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雙減”背景的小學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研究

2024-03-29 07:50吳坴芙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綜合管理分層作業家校共育

吳坴芙

摘 要:“雙減”政策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作業設計提出了要求,致力于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同時發揮作業的功能,使學生可以通過做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基礎知識、發現學習的樂趣并增強綜合素養。如何通過作業設計實現減負增效育人目標,成為教師在“雙減”背景下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作業分層設計可有效調節學生做作業的壓力,還能把更多對學生思想、能力、知識積累等方面有益的內容引入作業,使學生在減輕作業負擔的同時得以學習成長。文章基于“雙減”背景研究小學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的策略,以期為提高小學英語作業綜合管理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家校共育;綜合管理

分層設計作業的理論基礎為分層教育,分層教育指引教師有針對性的加強教學實踐,可以根據各層級學生成長的規律、特征、需求調整教學內容,確保每位學生在課上都能有獲得感、歸屬感及滿足感,同時努力地朝著更高的層級攀登,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發掘潛力,進而強化多元智能,如邏輯智能、內省智能、語言智能等,最終具備利于個人終身成長的核心素養。當前有些小學英語教師存在作業分層設計效果欠佳的問題,出現了層級劃分不科學、作業類型雷同等現象,這就會降低基于作業分層設計的英語育人質量?;诖?,為了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在“雙減”背景下研究作業分層設計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一、基于“雙減”的小學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的價值

(一)調動學生個性化自學的積極性

相較于常規作業,分層作業的選擇性較強,學生可以從能力、興趣、精力等角度出發選做作業,繼而利用作業驅動學生展開個性化自學活動,在此過程中打基礎、強語感、挖潛能,使學生得以個性化發展,這與英語新課標的要求吻合。例如,教師在進行“Hello!”的教學時,可設計以下幾項作業供各層學生選擇:一是將單詞與圖片連在一起,熟讀對話,理解Me too、Goodbye等生詞、短語、句子的意思,能用Im ...、I have a / an ...等句式說一句完整的話;二是回歸生活,利用本課知識編寫對話;三是以“打招呼”為主題,通過讀英語繪本、看英文動畫電影等手段搜集更多的日常社交用語,并在課上與師生分享;四是在所學內容的啟發下創繪漫畫。其中,第一項作業具有基礎性,所有學生都能完成,其余幾項作業具有一定的難度且難度不同,學生能進行個性化的選擇,并調動其自主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同時在做作業時發現英語學科的有趣之處,優化多元智能,開闊眼界,繼而凸顯英語作業分層設計的價值。

(二)減輕學生做英語作業的負擔

在“雙減”背景下,作業管理規定成為指引教師提高作業質量的重要依據,該規定要求不給低年級的學生安排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學生每天需在60分鐘以內完成書面作業,禁止布置懲罰性、重復性的作業,教師不得讓學生自己批改作業。作業管理規定還指引教師凸顯作業的育人價值,合理有效的安排作業,助力學生培養習慣、形成能力、鞏固知識,亦可助力教師分析學情、檢測教學效果、改進授課手段?;诖?,小學英語教師要分層設計作業,根據教學效果、學情把作業分成A、B、C三層,英語基礎較好、學習興趣較強、學科素養較高的學生對接的是A層作業,英語基礎一般、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學習實踐、學科素養較好的學生對接的是B層作業,英語基礎差、無學習興趣與耐性、學科素養欠佳的學生則對接的是C層作業,作業總量、難度逐層遞減且不違反作業管理規定,使學生能靈活地選做作業,減輕作業負擔,解決作業做不完、難度大等問題,助力學生減負,同時為學生循序漸進的迸發興趣、夯實基礎、增強素養提供條件。

(三)營造民主學習氛圍,助力學生增強英語素養

作業管理規定指出,教師要創編能加強素質教育的作業,還要根據學生的差異精準設計作業,因為分層作業的選擇性、差異性較強,所以更為契合學情,并與學生的學習規律相符,使學生可以在民主的學習氛圍中增強英語素養,如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等。例如,教師在針對“A picture of my family”設計作業時,可設計一項趣味猜謎作業,教師可以把自己小時候的家庭照片貼在黑板上,同時設計若干謎題,如“Guess who the laughing little girl is?”“Who is reading a book?”等,其目的是通過設計這項猜謎作業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吸引各層學生閱讀、思考、自學,一方面積累詞匯并了解更多的句式結構,另一方面在猜謎的過程中使用father、grandpa、picture等新學的詞匯。因為教師設計的謎題難易程度不等,所以能精準對接學情,學生能選擇性的解謎,減輕學習壓力,同時增強思維能力、語感等素養。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拿出自己小時候的全家福設計作業能更好地驅動學生挑戰有難度的謎題,在此基礎上使用工具書、結合照片情境、利用所學知識直譯謎面,進而助力學生在做分層作業時強化英語思維品質。

二、基于“雙減”的小學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的阻力

第一,分層不夠科學,存在差異性有余、靈活性不足的問題,學生所在層級較為固定,選做的作業同質化嚴重,并不利于學生逐步的增強英語素養;第二,英語作業分層設計的模式僵化、內容雷同,長此以往,學生將失去做分層作業的積極性,分層作業的優勢隨之減弱;第三,共育力度較小,部分家長不理解分層作業設計的意圖,并未踐行作業管理新規,存在額外布置家庭英語作業的問題,部分學生因做不完作業而出現厭學的現象,徒增育人阻力,加之有些家長未能配合英語教師協助學生完成家庭作業,小學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的效果不及預期;第四,學科融合效率較低,英語作業分層設計資源較少,這不利于英語教師持續地設計出有新意、有意義的高質量作業。

三、基于“雙減”的小學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的策略

(一)科學分層,奠定高效設計分層作業的基礎

首先,教師要解析分層教育理論,同時研究多元智能、差異性教育、最近發展區等利于開展分層教學活動的理論,進而理解分層作業設計的意義,樹立作業分層設計的主觀意識,主動探尋分層作業設計出路;其次,教師要用對話、觀察、隨堂小練等方式獲悉學情,增強學情評析與層級劃分的客觀性,并用新課標科學分層,通常情況下把學生分為A、B、C三層,英語素養、學習能力、知識基礎均由高到低分布;最后,創設學情檔案,動態觀察學情,發現學生心理、行為、素養等方面的變化,并合理、及時地調整學生所處層級,在此前提下調整作業分層設計對策,保障設計活動受學情牽引,解決分層作業不符合學情的問題,使英語作業分層設計兼顧差異性與靈活性。例如,教師可在每節課正式開始前,每天給學生2—3分鐘用英語表演節目,如演唱一段英文歌曲、讀一段英文童謠或繞口令、2—3人對話與表演、分享一句英文格言等,無論學生想要完成哪個表演任務,均需在課下積極地做好準備,達到驅動學生自主做作業的目的,因為表演難度各異,所以可以起到作業分層設計的效果,教師在學生表演時要做好觀察記錄,以便整理學習檔案,對學生語感、思維品質、心理素質、語用能力等方面有更為客觀、及時的解析,這利于教師調整學生所在層級并靈活的分層設計作業,繼而提高英語作業分層設計質量。

(二)形式優化,在“分層作業+”模式上下功夫

作業管理規定要求教師在精準、高質量的設計作業同時增強作業的創新性,設計出更多利于各層學生選擇、趣味探究、挖掘潛能的作業,繼而提高英語作業分層設計的有效性?;诖?,教師要優化英語作業形式,推行“分層作業+”模式,一方面彰顯作業分層設計的價值,保障每位學生都可以根據個人的能力、精力選做作業,另一方面能在有趣的作業驅動下開眼界、強素養、長知識。例如,教師在針對“Whats in your room?”設計作業時,可推行“分層作業+主題式教育”模式,以“我理想中的小世界”為主題,指引學生利用本課知識創想自己的臥室,如bedroom、window、computer、on the wall、under the bed、there is / are ...等單詞、短語、句式。因為不一定每位學生都能有自己的房間,加之擁有自己房間的學生不一定有權力、有機會把它設計成理想的模樣,所以教師指引學生創想,調動各層學生設計房間的積極性,學生可以在興趣的驅動下畫圖形、寫短文、剪輯照片、建模型,用自己擅長、喜歡的方式完成作業,減輕作業負擔,凸顯作業的差異性與民主性。教師在英語課后服務環節檢查學生的作業,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創設成果,同時說一說、評一評,這利于學生提升聽力、口語表達、語言建構等能力。因為主題式教育具有較強的開放性與包容性,所以處在每個層級的學生均能用自己的知識儲備、綜合素養、興趣喜好完成作業,這可解決分層作業形式雷同的問題,繼而提高分層作業設計質量。

(三)家校共育,優化英語分層作業設計體系

網絡為家校共育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英語教師可利用QQ群與家長對話,助其了解作業管理規定,意識到“雙減”對學生心理、身體健康發展所帶來的正向影響,在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的過程中與家長溝通,一方面了解各層學生做家庭作業的狀態,如時間是否夠用、興趣是否高漲、是否能自主學習等,另一方面確保家長能理解“分層作業+”模式的價值,接受一些新穎的作業,如編寫英文歌曲、閱讀有聲英文繪本、根據作業主題創制模型等,給學生在家多路徑完成作業提供機會,不能僅把英語作業與背單詞、背對話、聽錄音做選擇題等固有的作業類型畫等號,家長要接納多元化的作業,使各層學生都能夠感受到英語作業的有趣之處,尤其要調動C層學生自學、思考、創新實踐的積極性,使分層作業能發揮轉化學困生的作用。為了使家長能認可分層作業,不給學生額外安排英語家庭作業,為學生在家有選擇性、有創意性地完成英語作業提供條件,教師要加強家校共育。例如,教師可以英語課外閱讀為抓手開展家校共育,分層設計課外閱讀作業,要求A層學生每日閱讀15分鐘,每周寫1篇讀書筆記,讀完整本書后要繪制思維導圖或圖書分享卡、手抄報,還要用縮寫的方式概述所讀內容;B層學生2—3日閱讀一篇課外文章,1—2周寫1篇讀后感;C層學生每周看或聽一篇課外短文,以故事、游記及其他有意思的內容為主,并嘗試寫讀后感。同時要求各層學生啟用摘抄本,在課后服務環節或課前表演環節分享讀到的新詞、新短語、新句式結構。教師在安排分層作業時,需告知家長學生現在的學習狀態,理性、科學的陪伴孩子閱讀,不能強制學生一定要多讀、多寫、多背,要為學生推薦有趣、易懂的英語繪本、小說、雜志,繼而減輕學生做英語課外閱讀作業的心理壓力,使學生能逐漸養成勤于閱讀、善于積累的好習慣,并能開闊眼界、提高素養。

(四)學科融合,提高英語分層作業的綜合性、趣味性及知識性

STEAM教育指引教師消除學科之間的邊界,把更多學科內容融合在一起,這利于為英語教師作業分層設計提供資源,學生可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科驅動下完成英語作業。例如,教師在針對“I can swim very fast”設計作業時,可把體育學科、英語學科融合在一起,并設計選做類作業、必做類作業,“根據自己或好友的實際情況仿寫對話與短文”屬于必做類作業,助力學生在閱讀、仿寫的過程中牢記run fast、I can+動詞原型、What can I / you do、Im good at ...及其他的短語、句式結構等基礎知識,“暢聊體育夢想、制定運動計劃、介紹一位自己喜歡的運動員”等屬于選做類作業,該類作業有一定的難度,需學生根據演講、寫作的需求拓展性自學,繼而把體育、英語深度融合,同時助力學生在體育文化、體育精神的感染下全面發展,這使得分層英語作業更具德育價值。

綜上所述,基于“雙減”分層設計英語作業利于調動學生個性化自學的積極性、減輕作業負擔、增強英語素養,基于此教師要科學分層、優化作業形式、家校共育并把多個學科融合在一起,使英語分層作業更具選擇性、差異性、綜合性及趣味性,助力學生牢固基礎、拓寬眼界并優化思維品質、讀寫能力、文化意識等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高楠,陳志利.“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家庭作業設計的現實問題與優化策略——基于H市A校五年級學生的調查[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2(07).

[2]張顏瑢.“雙減”背景下優化小學英語教學“三策略”[J].亞太教育,2022(12).

[3]楊建霞.目標分類理論下小學英語高年段個性化分層作業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2(05).

[4]辛愛華.談小學低段英語作業設計[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1(04).

[5]康楚昕.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實施策略研究[J].品位經典,2020(10).

猜你喜歡
綜合管理分層作業家校共育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糖尿病的移動醫療分析
淺談小學語文分層作業
對于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點滴思考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沂南縣旅游市場綜合管理體制改革探索與實踐
高校實驗室綜合管理信息平臺的構建分析
農村學校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