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要求下聲樂教學改革的研究

2024-03-24 08:03王慶梅趙崇雷
當代音樂 2024年3期
關鍵詞:聲樂教學因材施教

王慶梅 趙崇雷

[摘 要] “新課標”為聲樂教學實踐指明了方向,如何在“新課標”要求下提升聲樂教育水平,成為教師要探究的問題之一。文章針對“新課標”要求下聲樂教學改革的基本原則、阻力與路徑加以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教師要踐行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目標驅動三大基本原則,還需針對育人思想、手段、內容、評價模式、授課體系加以改革,進而使聲樂教學更具活力,基于“新課標”提升聲樂教學水平。

[關鍵詞] 聲樂教學;因材施教;思想改革

[中圖分類號] J639?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4)03-0043-03

聲樂教學新課標可分為兩類,其一是以培育專業人才為前提的課程標準,其二是以美育為主且聚焦非專業學生成長需求的課程標準,無論何種標準都需要有對接性,保障各學段能緊密銜接,將新課標視為聲樂教學一體化的有利條件,解決聲樂教學各個階段脫鉤的問題。雖然新課標有著指導性,但有些學校存在聲樂教學改革乏力的問題,出現了思想陳舊、教育內容缺乏擴充性等情況?;诖?,為了能提升聲樂教學水平,探索新課標要求下的教改路徑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課標要求下的聲樂教學改革基本原則

(一)因材施教

新課標指出,聲樂教學實踐活動應有生本性,反對“千人一聲”與“千人一面”,要通過教學指導助力學生強化創造力,保護其個性,使學生能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得到個性化發展?;诖?,在新課標要求下,聲樂教師要樹立因材施教意識,重視育人為本,始終把學生擺在教改的首位。為了做到這一點聲樂教師要了解學生,例如針對入學新生可進行摸底考查,對新生樂感、呼吸控制能力、表現力等方面有理性、全面、科學的判斷,進而根據新生表現制定教學方案,該方案還可分層制定與實施,凸顯分層施教優勢,確保聲樂教學行為與學生群體個性化發展需要相匹配,進而基于分層施教實現聲樂教學改革目標。

(二)循序漸進

新課標指出,聲樂教學活動應有著循序漸進的特點,不可揠苗助長,遵循成才規律,夯實聲樂基礎,基本功扎實,只有基本功扎實一切才能水到渠成。為了做到這一點,聲樂教師要關注以下兩大方面:一是各個學段聲樂教學內容有著階梯性排布的特點,低學段的聲樂知識簡單且基礎性強,高學段的聲樂知識有難度且復雜性較強,為學生逐漸提升聲樂素養提供條件;二是把非專業、專業的學生群體區分開來,不能用專業標準要求非專業學生,以免出現基本功訓練、常規教學指導、聲樂實踐活動設計脫離學生群體的情況。除了以學段、專業為抓手循序漸進地教學以外,聲樂教師還可以班級為最小單位實施循序漸進育人原則,其目的是尊重學生,發現學生聲樂藝術素養方面的差距,通過循序漸進地教來縮小差距,以免出現聲樂學習實踐中有人掉隊的情況,保障聲樂教學面向所有的學生。

(三)目標驅動

在新課標中對聲樂教學目標加以說明,這些目標是教師教改努力的方向,該目標有專業與非專業之別,前者要求教師培育某一領域的優秀人才,后者則側重美育,通過聲樂教學引領學生拓寬審美視野,掌握審美方法,提升審美能力,還可凈化心靈,向往美好生活,亦能涵養高雅情趣,追求通過聲樂教學潤德、增智、健體、促勞的效果。有些專業性的教育目標比較復雜,以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標實施的目標為例,要求教師指導學生掌握發聲理論知識以及基本技能;保護好嗓子;能詮釋不同形式、體裁、風格的歌曲,亦可增強表現力,展現樂曲的藝術魅力;了解兒童發聲特點,掌握兒童發音器官相關基礎知識,教授兒童適合其演唱的樂曲;通過教學實踐增強聲樂訓練的系統性,引領學生感受歌曲內涵,理解樂曲主旨;組織學生參與歌唱比賽、校內晚會、社會公益演出等活動,累積表演經驗,提升演唱能力,夯實專業基礎;學習兒歌,來到幼兒園實訓,組織兒童排練節目,提升學生的組織能力、適應能力等素養。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有目標地展開教改工作,保障教改行為、教育目標高度匹配[1]。

二、新課標要求下的聲樂教學改革阻力

(一)育人思想陳舊

在聲樂教學改革中存在育人思想陳舊的問題,主要源于部分教師對學生能力發展的判斷過于主觀,未能拓寬聲樂教學視野,將較多精力投入在了基礎夯實、理論輸出等領域,出現了聲樂教學內容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情況。

(二)教學手段有待改革

通過對聲樂新課標加以分析可知,改進教學方法是主要的教改要求之一,然而有些聲樂教師因育人經驗不足、深受固定教法制約、創新意識不強、不善于學習與探索而出現了聲樂教學手段單一的情況,這就會造成聲樂教學途徑過窄的后果,不利于指導學生全面增強聲樂核心素養。

(三)教育內容缺乏擴充性

新課標指出,聲樂教師應開發課程,追加教育內容。雖然信息技術為聲樂教育資源的聚攏與選用提供了便利條件,但事實證明教育內容機械化疊加、盲目性灌輸并不能實現教改目標,還會增加學生聲樂學習壓力,教育重點模糊,教學效率降低。如何高效擴充聲樂教學內容,成為基于新課標需解決的教改問題之一。

(四)教評模式僵化

教學評價是聲樂教學活動的組成部分,有著指導、總結、說明等功能。因為評價模式僵化,所以在一些聲樂教學活動中并不能凸顯評價功能,存在評價力度較小的問題?;诖?,在新課標驅動下聲樂教師應擺脫固化評價模式的束縛,探索評價促教新出路[2]。

(五)授課體系不夠完善

新課標指出,聲樂教學應循序漸進,那么授課體系可以為循序漸進教學給予支撐?,F階段有些聲樂教學體系不夠完善,存在監督力度較小、教研深度有限等問題,出現了授課體系更新滯后的情況,很難助力聲樂教師提高教改有效性。

三、新課標要求下的聲樂教學改革路徑

(一)針對育人思想進行改革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聲樂教學活動中需指導學生全面發展,基于此在聲樂教改進程中教師可實施“五育并舉”思想。例如,聲樂教師可引領學生解析《團結就是力量》,解析要點包括樂曲創作背景、歌詞含義、社會影響等方面,其目的是借助樂曲指引學生來到革命年代,想象自己是盧肅、牧虹的戰友,一同在晉察冀邊區的一個小村莊生活,1943年當地斗爭處于最殘酷、最緊張的階段,生活艱難,在日寇實施“三光”政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參與斗爭,保家衛國,進而在解析樂曲深意的基礎上加強德育,強化學生團結奮進、愛國敬黨等精神品格,同時可傳播紅色文化,還能加強聲樂課程思政建設。為了使學生能真切地體悟“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聲樂教師可組織學生拔河,將體育、聲樂教育融合起來,還可引領學生以《團結就是力量》為基礎合作策劃表演小型歌劇,負責服裝、道具、燈光、舞臺布景、劇本編寫等工作的學生可以在排演過程中認識到團結合作的必要性,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懂得在團結一致的情況下解決難題,認可集體的力量,并能彼此尊重,增強集體歸屬感與向心力。其中,學生準備服裝道具、布置舞臺的過程,就是基于聲樂教學加強勞育的過程,達到勞育、美育、德育并舉的效果?!秷F結就是力量》歷久彌新,但依舊有可以二度創作的空間,教師可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在創新中學習進取、增強智力,實現通過聲樂教學加強智育的目標[3]。

(二)針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革

新課標指出,聲樂教學方法應有創新性。新時代教學信息化是重要舉措,可達成革新教學手段的目標,基于此聲樂教師需樹立“信息化+”育人意識,主動了解先進技術手段,掌握智能教具應用方法,樂于使用網絡元素打造多模態聲樂課堂,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學,調動其求知主動性,減小聲樂教學阻力。例如,教師可使用5G通信技術在線與民族音樂表演藝術家共同授課,依托數字技術創設“雙師型”課堂,民族音樂表演藝術家對聲樂作品的理解以及對發聲、呼吸、吐字發音等方面的訓練均有較為深入的理解,對于教師、學生來講是一種啟發,能拓寬聲樂教學范圍,使學生得以累積更多知識,增強聲樂素養。實踐證明,“信息化+示范”“信息化+理論知識講授”“信息化+小班授課”等模式均有著可行性,有利于聲樂教師構建混合式課堂,并可在課上及時調配網絡資源優化教育效果。這說明聲樂教學手段改革并非一味地棄用舊教法,而是將多種教法的優勢匯聚到一起,彌補單一教法的缺陷,同時補齊授課短板,提升教育水平。知行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之一,該理念認為教學實踐應做到理實一體,這符合基于新課標的聲樂教學手段改革基本要求,實踐證明,有些掌握了理論知識的學生并不一定能活學活用,依舊可能存在演唱水平較低、二度創新實力不強等問題?;诖?,聲樂教學手段改革要做到知行合一,強調“做中學”,營造邊唱邊學的氛圍,將演唱活動穿插在理論教學進程中。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播放樂曲,并把曲譜展示在電子交互白板上,引導學生聽音樂的同時哼唱,關注樂譜信息,初步了解基本節奏與樂曲旋律發展主線,在學生、樂曲之間建立關聯。在此前提下,教師示范演唱,而后指引學生分組練習,組內成員彼此監督、互相幫助、共同研討,合力解決聲樂問題。教師通過伴奏引領學生演唱,助力學生掌握節拍、抓住呼吸節點、投入情感,進而優化聲樂演唱效果,達成聲樂教學目標。

(三)針對教育內容進行改革

改革教育內容是開發課程的一種手段,可解決課程更新速度較慢的問題,同時可用多變、新穎的內容吸引學生,助其自學、樂探、實踐與創新。新課標指出,教師要開發課程,基于此聲樂教師需針對育人內容加強改革。例如,教師在介紹呼吸理論時可引入解剖學有關內容,其目的是引導學生關注機體結構,了解呼吸系統,關注肋骨、橫膈膜、肺部、氣管、咽腔、鼻腔等部位,以及各部位對呼吸效果、共鳴效果所產生的影響,進而更好地調節呼吸,提升呼吸能力。相較于教師直接講授呼吸理論知識,結合解剖學內容的育人活動更具感染力,知識更為直觀,利于學生在“知其所以然”的前提下掌握正確呼吸技法。再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鑒賞《版畫集》(德彪西)中《塔》這首樂曲時,可以在聲樂課堂上引入美術學科內容,針對固有課程內容加以改革,依據樂曲使用信息技術篩選一些與東方古塔有關的油畫作品,使樂曲能在學生腦中留下視覺印象,在觀賞美術作品的同時體悟樂曲中的五聲調式,留意速度標記,關注力度變化,聯想古塔上鐘聲回蕩的畫面。該曲開篇音量較弱,仿佛在遠眺,而后樂曲力度變強,用以說明人與塔距離的改變,教師可根據樂曲意境展示不同的美術作品,助力學生理解音樂語言。為了使教育內容有變革性,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篩選可嵌入聲樂課堂的內容,以唱詞教學為例,要引入漢語言文學相關內容,聲樂伴奏教學則需引入器樂演奏有關知識,在聲樂表演心理素質實訓活動中可引入心理學內容,進而擴寬教育范圍,網羅育人資源,落實聲樂教育內容改革的目標[4]。

(四)針對教評模式進行改革

新課標指出,教學評價應有功能性、多樣性,基于此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聲樂教師需改進教評模式。例如,教師可針對每位學生建設成長檔案,在檔案內存儲學生聲樂課上的表現,以及考試、登臺表演的音頻、視頻,以學期為單位,對每位學生的聲樂素養進行客觀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成長檔案內的資料就是評價依據,可避免出現評價籠統、脫離學情等情況。為了使評價更加嚴格、精細,教師可根據新課標中的聲樂教學目標設定評價量表,定量、定性確立評價指標,該指標既可用來檢驗聲樂教學改革成果,又能指導學生自學。教評模式改革與教學手段改革有著相關性,例如教師在學生合作探究聲樂作品時可引導各組成員對發聲、吐字、呼吸、節奏等方面互相進行評價,保障教學評價模式與學生學習方式高度匹配,體現出評價促學的功能。教師還可在實施聲樂教學新舉措的前提下組織學生參與問卷調查,用以了解學生在新型聲樂學習活動中的感受,對教法加以評價,這利于教師以優化聲樂學習體驗為導向及時調整教改對策[5]。

(五)針對授課體系進行改革

在以往的聲樂教學活動中,多數教師比較重視課上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優化,對教學前期準備、教學問題研究與解決的關注度要小一些,出現了授課體系不夠完整的情況。為了避免出現上述情況,教師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針對聲樂授課體系加以改革。首先,做好前期準備,以聲樂教育主題為支點集體備課,備課成員不局限于聲樂教師,演奏家、歌唱家、作曲者以及漢語言文學教師、美術教師等均可在集體備課中貢獻一份力量,將預見聲樂教學問題、聚焦主題準備多元化的授課素材、有預見性的策劃教學活動等視為集體備課努力的方向,保障聲樂教學事半功倍;其次,在課上實施教案,關注學生,師生高效互動,根據互動獲取的信息調節授課對策;最后,通過結束性評價與綜合性評價對聲樂教學改革效果予以說明,加之自省反思,發現教改問題,如未能建設校本特色聲樂課程、生本性項目式聲樂實訓方案缺位等,進而抓住問題進行研究,而后在聲樂教學活動中推行研究成果,彌補育人短板,解決現實問題。因為部分聲樂教學問題無法一次性解決,所以要在“研究-實踐-總結-優化-再研究-再實踐”的體系支撐下循序漸進提升教改水平,這亦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在改進授課體系時教師還需把校本培訓、家校社合作等方面納入其中,使該體系更加細致、全面,可多維度落實聲樂教學目標。

結? ?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能引領聲樂教師達成教改目標,基于此教師要解析新課標,涉及教育目標、基本理念、主要原則等方面,在領悟新課標精神的前提下開展教改活動,改革內容涉及思想、課程、評價等方面,解決聲樂教學形式固化、理念陳舊等問題,善用育人資源,優化聲樂教育效果,使學生可以在參與聲樂教學活動的進程中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 趙文佳.文化自信視域下古詩詞藝術歌曲聲樂教學改革研究[J].戲劇之家,2023(20):65-67.

[2] 鄭英.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的創新路徑研究[J].戲劇之家,2023(18):117-119.

[3] 張曉娜,劉華.基于職業需求的高師聲樂教學改革研究[J].大眾文藝,2021(21):185-186.

[4] 韓悅.合唱訓練融入高師聲樂教學有效途徑研究[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21,30(01):95-99.

[5] 門玉茹.高師聲樂教學銜接中小學聲樂教育的探究[J].戲劇之家,2020(28):80-81.

(責任編輯:韓瑩瑩)

猜你喜歡
聲樂教學因材施教
小學作文如何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舞臺藝術實踐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多媒體技術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論流行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聲樂教學中的興趣教學
大學聲樂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及對策分析
試述傳統音樂元素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融入
因材施教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