定合作金融機構所壟斷的現實背景導致中小企業通常只能從既定金融機構獲取信貸資金。因此,信息壟斷造成的排他性導致其他金融機構無法有效進入中小企業信貸市場。區塊鏈則能夠通過促使企業相關信息的獨立化存儲,提高信息存儲和獲取的完整性和連續性,進而提升企業融資的可獲取性。

三、區塊鏈技術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1.區塊鏈實施成本較高

雖然區塊鏈可通過降低信息不對稱水平、加強信息存儲和獲取的連續性等路徑提高企業融資的可獲得性,但區塊鏈本身對信息基礎建設的要求較高,且其運營成本和能源消耗較多,并需要專業技術人才運營維護。具體而言,在區塊鏈迅速發展的現實背景下,全國各地千鏈齊發,容易形成新的區塊鏈孤島或重復建設。大部分區塊鏈技術公司在Hyperledger Fabric等開源系統的基礎上進行修改,重新造輪子的情況嚴重。特別地,區塊鏈項目成本高,動輒百萬起步等,其中以建鏈成本高、技術門檻高和互通成本高,這“三高”難題越來越突出,嚴重阻礙我國區塊鏈的進一步發展。具體到中小企業,受到中小企業自身規模和資源稟賦限制,其應用存在較高門檻,且應用成本較高。同時,由于當前區塊鏈技術整體計算效率較低,且數據傳輸過程存在一定延遲,致使密碼遺失、黑客攻擊等問題層出不窮,跨鏈交互下不統一的底層規則也在制約著區塊鏈技術在企業融資中的進一步應用。在政策的大力號召下,中小企業雖然越來越多地采用區塊鏈,但其所存儲信息的成倍增加會導致區塊鏈使用成本急劇上升。因此,受成本攀升影響,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會再次選擇舍棄區塊鏈轉而繼續采用傳統方式進行融資,不但無法達到通過區塊鏈技術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初衷,反而耗費大量資金成本用于區塊鏈的建設。

2.上鏈信息真實性難保證

盡管區塊鏈能夠確保企業相關信息在上鏈后不可被篡改,同時保證其可追溯性,但卻無法保證數據信息來源的真實準確性。換言之,在信息上鏈前企業可能會采取各種手段對信息進行策略性操縱。尤其是,區塊鏈在數據隱私保護中仍面臨較大挑戰。眾多需要上鏈的信息會涉及企業創新研發、專利產出等核心商業機密,大多企業并不希望這些信息能夠被其他企業或金融機構完全知曉。因此,在采用區塊鏈技術時,企業出于保護自身商業利益考量,操縱上鏈信息的動機進一步加強,由此產生的“信任危機”不斷加深。而且,由于區塊鏈技術本身具備的不可篡改性屬性,一旦輸入層數據出現錯誤,會導致其難以及時更正,而依賴于共識機制的上鏈信息同步更新機制也會陷入停滯,甚至會引發整體區塊鏈崩潰。

3.監管法規不確定性限制區塊鏈使用

在區塊鏈仍處于發展階段下,政策監管頻繁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會促使中小企業持觀望態度。特別是,當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監管機構尚未從數據安全、技術安全、應用場景等全方位制定針對區塊鏈金融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條款,使得區塊鏈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較高的潛在風險。除上述限制外,由于不同國家或地區針對區塊鏈的政策存在較大差異,在中小企業融資相關場景中更是缺乏較為明確的制度指導。區塊鏈不當使用引發的恐怖主義融資、洗錢等問題也成為政府監管的重點對象,從而使得區塊鏈在企業融資應用的政策規制更為嚴格。對需要采用跨境信貸的中小企業而言,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對區塊鏈合法合規性的判定會降低企業采用區塊鏈的意愿、降低企業家創新能力。

四、區塊鏈技術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可行路徑

1.“區塊鏈+供應鏈金融”,雙鏈合一助力中小企業融資

作為中小企業緩解融資約束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以真實交易信息為基礎發展而來的供應鏈金融能夠通過核心企業背書等方式增強銀行對中小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抵押真實性的信任水平,進而在降低中小企業與銀行間的信息不對稱水平的同時,降低中小企業信貸資金獲取成本。然而,由于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供應鏈金融系統中各市場參與主體獲取信息壁壘較高,導致供應鏈金融信息透明度有待增強,甚至出現“信息孤島”困境。同時,由于核心企業影響范圍和信用背書傳遞層次有限,致使非核心企業一級供應鏈企業難以獲取銀行融資。不同于上述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區塊鏈+供應鏈金融”下能夠采用區塊鏈式數據結構驗證和存儲相關企業數據,其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等特點能夠確保區塊鏈中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初始企業數據錄入真實的前提下,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促進信息共享、打通“信息孤島”、拓寬核心企業信用傳遞、提高供應鏈流程整體效率、減少違規風險等路徑提高供應鏈金融數字化水平,助力中小企業信貸資金的獲取。

因此,將區塊鏈和供應鏈金融結合必須考慮供應鏈金融的特點。具體而言,在采用區塊鏈技術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融合供應鏈金融的如下基本特征:首先,充分明確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大前提。借助大數據對客戶企業的整體評價是其實現服務的基礎和前提,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一般從行業、企業和供應鏈三個層面對客戶企業進行系統評判和分析,進而評定其是否符合服務的條件。其次,明晰供應鏈金融的服務對象。作為供應鏈金融主要服務的對象,成長型中小企業可充分借助供應鏈金融這一渠道優化自身資金流、提高自身經營管理能力。再次,厘清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針對目標。在整體供應鏈運作中,生產和貿易等因素會致使企業在眾多資金環節形成存貨、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等,上述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對供應鏈金融有著更高的迫切需求。此外,需要牢牢把握供應鏈金融的剛性要求。為使注入企業內的各項融通資金的運用處在有效可控范圍之內,必須實現對資金流、貿易流和物流等不同環節的有效控制,以達到資金的閉合式運作。特別地,需要按照具體業務逐筆審核放款,并通過對融通資產形成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進行實時回收與監管,從而達到過程風險控制的目標。最后,需要對供應鏈商業生態系統這一供應鏈金融的必要手段進行構建和完善。包含管理部門、金融服務的直接提供者、供應鏈參與者等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是供應鏈金融運作過程中商業生態建立的基礎,上述不同類型的企業和組織共同構成了供應鏈金融的生態圈,供應鏈金融的有效開展則需要有效建構這一商業生態系統。

2.政府充分發揮牽頭作用,降低區塊鏈金融成本及風險

現實情況充分表明,區塊鏈的發展需要遵循技術發展規律,從政策層面做好體系化布局。例如,加快完善區塊鏈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金融等行業的市場監管,通過立法將區塊鏈技術納入合適的監管框架之內,防范系統性風險。同步探索制定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監督機制和認證體系,開展區塊鏈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等的研究,為產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同時,積極促進區塊鏈系統中參與主體的信息披露,構建智能合約的合規審查和審計機制,推動行業自律。特別地,應圍繞區塊鏈技術下的數據跨境流動、個人信息保護等展開研究,并深入分析區塊鏈在上層信息管控、中層應用邏輯和底層核心技術等眾多方面的監管問題。此外,政府應該盡可能在維護系統參與者利益與維護更廣泛的社會利益間達成平衡,避免固化的架構阻礙技術創新。

除上述可能性舉措外,在區塊鏈金融背景下致力于創新企業融資模式,需要相應服務平臺和政策機制的支持和保障。雖然區塊鏈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方面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但其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同樣值得關注,而政府服務平臺和政策機制則可為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新的思路。例如,政府需要出臺符合現實狀況的法律、監管準則,并配套以相對成熟的技術。區塊鏈相關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標準的設立以及信息的共享,能夠使其在供應鏈金融的應用在實現風險可控的同時,充分發揮其服務中小企業、助力實體經濟的效用。上述效應則可在不斷拓展區塊鏈金融覆蓋范圍的同時,促使供應鏈金融的核心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特別地,政府應積極推進區塊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充分發揮自身牽頭建設作用。在企業區塊鏈參與過程中,需發揮政府的審核、保障等多重作用,在助力銀企信息不對稱水平降低的同時,提升區塊鏈金融安全性,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安全性吸引更多符合進入要求的中小企業參與區塊鏈金融。同時,還需要供應鏈各參與方和技術提供方等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和推動平臺的建設。政府應建立健全相應激勵機制,鼓勵優質龍頭企業和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區塊鏈金融平臺搭建,充分發揮不同經濟參與主體的效用。

更為重要的是,區塊鏈技術存儲數據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雖然保障了信息傳輸過程的安全性,但卻無法保障信息來源的可靠性。為此,建議政府基于真實可靠的大數據維度為中小企業實施大數據畫像,嚴格把關區塊鏈金融服務平臺中信息的真實性,從而助力金融機構根據企業畫像建立更加完整可靠的中小企業融資征信體系。推動政府、銀行與核心企業之間的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加強供應鏈金融監管,打擊融資性貿易、惡意重復抵質押、惡意轉讓質物等違法行為,建立失信企業懲戒機制,推動供應鏈金融市場規范運行,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五、結論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加劇。如何借助區塊鏈技術解決“信息孤島”問題,進而緩解融資約束已成為中小企業必須考慮的發展路徑。區塊鏈技術在企業融資中的應用和相關創新是對緩解企業融資約束、推送數字經濟發展的有益探索。在實現資金供給端和客戶端信息共享的同時,為企業信息披露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從而提升金融機構等信貸資金供給方向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的意愿。目前,區塊鏈技術仍處于蓬勃發展階段,推進區塊鏈金融的發展和區塊鏈金融平臺的建設已成為促進中小企業穩定有序發展的關鍵措施。

參考文獻:

[1]龔強,班銘媛,張一林.區塊鏈、企業數字化與供應鏈金融創新[J].管理世界,2021,37(2):22-34,3.

[2]譚智佳,張啟路,朱武祥,李浩然.從金融向實體:流動性風險的微觀傳染機制與防范手段——基于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行業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2,38(3):35-59.

[3]逯東,宋昕倍.媒體報道、上市公司年報可讀性與融資約束[J].管理科學學報,2021,24(12):45-61.

[4]劉露,李勇建,姜濤.基于區塊鏈信用傳遞功能的供應鏈融資策略[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21,41(5):1179-1196.

[5]周達勇,吳瑤.區塊鏈技術下供應鏈金融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J].新金融,2020(10):49-54.

[6]宋華,楊雨東,陶錚.區塊鏈在企業融資中的應用:文獻綜述與知識框架[J].南開管理評論,2022,25(2):34-48.

猜你喜歡
路徑分析融資約束供應鏈金融
農戶融資約束的后果分析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選擇
面向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建設的探討
淺談中國民間舞蹈的文化傳承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估
融資約束:文獻綜述與啟示
盈余質量對投資效率影響路徑的理論分析
金投手搶灘湖南銀聯移動端,打造“供應鏈金融”生態
供給側改革概述及其促進經濟增長的路徑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