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量”增“效”,“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探析

2024-03-25 18:41黃利利
新校園 2024年2期
關鍵詞:因數知識點作業

黃利利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其應用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作業是檢驗、鞏固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且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提升數學學科素養的有力途徑。本文將分析在“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如何減“量”才能增“效”。

一、小學數學作業常見模式

在日常教學和應用中,常見的小學數學作業有以下幾種模式。一是單元類作業。單元類作業主要在于引導學生系統性學習,是以每單元為單位劃分及整體性規劃設計的作業,能夠較好地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二是自主式作業。自主式作業是教師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當前的學習水平來設計相適應的問題,框定作業范圍,由學生自主選擇。三是探究類作業。探究類作業立足學生的學,通過活動來探究學習掌握的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四是分層分類作業。分層分類作業重在讓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學情完成適合自己的作業,提升學習自信,通過科學合理分層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發展和提高。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學生不僅僅是課堂的主體,也是作業的主體。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還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的過渡時期,考慮到這一思維特點,教師多采用直觀的、形象的方式去教授知識。同樣,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也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不同層次、不同學習背景的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在保證鞏固知識、激發學科興趣的基礎上,設計適合他們水平的作業,使學生能在作業中發揮自己的能動性,激發內驅力。教師要做好學生思路的開拓者,在學生需要幫助時適時進行點撥。在布置作業時,除基礎練習外,教師還可根據本節知識重點,帶領學生總結后,讓學生自行設計作業。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材中,有“位置”這一知識點,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自己定位的同學(或自己),進行題目的設置,并自己準備好答案。第二節課時,可讓學生將題目抄寫在紙上并折疊好,放在抽獎箱里,讓大家輪流抽獎答題,對或錯由出題人進行講解評判。

這種全員參與的形式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學科的熱愛,激發興趣,還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牢固掌握知識點,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水平去設計和掌握。同時,也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2.層次性原則

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每個人至少有8種智能,這些智能無所謂高低,區分的只是“智能類型是什么”,這說明每個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潛能,也說明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設計小學數學作業時,教師要遵循差異性原則,針對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作業難度和作業量,設置作業“梯度”,增強趣味性和時效性。首先,根據已學內容將作業分為基礎練習(必須完成的作業)、提高練習(選擇性作業)和拓展練習(超額作業,難度較大)?;A薄弱的學生需要確保完成基礎練習,確保通過練習鞏固、掌握基礎知識,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逐漸對學習產生興趣。中等層次的學生在完成基礎發展目標的同時,可適當提升難度,選擇提高練習,提升思維的靈活性和應用的準確度?;A好、能力強的學生可適當減少基礎練習,但要增加題目的難度和深度,將他們從機械練習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空間去體驗綜合性強、靈活度高的高智力題目。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自己適合的區域學有所得,獲得相應的發展。

3.多樣性原則

“雙減”政策要求作業要避免單調重復、固定和枯燥。對于形式和內容重復、機械性的操作,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乏和厭倦,不能激發學習和探索熱情,因此作業也難以發揮它的價值。所以,教師應該以知識點為中心,豐富作業形式和內容,設計形式多樣的作業,不同形式結合不同實際情況,讓學生感到新奇,驅動他們自己打開思路去尋找答案。下面將舉一個簡單淺顯的案例。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材中,有“倍數與因數”一課。具體學情為:學生通過前期的數學學習,已經掌握大量的整數知識,本單元是讓學生在前面所學的整數知識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整數的性質;學生對整除的含義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所以基礎性作業設定如下。

(1)有如下一組數字:3、5、18、25、36,從五個數中尋找出因數與倍數,你能利用所學知識找到這些數字的好朋友嗎?

① 我選擇( )和( ),因為:( ),所以( )是( )的因數,( )是( )的倍數。(答案不唯一)

② 有位學生說:“我選擇5和18,因為18÷5=3.6,所以5是18的因數,18是5的倍數?!边@樣說對嗎?請說說理由。

③ 18是3的倍數,18是36的因數。為什么18一會兒是倍數一會兒又是因數呢?請說說你的看法。

(2)小宇的媽媽買來一箱牛奶,外包裝不小心被雨水淋濕了,只能看見包裝上寫著:一提×盒,一箱6提,共30盒。你能用因數與倍數的知識推斷出,一提有幾盒嗎?

設計分析:第(1)題,對于小學生而言,建立“因數”“倍數”的概念,需要經歷由具象到抽象的過程。題目先從五個數入手,描述概念中強調的“整除”,揭示相互依存等關系,然后經舉例讓概念從特殊走向一般,帶領學生由淺入深進行歸納推理。

第(2)題將數學知識的運用投放在了真實情境中,容易激發學生興趣,促使他們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提高練習和拓展練習可以如下設定。

媽媽去超市買了一兜蘋果,壯壯將蘋果平均分給爸爸、媽媽和自己,三個人剛好分完沒有剩余。這時,門鈴響了,爺爺和奶奶回來了,壯壯也想把蘋果給爺爺奶奶吃,于是就把全部蘋果又進行了平均分配,還是剛好分完沒有剩余。問媽媽買的蘋果至少有多少個?

設計分析:通過真實情景中的操作,帶領學生用數學眼光去看待問題,培養數學思維,提升核心素養,同時滲透敬老孝親的傳統美德。

三、“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策略

1.優化作業體驗,用動手實踐類作業喚起作業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讓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尋找到興趣從而激發學習的內驅力?筆者認為,按照明確重點—有效發掘—推動活動—引導參與—重點點評—鼓勵作為六大環節,循序漸進展開推進,讓學生明確獲取感知,手腦配合進行深度思考,提升新鮮感,增強成就感。

由此,動手實踐類作業成為一個重要樞紐,能夠轉化學生學習疲軟的狀態。一是在實際開展活動時,教師需要圍繞知識的重難點進行細致策劃,明確目標后引導學生進行材料的選擇和作品的構思,從而激發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盡快進入探索階段。二是在實踐過程中,不同的操作形式能夠賦予學生獨特的學習體驗,作品更易個性化,學生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學習狀態很容易從被動變為主動,從而才能真正地做到減“負”增“效”。三是活動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極大的促進和提高。進入高年級后,小學生不僅要有超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要有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能力,但往往多數學生很難做到。這也是學生學習后勁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動手實踐類作業能為學生搭建自主推理和分析的空間,學生的參與不僅可以減輕作業帶來的日常壓力,還可以在實踐中轉換思維,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將抽象與具象做轉換,從而獲取全方位感知,感受更完整的推理過程,更深刻地理解知識內核。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一課中,重點知識點涉及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和多邊形面積,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點和算法后,教師可布置以下動手實踐類作業。

① 思維導圖邂逅手抄報。讓學生自行分析、畫出不同形狀面積的推導公式,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捋順知識架構,梳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完成知識的梳理、總結和完善。

分析:色彩的搭配可以創造出視覺沖擊。思維導圖可以捋清思路。學生結合這兩點在發揮自己創意的同時,重溫重難點,為了展示出自己完美的手抄報都會認真梳理知識點。

② 測量計算對對碰。設計此項作業,讓學生動手測量、繪制自己家的平面圖,并計算房間面積,讓學生從這一實踐過程中感知數學和生活的緊密關系。

分析:測量過程需有家長參與協助,因此本作業可看作是一項“半”親子作業。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測量會更認真、仔細,對待此項作業的后續步驟也會更細心。測量后的具象房間需要轉為抽象平面圖來繪制和標注,這一實踐過程讓學生感受到家庭生活美好的同時,其邏輯思維從具象到抽象得到了充分的轉化,充分感知數學于生活中的應用。

2.用生活應用類作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影子,它是學生進行數學實踐的最佳場所。其實數學本身就兼具實用性和工具性,“雙減”背景下,教師需明確生活應用類作業為學生帶來的價值,從不同角度切入生活,巧妙遷移,為學生帶來實際情境中的數學體驗。

比如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一課,有“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的知識點??梢匀缦略O計作業。

① 教師可設計“物價調研活動”,讓學生去超市調研一下規定物品的價格,做好記錄,待回家后,讓學生計算出固定金額的物品搭配方法(或最接近指定價格的搭配方式)。同時讓學生觀察,小數點后的最后一位“0”在計算時對最終得數有無影響。

② 教師可讓學生選擇在家使用廚房電子秤或家用體重秤進行物品的稱量。設定物品后,進行物品配湊,開始額定數值的加減法。學生在測量時自然會對兩種秤所顯示的小數點進行記錄和理解,并在計算中更明白“克”與“千克”的概念。

情境元素本身對學生就有吸引力,這種布置作業的方式能使學生很快融入生活情境,為學生構建活潑的學習環境。當學生真正參與時,知識很容易就被內化、吸收、理解,而且他們還能獲取成長的自豪感。故而,這種“寓作業于生活”的方式更能凸顯減“量”增“效”的價值和意義。

在“雙減”大背景下,教育理念與方向的不斷更新,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有挑戰性的要求,探究作業減“量”增“效”成為眾多教師關注的熱點。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究新路徑和新方法,根據實際學情,結合生活,創新作業形式,將學生從繁重的機械式作業中“解脫”出來,設計出更“貼心”“走心”的作業,引導學生找到自己學習的理想狀態,推動學生更好更快地成長。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皂郊鎮皂郊中心小學)

注:本文系2023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教學提質增效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3]GHB10590)。

猜你喜歡
因數知識點作業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因數是11的巧算
“積”和“因數”的關系
快來寫作業
積的變化規律
找因數與倍數有絕招
作業
關于G20 的知識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