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元教學視域下的“名畫進校園”教學拓展探究

2024-01-28 13:14柴娜娜
教育界·A 2023年35期
關鍵詞:單元教學核心素養

【摘要】為充分發揮美術課程在培育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中的作用,使學生在以藝術體驗為核心的多樣化實踐中提高藝術素養和創造能力,小學美術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應當結合教學實際情況組織實踐活動,讓美育滲透到學生日常的校園生活中。文章對單元教學視域下的“名畫進校園”活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名畫進校園”;單元教學

作者簡介:柴娜娜(1984—),女,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美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培養想象力和創新思維等的重要課程”;美術課程應“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潤心、以美培元,引領學生在健康向上的審美實踐中感知、體驗和理解藝術,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傾向”[1]。因此,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需要重視組織健康向上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欣賞、學習經典作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堅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養?;谏鲜銮疤?,筆者所在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名畫進校園”活動。文章對單元教學視域下的這一美術實踐活動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廣大教師優化美術教學形式,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一、活動背景

小學美術課程具有鮮明的人文性,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課程。美術教材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但“一課一練”式的美術教學受到教學時間、教學內容的較大限制,導致學生獲取的知識過于分散、零碎,學習不夠深入,因此對美術學科各個領域的認識不連貫、不完整。為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切實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教師可以開展單元教學,并鼓勵學生實踐所學知識。

在開展單元教學時,教師需要創設真實情境,然后依據“大觀念”提出“大問題”,布置“大任務”,組織“大項目”?!按笥^念”是單元教學的重點內容;“大問題”是單元教學的核心問題,在開展單元教學時教師需要圍繞核心問題整合單元教學內容,補充其他學科內容,確保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大任務”是單元教學的核心任務,在完成核心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會學到本單元的內容,發展相關能力;而“大項目”則是圍繞“大問題”和“大任務”設計的具體教學活動[2]。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美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核心素養,筆者所在學校以“大概念”為抓手,在全校層面組織了單元教學視域下的一系列“名畫進校園”活動。這一系列活動是基于蘇少版小學美術教材的內容設計的。教師根據教材中的名畫,依托現代化教學技術,讓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持續浸潤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使學生通過欣賞、學習經典作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逐步發展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素養。

二、活動準備

(一)精選名畫,設計“大問題”

在選擇名畫時,教師不僅要根據教材挑選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名畫,還應選擇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中國美術作品,尤其是故事性、可讀性強且色彩對比強烈的優秀作品。為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在開展“名畫進校園”活動前,學校教研組帶領全校美術教師一起討論符合教學要求的名畫,收集名畫資源,并組織了集體備課活動,確定每一期“名畫進校園”活動的主題,設計“大問題”,讓美術教師能夠提前學習相關知識、討論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除此之外,教研組還組織了相關講座,讓美術教師明白如何有效開展“名畫進校園”活動,如何在面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時引導他們深入欣賞、共同討論名畫。

(二)展示名畫,營造氛圍

在開展“名畫進校園”活動前,教研組會將名畫打印出來,展示在學校南門、西門的顯眼位置,懸掛在學校走廊,并在一旁粘貼與作品相關的美術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欣賞、思考和討論。同時,教研組也將名畫的高清圖片發給班主任,鼓勵班主任將其作為教室電腦的屏保,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三)利用校園廣播介紹名畫

在每周二下午,校園廣播會播放“名畫賞析”欄目的內容,各個班級的電腦也會在這個時候展示名畫的高清圖片,學生可以在此時坐在教室里邊聽廣播邊賞析名畫,了解貼在名畫旁的問題的答案。

三、教學實施

(一)教學實際情況及教學原則

江蘇鳳凰少兒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內容豐富、全面,每個年級的教材都包含多種表現形式的美術作品和多個領域的美術知識,在開展美術教學時,美術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小學美術教材,讓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提升美術素養的同時,學習相應的美術知識及美術技法。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素養,把美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筆者所在學校設計了一系列單元教學視域下的“名畫進校園”活動,讓學生在平時帶著問題去欣賞名畫,積累美術知識,受到良好的熏陶,帶著生活體驗進入美術課堂。筆者所在學校有10名專職美術教師,這些教師認真負責、教學嚴謹,美術教學成效較好。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教研組及其他美術教師一同確定了四個教學原則:基礎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在開展“名畫進校園”活動時,筆者所在學校的美術教師均堅持上述教學原則,使學生能夠接受高質量的美術教育。

(二)欣賞環節

在學生通過此前的欣賞、思考和初步探究對名畫產生一定認知的基礎上,美術教師需要在美術課堂上帶領學生深入欣賞學習名畫,扎實推進“名畫進校園”。在這一欣賞環節,教師可以提出課前準備好的一系列學習問題,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表達機會,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幫助他們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逐步養成思考習慣、發展探究能力,可以避免學生形成依賴教師得到答案的慣性。

下面,筆者以《清明上河圖》的教學為例,說明在開展單元教學視域下的“名畫進校園”活動時,教師應如何設計欣賞環節。

在開展教學前,筆者先認真學習了《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了解其精神內涵;然后筆者結合學到的帶領學生觀賞中國畫的技巧,設計了啟發學生在識讀圖像的過程中理解中國畫意涵及中國畫蘊含的人文精神的一系列教學問題,以幫助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1.鼓勵學生進行圖像識別和表達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積累學習經驗,了解相關美術知識,掌握分析美術作品的基本思維方法。

在課堂上,筆者先提出問題:“同學們,大家之前有沒有看過《清明上河圖》這類美術作品呢?大家有什么想法呢?”上述問題可以讓從未欣賞過風俗畫的學生減少陌生感,激勵學生主動探索、學習新的美術內容。

隨后,筆者提問:“同學們,你們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在《清明上河圖》這幅畫中看到了什么嗎?”這個問題可以啟發學生結合自己通過視覺辨認產生的審美體驗進行表達。在表達的過程中,雖然部分學生出現錯誤描述畫作內容、情節的情況,筆者依舊用肯定、鼓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表達,以確保學生有表達的意愿。

2.引導學生進行審美判斷,發展批判性思維

在學生初步表達自己的觀察成果后,筆者布置了相對深入的針對作品進行局部探究的任務。筆者提出了以下探究要求:(1)仔細觀察汴河橋下人物的動作,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2)思考這些人在做這些動作的瞬間在想什么。這些任務要求可以推動學生仔細觀察《清明上河圖》這幅風俗畫中的人物,讓學生對這幅畫的內容產生自己的判斷。

3.問題鏈與跨學科學習

在學生深入賞析《清明上河圖》這幅風俗畫后,筆者結合高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提出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科學技術問題、數學問題、文學問題,以引導學生結合多門學科的知識賞析這幅畫。

在筆者的引領下,學生從美術學科知識和表達技法出發,進行圖像識讀、審美判斷,然后結合多門學科的知識對《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內涵進行了深入探究。在這個學習活動中,學生在一系列欣賞任務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欣賞、評述風俗畫這一類型畫作的方法。

(三)創作環節

在欣賞環節,學生已經進行了圖像識讀、審美判斷,積累了相關美術知識。接下來,筆者引導學生探究風俗畫作品的線條表現力。在探究結束后,筆者布置了開放性的作業,提出了“你能用 《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繪畫方式,描繪宿遷其他地方的故事嗎”“你能用完全不同的色彩搭配方式,重新說這個故事嗎”“你能用自己喜歡的一組顏色,重新描繪另一個故事嗎”等問題,讓學生結合自己對《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理解創作自己的作品。除此之外,筆者還提示學生創作白描、水墨畫、拼貼等多種類型的作品。

學生的創作能力、創作思路有所不同,他們在創作時也難免會臨摹名畫,并對自己的作品有過高的期待。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因為自己的作品不盡如人意產生挫敗感。為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筆者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明白,自己創作的作品只需與臨摹的作品“神似”或“心似”就可以了,不需要比別人的作品“優秀”,以確保學生在創作環節獲得成就感,同時確保學生的作品留有童真和趣味。

(四)展示環節

1.美術作品校園展

展示環節既能夠讓學生收獲成就感,對后續學習產生熱情,也能營造尚善尚美的良好校園氛圍。

筆者所在學校利用學校資源組織了一系列美術作品展,并鼓勵學生參與策展、布展和宣傳等工作。筆者則結合實際情況組織了“名畫模仿秀”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整體參與展示活動的程度,提升活動影響力。

2.多樣文化展

筆者所在學校還舉行了“名畫背后的故事”“我眼中的名畫”等主題的班會和演講活動,鼓勵學生完成故事新編、話劇表演,通過豐富的形式表達自己對名畫的思考。

結語

在新時代,教師在設計美術課程時,應當更加注重組織實踐體驗活動,通過情境化、有意義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美術作品和美術知識,然后指導學生完成創作,讓學生切實鞏固所學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美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李力加.美術課為什么要這樣上:指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M].江西美術出版社,2022.

猜你喜歡
單元教學核心素養
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化學平衡的移動”單元教學創新設計
運用分析、比較策略設計單元語言實踐活動
初中語文單元教學現狀與對策初探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學講方式”在語文單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