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

2023-12-28 19:46羅敏清
校園英語·上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英語學科培養核心素養

摘 要: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及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學習英語課程后在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及綜合知識等方面應具備的能力和素養。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既可以為促進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必要的引領,還能夠激勵學生朝著學習目標不斷奮進,使其未來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想要將對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就離不開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構建全新的教育教學機制,并持續優化課堂結構,注重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才能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關鍵詞:英語學科;學生;核心素養;課堂教學;培養

作者簡介:羅敏清(1988.01-),女,廣東江門人,佛山市南海區石門實驗學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基礎教育、學校人事管理、校務。

現階段,各個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注重人才培養,而人才優秀與否的關鍵在于人才的核心素養?!吨袊鴮W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了讓學生在學科學習中更好地養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具備必要的優秀品格及關鍵能力,各課程標準明確了各學科的核心素養發展目標。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與學習能力。想要讓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更上一層樓,就必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才能提升英語課堂教學價值,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本質特征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含四大方面,分別是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與文化意識。在這四大方面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是語言能力,其他三項核心素養需要依托語言能力來發展。文化意識體現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不僅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能夠強化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增強其家國情懷。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要素,也是推動學生終身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條件,學生具備學習能力便可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學習,不斷提升學習效率。思維品質反映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征,思維品質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其進行深層次的學習。

1.語言能力。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是學生學習能力、思維品質與文化意識發展的重要支撐。新課標中,“看”成為語言技能之一,讓語言能力包含聽、說、讀、寫、看五個部分。

2文化意識。文化意識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英語語言的學習必然涉及文化,文化意識對于學生學習與鑒賞國內外優秀文化有一定的助力作用,并使其堅定文化自信。同時,隨著學生視野的不斷拓寬,其可以在文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跨文化意識,并樹立起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與人生態度。

3.思維品質。思維品質反映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征,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上,教師一般將知識點作為教學重點,并不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只有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才能讓學生發現并知曉課本知識的內在邏輯,并學會辯證不同的現象。

4.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主要是指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對英語學習策略進行調整與應用,從而篩選出最合適的學習方式,繼而有效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能力。只有具備了較強的學習能力,學生才能獲得更多的信息與知識。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策略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學習任務等,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率與成果。學習能力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二)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本質特征

1.整體性。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由文化、語言、思維及學習能力等組合而成的綜合體,是一種十分復雜的,強調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知識與技能的運用,以及情感道德的整體。

2.滲透性。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是相互滲透、相互聯系及相互促進的。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其思維與情感認知共同參與的過程。語言充當了智力活動的媒介,成為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英語實踐活動的內容便是思想文化與情感意志。

3.階段性。核心素養培養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當學生處于不同的教育階段時,核心素養培養的著重點有所不同。如果處于特定的教育階段,某些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可能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4.終身性。核心素養培養具有終身性,經過長時間的教導,核心素養才能成為推動學生持續發展且受用一生的能力。學生具備了核心素養,這將為其未來學習及終身發展帶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及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一)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現階段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并且更具針對性,但由于英語課堂教學普遍存在教學形式枯燥、評價方式單一、互動模式過時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使得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受到影響。針對以上問題,教師應關注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途徑,從而更好地體現出英語學習的人文性、工具性,并將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二)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教育教學理念得以更新。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既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表現,也符合社會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要求,更是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學科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并不是對傳統英語教學的否定,而是在積極吸納以往教育教學手段優勢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出英語學科的應用特性,促使學生既能自如運用聽、說、讀、寫、看等技能,還能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對英語學習保持較高的熱情與興趣,從而在課堂上學習到更多的英語知識,并掌握更多的學習方式與技巧。

三、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指的是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看等方式來進行理解與表達的能力。英語是語言學科,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必須具備的能力便是語言能力,這也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維度。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因此,英語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想要讓課堂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科學合理地利用教材是前提。教師需要對教材中涉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進行深度分析與挖掘,再根據教材中具體的語言知識選取對應的教學方式,這樣便能在課堂中利用新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充分激發其好奇心的同時,切實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新知識呈現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以趣味性較強的視頻、音頻、圖畫等形式呈現知識,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輕松自由。此外,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學生處于小組合作學習狀態下,可以獲得傳統課堂上難以實現的學習效果。

(二)利用邏輯化的教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征。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分析、推斷、分類、概括、創造及辨析等方面所呈現出來的能力與水平,都是其思維品質的重要體現。教師在引領學生的思維發展時,既要重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與理解,還要注重學生學習情感的變化與綜合能力的發展,要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保持穩定而良好的心情,從而使其思維品質得到提升。英語課堂中,教師應當做好教學問題的引導,通過提出問題、分析與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及評價問題的方式來對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由于英語是一門外語,部分學生對其相關文化背景與語言特點的了解不足,容易出現死記硬背的情況,這會影響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無法回答問題的情況,教師不能立馬將正確答案說出來,而是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與啟示,讓學生根據提示一步一步地解答問題,這樣學生便可以在英語課堂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提升思維品質。

(三)利用情境化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指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教師應從多元文化角度出發,對學生的文化意識進行滲入式培養。教師要通過創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情境,開展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各種合理的情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逐漸擴展其語言空間,促使其更加熱愛學習英語。重復且頻繁的練習是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十分關鍵的環節,但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消磨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每個學生在剛接觸新知識時的興趣與熱情是最高的,但隨著機械重復的語言練習,其學習積極性會逐漸降低。這個時候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豐富有趣的語言情境,這樣既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在穩定的狀態,還可以更好地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四)利用合理化的教學評價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主要是指學生應當不斷豐富學習英語的形式與渠道,并積極主動地運用和調適英語學習策略,以此提升學習效率。隨著社會的發展,現階段英語學習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并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主要體現在其能否長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及獲取學習資源,并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反思與評價科學調整學習策略。近年,表現性評價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所謂表現性評價,就是通過實際教學任務來考查學生對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表現性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較為關注,重點考查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思維能力。開展英語課堂教學后,教師想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就必須通過作業這種形式,這時作業便成為聯系課內與課外的橋梁,在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對作業進行設計,除了教師為學生設計作業外,還可以讓英語課代表為其他學生設計作業,或者組長為組員設計作業、同桌之間互相設計作業。作業內容方面,既可以是各種題目練習,也可以是記憶任務,還可以是相關學習內容的復習與預習等。在英語課堂中通過表現性評價的運用,能夠讓學生在完成實際任務過程中表現出其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更好地查漏補缺,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四、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英語課程教學目標轉向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既順應了時代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舉措。英語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與目標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探究能力等進行著重培養,不斷強化教學的實用性,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最終成為綜合能力較強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萬輝.基于高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翻轉課堂教學應用研究[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20.

[2]丘春英.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校園英語,2021(5):185-186.

[3]李漢萍.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9(8):60-61.

猜你喜歡
英語學科培養核心素養
新課程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重視情感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