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思政課”視域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研究

2024-04-02 12:16勞歡
公關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大思政課高校思政課改革措施

勞歡

摘要:在“大思政課”視域下,高校應以強化實踐育人機制建設為目標積極推進大學生價值引領,持續深入展開研究與創新,對于大學生來說除了需要掌握良好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而開設思政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立德樹人,堅定理想信念,打好思政理論基礎。本文主要在“大思政課”視域下分析,總結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育人的價值,明確現階段思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革措施,確保思政課實踐育人機制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大思政課”;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引言

實踐教學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以培育知行合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目標”[1]。這不僅對大學生專業技能提出要求,在職業素養方面也確立了更高標準。高校思政課開設實踐課程作為高職院校落實素質教育的有力補充,在引導學生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過程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是推動學生價值引領、全面發展,同時對高校教育整體質量發展提供助力的關鍵課程,尤其是在“大思政課”視域下,教學方向以及目標上都發生了變化,高校及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大思政課”的特點,積極探索實踐育人機制,從更深層次開展思政教育,以保障學生的思政素養可以穩步得到提升。廣西安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僅有的三所應急安全類高校之一,承擔著為應急行業培養高素質德技兼修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重任。近年來,學院圍繞打造“應急安全”特色、創建高水平院校這一主線,在應急安全類高校開展思政課教學實踐育人模式改革與創新,取得了明顯的育人效果[2]。

一、價值分析

“大思政課” 是構建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發展。在整個課程體系的設計和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充當“課程主人翁”的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3];同時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貫徹整個教學過程,這實際上也是課程建設的根本目標,在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還要重視培育學生的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不斷強化思想引領,突出課程的育人功能,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在課程教學中,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注重實踐育人,將思政課程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建設“校企行政家”協同育人校內外資源,形成思政課程育人實踐的基地,加強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推動思政課程的發展和創新,積極爭取家庭、企業、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形成協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不斷推動思政課程的發展和創新,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實際上就是在傳統高校思政課程基礎上開拓社會實踐、擴展教學視野,對整體的教學形式進行創新,豐富內容,轉型形式,升級傳統常規的思政課堂教學模式,打造全新的教學形態。

二、現狀問題分析

(一)思政實踐課程的培養時間短,隊伍“難以為繼”

高職院校學制僅有3年,加上頂崗實習,凸顯出學制短,而接受思政老師指導的期限一般只有一年不到,其中實踐環節僅占少許課時,加上學生專業課程安排緊,學習任務繁重。同時,高職學生生源質量差距大,課業基礎薄弱、積極主動性不足,難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價值引領方面的知識。大多數同學的思政素質知識儲備一般,且還停留在“理論到理論”階段,不能滿足實踐教學對社會服務的現實需要,難以實現實踐育人的效果。有時甚至為了迎合學生興趣,實踐形式多偏向于“玩樂”的形式,忽略了“育人”的本質,導致學生實踐分組建設針對性不明確,真實融入少,存在跟風應付心態,隊伍獲得感不足[4]。

(二)缺乏激勵機制,指導“鞭長莫及”

高校思政課實踐周教學中多數僅配備一名任課教師,而且年輕的思政教師占比偏大,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因為缺少配套的“人、財、力”激勵引導機制,使得我們思政課程教師的積極性大打折扣,學生難以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等活動,使得思政實踐活動建設與專業教學未能實現有效的交叉融合,指導效果大打折扣,存在“兩張皮”現象。青年的思政教師往往承擔大量課程任務及其他家庭因素,時間和精力極為有限,在對接校外資源、開展對外服務上也普遍存在短板,導致活動針對性不足、前瞻性不夠、計劃性不強。

(三)對社會的服務認識不清,模式“墨守成規”

大多數開設思政課實踐對于社會服務的認識還存在模糊不清、模棱兩可現象,加上不能充分融合專業特點開展聯動育人機制,而過度強調“奉獻社會”,弱化了“自我實現”,錯誤地把參與社區勞動、走訪慰問、獻愛心等公益活動與對外服務劃等號。過分考慮安全因素,服務活動基本限制于校內,對是否滿足社會需求、學生實施中獲益多少都缺乏充分考量。面對企業、社區等校外資源拋出的橄欖枝往往保持高度警覺,一定程度阻礙實踐育人的成效。

三、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育人機制的創新路徑

(一)構建“三全+育人”思政實踐課教育模式

思政課實踐教學周應發揮價值引領的載體作用,確保正確政治方向和旺盛生命力。一是構建“思政+N”多導師制。思政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主心骨,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的骨干作用,緊密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專業教師、輔導員、思政教師納入創新實踐的教師團隊,建立“專業教師+輔導員+思政教師+企業專家”的多導師實踐育人隊伍,進一步健全健強師資。按照“定人、定時、定點”方式,對學生思想政治水平與專業素養進行“補短”,進一步擴大實踐育人教育的覆蓋面。二是堅持“實行合一”辦學模式。積極主動對接鄉村振興服務點、社區、農村、企業等社會機構,將校內理論授課、座談交流與校外紅色走讀、社會服務相結合,以“大思政課”為紐帶,建立“資源共享、陣地共建、協同育人”的長效合作機制,在思政育人、實踐教學合力譜寫鑄魂育人新篇章,把思政資源融入實踐,把職業素養融入課程思政,形成多元化協同效應,不斷強化專業課程的“思政味道”,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是不斷拓展育人新方式。在理論教學上,主動運用信息化、數字化資源,通過案例、項目化、探究式等教學的新方法,持續推動思政課實踐教育由“旁觀者”向“當局者”的轉變。在實踐教學上,突出項目化沉浸式、體驗式的現場體驗教育,主動地把校內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舞臺,在提升思政課實踐教學吸引力和感染力下功夫,增強學生的課程獲得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實踐育人效果[5]。

(二)系統建立思政“實踐+育人”的人才培養體系

作為高職院校,要注重以“技能競賽+學科競賽”為抓手,建立師生項目化育人機制,將社會生產實踐思維貫穿學生培養始終。一是思政課實踐項目設計分類別,根據專業培養的差異性和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水平,因材施教,以社會形勢熱點、痛點問題為參照有序引入實踐項目化活動,引導學生正向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針對項目系統設計“社會實踐調研、專業成果制作、競賽能力培養”三類,滿足不同專業、不同性格特點學生學習和發展需要,使得學生們在個性化定制的體系中得到啟迪,為學科專業、價值取向上高質量地符合社會服務實踐育人需要奠定基礎。二是思政課實踐教學育人分成不同團隊。根據不同活動類型的設計,班級可以下設崇德、修身實踐隊伍,建立覆蓋大學三年、多個臨近專業的思政課實踐隊伍。根據實踐項目的匹配擬定相應的培養實踐育人方案、課程實踐計劃,形成與專業相適應的實踐育人模式,為學生思政理論與專業學習融合度提供更多鍛煉機會,加深對知識理解與把握,實現思政課與專業課程的有效互補,形成“上學期新手、下學期老手、第三學期能手”的良性循環。三是思政課實踐教學育人過程要有重點、有抓手。深層次融入不同社會服務載體,引導專業能力較為突出的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項目課題成果研究,在深度掌握項目學習、探究以及管理的全過程中形成高質量的社會化成果,并適時在高職競賽成果大賽、科技周等平臺中交流展示。以“互聯網+”“挑戰杯”等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以及高職技能競賽為牽引,編寫配套競賽培訓教材,將競賽任務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融入實踐育人建設,并按照“初選、集訓、強化、沖刺”四個階段有序實施,引導學生在競賽中激發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愛校相統一,增強榮譽感、使命感,有效提升知識理解的高度、廣度、深度。

(三)創新思想政治教學管理機制

高校思政課教學管理工作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線上+線下”的方式轉變,思政課程教學工作更應該利用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設備,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就需要創新傳統的教學管理體系。此外,高校還需要緊密的結合思政課程教學,在“大思政課”視域下逐步完善實踐育人模式,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思政課程教學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確定組織目標,通過技術和結構的完善推動組織管理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也可以將其理解為針對大學生的思想理論進行分析教學,雖然說目前學生已經具備了實踐應用能力而且掌握了一定的思想政治專業知識,但是就實踐能力這一塊兒高校還是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機會,強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在現在的實踐教學活動基礎上進一步的優化教學方案,整合資源,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將理論和實踐教學融合在一起

從學生角度分析,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具有主觀能動性,那么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會更加主動的配合教師。因此,“大思政課”視域下,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通過難易程度將學習內容逐級劃分,不斷地提高教學的效果。

實踐階段,為了有效的將理論和實踐融合在一起,教師應基于“大思政課”視域,重新擬定教學方案,以問題或者案例為導向,從實踐角度出發,最終回歸到理論角度,能夠更加全面系統的學習掌握思政課程知識。教師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確保學生能夠主動產生,將思政教育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合理運用思政教育的內容指導自己。同時,為了加快實踐育人機制的建立效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有實訓基地。高校需要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和條件展開探索,建立實踐教學體系,與社會上的相關企業這些合作,讓學生有參與實訓學習的機會。此外,思想政治實踐教學信息化改革也是目前高校非常關鍵且重要的一項工作,教師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于思政課程實踐育人模式建立的重要性,并且在課程管理教學組織等方方面面滲透信息技術。當然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狀況,讓學生意識到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重要性,除了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提高學生利用專業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結語

在“大思政課”視域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育人模式應主動適應職業教育新要求,著力在推進市場化運作、深融專業化建設、打造社會化項目三個方面多謀劃多行動,培養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不斷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企業思維模式建立實踐團,彌補當前校企合作熱力不均、覆蓋面不廣的問題,滿足在校學生與企業“零距離”接觸的現實需要。建立“像辦企業一樣辦社團”的思維方式,并以市場化方式提供服務成果,不斷提升社團“造血”功能,促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深融專業化建設。突出獨有的專業性強、邏輯性強、目的性強的特點。主動對接學校專業建設,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搭建專業特色與第二課堂之間橋梁,打造啟發式“延展課堂”,通過打造社會服務項目,提升育人質量離不開社會化項目的支撐。堅持以專業項目為核心點,企業、社區等社會工作為基本面,持續挖掘和提煉專業特色,做深做實社會服務。

在建設實踐育人機制的過程中應通過健全實踐環節來深化教學、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同時需要遵循系統、科學、實效的原則,保障實踐育人工作的順利,進行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發揮思政課程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文化素質。除此之外,高校還需要強化組織領導、健全規章制度、做好經費支持,聯系各個部門之間通力合作,建立運行復雜的機制,提高課程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本文系2023年度廣西安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改項目《“偉大斗爭”精神融入應急安全類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GAZY2023JGB00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仙娥.“大思政課”視域下高校思政課實踐育人模式的構建論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01):106-110.

[2]霍江華.應急安全類專業“一化二融三改四?!比瞬排囵B模式改革與實踐——以廣西安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1(19):53-55.

[3]陳娟.“大思政課”背景下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22):108-110.

[4]黃鼎.“大思政課”視角下高校思政課實踐育人模式構建[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35):77-80.

[5]丁欣,丁悅.大思政理念下加強高校思政課協同育人的實踐探索[J].明日風尚,2018(10):211-212.

(作者單位:廣西安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

猜你喜歡
大思政課高校思政課改革措施
走進社會大課堂,善用“大思政課”
正確把握善用“大思政課”的精神實質
“大思政課”的理論要義與實踐導向
高?!按笏颊n”格局下舞蹈課堂與思政內容融合的思考與探究
“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網絡考試:高校思政課考試改革的新取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高職院校工程制圖課程現存問題及改革措施探討
我國高等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及改革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