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共同體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2024-04-05 22:37葉霜婷
吉林教育(綜合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共同體教學活動教學內容

葉霜婷 劉 丹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在小學語文課程學習過程中,閱讀能力占據重要的地位,其不僅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且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趯W習共同體視角下開展閱讀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量,而且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提升語文素養。在此背景下,以學習共同體為切入點,探討學習共同體視角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的有效策略。

一、學習共同體的概念及特點

(一)學習共同體的概念

學習共同體是一種建立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共同參與、互相學習、協同探究、共同進步下的學習組織形式,它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分享經驗,從而創設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

(二)學習共同體的特點

學習共同體具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學習成員之間始終保持一種平等的關系,彼此之間能夠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習成員之間能夠積極有效地參與互動,平等地進行交流,成員之間設置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且不斷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第二,在學習共同體中,成員之間配合默契,巧妙互動,呈現一種輕松愉快的狀態,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學習共同體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滿足學生閱讀的需求

隨著年級的不斷升高,對學生的閱讀要求也在不斷增加?!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處于第一學段的學生其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而到了第二學段時,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由此可見閱讀的重要性。因此,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更要加強學生的閱讀思維、閱讀能力的訓練。而在學習共同體這個“大家庭”中,學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交流也更加頻繁,從而能較好地滿足對于學生的閱讀要求。處在學習共同體中,一方面學生可以實現知識間的共享,同時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間接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使學生獲取主動學習權,以至于在面對問題時能做到臨危不亂,從容解決問題。結合具體的實際教學發現,教師要想方設法鼓勵學生多閱讀,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例如教師可以設置“讀書漂流”“讀書分享”“書籍傳遞”等活動,并組織“讀書循環筆記”活動,即在學生之間通過傳遞筆記本的形式,要求他們將自己的感悟記錄下來,并在完成后傳遞給下一名學生,最后返回于最開始的學生手中,形成一個閉合回路。通過此舉,具有相同愛好的學生就擁有了一定的共同語言,進而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可以針對文本采取辯論賽、閱讀專欄、讀書角、親子閱讀等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更好地幫助他們成長,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

(二)有利于成員間平等對話

閱讀是一種個體活動,而閱讀教學則是在教師指導下師生間、生生間的雙向或多向的交流活動,這種交流不同于平時的交流。學習共同體之下的閱讀教學是建立在教師與學生間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這間接指出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做到師生、生生間相互信任。就閱讀一詞而言,是屬于個體活動。例如,教師經常會問學生曾經讀過哪些書籍,哪些書籍留下的印象比較深刻,以及在閱讀過程中深受感動的地方等問題。閱讀教學是集體在一起進行思維間的碰撞,從而擦出火花,屬于集體的智慧。學習共同體下的閱讀教學能在構建師生、生生之間平等對話平臺的同時做到珍視每個人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也間接地在多元互動中提高整體的閱讀教學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有利于整合課內外閱讀

學習共同體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落實,有助于加強學生課內外學習閱讀。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往往首先會讓學生自學,學生在借助自身認知的基礎上了解了課文的大意,適當提出一些問題。伴隨著閱讀教學的具體開展,學生交流自己的疑問,表達自己的觀點,課堂上互相交流,呈現出一種多元開放的狀態。課后,教師針對本節課學習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狐貍和烏鴉》一文時,教師提出的第一個要求是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閱讀其他的寓言故事,并與同學進行分享交流。通過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更清晰地知道寓言的含義,寓言即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加強學生課內外的閱讀意識。

三、學習共同體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學習共同體的作用認識不夠

研究指出,大部分教師對于學習共同體缺少一定的了解,甚至有部分教師將學習共同體和開展合作學習畫上了等號。教師仍按照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教師和學生間的聯系長期處于被割裂的狀態。長此以往,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確立,課堂上仍是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課堂呈現教師“滿堂灌”“一言堂”的局面,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所講的內容,無法深層次思考文本,學生只能進行淺層閱讀,導致閱讀能力較差,閱讀興趣低下,參與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進而影響學生培養語文綜合素養[1]。

(二)組織流于形式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組織學生共同學習,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從橫向來看,前期教師并沒有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只是單純地將學生組合在一起,學生對于教師的安排絕對服從,而且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沒有根據具體的任務進行組織安排,以至于出現學生間“假合作”的現象,長期下去學生的閱讀能力難以真正提高。從縱向來看,教師僅僅是將學生劃分成等比例的小組,小組間并沒有建立起一定的聯系。久而久之,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逐漸淡化,難以達成真正的合作。

(三)內容選擇缺乏整合

學習共同體視角下閱讀教學內容的選擇始終要圍繞互動性、嚴格性,以及創新性?;有允侵笇W生在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中能夠放松下來,積極主動與學習伙伴進行互動。嚴格性是指教師創設的活動不能偏離教學目標的指引,并且要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嚴格創設教學活動,進而學生間進行相互交流。創新性是指教師不能千篇一律地圍繞教學內容展開,要善于融入創新元素、思政元素。而在現實中教師在組織學生共同閱讀時,往往對于內容的選擇缺乏一定的整合,這個問題是比較嚴峻的。絕大多數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頭腦中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將本節課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在確定好內容后,按照固有的方式傳授本課的教學內容,完全忽略了學生之間接受知識的方式,學生在課堂上興趣低下,互動頻率逐漸減少,課堂呈現“寂靜”的狀態,對于小組間提出的新奇觀點教師一筆帶過。其次,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將教材內容放在首位,對于教材之外的內容教師拓展少之又少,而且教材內容的選擇也呈現出一種隨意性、無意識性。最后,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往往多數會圍繞考試內容展開,始終將考試內容放置在首要位置。處在考試之內的知識,教師會讓學生大量練習,對于考試之外的內容避而不談,以至于學生逐漸成為“考試機器”,學生對于內容的掌握呈現閉環趨勢,學生的閱讀量較為匱乏。

(四)沒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很多教師都知道“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組織學生開展教學過程中,真正擁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很少。造成這種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在組織學生共同閱讀時只關注到了學生表面的閱讀,教師自身沒有發揮好領頭羊的作用,沒有帶頭主動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也沒有相應的獎勵措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學習共同體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增強學生主體認同意識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增強對學習共同體的了解,從而增強對主體的認同意識。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思維。首先,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始終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深入,教師要逐漸將課堂還給學生,進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這對于學生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小學低年段的學生在理解力、想象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討,不能一味地讓學生使用一種學習方法進行閱讀。最后,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學活動的設計必須有一定的新穎性、創造性,廣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除了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內的材料外還應閱讀課外資料,學生閱讀量的增加可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增強閱讀能力、理解能力[2]。第二,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認識到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幫助學生盡可能地發現學習共同體中各個組員間的優勢包容劣勢,增強學生主體認同意識,更好地發揮集體的力量。

(二)合理分配學習任務,有效組織學生參與活動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合理分配學習任務,有效組織學生參與活動。學習任務分配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學習能力不同學習任務的設置也應不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分配一些難度較高的任務,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則分配一些難度較低的任務,但這絕不是不分配任務。在任務分配過程中要做到平等對待每位學生,結合學生自身特點給予一定的任務。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任務,尊重他們的選擇,并在此過程中不斷觀察他們可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存在的一定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促進其進一步成長,從而有效組織學生參與活動。最后,可以通過學生小組成員間的建議選擇一定的任務??傊?不管如何分配任務,應始終堅持一條原則,即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從而幫助他們培養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廣泛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實現預設的閱讀教學目標。

(三)恰當整合教學內容,豐富完善教學活動

基于學習共同體視角下教學內容的整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要善于結合學習成員的年齡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從而根據所選擇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教學內容的整合要能夠體現具體性、創新性等特征。教學內容的整合一方面要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另一方面也要滿足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可以達到,即所謂的“跳一跳,吃桃子”。其次,教師要根據整合的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聽到教師的指令后能夠快速做出相應的行為。教師要善于傾聽小組成員間提出的觀點,并能夠借助恰當的契機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趯W習共同體展開學習,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文本安排的巧妙之處,成員間形成連鎖的“頭腦風暴”,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通過教師不斷完善教學活動,使其變得更加豐富。最后,教學內容的整合要始終將學生主體放在首位,尊重學生的觀點,平等對待每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不斷培養他們學會閱讀、有效閱讀,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適當的拓展閱讀,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有助于提升他們對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而且有助于他們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四)組織閱讀教學活動,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基于學生自身的能力,循序漸進,不能揠苗助長;第二,要適應未來的發展需要,從而體現閱讀教學活動適應性、靈活性的特征,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滲透一定的創新元素。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課外閱讀時可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與此同時,間接地為教師更好地開展閱讀教學指明方向。在具體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要圍繞閱讀教學目標,在閱讀教學目標的統領下開展教學活動,并要給學生在恰當處“留白”,這種方式不僅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內容,而且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靈活布置作業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五、結束語

總之,在學習共同體視角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斷探索思考更多有效的閱讀方法,增強對學習主體的認同意識,合理分配學習任務,恰當整合教學內容,組織閱讀教學活動等,給學生創造更加和諧、自由、民主、平等的課堂,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從而提高閱讀效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共同體教學活動教學內容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愛的共同體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