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單元習作任務群,實現習作教學的三重轉化

2024-03-25 04:08胡箭慧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 2024年2期
關鍵詞:支架評價

胡箭慧

【摘? ?要】“訓練式習作”的課堂教學模式造成了習作內容與現實生活“脫鉤”、習作體裁與實際運用“脫離”、習作素養與培養目標“脫節”等問題。為解決這一困境,教師從單元整體出發,以生活化的需求、情境化的任務展開習作教學,打造單元習作任務群,推動習作教學從“課堂”轉向“生活”、從“粗放”轉向“集約”、從“虛擬”轉向“真實”,實現習作教學的轉型。

【關鍵詞】習作任務群;支架;評價

習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但大多數教師都將教習作視為“燙手山芋”,大多數學生也視習作“難于上青天”。究其原因,與“訓練式習作”的課堂教學模式高度相關。而這也造成了實際教學中習作內容與現實生活“脫鉤”、習作體裁與實際運用“脫離”、習作素養與培養目標“脫節”等問題。那么,如何破解以上習作困境呢?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了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課程理念,要求“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在邏輯,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師可借鑒這一理念,打造單元習作任務群,以單元整組為依托、單元習作為核心創設情境,設計任務主題,形成系列化的習作活動,使習作教學從“課堂”轉向“生活”、從“粗放”轉向“集約”、從“虛擬”轉向“真實”,從而有效克服訓練式習作的通病。下面以統編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為例,探討基于學習任務群理念的習作教學新樣態。

一、精心設計任務群,從“課堂”轉向“生活”

基于任務群的習作教學,其創生點源于生活,以真實的生活需求、現實的問題情境為前提。教師需要改變以往以單一的課堂訓練為主的習作教學模式,有機銜接課堂與生活,圍繞特定的學習主題,統籌謀劃教材內容和學習生活,將習作巧妙地嵌入生活情境,在實際運用中展現學生真實的學習歷程,實現從“課堂”向“生活”的轉化。

(一)聯結教材,明晰內在邏輯

以教材文本為依托,分析本單元的編排特點,可以發現其遵循的內在邏輯。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是綜合性學習單元,主題是“難忘小學生活”。圍繞這一主題,本單元編排了“回憶往事”和“依依惜別”兩個活動板塊。

“回憶往事”板塊要求學生結合單元語文要素“運用學過的方法整理資料”,回憶六年的小學生活,喚醒學生對往事的美好回憶,激發學生離別時的不舍之情。主題與要素,形式與內容,構成了高度依存、互利共生的學習邏輯,同時為“依依惜別”板塊的活動打下真實的情感基礎。

“依依惜別”板塊是“回憶往事”板塊的延續,要求學生基于“回憶往事”板塊的活動內容撰寫策劃書,舉辦畢業聯歡會。一方面,撰寫策劃書是提供思路,舉辦畢業聯歡會則是躬行實踐,兩者相向而行,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另一方面,以“回憶”厚積情感,借“惜別”噴發情緒,二者融為一體,又構成一個互相融合的任務邏輯。

由此,在明晰單元內在編排邏輯的基礎上,創建單元習作任務群,幫助學生實現情感升華與方法遷移,更好地開展習作實踐。

(二)聯系生活,創建習作任務群

習作任務群的創建需要聯系生活中的實際需求,激發真實的情感。要通過設計真實的任務、創設真實的情境、取得真實的成果,實現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

本單元的主要任務是“舉辦畢業聯歡會”,而辦好畢業聯歡會的前提是寫出精彩的聯歡會策劃書。為回應這一需求,教師創建了以“難忘在聯歡”為主題的單元習作任務群,征求最佳聯歡策劃書。然后,圍繞這一主題設計了四個前后連貫的任務,并在每個任務下又分設了兩個實踐活動。大的寫作任務集中明確,小的寫作活動互相關聯,逐步推進(如圖1)。

這一系列語言實踐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習作活動,充分運用多種感官,在活動中蓄積表達素材,在實踐中習得寫作技能,從而將策劃書這一美麗的藍圖逐步變成美好的現實。

二、有序落實任務群,從“粗放”轉向“集約”

習作教學多年來呈現一種無序粗放的狀態,缺乏系統、規范的指導和訓練。因此,教師應在充分利用資源的基礎上,借助統整融合、搭建支架等策略,有效整合學習內容、學習情境和學習資源,切實有效地給予學生習作指導,助力習作教學從“粗放”向“集約”轉變,進一步向“高效”邁進。

(一)從“單一活動”走向“統整行動”

基于任務群的習作教學,需要對有關聯的內容進行優化重組,使學習活動變得凝練有序,形成一條豐富的“活動鏈”。教師應有機整合閱讀與習作、方案與活動,實現“想清楚、寫明白、做得好”的有機統一。

本單元“回憶往事”“依依惜別”兩個活動板塊共編排了填寫時間軸、分享難忘回憶、制作成長紀念冊、舉辦畢業聯歡會和寫信五個活動,活動之間緊密關聯。教師教學時,可以將這些活動看成一個整體,以“活動鏈”(如圖2)的形式,將習作訓練有機貫穿其中。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各項活動和閱讀材料融入畢業聯歡會,借助這一展示平臺,以節目的形式回顧難忘的回憶,分享成長紀念冊,朗誦畢業贈言,安排讀信或互贈書信的環節,也可以讓學生把畢業聯歡會的內容編入成長紀念冊。學生邊策劃邊開展活動,各項活動內容交織、時間重疊。

由此,習作任務群與單元閱讀材料、學習活動互相融合,使單一習作發展為多元習作,從而推動學生習作素養的提升。

(二)從“缺少支撐”走向“支架助力”

學生此前已有一定的策劃活動的經驗,但對將活動策劃轉換為策劃書卻還很陌生。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架,為學生的習作助力。

1.范例支架習法,具化文本樣式

課內范例明“骨骼”,課外示例知“血肉”。通過教材提供的范例——《畢業聯歡會活動策劃書》,學生可窺一斑而知全豹,對策劃書形成直觀概念,學會搭建框架結構(基本格式、內容和要求),掌握策劃書的表達特點,即以非連續性文本的形式呈現,要素清晰,文字簡潔。而從課外引入的優質策劃書范例,則為學生提升表達能力提供了模仿支架,從而幫助學生實現言語結構的突破和重構。

2.問題支架驅動,實化習作重點

在語言實踐中,問題是提升學生語用能力的關鍵。為此,教師須激發學生的問題需求,搭建問題支架,并以此為驅動,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用情境中逐步落實重點、化解難點,完成習作任務,形成學習成果。具體可按照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梳理相關問題。以“如何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聯歡會”為驅動性問題,組織學生開展專題討論,引導學生對書本資料、聯歡會創意進行統整。這是一個真實而具體的問題,意味著語用探究就此發生。

第二步,進行深度追問。預設學生寫作過程中的重難點,包括“分工職責要明確”“活動流程要清楚”,據此對學生展開一系列提問:有哪些任務?指標設置合理嗎?達成標準可量化嗎?設置了哪些崗位?崗位職責明確嗎?人崗是否匹配?流程是否清楚?程序是否合適?銜接是否嚴密?這些問題成為推動學生語用能力提升的關鍵點,更是學生表達素養的生長點。

第三步,開展頭腦風暴。學生在組內輪流展示自己的設想,充分表達自己設計的策劃書的特色。組內成員認真傾聽、仔細思考,圍繞“崗位安排是否合理”“人選是否合適”“環節是否優化”等問題提出疑問,請設計者解答。然后互相交流補充,完善策劃書。學生在對問題的相互解答和補充過程中,打開眼界,激活思維,從而作出更合理、更完美的設計。

3.圖式支架鋪路,顯化構思過程

為了使策劃書的表述更加靈活多樣,不局限于用文字表述,教師應引導學生合理地運用直觀形象的圖式工具,將其作為“思維支架”,顯化構思過程。

在任務一“畢業聯歡發布會”中,可以引入統計圖表,助力“‘頭腦風暴征意見”活動;也可以結合教材提供的“思維工具”,用樹形的“時間軸”助力資料的收集整理,用“編年體”“欄目式”表格助力資料的分類。

在任務二的活動二“‘范文引路詳編寫”中,可以通過畫示意圖的形式,清楚說明會場布置情況(如圖3)。如何選擇節目內容、安排順序、分配任務,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教師可以用清晰的思維支架給予學生幫助。如:可以借助“分工表”,明確分成幾個組,以及各組主要職責、負責人和成員名單、具體任務,解決人員分工問題;采用“最佳組合”解決節目的先后排序問題;等等。在思維支架的助力下,學生得以厘清策劃書的言語結構,習作過程逐漸清晰。

三、展示評價成果,從“虛擬”轉向“真實”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本次習作評價的重點是策劃書的創新性和可行性。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招標評審環節,構建完善、真實的評價系統,充分發揮評價的指導功能,使習作從“虛擬”轉向“真實”。

(一)標準“有量化”,提升評價精度

成果展示是任務群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應為學生搭建各類交流平臺,讓學生在真實的評價情境中展示學習成果,激發學生分享習作的興趣。

教師可組織開展“最佳策劃”競標活動,讓各小組參與招標,向公眾呈現策劃方案,闡釋策劃理念,分析策劃特色。學生、教師、家長通過抽簽組成混合評審團,結合策劃書水平與現場答辯情況,根據評價表(如表1)為各小組的表現打分,最終公布中標方案,頒發“最佳創意獎”“最佳策劃獎”?;顒咏Y束后,各小組根據評審團的反饋意見,綜合其他小組策劃書的優點,對本組的策劃方案進行完善,最后將優化后的策劃書張貼于班級公告欄上進行展示。整個活動利用評價表,對評價標準進行量化,并設置了多元評價通道,通過“★”的數量綜合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成效,從而提升評價的精度。

(二)活動“真展示”,拓展評價深度

策劃書需要借助具體的活動進行落地。本單元的學習中,畢業聯歡會就是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平臺。教師可組織學生通過畢業聯歡會檢驗策劃書的可操作性,在真實的情境中,拓展評價的深度。

教師可組織開展“主創人員”訪談會,讓學生在情境中交流反思。訪談會前,應先準備好采訪提綱,可圍繞“你們小組在畢業聯歡會中做了什么?解決了哪些難題?這次活動讓自己有了哪些經驗?最喜歡哪一個節目?”等問題展開,讓小組成員談一談活動的過程以及收獲。結合活動分工,可以為不同小組設計不同的訪談內容。如針對節目統籌組,可以問一問節目單是如何確定的,為什么把某個節目放在最后一個。除了與各小組成員的互動,還可以組織觀眾發言。如介紹一個在這次聯歡會中作出貢獻的同學,或是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節目。上述活動將學生置于真實的情境中,努力拓展評價的深度,從而提升學生的策劃水平、表達能力,幫助學生實現元認知能力與習作能力的共同發展,推動課堂習作走向社會、走進生活。

(三)貫穿“全過程”,提高評價效度

本次習作培養的關鍵能力包括:能策劃畢業聯歡會,寫出策劃書,做到主題鮮明,分工明確,活動流程清楚;能與人合作,籌備并舉辦畢業聯歡會,表達對師友、對母校的惜別之情。

教師應緊扣核心評價內容,創設多元評價模式,讓評價貫穿習作任務群始終。既要關注針對“大任務”完成情況的綜合性評價,又要關注針對各“子任務”參與情況的過程性評價;既要進行等級式的結果性評價,又要關注延伸式的應用性評價;既要注重評價學生在習作活動中所呈現的情感態度,又要注重評價學生表達、思維、審美等能力的發展情況(如表2)。由此,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歷程,促其反思,將所學知識變得可視化且易于討論,實現學習的閉環,讓整個任務群變得更加真實高效。

綜上,打造單元習作任務群,可推動習作教學從“課堂”轉向“生活”,從“粗放”轉向“集約”,從“虛擬”轉向“真實”,實現習作教學的轉型,從而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提升學生習作的技能,促進其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許軍紅.基于學習任務群理念的單元習作教學[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23(1/2):103-104.

[2]吳勇.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寫作教學重構: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表達層面的熱詞解讀及實施建議[J].語文教學通訊,2022(18):11-18.

[3]李益友.構建項目群,打造單元習作新樣態:以習作《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為例[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21(5):9-12.

[4]汪燕宏.項目化:讓課堂習作從“訓練”走向“真實”[J].小學教學設計,2021(13):17-20.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育才小學)

猜你喜歡
支架評價
支架≠治愈,隨意停藥危害大
給支架念個懸浮咒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三維多孔電磁復合支架構建與理化表征
前門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設計與制造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關于項目后評價中“專項”后評價的探討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支架術后再狹窄的治療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進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