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術前纖維蛋白原、血紅蛋白及凝血酶原時間與髖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的關系

2024-04-07 03:55張盛楠許家瑞陳春霞秦莉
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凝血酶原置換術髖關節

張盛楠 許家瑞 陳春霞 秦莉★

髖關節置換手術適用于多種類型關節損傷,具有手術難度大、時間長等特點。相關臨床實踐資料顯示,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圍手術期易出現大量失血情況,因此手術患者通常在術中或術后需要輸血治療[1-2]。但輸血本身會帶來一系列不良反應,同時血液供應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而且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有時需要大量、多成分輸血,故術前充分、全面評估患者,預測患者輸血風險,建立單病種輸血方案,針對性進行干預,對輸血的預防及指導具有重要意義[3-5]。為進一步明確影響髖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的危險因素,以便及時干預,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本研究分析所有患者術前一般臨床資料、術前血常規及凝血功能等實驗室指標檢測結果,統計其術后輸血情況,比較不同患者相關資料,初步確定了影響髖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的相關因素,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四川大學華西醫院2015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284 例髖關節置換手術患者,其中男167 例,女117 例平均年齡(58.12±10.04)歲。

納入標準:①符合髖關節置換手術指征[6];②年齡>18 歲;③無惡性腫瘤者;④患者及家屬均知曉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術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時間(ThrombinTime,TT)、凝血酶原時間值缺失的患者;②患者自身患有凝血性疾病,如:肝炎、血友病、孕婦等。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分組

根據患者術后是否進行輸血分為輸血組和未輸血組。

1.2.2 纖維蛋白原、血紅蛋白及凝血酶原時間檢測

所有患者均于術前采用枸櫞酸鈉抗凝的真空管抽取靜脈血液5 mL,離心(3 500 r/min,離心半徑9 cm,15 min)后采取上清液。采用凝血分析儀(型號XL3690c)檢測纖維蛋白原與凝血酶原時間,采用全自動五分類血細胞儀(XN-350)檢測血紅蛋白。

1.2.3 一般資料收集

包括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Bodymass index,BMI)、基礎疾?。ǜ哐獕?、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骨質疏松)、既往骨折病史、手術時長。

1.3 觀察指標

比較輸血組與未輸血組一般資料與實驗室指標,分析影響髖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的危險因素及預測因子。術前纖維蛋白原偏低標準為:<2 g/L[7],術前血紅蛋白偏低標準為:≤120 g/L[8],術前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標準為:>16 s[9]。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描述,兩兩間使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用n(%)表示,并采用χ2檢驗;運用二元回歸Logistic 分析影響髖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的危險因素;采用ROC 曲線分析術前纖維蛋白原、血紅蛋白及凝血酶原時間單一與聯合對術后輸血的預測價值。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輸血組與未輸血組一般資料與實驗室指標比較

284 例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輸血組72 例,非輸血212 例;兩組性別、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既往骨折病史、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年齡、BMI、高血壓、骨質疏松、手術時長、及纖維蛋白原、血紅蛋白、凝血酶原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輸血組與非輸血組一般資料與實驗室指標[n(%),()]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laboratory indicators of transfusion and non transfusion groups[n(%),()]

表1 輸血組與非輸血組一般資料與實驗室指標[n(%),()]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laboratory indicators of transfusion and non transfusion groups[n(%),()]

2.2 影響髖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的危險因素分析

將表1 有差異指標納入二元回歸Logistic 中,結果顯示手術時長增加、纖維蛋白原濃度降低、血紅蛋白濃度降低及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是影響髖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Logistic 分析影響髖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的危險因素Table 2 Logistic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ffecting blood transfusion after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2.3 纖維蛋白原、血紅蛋白及凝血酶原時間單一與聯合對髖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的預測價值

纖維蛋白原、血紅蛋白及凝血酶原時間聯合預測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90.27%、84.34%,AUC為0.755(P<0.05)。見表3、圖1。

圖1 ROC 曲線Figure 1 ROC curve

表3 ROC 曲線分析纖維蛋白原、血紅蛋白及凝血酶原時間單一與聯合對髖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的預測價值Table 3 ROC curve analysis of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fibrinogen,hemoglobin,and prothrombin tim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for blood transfusion after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3 討論

全髖關節置換術是治療缺血性股骨頭壞死、老年股骨頸骨折、強直性脊柱炎、髖關節炎等疾病的有效方法[3],其可有效改善患者髖關節功能,緩解患者疼痛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既往臨床病例資料顯示,全髖關節置換術由于手術創傷大、術中出血風險高及術后后并發癥多,常伴有圍手術期大量失血風險[10]。大量失血后,患者體內凝血因子活性、血小板水平下降及纖維蛋白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凝血功能,因此患者圍手術期輸血率較高,對患者預后具有負面影響[11]。

本研究284 例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有72 例患者進行術后輸血,輸血量達25.35%,與既往林群等[12]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經二元回歸Logistic方程分析得:手術時長增加、纖維蛋白原濃度降低、血紅蛋白濃度降低及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是影響髖關節置換術后輸血的危險因素。分析原因如下:手術時長與手術后并發癥密切相關,既往研究表明手術時長的延長將增加術中失血量與術后輸血的風險[13]。David 等[14]研究表明,手術時長與下肢全關節置換手術異體輸血的需求和輸血量直接相關,其多因素分析結果證實:手術時長每增加15 min,輸血概率將增加1.35 倍,本研究結果與其一致。眾多研究證實,術前血紅蛋白降低和出血量增多與術后輸血關系密切[15-16]。血紅蛋白濃度代表患者機體的攜氧能力,其高低對輸血量均有顯著性影響[17]。有研究報道認為,術前血紅蛋白高低對圍手術期輸血量有明顯影響,圍手術期貧血會明顯提高膝關節置換術輸血率,并影響患者術后恢復[18]。自體血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對于術中輸血量的影響很大,它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自體止血的能力。纖維蛋白原主要起到阻塞血管的作用,從而阻止過度出血。故當纖維蛋白原濃度降低時,阻塞血管和阻止過度出血能力減弱,從而加大了出血量,增加了輸血風險[19]。凝血酶原時間體現了患者機體的止血能力,術前凝血酶原時間的延長,會導致患者止血能力下降,出血風險增加,從而導致輸血風險也增加[20]。故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除了在術中嚴格規范術者手術操作以外,術前密切監測多項指標變化對患者術后輸血預測也具有重要意義。經ROC 曲線進一步證實得,纖維蛋白原、血紅蛋白及凝血酶原時間聯合檢測對預測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輸血風險的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手術時長增加、纖維蛋白原濃度降低、血紅蛋白濃度降低及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是影響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后輸血的獨立危險因素,各指標聯合檢測對于術后輸血的早期預判發生具有重要的預測價值,可為后續治療及預后提供重要信息。故可通過提高患者術前血紅蛋白濃度、改善凝血功能及減少術中出血量等措施減少輸血事件,降低術后并發癥,改善患者預后。

猜你喜歡
凝血酶原置換術髖關節
髖關節活動范圍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時間及血小板檢驗的臨床價值
血清異常凝血酶原檢測對原發性肝癌診斷的臨床價值
冰球守門員髖關節損傷與治療
肩關節置換術后并發感染的研究進展
成人型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分型與治療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引流對血紅蛋白下降和并發癥的影響
反肩置換術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參數與凝血酶原時間的臨床檢驗價值
3D打印人工髖關節獲批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