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對話視角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策略研究

2024-03-28 03:38
學周刊 2024年10期
關鍵詞:師幼幼兒活動

黃 鶴

(長江職業學院文化教育學院,湖北武漢 430074)

一、選題依據

(一)高質量的師幼對話是學前教育發展的需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應成為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耐心地聆聽、了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鼓勵幼兒適當地進行探索、表達和回應,以建立具有協作性的師生互動關系。這就說明良好的師幼互動關系離不開教師的支持和指導。師幼對話是師幼互動的主要方式,由于幼兒的認知發展和表達能力有限,教師和幼兒的對話質量主要取決于教師。然而,筆者在觀察期間發現,實際教學中了解且重視師幼對話的教師并不多,在對話中教師也經常占有主導地位并且一味“牽引”幼兒向教師預設的流程和答案靠攏,導致師幼對話的效果不佳、質量低下。因此當今的學前教育中需要高質量的對話。

(二)有效的師幼對話利于提高幼兒科學教育質量

學前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活動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幼兒園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思維水平還處于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幼兒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領和指導,而基于對話的教學是最有效的引導方式之一。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對話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表達能力的發展,還可以激發他們在聽和說過程中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對科學探究的濃厚興趣。師幼之間的有效對話注重幼兒主體性的發揮,在對話過程中師幼間應互相尊重、彼此理解,進行平等的交流?;趯υ挼慕虒W有助于構建一種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和諧師幼關系。因此有效的師幼對話有利于提高科學活動教學質量。

(三)當前缺乏對幼兒科學教育中師幼對話的關注

華南師范大學宋宇團隊在國內為課堂對話方面的研究做了突出貢獻,并通過“Exploring Two Decades of Research on Classroom Dialogue by Using Bibliometric Analysis(運用文獻計量分析探索二十年來課堂對話研究)”一文對1999 年至2018年間從WOS 數據庫中檢索到的與課堂對話相關的3914 篇論文進行了文獻計量分析,以便讓教育學者全面了解課堂對話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并總結出美國和英國是出刊相關文獻最多的兩個國家,其研究內容更多的會注重課堂中的教師、學生和話語,其中教師是被關注最多的。并且宋宇團隊最后還討論到,科學教育和學前教育領域的對話研究是較少被關注到的。根據宋宇團隊的評述,筆者也對關鍵詞“師幼對話”和“科學教育”在國內知網上進行文獻檢索,發現其文獻數量為“0”,這也表明國內對科學教育領域的對話研究也是極其缺乏的,所以筆者選擇了科學領域作為研究背景,并對課堂中教師和幼兒的對話做相關研究,也是為了彌補這一空缺。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搜索、分析、對比和發現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研究方法。在決定本文的標題之前,筆者首先查閱了有關“師幼互動”的相關英語文獻,然后搜索了HowNet、萬方等平臺,對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了詳細瀏覽,思考當下研究熱點,選擇具體的研究方法,明確研究思路,最終確定了文章題目。文獻研究法是本研究的基礎和起點。

(二)課堂觀察法

課堂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研究需要或者觀察目的對教學課堂進行觀察,包括參與式和非參與式兩種模式,直接或間接地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的一種教育研究方法。本研究是在教師的許可下進入課堂,并采用非參與式的觀察法用音頻和視頻對課堂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進行完整記錄,后期進行轉錄之后再進行文本分析。在整個觀察過程中對活動和師幼互動不進行任何干預。

(三)話語分析法

話語分析法是一種非實驗性的互動方法。它是從1960年開始出現的,主要用于分析自然發生的對話,通常是指正常課堂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對話。自1990 年以來,話語分析一直是學習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已經成了研究社會情境中學習的重要理論視角。話語分析通常包括四個步驟:第一,選擇一個開放式搜索模式作為研究領域,重點是數據歸納,而不是基于概念或假設的研究;第二是通過錄音和錄像收集數據,選擇代表性的數據對現象中的事件進行詳細分析;第三是總結,通過收集到的數據資料,找到其中的相關規律和關系,從看似雜亂的對話片段中提取對研究有用的東西;第四是解釋性描述,是指對概括的規則進行描述并說明具體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

從社會和文化的角度來看,對話是個人和群體之間學習的一種媒介。知識首先是集體的和外部的,通過對話表達后開始內部化。盡管一系列研究表明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習質量的提升,但傳統的研究方法始終無法分析其動態的特質。因此,如果我們想分析學習者如何在對話和交流中進行協商、共享意義和建構知識,則必須以話語為分析對象并進行話語研究。

三、研究思路

本研究是在活動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對話理論的基礎上,對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師幼對話做的一次完整解析,以概括科學活動中師幼對話的過程和教師與幼兒對話的特征及改進策略。

本研究思路如下:首先,研究者運用文獻法梳理“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和“師幼對話”的相關內容;其次,確定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問題,在借鑒國內外的關于課堂對話觀察記錄表的基礎上編制觀察記錄表,明確主要研究方法和數據分析工具,并對教師的課堂進行觀察,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數據,總結教師在師幼對話行為上存在的問題;最后,根據研究結論,嘗試對幼兒園教師科學活動師幼對話水平提出改進策略。

四、科學活動中師幼課堂對話存在的問題

(一)互動普遍具有高控性,缺乏幼兒主體意識

經過一系列的現場觀察發現,在實際教育活動中,教師為了活動順利進行通常會將自己的思維有意或無意地強加給幼兒。教師偏向于使用帶有指令性的語言去要求幼兒怎么折紙和應該在哪折紙,漠視了可能提高幼兒的興趣和創造能力的重大教育契機。在觀察過程中,我還發現教師對命令性語言的使用屢見不鮮,壓低幼兒的表現欲,比如“我們的手不能碰它”“眼睛看著老師”等。這類話語雖然短時間內能有比較好的效果,保證了教師教學的順利進行,但是會讓幼兒感覺到幼兒園無處不在的規則,長時間下來會束縛幼兒的積極性和探索能力。

(二)教師開放性提問少且提問水平較低

通過觀察和課后訪談發現,教師偏向于讓幼兒回答再認知性問題和選擇性問題,比如:“這樣做對不對”“我們應該選紅色還是選黃色”等類似問題,而逃避提一些推理性問題和預測性問題,教師往往對自己的課堂走向有一個大致設定,也會有意或無意通過一些封閉性提問將幼兒帶到自己的教學軌道上來。所以對于一些能夠啟發幼兒思維,提高幼兒探究能力和激發幼兒想象力的開放性提問往往被教師忽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提問可以充分激發幼兒的思維空間以及學習興趣,甚至可以成為幼兒成長的階梯。通過研究發現,教師提問的形式和水平都還有待提升。

(三)教師教學預設性強,重視進程,忽略幼兒興趣

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教師組織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推進教學。教師對自己預設的教學內容、規則猶如走程序一般逐步完成,并沒有在講解的過程中試圖去傾聽幼兒的聲音,沒有與幼兒進行互動,沒有給予幼兒更多的發言和想象的機會。導致整個課堂過程給人的感覺顯得機械和乏味。最好的教育方式便是去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學會自主學習。我們在教育幼兒去學習某種道理、掌握某種技能的同時要重視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去挖掘幼兒的世界并且盡量填滿它,這才是幼兒教育的關鍵所在。

(四)教師講解類言語多,缺乏情感

在對幼兒的回答給予反饋時,教師常常對與預設答案一致的回答給予肯定和認可,對于與預期不符合的一些所謂的錯誤答案會出現習慣性忽視的行為。

在一次實踐中,教師想讓幼兒感受糖溶解在水里了,當教師問“看看這個糖怎么了”的時候,幼兒的回答是“在旋轉”,顯然幼兒的答案是通過觀察后得到的結論,攪拌放有糖的水,糖確實會出現旋轉的狀態。然而這個答案并不是教師所期待的,所以教師立即追問“有沒有變少呀,我剛剛是不是倒了很多糖”,有意將幼兒的思路轉到自己的軌道上,并且直接忽略幼兒本來的答案,沒有對其進行任何回復和評價??梢钥闯鲞@位教師是在不斷地通過講解和提問來推進教學,導致教師言語的情感性不足,對幼兒的情感關注也不夠。

(五)教師評價形式單一,表揚激勵類言語有限

從多重評價的角度來看,科學活動和幼兒園其他領域的活動都倡導評價方法的多樣性。評估方法的多樣化并不意味著教師在活動中需要“手舞足蹈”地來評估幼兒,但是不同的評估方法具有不同的特征、功能和應用。教師需要在不同的情況下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以盡可能豐富評價方法。通過對視頻的觀察,發現教師對使用稱贊的言論是單一且過于籠統的。最常見的是諸如“你很棒”“表揚你”“很聰明”之類的簡短單詞,這些單詞缺乏針對性和指導性。與新手教師相比,骨干教師的評價和稱贊術語更加具體。他們根據幼兒的具體表現和行為給出有針對性的評估條件。幼兒會知道為什么要稱贊或鼓勵他們,而骨干教師的稱贊條件會更自然。

此外,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大多使用鼓勵和贊揚教育。很少有教師在教室里批評和懲罰幼兒。通過對抄錄文本的研究,發現評價語言大多是簡短而積極的,并一直聽到“你真棒”“表揚你”等各種各樣的評價語言。新手教師由于缺乏知識、評估意識薄弱、評估技能不熟悉以及評估理論和實踐脫節,評估語言本身的價值被忽視,“有評無價”的課堂評價語言失去了反饋、指導和動力等功效。評估的目的僅限于自身。新手教師對幼兒課堂學習活動的無意義評價似乎喚起了幼兒的積極性,但喪失了評價語言的教育價值。

五、幼兒園科學活動中教師適應性對話發展策略

(一)深化教師對師幼互動的認識

1.加強師幼互動的理論學習

教師必須掌握正確的兒童發展和師幼互動理論,才能更好地去完成教學實踐。盧梭認為:“每一個兒童都有自己對待事物的認知,如果我們總是將我們對待事物的認知來強加給兒童,這是錯誤與愚蠢的行為?!钡谝?,每個幼兒都是單獨的個體,是學習的主體。第二,幼兒是學習中的主體,應該去主動地思考與學習新知識,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教師的觀點。第三,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發展,不是通過坐著聽教師講就可以的,而是要自己去思考討論,通過對話進行學習。因此教師要給予幼兒發言的機會,多傾聽幼兒的想法,了解幼兒的訴求。

2.樹立良好的師幼互動觀

良好的師幼互動應具有平等性、發展性、交互性、共享性四個特征。平等的師幼互動要求師幼主體間的交往應是尊重彼此、信任與吸引的交流。發展性就是教師與幼兒在平等互動過程中所形成的思考與看法,教師即時根據幼兒的思路生成新話題,與幼兒進行交流,以彼此接納。師幼的交互性體現在教師和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相互依存,雙方都是作為主體同等重要的存在,應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交流來形成新的認知。師幼互動的共享性指教師和幼兒作為獨立的主體的相遇和理解,并且雙方在對話中都能奉獻自己的經驗和智慧。

(二)提高教師課堂對話的實踐能力

1.合理準備互動

在臨場能力有限的前提下,教師在準備互動時應更有針對性。首先,教師要了解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準備對話內容的難度和廣度都要遵循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原則。其次,教師要做好全面的知識準備,針對教學內容擴展相關的知識面,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應對自如。并且要全方位預設幼兒的答案,根據幼兒的經驗和教學目標,提前預設各種不同的答案,以便理清應答的思路。最后,提問要問在幼兒的經驗和素材之間。幼兒的認知建立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基于對話的提問要能引發幼兒新舊知識之間的沖突,圍繞幼兒的日常興趣發問,讓幼兒體驗活動的樂趣。

2.歸還話語權

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發言和主動發起對話。幼兒的本性就是充滿了好奇心與想象力,對新知識有無盡的好奇心,會不斷追問。教師要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的特殊性,對幼兒的提問和爭議要給予正面回答,并且鼓勵幼兒充分表達;對幼兒的偏差需求提供適宜、恰當的引導。

3.關注幼兒的需求

首先,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幼兒日常感興趣的事物中尋找和發現素材。比如幼兒在某個時間段喜歡某部動畫片,教師就可以將這部動畫片中的一些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添加到教學中,從而去激發幼兒的好奇與學習的興趣。其次,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具有敏銳的判斷力去快速分析出幼兒所需要的東西。教師不應盲目地遵循教學計劃,而應學習如何遵循幼兒的思維,并為幼兒提供足夠的空間進行思考和表達。由于幼兒的思想和課堂對話的不確定性,幼兒的發言常常不符合教師預設的教育主題。這時,教師必須跟隨幼兒的腳步,進入他們的世界,并根據新的軌跡進行新的對話。教師思考和觀察幼兒的能力將會影響幼兒主動進行互動的能力,并決定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是否能變成真正的互動。最后,教師應該對幼兒的回應有所反饋。教師對幼兒的積極鼓勵和欣賞往往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敢于提問的精神,使教師和幼兒能夠自由表達、思維碰撞。相反,教師隨意專斷的評價往往會抑制幼兒說話的主動性。

4.適宜應答幼兒

第一,注意靈活的回應。教師應該學會運用總結性的“理解再解釋”式回應,明確具體的鼓勵性回應以及促進性的指導回應?!袄斫庠俳忉尅笔侵府斢變菏艿奖磉_能力和年齡特征的限制表達不完全清晰時,教師應在認真傾聽的基礎上盡力理解幼兒,并幫助幼兒進行總結。具體明確的鼓勵性回應是指讓幼兒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如果有任何缺點,教師應該在鼓勵他們的同時具體指出缺點,讓幼兒更好地了解自己,而不是用簡單的回答來重復肯定、表揚和鼓勵。杜威將潛力解釋為“休眠或休眠狀態——在外部影響下變得不同的能力”。這表明幼兒需要教師的指導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在集體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遵循“最近發展區”原則,始終保持與幼兒言行交流?!爸挥杏袑υ挷艜新曇??!苯處煈撋朴谶\用留下疑問和提問等方法來激發幼兒的思維。第二,注意回應形式的多樣性?;貞男问桨ㄑ哉Z回應和非言語的回應。在言語回應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合理使用語調變化和豐富評價詞匯來激發幼兒集中注意力,誘發幼兒的積極態度和情緒。非言語回應包括眼神交流、身體動作、表情變化等。通過眼神交流,一方面幼兒可以被更深入地觀察和理解,另一方面幼兒會有認同感、參與感和被教師關心的滿足感。身體動作也很重要。當聽幼兒說話時,教師可以適當地彎腰或蹲下,以保持與幼兒相同的水平高度進行交流。當幼兒有出色的表演或作品時,教師可以鼓掌或豎起大拇指來表示贊同和認可。此外,教師表情的變化也會影響幼兒,幼兒能感受到教師的情感。教師用快樂的情緒去回應幼兒,幼兒會以快樂的情緒思考;當教師以嚴肅的表情去回應幼兒時,幼兒會很焦慮,他們的熱情和主動性將會下降。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積極、健康、正面的情緒,避免將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帶入教學活動中。

(三)加強教師關于課堂對話的教學研討

1.師幼互動專題培訓

師幼互動專題培訓是幼兒園邀請專家就“師幼互動”這一專題進行講解引導,目前幼兒園通常都會請專家來為幼兒教師授課,但針對“師幼互動”的主題訓練卻非常匱乏,甚至是空白。目前,教師對于“課堂互動”這個方向的認知還不夠深入,也有不少的迷茫,這些都表明了這一領域還有待加強,因此,幼兒園應當給予足夠的關注,通過舉辦主題訓練提升師幼之間的交流能力。

2.全園評課活動

“全園評課”是一種面向每位教師的“評課”。當前,幼兒園也會開展評課活動,但主要針對的是一部分教師。幼兒園可以在師生對話這個問題上特別地進行討論和互評。定期參與這樣的評課活動的教師對話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反之,沒有參與評課的教師,其進步的機會就比較小。因此,應采用全園評課模式,讓每位教師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集眾人之力,促進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猜你喜歡
師幼幼兒活動
集體教學活動中提高師幼互動質量的策略研究
傾聽兒童 相伴成長——“師幼互動”研修紀實
從“要遵守”到“我來管”——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初探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共享區域活動資源 滋長師幼幸福
師幼互動視域下幼兒教學活動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