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教育,路在何方?

2024-03-24 06:42吳爽
教育家 2024年1期
關鍵詞:學校教育教師

吳爽

有調研報告顯示,中國近2000個縣容納了全國50%以上的中小學生,他們的教育現狀被認為是最真實的中國底色。鄉村振興,必先振興鄉村教育。 當前,我國多地多措并舉、系統發力、持續推進鄉村教育振興,有些鄉村學校因地制宜、返璞歸真、創新發展,辦成了“小而美”“小而精”的學校。

但在快速城鎮化的時代背景下,伴隨而來的是鄉村義務教育質量下滑、縣中“塌陷”、師資緊缺等問題。陷入困境的鄉村教育,路在何方?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青年學者雷望紅和團隊多位學者花了五年時間深入調研鄉村教育。近日,本刊記者就鄉村教育發展的困境及對策等問題采訪了雷望紅。

相比“學習的苦”,更愿吃“生活的苦”

《教育家》:當下,縣域教育現代化建設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國家對學校管理的規范化要求不斷加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校管理效率,但過度規范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具體來看,您認為哪些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

雷望紅:最大的問題就是形式主義。在過度的“規范化”的要求下,教師要做大量的證明材料,保留越來越精細的證據鏈,以至于學校存了一堆無用的材料,還占用了教師教學、管理和創新的時間。

此外,過度規范還會形成管理約束。一方面,不合理的規范不符合教育規律,導致教師無所適從。比如,有的學校在執行“雙減”政策時,為了測算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時間,就要求教師每天統計學生回家實際做作業的時間,教師和家長均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過度規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師生關系和家校關系。因為過度規范,導致一些學生或家長會過度干預教師教育行為,甚至對教師進行責難或攻擊,影響教師的教學管理積極性。

《教育家》:要實現縣鄉的孩子們在知識教育和養成教育上的“有教無類”,須沖破哪些教育的壁壘?

雷望紅:有教無類的實現,一是要沖破觀念壁壘,即教師們要真正地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值得被教育、可以被教好的;二是要沖破資源壁壘,要在教育上實現“有教無類”,需要充足的資源作為支撐,有些縣鄉學?!耙虿氖┙獭薄胺诸惞芾怼笔遣坏靡讯鵀橹倪x擇,因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師資力量有限,不得不將學生分成不同的類型甚至等級;三是要沖破教育體制壁壘,有教無類并非將所有人都變成同一類人,“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是一體兩面,教師在培養態度上對每個學生都一視同仁,但是每個學生具體如何培養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差別化教育。目前國家在推動“普職分流”,本質上是要做差別化的分類型教育,如果做好了,學生們都有各自可以奔赴的美好前途,“有教無類”才可以做得更扎實。

《教育家》:“讀書改變命運”曾是農村家庭的教育夢想,然而您和團隊的調研表明:“吃不了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這種戲謔化的表達真實地反映了鄉鎮學生的狀態——在他們看來,如果自己以后在工作上肯吃苦,同樣能夠有較高的工資,也正因為以后苦,現在玩玩就更有必要了。您認為這些孩子對未來生活的信心來自哪些方面?

雷望紅: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自信和底氣,主要是覺得有三個主體來為他們“兜底”:

一是父母。這一代青少年的兄弟姐妹少,甚至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不愁,因此他們并不擔心基本生存問題。

二是市場。目前市場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機會(比如外賣員、滴滴司機、快遞員)和新型就業機會(比如網絡主播、微商代購、游戲代玩、網絡刷單),這些就業機會準入門檻低,對文化水平、學歷層次要求不高,因此這些孩子認為不好好學習也可以找到工作。

三是國家。精準扶貧政策讓一些學生看到了國家對于底層群體的關懷和保障,就算自己找不到工作,沒有父母養,國家也不會餓著他們。

此外,還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的青少年對于未來缺乏夢想和規劃,只有一些虛幻的想象。同時缺乏責任感,考慮更多的是當下,是自己,很少去思考自己是否要承擔家庭責任。所以,所謂的“信心”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青少年對未來認識不足、對家庭缺乏擔當的表現。

“將時間放在玩游戲上,根本無心學習”

《教育家》:就您的調研來看,“雙減”政策在縣鄉學校有哪些影響?

雷望紅:鄉村學生在“雙減”政策執行之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并不重。不少鄉村學生不寫作業并非作業多,而是缺乏監管主體。鄉村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差,參與校外培訓的也非常少,僅有少部分父母有能力且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會參加學科培訓,較少參與特長培訓和競賽培訓。

自實施“雙減”政策之后,鄉村學校普遍延長了2節課時間,一節課用于學生寫作業,另一節課用于學生開展特長活動,比如籃球、羽毛球、舞蹈等。如此,避免了學生因缺乏監督主體而不寫作業的情況,教師不僅可以借助這一時間“培優輔差”(主要是“輔差”),還可以讓學生發展一些積極的興趣愛好,以此減少玩手機的時間。

《教育家》:《縣鄉的孩子們》一書中提道:“江西某縣六年級某班,老師反映周末在家玩手機10小時以上的學生超過了一半”,網絡時代的到來進一步增加了我國學校教育的復雜性,特別是陷進手機里的留守兒童。您認為手機給鄉村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了哪些“新問題”?

雷望紅:網絡成癮和手機成癮問題,現在在鄉村留守兒童群體中表現得極為明顯和嚴重。手機給鄉村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了以下幾個“新問題”:

一是浪費時間,無心學習。在鄉村教師群體中流傳著一個令人感到痛心的公式:5+2=0,即學校對住校學生在校期間5天學習管理的影響,抵不過學生回家2天的影響,甚至還會因在家玩手機沉溺其中而影響返校后的學習狀態。如果是住在家中的留守兒童問題會更加嚴重,只要回家就抱著手機不放手。比如:我2021年暑假在湖北一村莊調研,住在一戶農戶家,房東11歲的女兒每天抱著手機不離手,她父母帶她去鄉鎮玩都不去,聊什么都不感興趣,只要一聊手機游戲,整個人就極其興奮。該女孩并非留守兒童尚且如此,缺乏父母監管的留守兒童沉迷手機更甚。在該鄉鎮,隨處可見拿著手機玩游戲的兒童,他們將時間放在玩游戲上,根本無心學習。

二是喪失目標,毫無斗志。鄉村留守兒童在手機上的主要活動是玩游戲和看小視頻,很多學生認為學習不好以后至少可以當主播、做網紅,總是可以混口飯吃的。手機讓他們看到了世界運行的表象,以為洞悉一切的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對生活缺乏熱情,毫無斗志和朝氣。

三是價值侵占,挑戰規則?,F在尤為值得研究的是網絡世界對青少年兒童價值觀的影響,從一些零碎的信息來看,青少年兒童的價值觀受到網絡世界的影響極大,比如同人文化(目前青少年兒童群體中同性戀行為有增多的趨勢)、暴力文化、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虛無主義等。網絡世界中的某些力量以一種潛藏的組織化方式悄悄滲透到青少年兒童的心靈世界,使得他們偏離主流文化和主流價值。同時,他們在網絡上學習到一些片面的規則,善于利用這些規則去解構現有秩序,比較典型的是抓教師的“小辮子”并舉報,利用國家政策對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關注,借口自己有心理問題而逃避一些正常的教學管理要求。

《教育家》:縣域的學校教育應該如何引導深陷“手機癮”的少年走出泥潭?

雷望紅:縣域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與手機爭奪學生的注意力。具體來講,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增加學生在校時間,讓學生更多地受到學校教師的管束。鄉村留守兒童依靠家庭爭奪他們的注意力太難了。另外,一些民辦學校積累了一些手機管理經驗,即學生在校不允許帶手機或進校要上交手機,每10天或半個月放一次假,學生對手機的依賴度較低,至少玩手機的總體時間會減少。

二是設法強化學生對在校所學知識的興趣,并將這種興趣延展到校外。所學知識既包括課程知識,也包括特長知識。學生對課程知識感興趣,回家之后就會認真寫作業,主動復習或預習,探索新知;對特長知識感興趣,他們會在校外時間延續這種興趣。比如“雙減”政策實施后,有些鄉村學校組建了手工興趣小組,教學生學習十字繡,有些女孩特別喜歡,她們放學回家后就會繡十字繡。學生玩手機,有時是因為缺乏值得寄托的載體,當有了更好的載體之后,他們自然會將時間和注意力轉移到有價值的載體上。

三是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學生進行生拉硬拽和說服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寓教于樂,創新表達形式,將正確的價值觀融入案例、故事、游戲,引導學生理解何為正確的價值觀。

村小在衰落,“教育新城”大量涌現

《教育家》:在快速城鎮化背景下,大量村小的衰落甚至消失將在短期內發生,縣級教育資源主要投入在縣城學校,“教育新城”大量涌現,這對縣鄉教育的發展產生哪些影響?您如何看待“有的鄉村學校變成了‘差生的托管所”這種現象?

雷望紅:“教育新城”對縣鄉教育發展的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學生集聚到城區學校,為城區學校帶來較大的辦學和服務壓力。辦學壓力體現在師資需求上,因學生多教師少,一方面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投入,比如教師會選擇性分配注意力,城鄉學生獲得的關注存在明顯差別,城區學生獲得的關注多,農村學生獲得的關注少,在城區學校內部形成城鄉學生的二元結構,同時教師還會將一些學校教育的壓力轉移給家長。另一方面,縣級政府為了確?!敖逃鲁恰钡倪\轉,會大力吸納鄉村教師進城,導致鄉村學校教師隊伍出現“塌陷”,影響鄉村學校的教育發展。

服務壓力表現為生活配套服務的無力。2023年9月,江西贛州爆發的“預制菜進校園”事件,部分原因就是城區學校學生規模過大,學校無力及時提供現做的食物,所以將學生餐食的供應權交給了市場解決。學生規模過大,就會影響到學校的生活服務供應質量。

“教育新城”將學生吸引到城區,基礎設施的質量提高了,但是并不一定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這對鄉村學校的沖擊卻非常大,不僅抽空學生力量,而且還要抽空師資力量,更為重要的是會使鄉村學校喪失辦學信心。

“鄉村學校變成‘差生的托管所”,就是指有的鄉村學校,尤其是農村小規模學校和部分學生數量較少的鄉鎮中小學,因學生數量少、優質生源少,教師沒有教學熱情和發展信心,削減了教書育人的功能,也難以獲得管教權威,更多的是發揮保障學生基本安全的托管功能,學生在此處無法獲得高質量的教育發展。

《教育家》:當前鄉村教育的關鍵問題是義務教育質量的下滑,特別是在城鎮化的大趨勢下,鄉村教育的衰落加劇。但同時,鄉村教育有其歷史使命,國家一直致力于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為鄉村教育投入了大量資源。那么,結合您的調研,您認為未來鄉村教育路在何方?

雷望紅:鄉村教育的發展,一是要確保投入匹配,做到供需契合。國家為鄉村學校投入了大量資源,但是有很多資源被浪費了,又有很多需要投入資源的地方被忽略了。比如小規模學校的投入收效甚微,學生少且在不斷流失,但還總是在投入資源。雖然每所學校的投入不大,但是因小規模學校數量多,牽扯的資源多,被浪費的資源量并不少。而鄉鎮中小學的規模大,農村學生聚集,但是生活服務配套卻遲遲未能跟上。我在調研時了解到,有些鄉鎮中學學生宿舍破舊、學生食堂沒有餐桌,學生洗澡沒有熱水等,這都嚴重影響了學生在鄉鎮學校就讀的熱情,導致學生不斷流失到城區學?;蛎褶k學校。

二是要保留師生規模,保障完整結構。鄉村學校要發展,如果人口不斷流失,勢必會影響學校運行的基礎結構,也會擊垮在校師生的教育信心。人為造成的人口急速集聚于城區學校,對鄉村學校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人為推動的教育城鎮化的趨勢需要遏制。

三是要強化學校教育,做好時間管理。鄉村學生家庭教育能力有限,高度依賴學校教育,鄉村學校要增加陪伴、教育學生的時間,在學生群體中形成更加積極的影響。湖南一所鄉鎮初中的班主任,班上以留守學生為主,但是她所帶的班級并沒有出現留守兒童普遍出現的問題,其中的秘訣就是實行“陪伴式教育”,通過陪伴施與積極影響,減輕家庭消極氛圍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并引導學生積極學習。

四是要重塑管理權威,形成正義秩序。鄉村學校發展的一個困境是基本的秩序遭遇瓦解,學生的教育管理處于真空地帶,家長和學校都無法對之進行有效教育?,F在依靠家庭教育,效果微乎其微,只能依靠重建學校管理秩序,重塑管理權威,建立正義秩序,讓學生在學校學會基本規則和正確的價值觀,確保學校能夠管住學生、引導學生和影響學生。

猜你喜歡
學校教育教師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最美教師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校推介
圓我教師夢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