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金融背景下金融學專業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2024-03-27 11:06丁小紅
經濟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碳金融金融學高職教育

摘 要:當前碳金融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各個國家爭先恐后地參與其中,我國也不例外。如何在碳金融背景下,實現金融學專業高職教育改革以及做好課程資源建設成為了當前教育的主要問題?;诖?,文章從碳金融的概念、碳金融背景下金融學專業高職教育的現狀與教學改革策略等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碳金融 金融學 高職教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F830;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2-114-02

在碳金融背景下,高職院校金融學專業教師首先需要對其現狀充分了解,并根據當前的教學現狀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改革教學模式和方式,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產生興趣,主動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水準,成為一名優秀的復合型、綜合型金融人才。

一、碳金融的概念

在幾十年前,不少國家為了能夠讓自身國家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選擇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毫無節制地消耗能源,碳的排放量一年比一年多,導致全球變暖,破壞了人們的生活環境,也給各國敲響了警鐘,致使他們慢慢重視環境保護。首先,碳金融指的是給那些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金融制度和金融交易活動提供的各種服務[1]。比如針對碳排放權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交易投資等等,但若是單從字面上理解,也可以說是以碳資源為主體的一些金融活動,再加上碳金融是由于全球氣候變差的基礎上才慢慢形成的,這也是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的相應措施。其次,碳金融作為環境金融的一個分支,主場在環境市場,是一個用來轉移環境風險、完成環境保護目標的金融工具,比如商業銀行找到項目開發企業提供信貸,以二級市場的角色為碳交易提供相應的流動性,進而促成交易。

二、碳金融背景下金融學專業高職教育的現狀

(一)缺乏科學的教學方式

在日常教學中,金融學專業教師既要為學生講解專業的基礎知識,也要結合相關案例來引導學生,否則學生可能無法深入理解,影響教學質量和效率,導致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若是教學模式和方式過于傳統和死板,會影響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發展。

(二)缺乏實踐性

當前金融行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不單單要求只具備理論知識,還需要有一定的實踐技能。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發展也需要相關技術的支持,這是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在以往的金融學專業教學中,教師會將重點放在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上,忽視了實踐教學,導致學生盡管具備了過硬的理論知識,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實踐能力,以至于學生畢業后進入到崗位實踐中就會感到非常吃力。

(三)缺乏合理的課程設置體系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金融學專業課程安排中,首先,大多數課程是金融學、會計學以及經濟學基礎等課程與碳金融和碳交易相關的課程占據比例非常少,而如今處于碳金融背景下,金融市場對于綜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量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若是高職院校傳統課程相對單一、傳統,與市場發展不相符,會影響學生的就業和發展[2]。其次,一些高職院校也沒有將其與市場營銷、信息化等課程相結合,選用的教程內容十分枯燥、落后于時代發展,不適合學生個性化發展。

(四)缺乏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

我國高職院校并未真正了解碳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市場環境。在日常教學中,只是盲目根據自身經驗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不重視學生的實踐教學,將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的學習上。眾所周知,金融市場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若是高職院校沒有及時了解并調整,必然不能培養出與當前金融市場相匹配的人才,自然在該培養模式下的學生,也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就業難題。

三、碳金融背景下金融學專業高職教育教學改革

(一)優化課程設計,促進金融專業高職教育教學改革

金融學專業設置基礎課程包含:高等數學、微觀經濟學、會計學、財政學、投資學等課程;專業課程包含:商業銀行管理、國際金融市場、衍生金融工具等等[3]??梢钥闯?,我國當前金融學專業高職教育中并未納入與碳金融和碳交易相關的課程。在碳金融背景下,低碳教育不完善,必定會影響低碳產業的發展,甚至會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反之接受過碳金融教育的人才,能夠較好地了解期權、碳期貨等,且綜合素質也高于沒有接觸過碳金融行業的人才,久而久之,由于碳金融教育不完善造成的問題也會限制我國在碳金融的發展領域和速度[4]。對此,想要縮小這其中的差距,最佳方式則是根據當前高職金融學專業課程體系,融入相應的碳金融課程。

1.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了解金融理論發展的微觀化趨勢。在這個過程中,利用現代化知識觀,打破以往的局限,不僅能夠收獲新的科學知識,也能在此基礎上創新知識。首先,高職院校教師需要將低碳金融理論都融入到課程體系中,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借此來拓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眼界,讓學生成為具有實踐認知能力、綜合素養雙高的科研人才。其次,由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影響,宏觀調控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所以傳統貨幣政策等相關內容必須要有一席之地,再根據“微觀經濟學”中的相關內容,將其二者相互配合,培養出新時代背景下的高素質金融人才;最后,在碳金融背景下,環境保護與碳經濟屬于相輔相成的存在,補充碳金融知識、創新培養環境也是金融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課程體系。

2.優化課程體系,調整課程安排,構建創新能力為主的課程體系。傳統的高職教育課程設計都是按照文化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的框架構建而成的,但是對于學生形成個性化發展、職業能力的新型學說和緘默知識等相關內容并未在該課程體系內。在碳金融背景下,金融學高職教育改革中應當將緘默知識融入其中,同時為了能夠更符合低碳經濟發展的需求,強烈建議加入低碳經濟學、環境學等主要課程,并創新低碳工程學、新能源與可再生資源學等課程,以學生未來就業崗位的實際情況為主體,設置最合適的課程體系,打造現代化教學模式。

3.走進生活,了解科學知識與生活知識。高職教育學科既有科學世界,也離不開生活世界。比如,科學世界為學生的理智提供了相應的知識結論,使學生能夠在腦海中建立科學的邏輯觀念,而生活世界則能夠讓科學知識、邏輯觀念相互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由此可以看出,課程設計,首先要讓學生參與到生活中,親身體驗和感受,這樣學生才能通過探索了解真正的科學世界,發展其中存在的問題,再將課程中所存在的科學知識和生活進行有機融合;其次,在碳金融背景下,金融學課程應當設立一門和碳金融、碳交易、衍生品有關的實踐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如何能夠用科學的金融投資方式和過程創新金融衍生品。

4.重視課程建設中的動態過程教學。把教學融入到課程建設中,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教育的創始者、學習者、設計者,這樣能夠避免學生處于被動位置,同時讓他們把注意力都放在課程上,進而挖掘其中蘊含的豐富價值,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能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和提升,形成良性循環,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這種全面性素質也是碳金融背景下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改革教學制度,提升教學方式

1.調整培養目標。首先對于培養目標的定位,在碳金融背景下應當站在全球化視角和國際競爭力角度來看待問題,同時把中國經濟的國際化、低碳化等大眾化作為背景,明確每個層次對于金融人才的要求,將其作為人才培養目標。在高職教育金融學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培養復合型、創新型、厚基礎為基礎要求,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充分運用到工作上。比如,教師可以借助新增低碳金融專業課的方式讓學生對金融經濟問題進行由淺入深的綜合分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金融行業運行規律和發展趨勢。

2.改進教學方式與手段。在傳統教學中,教學的重點是教師,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認為對的知識點?;谶@一情況,首先,在進行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要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并著重培養,以鼓勵、正面、積極的方式推動學生成長,當然學校也要鼓勵教師多加創新,豐富教學形式,讓教師能夠在課堂中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最好能夠將理論教學和生活、社會實踐相結合[5]。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普及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加強教學質量。其次,重視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改進考試制度體系,一方面要利用課堂提問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客觀評價學生的成績,但有部分學生平時不努力,在考試前夕則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通過考試,并沒有真正理解相關知識點,只是為了考試而記憶。所以,教師需要減少學生這種投機心理,根據不同課程采取不一樣的教學方式,比如案例式、導學式等多元化教學方式,巧妙運用電子化信息技術,建立科學有效的考核制度,以此來確保教學的效率,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3.加強實踐教學。想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就業水平,教師要通過創新、改革實踐內容,并在這個過程中融入碳金融實踐課程,比如,加入期權、碳期貨等實訓室模擬操作實踐,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適當融入創新元素,使情境教學變得更具有真實性,這樣也能讓理論創新和產品進行真正的結合。其次,在實踐中了解理論知識的能動性。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了解理論知識的能動性,這些是金融學教學改革的初衷[6]。要給學生制造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則需要與社會、龍頭行業、相關企業進行合作,發展、擴建實踐基地,為學生創造到外實習的機會,同時還要建立良好的實踐教學體系,制定適合的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方案,整合當前已有的教學資源,確保實踐教學時間是充足的,有條件的學??梢赃m當增加經濟投入,再根據金融學專業的規律和特點,打造實踐教學質量監督制度體系。這樣既能了解教學情況,也能對癥下藥,促進學生進一步成長。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碳金融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需要對其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并且還要以自身實際情況為基礎,找出不足,加以調整和優化,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全方面提升的可能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高職院校金融學專業的教學改革,做好碳金融和碳交易的教學資源建設,為社會培養出符合要求的專業型人才。

[基金項目:校級課題“金融課程在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學資源建設的研究”,(GZDSZY-2023-15)。]

參考文獻:

[1] 魏建國,魏英杰,胡恩蓓,司筱涵.金融科技發展視角下金融學教育改革與創新探究[J].科技創業月刊,2022,35(01):116-119.

[2] 莫媛,孫光林.新時代金融類課程教學創新設計[J].對外經貿,2022(06):132-135.

[3] 汪陳,劉珺,張宏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背景下金融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銅陵學院學報,2023,22(01):112-115.

[4] 郭晶,張天舒.“課證融通”的有效性及應用于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可行性探究——基于文獻綜述視角[J].大學,2021(11):142-144.

[5] 壯國楨.論新時代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要義[J].職業技術教育,2020,41(35):37-41.

[6] 朱新民.基于人才培養共同體理念的高職教育改革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0,26(06):22-25.

[作者簡介:丁小紅(1991—),女,漢族,江蘇鹽城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責編:趙毅)

猜你喜歡
碳金融金融學高職教育
淺述行為金融學
行為金融學在價值投資中的應用分析
淺析數學方法在金融學中的應用
中國金融學面臨的挑戰和發展前景
中國碳金融市場風險度量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微商思維在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中國碳金融市場發展與特色分析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