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習作單元作業整合設計探究

2023-10-28 16:23陳汝君
新教師 2023年9期
關鍵詞:過程評價實踐活動雙減

陳汝君

【摘 要】“雙減”政策下的作業,必須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從內容到形式,從布置到評估,都要進行相應的改善。

【關鍵詞】情境引領 要素落實 實踐活動 過程評價

作業的實質是一種學習行為。如何提高學生作業的趣味性、綜合性和多樣性,實現作業的優化設計,是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筆者認為,單元作業要以單元語文要素為主線,充分運用多種資源,對單元作業的目標、類型、內容、形式和評改等進行統一設計。下面以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以“一體化”的單元統整教學理念為指導,從導覽作業、系列作業、圖表作業、整合作業、作業評價幾個方面闡述如何引導學生在實際的情景任務基礎上完成單元作業,從而逐漸提高他們的閱讀和表達能力。

一、導覽作業,以“趣”為先

在設計單元導覽作業時,要讓學生了解這一單元寫了些什么。

1.單元導圖。單元導圖是一個單元的導覽,它包含了單元的主題和文本關鍵字。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單元導圖,可以根據語文要素進行相應的設計與規劃,將課題、關鍵詞等基本組成呈現在導圖中,并增添“家鄉美景”“小小導游”等條目。引導學生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初步的整理,在初步明晰課文內容之后,開展探究式學習:游覽路線我計劃—有序介紹我可以—深度游覽我能行。在整理完作者旅行、寫作的先后順序之后,閱讀有關的詞語,體會作者是如何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場景以及自己最深刻的情感表達出來的,并以此為依據,畫出圖文并茂的單元導讀圖。

2.單元薦語。單元薦語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寫出的單元主題或所思所想所疑。如“你知道海上日出時的景色是怎樣的嗎?“金華雙龍洞的美景有何奇妙之處?”“帶你云游頤和園”“一起走進七月的天山”等問題和主題,可以激發學生探索和欣賞自然美景的愿望。

二、系列作業,循序漸進

系列作業是一種貫穿于整個單元教學的活動,通過一步一步地推進,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練習中不斷得到提高。

1.詞句段三重奏。這一單元的詞句段作業可以這樣設計: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大家已經積累了一些詞,通過這些詞,就會想到一些美麗的景象,請選擇一個詞,將某個景象用一兩個句子表達出來;搜集幾個生動、形象的句子,寫一段話。這些作業不僅考查了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更從應用的角度檢測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2.小導游試身手。本次的實踐作業是:星期天,你要帶一個同學參觀莆田市博物館,請你設計一下參觀的路線,在示意圖上畫一畫,并試著按順序說一說。

3.讀例文學批注。讓學生以批注的方式,標注出自己在習作例文中可以借鑒的寫作技巧,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额U和園》和《七月的天山》這兩篇習作例文,是對精讀課文的一種拓展,可以根據任務列表的要求,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按順序進行批注。具體而言,可以要求學生寫出以下內容: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景點的,你是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把景物寫具體的?哪些句子寫得好?結合習作例文,讓學生根據游覽的順序和景色的變化,對景色進行歸納、梳理。

三、圖表作業,化繁為簡

圖表支架是使思維形象化的最好方法。在本單元的教學中,筆者著重利用表格作為支撐,使學生在分析和綜合中獲得知識。本單元的圖表作業是:通讀本單元課文和習作例文,用表格的形式,從總體印象、觀察順序、主要景點、怎樣具體介紹幾個方面來展示課文和習作例文的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景點的。此項作業是在學習課文和例文的基礎上,利用所學的知識,使學生了解景物描寫的順序和特點。另外,利用關鍵詞來引導學生對教科書內容進行回顧,這既是對前面所學課文的復習,也是為后面的習作提供學習的范式,從而提升學生創作的積極性。

四、整合作業,融會貫通

整合作業是一種以小組學習為基礎的作業,其重點在于使學生找到本單元中每一篇文章的實用價值,并把所習得的知識加以運用。

1.構建閱讀延展。通過學習,學生已經知道,對于所參觀、游覽過的一個地方,可以按一定的順序來寫,也可以將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景色作為主要內容來寫,還可以按景色變化的順序來寫。選取課外文章《迷人的張家界》,布置這樣的作業:用簡單的句子總結張家界風景的特點,并指出文章開頭和結尾的對應性。文章對張家界的描述有哪些?作者把重點放在了哪兩處景點的描寫上?它們的特征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描述它們的特點的?這些作業,既聯系了所學課文的內容,又聯系了“初試身手”的內容,給學生一個學習的梯度。

2.探索習作實踐??梢灾笇W生從課文實例中抽取出他們所需要的習作知識,并將這些知識有效地應用到習作實踐中,從而提高他們的習作表達能力。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優秀的游記,怎樣才能使這篇文章的“習作效能”達到最大化?可以關注寫作視角,挖掘課文中潛藏的寫作知識;引導學生完成大單元習作任務——寫一篇游記;鏈接“交流平臺”“初試身手”,加強“按順序寫”的練習??梢詮膬蓚€方面進行引導:一是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來寫場景;二是著重描寫那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場景。在這個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如下支撐,使他們能更好地理順自己的寫作思路。

☆游覽順序(? )→(? )→(? )→(? )→(? )

☆☆過渡句1:(? )

過渡句2:(? )

過渡句3:(? )

☆☆☆習作:游 ,選擇印象最深的一個地方,按照游覽的順序寫下來,寫出景物特點,并用上過渡句串聯景點。

五、作業評價,推動提升

在大單元視野中,作業被更多地看作是課程中的一部分,教師更注重作業與教學之間的一致性與互補性,更注重目標作業與教學評價的相互聯系。

學生在對本單元精讀課文的學習遷移中,構建了自己的習作目標和內容,并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了監控和反思,也有了一定的標準。因此,可以制訂以下習作評估表,評價學生的習作完成情況。

總之,“雙減”背景下的單元作業設計,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要圍繞著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在激發興趣、培養思維、鼓勵實踐的過程中,設計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的作業。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有趣、高效、有味道。

猜你喜歡
過程評價實踐活動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基于信息化網絡教學平臺的四點五步教學模式研究
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中級數控車工職業資格過程評價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