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教評一體化”視域下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敘寫研究

2024-03-29 07:50李素蘭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

李素蘭

摘 要: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全面實施以后,新高考試題的變化預示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核心素養隨之成為教師關注的焦點,教學設計也勢必要思考教學的起點和落點。因此,教學目標的敘寫是教學設計中必須關注的問題。學教評一體化教學以評促教、以評定教能落實單元教學任務,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而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具體、可操作、可檢測,直接關系到接下來的學習和評價的效果,文章基于此研究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敘寫。

關鍵詞:“學教評一體化”;高中語文;教學目標敘寫

一、依據課標,規范敘寫

2017年實施語文新課程標準,2020年又進行了課標修訂,加上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實施,一線教師要面對的不只是熟悉語文新課標,還要充分閱讀教材內容,研究透徹,并將課標與教材關聯起來思考教學目標的設定,這對于大部分教師來說是一個難題,更不用說年輕教師。而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此也感覺吃力,因為統編教材的課文編寫體系與舊教材完全不同,篇目也幾乎全換了,備課容量極大。新形勢下,教師大都關注活動的設計而不重視教學目標的敘寫,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敘寫上就會出現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脫節、教學目標空泛、教學目標過于單一或復雜等問題。

教學目標就是教學的方向,目標應該是預期的學習結果。一個規范的教學目標應包含什么知識、運用什么技能和什么條件、達到什么程度這些要素。只有目標具體了,才能夠被盡量測評,發揮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當我們對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后,教學才不會隨意,才會實現課堂的有效性,目標敘寫實際上體現教師的專業水平。首先,教學目標應體現核心知識?!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每一學習任務群都有規定的學習目標與內容,這就是我們在單元教學中設定單元學習目標和單篇學習目標的重要依據,其中相應任務群要求掌握的知識就是核心知識,這在教材中的單元研習任務和課后學習提示中也會提及。其次,目標的表述中應有指向性的行為動詞,選用有指向性的行為動詞才更容易測量,學生要完成到什么程度,有一定的目標限度。如“借助課文注釋”“結合上下文了解主人公的遭遇和處境”“借助關鍵的情感詞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等。依此我們才能夠更加清晰地確定后面的評價標準。第三,教學目標要結合真實情景,體現教學策略?;氐秸鎸嵡榫?,解釋復雜問題的能力其實就是“核心素養”。

二、完成任務,落實素養

統編教材的課文編寫打破了文體限制,教學中要關注單元研習任務的要求,以核心任務引領課文學習,因此,設計學習目標時就要考慮人文素養、閱讀表達能力、綜合實踐素養等,基于情境的問題解決是設計的核心。以必修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學習任務是引導學生把握戲劇特征,把握悲劇的人物形象,領悟悲劇價值,嘗試編劇、排演?!皢卧獙дZ”也指明了這一學習路徑。單元總目標敘寫時就要明確通過編劇、排演加深學生對劇本的理解,在編劇、排演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的認識和理解。這樣,學生的感悟不被教師的講解所替代,演繹也會更加生動到位。以情境任務驅動學生把戲劇欣賞與寫作、日常生活與語文生活貫通起來,能夠實現有效的戲劇學習,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三、關注重點,凸顯重心

單篇學習其實并不過時,單篇并非孤立的單篇,大單元下的單篇教學同樣要關注單元研習任務,單篇與單元之間應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就像一篇課文具體到每一課時,不能割裂開來,而是各有側重的。不論是群文教學還是單篇教學,敘寫教學目標都要體現教學重點。在教必修上冊《百合花》這一課時,就第二課時“把握人物形象”,根據學情,筆者設置了如下三個學習目標:1. 速讀課文,圈劃文中描寫“新媳婦”的相關語句,理解情節內容;2. 賞析小說以“細節”為重點的人物描寫手法,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分析“新媳婦”的形象;3. 再讀感人語句,體悟文章表現的戰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圈點勾畫相關詞句,做閱讀批注等。引導學生準確解讀“新媳婦”人物形象,關注描寫人物的手法。例如:細節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關注到人物言行的變化,通過文本細讀,在對比中感悟“新媳婦”的人性美與人情美。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主要是“新媳婦”的心理活動,梳理人物的情感變化,例如“驚訝—震撼、愧疚—悲痛—崇敬”的內心情感變化,以及人物態度上由羞怕到主動的轉變,感受人物內心的復雜情感,以理解小說主題??梢?,目標敘寫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學行為。落實好教學重點,契合高考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形成能力。

四、重視學情,“活動”載體

還是以必修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為例,設置單元學習目標時考慮到高一學生的整合能力較弱,較難把該單元的三篇課文整合為一體來學習。教師需要創設學習情境,先整合《竇娥冤》《雷雨》這兩篇課文,以活動方式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搭建學習支架,以此作為戲劇學習的范例,然后再引導學生學習《哈姆萊特》,設計任務驅動進行比較閱讀,并提供相應的參考文獻,以此幫助學生理解悲劇的深層意蘊?;诖?,筆者設置了“抗爭之歌”文化藝術節的情境任務,讓學生在“我讀我思、經典留聲、改寫命運、代言發聲、演繹劇本”等活動過程中,通過合作探究、以讀促寫、以寫促演的方式理解悲劇人物,領悟悲劇價值。

這里的活動是“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積累知識、增加學識、增長見識,并能夠靈活運用。有感情的誦讀就是其中的一種,誦讀能加強學生的閱讀體驗,對戲劇戲曲的臺詞會更加熟悉和理解,產生情感的共鳴,表演就會隨之更生動形象。誦讀時的語氣、節奏、情感能更直接地展現劇中主人公的鮮明個性,打動聽者。這一環節也是助推學習氛圍、促進閱讀感悟的重要一環,教師如果用好誦讀評價表,“學教評一體化”設計,給學生創造展示交流的機會和平臺,便能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在無形中激發學生文學創作的成就感。

五、關聯評價,教評一致

評價即學習的過程,評價又是檢測學習效果的工具。例如課文中的誦讀,可以分組分角色誦讀,小組展示,師生再依據誦讀評價表進行評價。字音正確、表達流利、語句節奏、聲音態度是評價的維度,學生依據誦讀評價表進行自評和小組評價時就能更有針對性。評價在調整教師的教學行為的同時,也無形中促進了學生思維和能力的進步。

新課標、學科核心素養有這樣的要求,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在課堂上運用語言,通過語言實踐獲得多種思維的發展,從而提升思維品質;還要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通過評價反饋,學生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教師通過設計不同形式的素養導向的評價量表,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發揮小組的主觀能動性,讓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學習目標展開,評價又促進學習目標的達成。由此,評價是貫穿于教學之中的,發揮指引學習、改善教學的作用,落實“教學評”一體化。這種以終為始的逆向思維教學設計,是教師在確定預定的學習結果后,運用“教學評”一體化的指導理念,依據課程標準、單元導語、單元學習任務和學情設計梯度性的任務,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感悟,合作探究,最終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盧臻,許巧枝,康明達.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目標與設計[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3]崔允漷.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朱偉強,崔允漷.基于標準的課程設計:開發表現性評價[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

[5]郭躍輝.“‘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解讀與教學落實——新課標視野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22(07).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學教評一體化的高中語文任務群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1YQJK47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
論“讀寫結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探索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討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
探討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