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學后教,小學語文課堂的“利之所往”

2024-03-29 07:50李為民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

李為民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狈e極心理學則認為,人們在對待問題和處理問題時,應該用美好的事物代替不幸和煩惱,用一種更加開放和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人類潛能、動機和能力等,最終尋找到主觀幸福感。實踐表明,“研學后教”這種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恰恰能夠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有利于學生語文素質的有效提高。

關鍵詞: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

一、促使師生走出固有模式,在相對不確定的學習課堂中取得更為有效的學習效果

(一)培養學生高效預習的習慣,為有效的小組合作奠定基礎

學生在自學預習過程中,不僅要借助工具書等自主解決課文生字、新詞、重點句子,從而掃清閱讀障礙,還要引導其從單元、課文主題上思考。接著,逐段理解各自然段意思,為什么這樣用詞、為什么這樣修辭、為什么這樣安排內容等。學生如能在自學階段就感悟到這個程度,在小組合作交流時,就有內容可談了。囿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也許不是每個學生都能談到第二、第三步,但只要正確投入了預習,就能保證研學“兵教兵”的正常開展,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學能力。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在研學案中設置相應的研學問題,有利于學生順利開展合作學習

為使課堂研學取得更為合理的效果,教師的問題設計就不能一而概之地照搬課文后的練習題,而是“量身定制”,切中要點。

如教學《給予樹》。在初步解決了“給予”的表面意思后,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反復研讀。先提出第一個問題:“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學生隨即尋找有關描述的句子,并進行小組交流,理解到了“給予”更深層次的意思是實現夢想、滿足愿望、如愿以償等。再提出第二個問題:當金吉婭站在這樣一棵神奇的“給予樹”下,她會想些什么呢?學生在這第二輪小組學習中體會到,對于金吉婭來說,給予意味著付出代價,同時也代表著她美好的心靈。

(三)研學過程有利于學生彼此間互相激發出想象的熱情

無論是同質分組抑或異質分組,學生的年齡相近,彼此的心會拉得更近。有了明確的分工后,教師會教給學生一些必需的合作技能。比如要讓學生明白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要認真傾聽組員的發言,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思維和價值取向;當遇到不同見解時,要等對方說完,再補充或提出自己的意見。老師會說:“大家安靜,請聽我講?!边@樣就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發言者身上;對組員的精彩見解和獨到觀點,要積極地鼓勵,給予熱烈的掌聲;遇到困難和分歧時,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建設性地解決問題。

(四)“后教”過程適當的匯報展示更有利于學生實踐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1.“后教”是解決學生研學過程中衍生的問題或彌補不足的過程,教師適當的提點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在一次合作研學中,要在解決研學問題后完成一道選擇題:“博物館里珍藏著(寶貴? 珍貴)的文物?!贝蟛糠謱W生都選擇了“寶貴”,因為“珍藏”與“珍貴的文物”在表達上顯得重復累贅。而此刻班上有個學生就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認為“文物”總得用“珍貴”來形容。當時,筆者立即表揚了該學生有一種質疑權威的精神,然后鼓勵她在課后自主找出問題的答案。

2.“后教”過程的匯報展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表現能力。對研究成果進行交流匯報,是分享研究成果,也是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匯報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有圖片展示式、表演介紹式、實物展覽式、讀寫積累式、采集創編式等。相比于經典教學模式,研學過程中學生處于4—6人的小組中,機會更多。學生面對的首先是自己小組的同學,在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后,才面對全班同學和教師的檢驗。至此,不論是文中學習內容還是自己要表達的觀點,學生已不再陌生,匯報時自信心更足了。

二、在較多方面彌補經典教學模式的不足,素質教育的收效也更為明顯

實踐證明,小學生嚴格按照研學要求,完成好課前預習、課堂研學、拓展延伸等各方面環節的學習和鞏固,語言文字的習得水平不但完全等于或優于經典課堂教學,而且各類人才的“照顧”范圍更大,還會讓學生在待人接物、團結合作、互相尊重等品格養成方面更容易獲得提高。

(一)有利于促進師生平等互動關系的構建

基于經典課堂的師生關系是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而研學后教則是對傳統師生關系的超越。教師扮演的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互動交流,共同參與學習。師生平等互動,能夠給學生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積極心理得到更充分發揮,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在平等的師生關系中,學生體會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寬容,進而產生愉悅的情緒、情感,自然地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創造性的活動中去,并敢于說出疑惑,發表見解,還有可能提出新的問題。

為了進一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授課教師往往將自己置身于這個學習群體當中——有時在一旁聆聽,不時作提示或補充;有時會巡視,作為紀律提醒或秩序維持;有時會根據進度加入“主持”,通過“臺上臺下”互動,拉動整個交流的氣氛;有時甚至直接坐在了某個學生的座位上,當一名“觀眾”,放手讓學生在“臺上”自主匯報和交換意見。這樣,關系和諧的課堂也就成了學生樂于表現自己的舞臺。

(二)有利于各層次學生語言文字習得水平的整體提高

中等生和學困生會因為預習不足和聽課不專注而影響進一步的學習,經典教學課堂一直以來都未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小組交流,迫使組內成員人人參與并且“有話可說”。大家都各抒己見,投入了對此段內容的學習。大家在彼此交流中不知不覺鍛煉了能力,提高了認知,整個研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度高——這就是“兵強兵”的效果。

通過大數據統計表明,堅持進行研學后教模式進行課堂教學的直接效果,就是整班學生的自學能力都比較強,聽說讀寫能力沒有明顯的短板,學習成績比較穩定,學困生人數越來越少。其中一個跟蹤數據很明顯:一位中高年級的學困生,由于趕上了深化實施研學后教的時機,不到一年,他便從小組里常說“我不會講”“我聽不明白”,到后來能跟隨小組成員一起到黑板前匯報成果。再過了一年,他便能在小組學習里積極交流,匯報交流時也能大膽提出疑問。

(三)小組評價更有利于學生清楚地認識自己,促進全體學生全面、自主地發展

學生漸漸習慣并喜歡上了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形式,變得特別注重小組成員和其他小組以及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這時,教師充分利用這一點,就能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對學生的評價上,教師以小組集體的學習效果作為評價的依據,使學生形成集體觀念,提高小組的凝聚力,強化小組成員間的交流合作,促進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學生通過小組自評,意識到每個人在小組集體中的作用;意識到集體的事需要大家的合作;意識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從集體的利益出發。這些都有利于他們形成積極的合作情感和堅定的合作意志。

研學后教的課堂模式,最先從中學取得成功。而這些年來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表明,它能比較好地適應新時代教學要求,有較大范圍的受眾人群,能使小學語文教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取之以利,去粗存精,相信它一定能夠在今后的教學中獲得更好的完善與發展,為語文教學添光添彩。

參考文獻:

[1]黃樹楠.淺談積極心理學理念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研究與管理,2015(10).

[2]豆海湛.信息化環境下體驗式學習探索[J].教學研究與管理,2019(08).

猜你喜歡
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
構建中學政治生活化課堂的實踐與研究
“五步探引”課堂教學模式下對《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的運用
讓游戲“暢游”于數學課堂教學之中
“研學后教”理念指導下的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探索
反復確定 使研學問題顯出實效性
利用“研學案”促進小學生讀寫能力
高中化學“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合”樂而“不為”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