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全球專利格局分析“一帶一路”外來藥物資源洋甘菊的開發策略

2024-01-10 06:55王志昊樊江波屈春慧付饒唐茂紅李志勇李彥文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洋甘菊申請量專利權人

王志昊,樊江波 ,屈春慧 ,付饒 ,唐茂紅 ,李志勇,李彥文

1.山西中醫藥大學,山西 晉中 030619;2.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3.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河南 鄭州 450046;4.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01;5.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100081;6.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北京 100700;7.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700

洋甘菊(MatricariarecutitaLinn)又名母菊,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東歐與南歐地區,在古埃及、希臘和羅馬用于草藥歷史悠久[1],在我國維吾爾醫學中也有一定的應用歷史,維吾爾醫學著作《注醫典》中有相應記載[2]。洋甘菊主要藥用部位為花或全草,性涼,味辛、微苦,有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祛風濕功效,用于感冒發熱、咽喉腫痛、肺熱咳喘、濕痹腫痛、瘡腫等癥[3]。目前,已鑒定出洋甘菊120余種與次生代謝相關的化學成分,包括萜類化合物28種、黃酮類化合物36種及其他潛在藥用活性化合物52種,具有消炎、解痙、抑菌、收縮血管、抗氧化、降血脂、抗衰老、抗癌等藥理作用[3-4]。

根據《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要求,我國將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周邊國家為基礎,形成中醫藥“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全新格局[5]。該格局的形成會持續引納海外藥用資源,進而拓展我國新藥源。在此背景下,針對性地搜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傳統藥物,對涉及的草藥專利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及價值分析,是新形勢的外來新資源引入策略,也是在黃璐琦院士提出的“三關、四步、一依托、一關鍵”框架下,有效落實“情報收集關”的途徑之一[6]。洋甘菊作為原產于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外來藥物,是順應發展規劃下的良好研究對象。

國務院頒布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特別強調要著力推進中醫藥創新以及積極推動中醫藥海外交流發展[7]。而藥品的專利制度為解決公眾醫藥健康問題提供了創新獎勵機制,也為藥物創新主體保護專利技術提供權利保障[8],因此,針對“一帶一路”沿線的特色藥物洋甘菊的專利情報進行研究,深入分析洋甘菊專利的整體發展趨勢、全球技術構成、創新機構與專利價值分析、全球專利布局等內容,為有效開發“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傳統藥物資源提供專利信息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檢索

IncoPat專利數據庫(https://www.incopat.com)為北京合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專利情報平臺,完整收錄全球112個國家組織地區,包含中、美、日、德、韓、英、法、俄及歐洲專利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1.2億專利文獻數據。檢索IncoPat專利數據庫中全球范圍內洋甘菊相關專利,檢索式為(txt=“MatricariarecutitaLinn” OR “洋甘菊” OR “flores chamomillae”)。檢索時間為1995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專利以洋甘菊為相關研發內容,且專利法律狀態、國際專利分類(IPC)技術主題分類、合享價值度等相關信息完整。

排除專利中專利法律狀態、IPC技術主題分類、合享價值度等相關信息收錄不完整;存在翻譯問題或以洋甘菊為名稱,但研究配料表并不包含洋甘菊內容物的發明專利。

1.3 數據清洗及錄入

運用IncoPat專利數據庫的“高級分析”“篩選關鍵詞”等模塊進行分析篩選,結合人工篩選,對不符合主題標準的專利申請進行數據反復去重、去噪,并采用雙人錄入、一人核對的形式,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及合理性。

1.4 數據整理與可視化分析

運用Excel2022對其整體申請趨勢、全球分布格局、專利類型與當前法律狀態、專利有效性、全球技術構成、創新機構與專利價值、權人相關專利價值等內容進行分析,并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的專利檢索與分析功能,對IPC主分類數據進行術語規范化處理。

2 結果

2.1 檢索結果

利用IncoPat專利數據庫檢索全球洋甘菊專利數據,得到6 693件專利申請,經篩選后得到相關專利申請4 576件。

2.2 專利申請趨勢

結果顯示,1995-2011年為萌芽期,洋甘菊全球專利總申請趨勢處于緩慢發展階段,其相關產品的有效專利申請量共計907件,平均每年專利申請量50件。2012-2017年為成長期,全球洋甘菊相關專利申請發展勢頭迅猛,在極短時間內迅速達到歷史發展水平最高值,這5年相關專利申請量共計2 222件,其中2017年全球專利申請量達619件。2018-2021年為成熟平穩期,該階段全球洋甘菊專利申請量較上一階段大幅度回落,并維持在每年200件以上。由于一般專利申請的公開時間會滯后3~18個月,故2021-2022年專利申請量無法與2020年之前的數據形成相應對比趨勢。

1995-2011年,中國洋甘菊專利申請量遠低于全球其他國家申請量,表明此階段我國該領域科研實力尚處于初始發展階段。2012-2022年,中國洋甘菊相關專利申請量遠高于其他國家,表明在傳統中醫學理論指導及我國對專利申請的政策支持下,我國已成為洋甘菊專利申請的中堅力量。申請趨勢見圖1。

圖1 洋甘菊相關專利申請趨勢

2.3 全球分布格局

洋甘菊專利申請主要集中于中國、日本、俄羅斯、烏克蘭、朝鮮、美國、德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羅馬尼亞、印度等國家或相關組織。其中,中國、日本、俄羅斯、烏克蘭、朝鮮是洋甘菊相關專利主要申請所在地,中國申請了3 053件專利,日本、俄羅斯、烏克蘭、朝鮮4國分別申請了244、235、162、134件專利,其他國家申請量均少于100件。洋甘菊相關專利數量全球排名前10位的國家見圖2。

圖2 洋甘菊相關專利全球分布格局(前10位)

2.4 洋甘菊專利類型與當前法律狀態

2.4.1 專利類型分析

我國專利法規定的專利申請類型主要分為發明技術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其中發明技術專利是主要的申請類型。發明技術專利申請審核制度是否嚴格,產品是否具有創造性,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某一領域創新轉化能力優劣的重要指標[9]。洋甘菊主要的專利申請類型為發明技術專利,申請量4 370件(95.50%);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70件(1.53%);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86件(1.88%)。其中發明技術專利包含申請階段的發明專利(即發明申請)和已授權階段的發明專利(即發明授權)。洋甘菊相關專利發明申請3 685件(80.53%),發明授權685件(14.97%)。洋甘菊的發明專利總占比95.50%,但其申請過程中得到的授權專利僅占14.97%,表明該領域專利技術達到認可標準的相對較少,洋甘菊相關研究更深入的創新發展還有很大提升和發展空間。

2.4.2 當前法律狀態

全球洋甘菊相關專利中,獲得授權及實質審查階段的全球洋甘菊專利占比較小,表明低質量專利申請相對較多,當前領域的相關專利申請總體質量還有較大發展空間,且存在大量撤回及未繳年費狀態的專利,表明洋甘菊相關專利市場效益相對薄弱,不能滿足專利權人對其的預期。洋甘菊相關專利當前法律狀態見圖3。

圖3 洋甘菊相關專利當前法律狀態

2.4.3 專利有效性

專利有效性與該專利能否產生相關經濟效益呈正相關,是領域中企業、地區產品或國家科研創新能力成熟度及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參考指標。洋甘菊相關專利申請中失效狀態專利占比較大,達3 227件(70.52%);有效專利申請358件(7.82%);在審中狀態的專利607件(13.26%);未確認專利322件(7.04%)。洋甘菊相關專利有效性比重失衡,失效狀態專利遠大于有效及審核狀態專利,總體研究處于下滑狀態,表明近年洋甘菊相關領域研究熱度有所回落。

2.5 技術構成分析

當前洋甘菊專利地域主要分布于中國、日本、俄羅斯、烏克蘭、朝鮮等。其中,中國是全球主要的洋甘菊產業所在地,對洋甘菊的研究較其他國家更為廣泛,研究領域大多集中在A61K、A23L、A23F等技術領域。日本、俄羅斯、烏克蘭及朝鮮處于洋甘菊專利申請的第二階層,研究產品領域多涉及A61K、A23L、A23F、C12G等技術領域。美國、德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羅馬尼亞、印度等國家組織洋甘菊相關專利的申請數量在30~100區間,處于第三階層,其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A61K、A23L、A01N。其余國家和組織的專利申請量均在30件以下,處于第四階層,研究領域亦相對分布在A61K、A23L、A23F等關鍵技術領域。由此可知,中國、日本、俄羅斯、烏克蘭及朝鮮是重要的洋甘菊相關專利布局地;洋甘菊的藥用價值在亞洲國家擁有較高的認可度與關注度。洋甘菊全球相關專利技術構成見圖4。

圖4 洋甘菊全球相關專利技術構成

2.6 專利技術主題分析

2.6.1 國際專利分類小類分布

通過對洋甘菊相關專利族的IPC信息進行整理、統計,結果顯示,A61K專利申請數量最多,共3 129件,占總申請量的68.38%。其次是A23L、A23F、C11D等技術領域,共占總申請量的12.26%;A01N、C12G、A61L、A23K、C11B、A23C等技術領域分布相對較少,專利申請量均在100件以下,見表1。

表1 洋甘菊相關專利主要IPC小類分布

2.6.2 國際專利分類大組分布

進一步對IPC各小類下的大組進行整理,結果顯示,在A61K小類專利申請中,以A61K8大組的專利申請數量居多,占總申請量的42.22%,是影響洋甘菊相關專利總體發展趨勢的主要技術領域。其次為A61K36大組,占總申請量的14.49%,其余排名前10位的IPC大組分別為A61K35、A23F3、A61K7、C11D9、A61K9、C12G3、A23L1、A23L2,但其占總申請量比例均小于5%,屬于新興的專利申請類型,開發程度尚淺,具有較大發展空間,見表2。

表2 洋甘菊相關專利主要IPC大組分布

2.7 創新機構與專利價值分析

2.7.1 專利權人分析

在我國專利權人類型中,以企業比例較高,達1 849件;其次為個人(1 009件),大專院校(107件)、機關團體(35件)、科研單位(32件)比例低于5%。在中藥專利研究領域,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是我國科技創新主體,大量中藥專利來自科研單位的研究成果,提高科研單位成果轉化是推動相關專利申請量及轉化量的有效途徑[10]。表明我國對洋甘菊基礎研究的相關領域尚未重視,主要以企業經濟市場為導向進行相關研究[11],需進一步加強科研機構與大專院校的成果轉化意識。

對全球洋甘菊專利申請排名前10位的專利權人進行統計分析,同時對其專利權人的技術構成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申請量排名第一的專利權人為長沙協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申請小類為A61K和C11D,該公司申請了983項發明專利,其中多數為中藥發明專利。排名第二的專利權人為KAO CORP公司,主要申請小類為A61K,其在國際有較高的知名度,產品包括美容護理用品、健康護理用品及工業用化學品等,表明其對洋甘菊的專業開發方向大多為美容化妝品及健康護理品。排名第三的專利權人僅申請了A23F領域的發明專利,排名第六的專利權人申請了A23L領域發明專利,表明二者研究領域以該小類為主,并未圍繞洋甘菊開展研究。前10位專利權人及技術構成見圖5、圖6。

圖5 洋甘菊全球相關專利權人排名(前10位)

圖6 洋甘菊全球相關專利權人技術構成(前10位)

綜上所述,A61K、A23L和A23F為洋甘菊專利主要權人的相關研發技術熱點,其中A61K在排名前10位的專利權人中所占比例均在80%以上,其總體數量比例與洋甘菊專利主要IPC小類分布基本一致。

2.7.2 權人相關專利價值分析

對全球洋甘菊相關專利申請排名前10位的權人及其專利合享價值度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目前擁有專利合享價值度超過5分的專利權人分別為NOEVIR KK公司、Generex Pharmaceuticals Inc公司、KAO CORP公司、青島海之源智能技術有限公司、DEGUSSA公司、大連創達技術交易市場有限公司、SELEZNEVA LIUDMYLA VOLODYMYRIV公司、長沙協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專利合享價值度超過5分的占比分別為100%、100%、88.09%、70.83%、57.14%、37.5%、23.33%、0.59%,其中申請量排名第一位的國內專利權人(長沙協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發明專利合享價值度普遍偏低,>5分的專利只有0.59%,表明我國洋甘菊相關專利合享價值度普遍偏低,急需對相關專利領域進行優化改進。洋甘菊全球相關專利權人合享價值度見圖7。

圖7 洋甘菊全球相關專利權人合享價值度

3 討論

國家某一領域的科研實力可通過該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及相關統計學分析結果進行評價,該理論已被廣泛認可[12]。綜合本研究結果,可以發現中國、日本、俄羅斯、烏克蘭、朝鮮5個國家是全球洋甘菊產業主要的技術來源地和專利布局地。A61K、A23L、A23F、C11D 4個小類是當前洋甘菊相關專利領域的熱門技術類別,洋甘菊產業當前技術研發熱點分別為醫藥產品、化妝品及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和茶飲。全球洋甘菊的研發企業在專利權人類型中居多,個人其次,而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機關團體等比例則未達到5%,表明我國對洋甘菊基礎研究相關領域尚未重視,主要以企業經濟市場為導向進行相關研究,需要加強科研機構與大專院校對成果轉化的意識。在全球洋甘菊專利申請中,我國洋甘菊相關專利申請數量雖然較多,但其專利合享價值度高分比例較低,這些問題影響了洋甘菊及其他外來藥物資源相關專利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的產業規模。

基于上述的分析結果,筆者建議:①在中醫藥“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全新格局及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的指導下,我國中醫藥研究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在此階段應順應政策指導,著力對“一帶一路”倡議下外來藥物資源研究開發。②加強外來藥物資源專利技術周期研究,預測衰退期節點,制定相關策略。從1991-2021年,國外洋甘菊領域技術研發經過萌芽期、成長期、成熟平穩期及衰退期,從2011年開始逐步走向衰退期。與之相應,國內的洋甘菊相關領域技術研發從2011年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并于2019年進入成熟平穩期。因此,可對日本、俄羅斯和烏克蘭已完成技術周期國家的發展規律做進一步的情報研究,為國內科研機構及企業把握專利格局走向,開展進一步的產業布局提供參考。③加強大專院校、科研單位與企業的合作交流,以提高專利轉化率,切實推進外來藥物資源專利產業發展。目前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是我國科技創新的主體力量,也是我國中藥相關專利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故而需要從加強大專院校、科研單位與企業的合作交流入手,進一步提高科研單位成果轉化率,從而推動洋甘菊相關專利申請量和轉化量。④建議從審核申請環節入手,提高我國外來藥物資源相關專利質量。我國洋甘菊相關專利合享價值度普遍偏低,應對發明選題申請是否契合市場和技術對口的方向進行審核[13],同時提高相關專利的申請質量。通過對外來藥物資源相關領域專利的挖掘和布局,使其體系下所申請的專利技術主題連結成網絡,從而形成更加契合市場和技術對口方向的專利布局網絡[14]。

猜你喜歡
洋甘菊申請量專利權人
基于動態博弈的企業專利訴訟研究:動機與訴訟收益
我國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超5萬年
解密洋甘菊精油
我愛洋甘菊
不舒服,意大利人就喝杯洋甘菊茶
138.2萬件,發明專利量質齊升企業占大頭
2016年英國外觀設計申請量增加55%
對標準必要專利權人拒絕許可行為的反壟斷規制
一朵洋甘菊
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四年世界第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