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施策略

2024-02-21 02:08李濤宋艷麗
遼寧教育·管理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五育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施策略

李濤 宋艷麗

作者簡介:李濤,大連南金實驗學校高級教師。宋艷麗,大連南金實驗學校高級教師。

課題項目:本文系遼寧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課題“‘五育并舉’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策略”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JG21CB051。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最典型的“中國元素”之一。中小學校在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時,可以營造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創設文明的校園環境;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落實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對本土優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開設符合校情的特色課程;加強對教師開展主題化、系列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推進教師教學方式、方法創新,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關鍵詞:“五育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施策略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睂嵤┲腥A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是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必然需要,對于傳承中華文脈,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大連南金實驗學校(以下簡稱“學?!保┌l揮九年一貫制學校的辦學優勢,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依托德智體美勞“五育”課程,開展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效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落實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營造文化氛圍,堅持環境育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最典型的“中國元素”之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既能豐富校園文化內容,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又能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價值,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環境的熏陶,感受其魅力和價值,引導學生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學校在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遵循“一體化”“分學段”“有序推進”的原則,逐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提升其人格修養。

(一)建設校園文化環境

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是學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包括許多經典的名人故事和燦爛的文化遺產,學??蓪@些文化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蘊含深刻思想與內容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校通過在校園內設置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雕塑,設置傳統文化宣傳欄,懸掛傳統藝術品,裝飾文化長廊以及在校園廣播中播放中國古典音樂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二)舉辦文化賽事活動

舉辦文化賽事活動是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學校定期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賽事或活動,如傳統文化節、傳統藝術展覽、傳統藝術大賽、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

(三)推廣傳統節日

推廣傳統節日能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學校推廣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引導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起源和意義,增強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推進“五育融合”,凸顯素養導向

學校優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使其與新時代發展相融合,形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教育的特色。

(一)德育為先,培養崇高美德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們民族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念,如感恩、守禮、誠信、責任、正義、堅毅、仁愛等。這些傳統美德與培養新時代中小學生“責任擔當、健康生活、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的內涵相契合。學校選擇十項傳統美德作為學生德育的核心內容,并開設了“十心”德育課程,以年級組為單位,每年重點培養學生形成一項美德,引導學生每年做好一件美德小事,參加一項美德儀式,輔以多項綜合的美德道德實踐活動,貫徹九年加以落實。通過“十心”德育課程,學校教育引導學生明辨是非、遵紀守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智育為主,提升學習能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凝結著古人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學校開設多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學校精選《弟子規》《論語》《中庸》《大學》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匯編成1~8年級國學經典誦讀課本,作為學習教材,也是各年級誦讀的必讀書目。這些課本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小學誦讀課的教學重點是熟讀背誦,初中的教學重點是學以致用。除了誦讀課程外,學校還安排校內誦讀時間,引導學生對誦讀課所學的內容加以鞏固;學校每個月舉行一次誦讀抽測活動,以測促教,檢驗學生誦讀成果;學校每學期舉辦傳統文化節、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淀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美育為重,熏陶審美情趣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美學底蘊,如書法、國畫、剪紙、版畫、京劇、民樂等傳統藝術都是民族瑰寶、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校結合藝術師資特長,將這些傳統美育課程引進課堂,通過開設傳統藝術特色課程、舉辦傳統藝術展覽等活動,引導學生欣賞美、創造美,提升他們的審美意識和藝術鑒賞能力。

(四)體育為本,增強身心素質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中國傳統的體育精神,如武術、舞獅傳統體育項目既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也體現了中華體育精神。學校通過開設傳統體育特色社團,選拔優秀人才,傳承傳統體育文化;通過開展傳統體育活動,激發學生了解、學習傳統體育項目的興趣,使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五)勞動為榮,鍛煉勞動技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很多勞動的內容。例如:《詩經》中有大量描寫古代勞動人民勞作的場景,歌頌了偉大勞動者的優秀美德;《朱子家訓》中有關于勞動方面的勸誡。書法、繪畫、剪紙等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勞動技藝,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和實踐來提高自己的勞動技能。此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激勵學生學習和生活。

學校在勞動課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典故,加強對學生的勞動態度教育,提高其勞動技能。學校開展勞動技能比賽、社會服務實踐等活動,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

三、探索資源整合,重構課程體系

課程是教育實施的主要載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需要整合多方教育資源,構建“五育融合”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課程體系,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能夠系統、有序地實施,促進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效果,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

1.整合校內教育資源

學?;诘赜蛭幕厣?,挖掘教師、家長資源,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本課程;充分利用校內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等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場所;通過組織文化活動、藝術比賽等方式,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魅力與價值。

2.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學校與校外文化機構、社會團體共同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邀請藝術家、文化專家進校園,使學生更好地學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此外,學校開展校際交流與合作、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研究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研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

1.依托“十心”課程振德

“十心”源自仁、義、禮、智、信,學校梳理出學生需要重點培養的十項美德,包括感恩、守禮、誠信、儉樸等“十心”,并開設了與之對應的“十心”德育課程?!笆摹钡掠n程秉承著“振德”辦學理念,以“心事”課程為主線,以“心禮”課程為主體,以“心志”課程為拓展,踐行德育“知行合一”。

為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每一項美德的內涵,學校將“十心”課程分散在九年里落實,每年重點落實一門課程。每門課程既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美德典故或古人經典語錄作為“知”的內容,又結合實際創設情境實踐演示作為“行”的標準,做到知其所聞,行其所知。學校編寫《“十心”之始》順口溜,即“感恩之心,從感謝開始;守禮之心,從問候開始;誠信之心,從作業開始;儉樸之心,從光盤開始;責任之心,從守紀開始;正義之心,從值周開始;勇敢之心,從挑戰開始;堅毅之心,從勞動開始;仁愛之心,從義工開始;明智之心,從提問開始”。德育課程重視引導學生參與“十心”體驗,讓美德培養既內化于心,又外化于行,實現“十心”課程振德,知行合一。

2.依托“十藝”課程育才

“十藝”源自傳統“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學校結合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需求,確立了數學素養、文史素養、書畫素養、健康素養、信息素養、國際素養、音樂素養、勞動素養、思想素養、科學素養等十個重要基本素養,并開設了“十藝”校本課程。培養學生“十藝”素養的過程,既是對傳統“六藝”的傳承與創新,也涵蓋了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

“十藝”校本課程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課程和地方傳統特色課程為主體,開設了書法課、武術課、舞龍課、舞獅課、京劇課、民樂課、國畫課、版畫課、剪紙課、茶藝課等,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民族精神,傳播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課程體系架構基礎上,學校制定完善的課程教學計劃與目標,以確保教育的連續性和深入性,對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做好教學結果評價,以明確的評價方式督促、確?!笆氖嚒闭n程高質量完成。

四、加強教師培訓,創新教學模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素養。因此,學校應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增強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理解和教學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重視知識培訓

1.傳統文化主題培訓

學校定期面向學科教師、傳統文化課程相關專業教師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培訓,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不僅涵蓋歷史、文學、藝術、哲學等多個方面,還圍繞專項內容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價值。

2.傳統文化跨學科主題培訓

學校開展跨學科主題教學活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拓寬學生視野。要想高質量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學科課程教學,需要學校安排負責人,確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學科參與的教師組成人員,組織各學科教師開展合作性學習,共同設定主題,集體備課,共同研究課程實施方案。例如:中秋節綜合實踐課程中,各年級組負責分學科進行主題教學,語文課教師講中秋故事、吟中秋詩詞,音樂課教師教學生唱中秋歌曲,勞動課教師帶領學生制作月餅。

(二)加強技術培訓

學校利用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工作,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學校組織教師開展多媒體技術培訓,將傳統文化知識以視頻、音頻、圖片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促進學生深度理解;教師利用互聯網技術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以在線課程、網絡講座等形式呈現給學生,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

(三)注重教研培訓

學校組織教師參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研培訓,通過教研活動,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學經驗、互相學習,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掌握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組織觀摩研討活動

學校定期組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觀摩研討活動,引導教師通過具體課例分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的經驗,探討教學優點、不足及改進措施,解決教學問題,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2.開展課題研究活動

學校開展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課題立項研究,課題小組教師加強合作,進一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的規律和方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3.建立資源共享平臺

學校鼓勵教師共享課件、教案等教學資源。通過共享平臺,教師既能更便捷地獲取到豐富的教學資源,同時也能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師資培訓需要注重系統性和全面性,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文化素養,使其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總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實施過程中應營造文化氛圍,遵循“五育融合”、全面育人的原則,整合教育資源,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加強師資培訓,創新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進而夯實學生的人文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武麗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探索研究[J].學周刊,2019(30).

[2]宋艷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于德育一體化的實踐探索[J].遼寧教育,2019(16).

(責任編輯:趙春艷)

猜你喜歡
五育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施策略
“五育融合”與中國基礎教育生態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體育在中學的新發展
“五育融合”與新時代“教育新體系”的構建
打通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多元通道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