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過程人民民主賦能基層治理的三重維度

2024-01-21 09:51賈哲睿
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治理

摘? ?要: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最新樣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全過程人民民主發軔于基層民主實踐,又在賦能基層治理的過程中彰顯出自身所獨有的民主特色。在參與主體上,基層黨組織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同時廣泛吸納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形成“一核多元、協同共治”的基層治理格局;在運作程序上,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時間持續、空間延伸、內容全面的基本特征,在基層治理中形成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完整民主運行程序;在治理效能上,全過程人民民主將發力點聚焦于基層群眾現實問題的解決,充分展示出人民民主的現實性與實效性。由此,參與主體廣泛、運行程序完整、治理績效突出可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賦能基層治理的三重維度,進一步開辟了“中國之治”的新境界。

關鍵詞: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治理;民主治理

中圖分類號:D60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3.06.007

文章編號:1009-6922(2023)06-49-09

全過程人民民主扎根于中國大地,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過程中應運而生。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來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民主實踐的產物,是基層民主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增強城鄉社區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保?]39基層既是貫徹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實踐陣地。將全過程人民民主嵌入基層治理,實現二者的耦合共生、協同發展,是新時期繼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的重要考量。因此,本文在學界研究基礎上,從主體、程序和績效三個維度重點闡釋全過程人民民主對基層治理的賦能作用,進一步延伸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研究視野。

一、吸納與協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主體賦能

西式民主服務于資產階級統治,普通民眾被拒之民主門外,無法真正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治理?!百Y本主義社會里的民主是一種殘缺不全的、貧乏的和虛偽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數人享受的民主?!保?]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人民至上,以集體主義為本位,廣泛吸納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基層治理,形成了“一核多元、協同共治”的基層治理格局。在這一格局下,基層黨組織處于核心位置,圍繞基層黨組織依次形成基層政府、自治組織和社會力量,并發動人民作為基層自治的主體力量廣泛參與,從而形成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

(一)黨建引領:基層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堅持中國共產黨在基層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是百余年來我國基層治理實踐的成功經驗。作為承載廣泛民意的先鋒組織,基層黨組織扎根一線,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將自身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成為領導全過程人民民主賦能基層治理的核心主體。

基層是社會構成的最小單元,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大量決策和工作,主要發生在基層?!保?]基層作為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的一線陣地、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直接發源地,同時也是多方利益交融的匯集地,因此各種問題紛繁復雜,治理難度不言而喻。為了主動回應基層群眾的需求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引導群眾自主理性有序參與政治生活,亟須基層黨組織發揮引領作用。

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基層工作的戰斗堡壘,是黨聯系、發動、服務群眾的最堅實力量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保?]67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村級組織體系,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保?]在基層治理的過程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必須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一方面,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作用,為黨的方針政策最終惠及基層保駕護航;另一方面,基層黨組織傾聽群眾聲音、吸納群眾力量、統籌群眾事務,在決策前、決策中、決策后始終保證人民的廣泛有效參與,將原汁原味的基層民意整合上達,擴大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輻射圈。這樣,基層黨組織將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自下而上的民眾參與相結合,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實現雙向相接,確保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廣泛、真實和有效實施,從而為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二)協同共治:多元主體參與實現整體性治理

在基層治理中,除了基層黨組織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外,基層政府、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社會力量也各司其職、參與其中,形成了多元主體協同共治、綜合發力、良性互動的整體性治理格局,從而發揮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獨特優勢。

作為承擔法定治理職責的第一責任主體,基層政府擁有得天獨厚的治理資源和直接經驗,為聚合多元主體實現整體共治提供支撐。一方面,基層政府通過資源支持和政策保障實現賦權增能,最大程度凝聚自治力量和社會力量形成治理合力,為實現整體性治理提供堅實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在發揮基層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保留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社會力量的自主性,將基層政府的治理范圍控制在適用限域,為主體間的良性互動提供柔性支撐,確保政府在基層治理中不缺位、不越位,從整體出發提升多元主體互動的和諧程度。

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立足基層,直接對接群眾需求,引導群眾參與基層自治,將人民民主過渡到微觀層次,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賦能基層治理的基本載體?;鶎尤罕娮灾谓M織為群眾與基層政府和社會組織搭建了溝通橋梁,實現了內向自治與外向協助的有機統一。一方面,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能夠有效整合自下而上傳送的民意信息,將碎片化的公眾需求進行彈性整合,通過完整的利益表達與整合機制向上輸送,實現個體與政府的常態化聯動;另一方面,“基層自治組織自治,是實現基層治理由政府主導的他治,走向他治與自治協同,實現共治的前提”[5]?;鶎尤罕娮灾谓M織在發揮自治功能的同時,以整體性、全域性的思路協助基層政府進行治理,最終為實現整體共治奠定基礎。

作為基層治理的有益補充,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志愿服務組織、行業商會協會為基層實現整體性治理匯聚充裕的社會力量。作為治理對象,社會力量對內高度自律,通過自我規范、自我約束和自我服務為基層治理的有序運轉營造良好環境;作為治理主體,社會力量對外輔助治理,通過凝聚社會各界人士和各方面力量,形成多樣、均衡、可持續的協同治理體系,憑借靈活形式、多元服務和高效整合,最大程度聚合社會資源、激活多元主體力量并釋放基層治理活力,確保在多元利益下社會協同治理達到最優化,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提供有益借鑒。

(三)人民參與:基層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資本邏輯向人民邏輯的轉換,人民群眾是基層自治的主體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始終堅持人民至上”[6]的民主價值追求。在基層社會,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實行群眾自治,并在實踐中創造出了極具基層特色的直接民主形式,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真實性和有效性的集中體現。

在階級社會,民主作為一種國家形式和國家形態,體現的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政治意志。正如馬克思所言:“權利決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保?]西式民主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基礎上,以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為首要目的,是資本邏輯在政治領域的擴展,因此不可能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全過程人民民主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將人的本質異化為抽象的“人”,全過程人民民主更關注現實中全向度的“人”,“以每一個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8]為目標,找到了推動歷史發展的真正主體,并將國家權力與廣大人民群眾相聯系,完成了從以資本為中心向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轉變。

中國實行以村民自治制度、居民自治制度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制度安排,為基層群眾依法實行自治提供合理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切實防止出現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保?]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和支持下,“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10],并按照平等、公正、監督、民主等原則,通過建立良好的基層社會政治生態,協調矛盾沖突,表達利益訴求,在基層治理場域充分發揮群眾的主動性和自主權,多維多向助推群眾自治與基層善治相互銜接。

直接民主是基層自治最直接的體現,直接民主將基層問題的決定權交付于民眾對基層事務管理的直接參與,通過看得見、摸得著、可感知的方式最大程度還原民主本意,從而增加政治效能感。一方面,基層群眾通過民主選舉決定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領導者,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社會的廣泛實踐,為民眾實行民主權利、表達利益訴求和參與基層治理提供了窗口和平臺。另一方面,居民大會、村民議事會等常態化的協商平臺為基層群眾完成選舉后的直接民主參與保駕護航。借助討論、協商和合作等形式,群眾廣泛深入參與基層事務決策,在一次次“民主交鋒”中整合民主共識,將協商民主參與納入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設計要素中,以直接性、多樣性和真實性的民主參與聚合民主力量。

二、并聯與互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程序賦能

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治理中擁有完整的程序,通過三維“并聯式”的復合結構全面超越了西方“單一線性”民主的固有弊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11]。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時間上連續,通過環節貫通的完整民主鏈條實現基層群眾廣泛、長期、持續參與政治生活,行使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在空間上延伸,通過多元立體的民主渠道實現民情民意的上傳下達、雙向相接,充分保證人民民主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在內容上全面,通過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基層治理網格實現人民民主的全覆蓋,確保全過程人民民主看得見、摸得著、可經驗,具體現實存在于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

(一)全鏈條:五位一體的民主運行環節在時間上連續

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治理中實現了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五大民主鏈條的連續運行,形成環環相扣、一體銜接、前后貫通的完整民主閉環,保證選舉后的每個具體環節和時間節點上基層群眾行使民主權利的有效性。

基層是社會的細胞,歷來是民主政治的發源地和試驗田?!啊膫€民主’是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概稱,來源于基層民主的創新實踐,證明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有根有源?!保?2]《全國農村村民自治示范活動指導綱要(試行)》在規范村民自治活動的意義上使用了“四個民主”的提法,確立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四項民主制度。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民主協商環節,對“四個民主”進行提質升級,為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典型樣本和經驗啟迪。發源于基層民主實踐的全過程人民民主超越了西方一選了之、即用即棄的間歇性單一民主,不僅在選舉環節中充分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更將民主鏈條延伸至協商議事、立法決策、民主管理和監督問責全過程,保障人民全天候、持續性、多層次參與基層治理,實現了基層民主運行的上下聯動、環節貫通,既在時間上持續銜接,又在流程上環環相扣。

全過程人民民主全方位面向基層實踐,在基層構筑了選舉、協商、決策、管理和監督協同并舉的完整民主鏈條,形成流通性良好的閉環結構,由點到面依次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治理中的實現。在民主選舉環節,基層群眾通過投票方式選出村(居)民委員會和企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的組成人員,代表人民意愿掌握并行使權力。在民主協商環節,人民群眾通過民主懇談會、社區議事會等形式將協商范圍下移延伸,在決策前、決策中和決策后展開充分切磋、對話和協商,從而調節分歧差異、緩和矛盾沖突、凝聚民主共識,實現聚同化異、求同存異,最大程度減小決策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阻力。在民主決策環節,基層民眾依據既定的制度和程序平等參與各個環節,將人民意志嵌入決策的正式啟動、研究制定、草案公示、集體決定和風險評估的全過程?;鶎記Q策在運行程序中堅持民主原則,在具體實踐中吸納民意訴求,為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持續性效能供給。在民主管理環節,依據自治章程和自治要求,基層群眾通過各種形式直接參與基層事務的管理,將人民民主的實現點落到基層現實問題的解決、公共秩序的維護和合法權益的保障中,塑造了張弛有度的民主管理與民主自治環境。在民主監督環節,全過程人民民主賦予廣大基層群眾形式多樣的監督形式、配置科學的監督機制和公開透明的監督渠道,將人民群眾對基層決策機構和管理機構的監督延伸到基層的每個角落,確保民主監督全方位不留死角。

(二)全方位:上通下達的民意表達渠道在空間上延伸

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在時間上承啟連續,更在空間上構建了暢通有序的民意表達渠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完善辦事公開制度,拓寬基層各類群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保?]39作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性的民主形態,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場景下為基層群眾實時實地提供多維向度的民意表達渠道以全方位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黨的領導過程是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同時也是全方位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集中體現,黨的基層組織領導機關是推動基層治理的核心力量,在基層治理中居于主導地位,能夠將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反映到國家決策層面,為全過程人民民主賦能基層治理構建暢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吨袊伯a黨章程》規定:“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它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保?3]基層黨委在政治生活運行中堅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則,將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發揮民主與集中的疊加優勢和復合效應,從而找到了代表基層民主意愿的最大公約數。

基層政府作為國家行使人民所賦予權力的代言人,和人民群眾朝夕相處,直面千頭萬緒的基層事務,對于民意的回應、反饋與滿足構成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個重要維度?;鶎诱С趾捅U先罕娨婪ㄐ惺棺灾螜?,綜合采用經濟、行政、法律等多種方式調節化解不同基層主體間的互動困境。通過塑造民意吸納、民意表達、民意抉擇的多層次溝通體系,實現了民意在基層群眾與基層政府間的縱向流動?!皵祿@示,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虹橋街道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受理工單10659件,市民回訪滿意率及訴求解決率處于長寧區前列?!保?4]可見,基層政府借助極具開放性的溝通互動平臺,匯聚民智、吸納民意、體現民望,形成了人民有序參與政治的穩定民主形態。

全過程人民民主因基層人大立法協商而始,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推動而興。作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最靠近基層群眾的一級,基層人大將民主表達渠道延伸至末梢終端,為反饋基層訴求、回應民生痛點、化解基層矛盾量身打造最優實踐場域,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賦能基層治理的前沿主體?;鶎尤舜笞鳛槊芮新撓等罕姷膰覚嗔C關,決定了基層人大代表是自下而上由人民選舉出來的,具有植根人民、體察民情的天然優勢?;鶎尤舜蟠硪活^連著國家權力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基本構成細胞;一頭連著人民群眾,成為匯聚基層聲音的民意“直通車”,為基層群眾搭建了暢通無阻的溝通橋梁。在基層人大代表的紐帶作用下,民意訴求能夠原汁原味抵達黨政機關,實現了矛盾在基層化解、共識從基層凝聚,充分拓展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參與渠道。

基層既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實踐場域,也是開展協商議事的特色示范窗口。人民政協將縣級組織機構延伸至基層,在鄉鎮(街道)、村(社區)、企事業單位設置常態化協商議事平臺,把協商平臺搭建在基層群眾的家門口,為基層群眾表達訴求、建言獻策、共商共議開拓新渠道。如浙江省政協在基層推進的“請你來協商”創新實踐中,“既為黨委政府拓寬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的渠道,也為基層委員履職盡責搭建舞臺,更為廣大基層群眾表達訴求、實現利益提供平臺,以有利于快速有效打造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基層社會有序共治新秩序”[15]。人民政協通過設置協商議事平臺,在基層社會構建起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協商矩陣,將人民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拓展了重要的途徑。

(三)全覆蓋:橫縱交錯的基層治理網格在內容上全涉及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基層治理網格是基層治理的重點和特色。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多元主體協同參與,將治理終點延伸至基層末端,把千頭萬緒的基層治理內容囊括在一張橫縱交錯的“大網”中,實現了“上面千條線”與“基層一張網”的覆蓋銜接,將黨和政府與基層群眾緊緊聯系在一起。

網格化管理發軔于數字城市建設,隨著多主體參與以及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協同互動,網格化管理逐漸向網格化治理轉變,后逐漸成為中國基層治理的民主實踐方式。網格化治理的核心要件是將基層區域科學劃分為邊界清晰、無縫銜接但又互不重疊的細微網格單元,并對每個網格配置專門的服務團隊,將精細化、個性化和專業化的群眾服務下沉至基層?;鶎又卫砭W格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為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了解基層動向和密切聯系群眾塑造寬松有度的軟環境,實現了對治理區間、對象和環節的立體覆蓋,全方位掃除了基層空白地帶和治理盲區,為全過程人民民主賦能基層治理提供了新方式。

在橫向上,基層網格化治理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多元主體參與的治理模式,將網格服務團隊的成員在橫向上順延展開,通過賦能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并吸納街道、村居、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多元主體廣泛參與,打破服務團隊在職業、年齡、性別等方面的界域限制,最大程度將多元多樣的鮮活力量注入到基層治理實踐中去,進而能夠在不同板塊、各個方面精準對接群眾的個性需求,為基層群眾提供優質多元的服務。如“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基層治理模式在浙江舟山成功實踐,這一網格化治理模式將基層干部與人民群眾作為基層服務團隊的主力軍廣泛吸納,通過橫向到邊的多主體融合共建共治,進一步豐富了基層網格化治理的內容。

在縱向上,網格團隊通過摸底調查、隨地走訪等形式,全面了解基層群眾在就業、健康、養老、收入等方面的情況,將調查后掌握的第一手真實資料進行歸類整合,及時回應基層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和差異化訴求。對于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賦予網格團隊協調處理問題的權限,并將收集上來的問題上報政府部門,直接從源頭化解矛盾,為基層群眾提供一站到底的貫通式服務。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16]?;鶎泳W格化治理通過調查研究縱向拉長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關注范圍,將目光向下投放至基層,將問題徹底解決在基層,是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有效途徑。

三、存量與增量: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績效賦能

判斷民主效能高低、民主成色好壞的一個標準在于民主能否解決人民問題、是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運行操作過程中始終堅持民主效用邏輯,將發力點聚焦于人民現實問題的解決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保?7]全過程人民民主將與生俱來的獨特優勢和理論特質賦能于基層治理中,所呈現出的民主治理效能在原有基礎上遠超二者個體元素的簡單相加,從而實現了民主治理質的飛躍。

(一)“選舉-協商”相互補充:單一到雙向的整合發力

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一直存在于我國基層民主政治實踐中,兩者的有機復合超越了西方的單一式民主形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保?8]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相輔相成、優勢互補,實現了以最小運行成本達到最大民主效益的理想效果。

選舉民主的階段性與協商民主的全程性相結合,保證民主運行過程的統一完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關鍵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參與權?!保?9]529-530在憲法保護下,基層群眾通過民主選舉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將民主意愿通過投票形式直觀呈現,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真實體現。由于基層換屆在固定的日期內進行,民主投票也往往集中在有限的時間。協商民主的運行則沒有具體時間要求,既能夠在選舉前對選舉主體、候選人設定、程序設計等各項事宜進行討論,也能在選舉后對決策制定、管理形式、監督機制等方面展開協商,因此在各個時段、各個具體的民主過程中都能隨時開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治理的過程中,實現了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的完美結合,為基層群眾全天候、全時段、全過程參與政治生活提供了民主契機。這樣,在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的貫通聯動下,全天候的民主生態在基層運行的各個環節自始至終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選舉民主的“服從多數”與協商民主的“尊重少數”相補充,實現人民利益的增量擴容。選舉民主尊重每個基層主體的利益偏好,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篩選出代表絕大多數民眾的主流民意,能夠最大程度克服少數人的有限理性,將公共意志集中體現在公開透明的選舉結果上,這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場域貫徹落實的初衷。由于受地區發展、經濟水平、社會關系等因素的影響,不同主體在民意訴求方面有特殊的價值判斷,這些少數人的話語表達同樣應該受到合理關切。在兼顧大多數人利益的同時,基層協商民主通過平等交流和對話協商,為選舉民主補充一股柔性力量,通過民意的聚合和轉化從而實現民主利益的最大擴容。這樣,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相得益彰,既能保證選舉結果的公平公正,又能展現出極大的包容性以避免政治冷漠,兩者結合的特殊性更凸顯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特色和優勢。

選舉民主的規范性與協商民主的靈活性相聯結,提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運行效率。選舉民主通過法定程序賦予民主成果法定效力,并為協商成果最終轉化為國家意志安裝了合法屏障。當決策執行遇到阻力時,選舉民主在法律的保護下將按照國家意志強制執行,大大提升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運行效率,同時也使得民主成果更具權威性和認可度?;鶎訁f商民主通過醞釀、溝通、對話、協商等多層次、多類型的方式,因時、因事、因地解決基層群眾的意見分歧和差異性訴求,既能夠在選舉、決策、管理、監督等各個具體的民主過程中減少因群眾差異分歧產生的阻力,又能在民主選舉后為政策的順利執行保駕護航,成為極具親和力和靈活性的基層治理“潤滑劑”。這樣,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協同發力,既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運行奠定了合法性基石,又以最小的運行成本實現民主效益的最大化。

(二)“形式-內容”有機結合:理論至實踐的具象轉化

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容。因此,以何種民主形式來呈現民主內容關系著民主績效的發揮和民主功能的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何把民主價值和理念轉化為科學有效的制度安排,轉化為具體現實的民主實踐,需要注重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形式和內容有機統一,找到正確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保?9]529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民主實踐中創造出科學多樣、充滿煙火氣的民主形式,因而也具體呈現出廣泛、真實、高質量的民主內容。

基層立法聯系點的設立為基層群眾參與國家立法搭建了平臺,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民主立法形式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時指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保?0]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直接發源地,基層立法聯系點創立了民眾參與立法的新形式,通過建立民意溝通、交換、協商機制,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直接聯系基層群眾開拓了民主渠道,確保立法議案的提出、立法草案的制定、法律內容的討論、法律議案的公布等各個環節都有基層群眾的全過程參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建設好基層立法聯系點?!保?]38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實現形式,基層立法聯系點的設立擴大了基層群眾的政治參與,在立法過程中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了公平正義。

溫嶺“民主懇談”是中國本土內生的、以公眾直接對話參與公共事務決策的民主協商形式,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詮釋基層民主成就的靚麗名片。秉持自愿、平等、公開、理性等原則,懇談式民主能夠引導基層群眾就所關注議題展開對話協商,在整個過程中鼓勵群眾公開表達意見,同時政府也能吸納規整公民的利益偏好,及時對群眾關心的問題進行釋疑解惑。在決策環節,基層群眾能夠對政府擬定的初步方案建言獻策,經過對話討論后的決策方案是公共理性和公共意志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協商形式下極具包容性和共識性的訴求表達,為基層群眾有序參與政治生活、有效行使人民當家作主權利提供了民主契機。

《寧??h村級小微權力清單三十六條》創新了基層群眾監督小微權力運行的形式,為人民群眾自下而上實行民主監督構建了真實有效的渠道。寧??h將“法無授權不可為”原則始終貫穿于公權力運行的全過程,通過“五議決策法”“村務公開”等具體形式,將權力的對應名稱、實施范圍、運行流程等在基層公開,運用法律手段為小微權力的運行“加碼”,確保權力的運行始終遵循法定程序,將基層小微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作為民主監督的主體,“人民監督權力不僅具有廣泛性和及時性,而且監督范圍廣、時效長、成本小、信息真”[21]?;鶎尤罕娫谡麄€監督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參政、議政、監政的全天候政治生活中充分發揮民主參與的主動性,通過對權力運行過程的公開、細化、分解,實現了源頭預防和標本兼治,這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實踐的關鍵點和著力點。

(三)“價值-工具”協同作用:應然與實然的兼容共生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全過程人民民主將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價值旨歸,構成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完成了價值立場的理性選擇之后,全過程人民民主又以具體的操作效用和運作形態優化基層民主運行,推動基層治理走向善治,以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彈性整合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目標。

在對社會行動與社會制度的分析中,馬克斯·韋伯最早賦予了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以方法和載體功能。全過程人民民主立足基層治理的時空場景,在實踐發展中呈現出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雙重維度,在價值合理性與目的合理性的相互融通中服務于基層治理實踐,呈現出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獨特優勢和最佳效能。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主體與客體的互動中將邏輯起點歸于人民,把人民當家作主視為價值旨歸,從而作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理性選擇,回答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可信性問題。誠然,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以價值理性為分析載體呈現出民主的應然狀態,更在實踐中具象化為一整套可操作的規則程序,通過相互配套的工具和方法對接多元主體訴求、化解多元價值沖突,在凝聚民主共識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行動方案,從而實現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彈性整合。

價值理性的核心要義在于對民主主體的理性思考,解決的是“為什么人”的問題。全過程人民民主以人民至上為價值旨歸,賦予“人民”以清晰可辨的本質內核,把民主生活與政治權力運作的話語權交付于人民,切實保障公權力與民眾的公共意志相適應,從而在基層展現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民主運行良態。全過程人民民主以人民當家作主為旗幟,將民主價值植根于基層大地,在公正原則和法治精神的指引下平衡基層的社會利益結構、錨定共同的價值追求,并將多元主體利益進行整合,從而使社會公共資源的分配更加公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為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夯實基礎。

工具理性的重點在于建構民主運作的程序方法,解決的是“怎么做”的問題?;鶎邮侨罕娬螀⑴c的一線陣地,同時也是各種利益沖突的高發地,因此運用民主規范手段和操作程序來緩和社會沖突、保障人民權益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應有之義。一方面,全過程人民民主運用法律手段將基層權力的運行控制在合理區間內,實現了基層群眾作為政治生活的主角參與基層制度建設和政策制定的程序合法化,充分保障了公眾在決策前、決策中、決策后的知情權與選擇權、參與權與表達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全過程人民民主借助協商對話、平等溝通等程序方法,在具體的運行規則和流程下,降低民主運行風險,穩定基層社會秩序,并將矛盾沖突置于可控范圍,從而實現基層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列寧.列寧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1.

[3]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0.

[4]習近平.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J].求是,2023(6):16.

[5]滕玉成,臧文杰.“差序-協同”:基層治理主體間關系的意涵與邏輯[J].求索,2022(1):193.

[6]習近平.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3-03-14(2).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3.

[9]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66.

[10]習近平.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J].求是,2023(11):7.

[11]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27.

[12]張君.全過程人民民主:新時代人民民主的新形態[J].政治學研究,2021(4):13.

[13]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

[14]汪仲啟.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基層社會治理重構:以上海虹橋街道為對象[J].社會政策研究,2021(4):117.

[15]董明.新時代賦能基層治理的地方政協探索:基于浙江“請你來協商”實踐的分析[J].治理研究,2021(4):74.

[16]中辦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N].人民日報,2023-03-20(1).

[17]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58.

[18]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93.

[19]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0]習近平.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303.

[21]付宇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破解基層腐敗防治難題的有效路徑[J].探索,2022(4):44.

責任編輯:康? ?璇

[收稿日期]2023-09-27

[作者簡介]賈哲睿(1998—),女,河南洛陽人,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政黨與民主政治。

猜你喜歡
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治理
接訴即辦立法生動詮釋全過程人民民主
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理論的新基石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推進人大工作守正創新
“七一”重要講話的重大理論創新及意義
民間組織發展對基層治理法治化的影響
基層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責任的問題與對策
黨組織怎樣下好“基層治理”這盤棋
宋代民間社團對基層社會治理影響幾何
基層治理法治化長效機制構建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