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哮喘之宿根 *

2024-03-11 19:32張雪琳王培育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4年5期
關鍵詞:宿根津液瘀血

張雪琳 王培育

(河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科研實驗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8)

哮喘屬于中醫“喘證”“哮證”范疇,是一種由氣道攣急所致的反復發作的氣喘痰鳴疾患,以發作時喉間哮鳴有聲,呼吸急促困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緩解期如常人為主要臨床表現,其遷延不愈、反復發作的根本與其“宿根”未除密切相關[1-4]。對哮喘的論述,早在《黃帝內經》時期就開始了,直至金元時期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一書中首創哮喘病名,其弟子戴思恭在《秘傳證治要訣? 哮喘證治》中首次提出哮喘有“宿根”,其后明代虞摶稱之為“病根”,張介賓謂之“夙根”,名稱不同,其義則一,皆指哮喘反復發作的病根;葉文齡、林佩琴、葉天士等醫家對哮喘宿根皆有論述[5-8]。然而,“宿根”究竟指何物,作者通過閱讀哮喘宿根古今相關文獻,基于痰、瘀血、痰瘀、肺脾腎虛、肝風、客邪、濕邪等與哮喘“宿根理論”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對哮喘宿根理論做以下探討。

1 痰為哮喘宿根

受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哮喘》“哮病專主于痰”思想的影響,歷代醫家多認為宿痰伏肺為哮喘宿根[9,10]。明代秦景明《癥因脈治?哮病》云:“痰飲留伏,結成窠臼,潛伏于內,偶有七情之犯,飲食之傷,或外有時令之風寒束其肌表,則哮喘之證作矣”,認為宿痰伏肺為哮喘宿根所在,遇七情、飲食、外感而誘發[3,11]。清代李用粹《證治匯補》云:“因內有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膈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閉拒氣道,搏擊有聲,發為哮病”,認為伏痰、肺氣壅塞和感受外邪三者相合導致哮喘急性發作,“宿痰留飲,潛伏肺竅”為哮喘病機關鍵的理論已臻成熟[3,5,9,11]。

“宿痰伏肺”之所以被歷代醫家認為是哮喘的宿根,推其緣由,大致有以下三點原因:(1)哮喘發作時表現為痰飲阻肺,喉中痰鳴,如水雞聲,痰從寒化則為冷哮,痰從熱化則為熱哮,服用宣肺平喘、祛痰化飲的藥物能夠緩解或控制哮喘癥狀;(2)多數患者在發作停止前先有黏稠痰涎涌上,頻頻咳嗽,咯出大量痰涎后始覺輕松,氣息漸定,漸趨緩解;(3)有些患者在緩解期出現痰濁內阻的臨床表現,如呼吸時喉間有聲,輕度咳嗽,甚則咳痰等癥狀[4,9,10,12]。

中醫認為痰是人體內津液不歸正化的病理產物,責之于肺不能散布津液、脾不能運化水精、腎不能蒸化水液,復加外感、環境、體質、飲食、情志、勞累、年齡等因素,影響津液的運行,以致津液凝聚,伏藏于肺。肺臟清虛,清透為順,壅阻為逆,受不得內、外邪的干擾,一旦邪氣侵襲,必然導致肺失宣降而出現咳痰、氣喘、咳嗽等癥狀。因此,宿痰伏肺成為哮喘發病潛在的病理因素,痰盛與正虛膠結難解,形成虛實夾雜的狀態,以致哮喘病情錯綜復雜、病勢纏綿、病程冗長,難收速效,甚至頑固難解[4,6,12]。

2 瘀血為哮喘宿根

瘀血為哮喘宿根,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描述?!端貑枴っ}要精微論》曰:“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指出血瘀可致哮喘。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云:“惡露不快散,敗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認為血凝可致喘。明代李中梓《醫宗必讀》明確提出“肝為血海,血瘀則脈搏,木病則氣上,故為喘息”的觀點。清代張志聰《黃帝內經集注》亦明確提出瘀血在脅下而引起喘證:“當病墜傷,或為手搏所傷,因血凝脅下,故令人咳逆。蓋肝脈貫膈上注肺,血積于下,則經氣上逆而為喘也”。清代唐容川《血證論》云:“內有瘀血,氣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由此可見,瘀血可致喘[3,13]。

我國近代著名的中醫學家、經方大師胡希恕認為痰飲、瘀血同為哮喘宿根,都可在物理、化學、外感、七情、傷食等因素刺激下,即與外邪或內外因素相互搏結,阻塞肺氣,使肺氣上逆而發為哮喘;原有瘀血潛伏于體內,若不祛瘀,則哮喘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因此,哮喘不論寒暑多年不愈者,多有胸滿脅痛、汗出、咽干、大便干結不暢或大便不下等癥,晝輕夜重,常常夜間發作,多數是瘀血夜間加重導致的哮喘[8,13]。哮喘發作的患者亦可見瘀血證候[13,14]:面色晦暗,口唇爪甲發紺,舌質黯淡或紫暗或暗紅或兼有瘀斑,舌底脈絡青紫,脈澀等。

近年來病理研究[13]也表明,可以看到支氣管哮喘患者支氣管末梢及肺泡間小血管內有血栓形成,這與中醫所言“肺有血瘀,血在肋下”相符。臨床上治療哮喘常配合使用具有解痙、抗過敏作用的土鱉蟲、水蛭、地龍、蛞蝓等蟲類藥以增強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散結之力,多獲良效,從側面證實瘀血在哮喘患者中的存在[8,13]?;钛鲱愔兴幠軌蛞种蒲“寰奂?、黏附,抑制TXA2 的合成,促進PGI2 的合成,還能抗炎、抗過敏,穩定肥大細胞膜,修復上皮細胞損傷,消除黏膜水腫,同時具有不同程度的鈣通道阻滯劑的作用[14]。

3 痰瘀為哮喘宿根

痰瘀是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體內因臟腑、陰陽、氣血等功能失調而產生的病理產物,“百病皆生于痰”,“瘀血為百病之母胎”,又可導致多種疾?。?]。中醫認為,肺主氣而司呼吸,心主血而貫血脈,肺朝百脈,肺主制節;宿痰伏肺,氣機郁滯,升降失常,不僅會導致津凝生痰,同時氣郁痰滯又會影響血液運行,出現痰瘀膠結不解的復雜局面[15]。

痰瘀相關理論基于津血同源理論,津液與血,異名同類,津血留滯即為痰、瘀,痰瘀一體,痰瘀同源,在體內可以相互轉化、互為因果[1,9]?!堆C論》云:“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血結亦病水”“水結亦病血”,其痰瘀同病、互為因果的理論思想,可能是后世醫家認為痰瘀為哮喘宿根的理論淵源[3,5,9,14]。

國醫大師洪廣祥教授[16-19]認為痰瘀伏肺是哮喘發作的夙根,宿痰伏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氣郁、血瘀往往互為因果,關系非常密切。痰伏于肺,肺氣郁遏,氣機不暢可致肺臟血行不暢,血不利則為瘀。痰是瘀的基礎,痰可釀瘀,瘀也能變生痰水,二者相互摻雜,日久痰瘀膠結留滯結成“窠囊”,潛伏于肺,遂成哮喘宿根。痰瘀伏肺是氣道阻塞、肺氣上逆的基本病理,也是哮喘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繼發肺氣腫,甚至肺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礎。

現代血液流變學研究[20]發現,哮喘患者的血液黏滯、聚集性高,血漿比黏度、全血還原比黏度和全血比黏度增高,紅細胞電泳時間延長,這為痰瘀交阻作為哮喘宿根提供了現代理論支持[9,13]?,F代醫學研究[20]發現,哮喘氣道重塑細胞外基質沉積,支氣管平滑肌增生,黏膜瘀血水腫,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分泌物增多,導致氣道狹窄、缺血缺氧,嚴重影響氣道通氣功能,這與哮喘痰瘀氣阻、病情遷延、纏綿難愈的特征相符。

4 臟虛為哮喘宿根

歷代中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哮喘的反復發作與患者體內肺、脾、腎三臟功能失常,對津液的運化失常有關[21]。哮喘緩解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肺、脾、腎三臟虛損及功能紊亂[22]。

哮喘病程纏綿,必致肺氣虛衰,不能布散津液;子病及母,脾運不健,不能運化水谷化生氣血,生血不足,轉輸水精不利;脾虛及腎,腎髓虧少,生化乏源。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具有溫煦、鼓動心陽的作用,若腎氣虧虛,腎陽不足,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腎陽虛無力溫養心之陽氣,心陽不振,血脈失于溫養,鼓動無力,必將影響血運,最終導致絡脈瘀阻[5,23]。腎為氣之根,主納氣,腎不納氣則呼吸困難,動則喘甚[14]。此外,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1],若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水液積聚,化而為痰;或脾虛血失統攝,血溢脈外則成瘀;或因痰濁形成,壅塞脈道,影響血流,形成痰瘀[2,6]。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不僅使津液運行出現障礙,凝聚為痰,痰在體內又隨肺脾腎功能的好轉與減退而發生變化,因此在臨床上出現反復和輕重不同的發作,更可在生血、運血環節上出現異常,導致血液虛少,血行不利,澀滯成瘀,瘀阻為患,加重哮喘的病情,致使其難以根治[1,5]。

由此可見,以肺、脾、腎等臟虛為特征的人體免疫功能紊亂是哮喘宿根的本質,由此確立哮喘緩解期的基本治則為補肺健脾益腎,從而調節免疫、溫補抗炎、改變過敏體質,使機體適應能力恢復[22]。

5 哮喘宿根的其他認識

受近年來中西醫學研究的影響,現代醫家對哮喘宿根有不同的認識。王建民等[12]認為肝風應為哮喘夙根。哮喘的病因病機為外感風邪,外風引動內風,肝風易動,風陽盛則灼液為痰,肝風夾痰上擾氣道,使氣道平滑肌痙攣,哮喘發作;哮喘發病迅速,可自行緩解,時發時止,反復發作,發病初有鼻癢、眼癢、鼻塞、咳嗽等癥,發作時氣道平滑肌痙攣、強直,這些都符合風邪“動搖不定”“善行數變”的特點。任輝[24]通過臨床觀察發現,哮喘的宿根是客邪蘊伏于肺俞,認為哮喘多痰的癥狀,是肺部受風寒或風熱之邪,未能及時表散,邪蘊于肺,壅阻肺氣,氣不布津的病理產物,運用扶正解表祛濕治其本,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不管陳寒痼疾多久,只要疾病是感寒而引起的,并對風寒之邪產生敏感反應者,便可認定客邪是其宿根。吳業華[25]認為哮喘發病及演變過程均與濕邪密切相關,故濕邪當為哮喘夙根。濕邪滋生,或從寒化,或從熱化,或聚而為痰,或停而為飲。氣道受阻,哮喘發作,喉中哮鳴,喘促急迫,舌苔滑膩,脈滑,多為夜間發作,或清晨清陽當升之時由濕邪阻遏而易憋醒,病程較長,反復發作,傷人陽氣較甚,這些與濕為陰邪,重濁黏滯、易傷陽氣、阻遏氣機、遷延難愈的特性相符。史鎖芳[14]認為哮喘宿根的性質為本虛標實,“本虛”主要是指腎虧,“標實”是指風、寒、痰、瘀、濕等邪蘊阻肺管,使肺氣膹郁、升降失常。本虛標實既是哮喘發作期的主要病機,也是緩解期的防治準則,即發作期以邪實為甚,但寓本虛,緩解期以本虛為主,但須顧及邪實。

6 結語

綜上所述,哮喘反復發作、纏綿難愈往往是痰(熱痰、寒痰)、瘀血、痰瘀膠結、肺脾腎三臟虛損、肝風、客邪、濕邪等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只有從哮喘的病因病機角度去認識宿根,多角度、多層次辨治哮喘,才能提高臨床效果。

猜你喜歡
宿根津液瘀血
基于《傷寒論》從廣所論“津液”探討“津液載邪”的理論內涵
《傷寒雜病論》“陽氣”實質探析
從“痹癥有瘀血說”論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淺談從氣血津液理論辨治干燥綜合征
中醫學關于“瘀血”的用法
《諸病源候論》導引系列之“卒被損瘀血候”導引法
嚼服枸杞子緩解口干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營造與維護
護理干預對新生兒足部采血后瘀血減少的影響
新引進果蔗品種宿根矮化病菌檢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