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目標本位的思想政治課教學

2024-04-12 09:46馬文超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大單元大概念思想政治課

馬文超

[摘 要]目標本位強調學生能夠在課程結束之后,形成學科核心素養,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谀繕吮疚坏乃枷胝握n教學即以大單元為單位,圍繞大概念,通過精準、精確、具體的目標定位統合學科邏輯和心理邏輯,整合思想政治課知識,開展思想政治課教學,進而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目標本位;思想政治課;核心素養;大單元;大概念

[中圖分類號]? ? G633.2?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4)04-0041-04

實施高質量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關鍵在于有效的目標定位。無論是大單元教學還是分課時教學,有效的目標定位都是首先需要考慮的。過去的教學強調的是“雙基”目標,現在強調的是素養目標,目標定位的進步反映了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目標本位強調學生能夠在課程結束之后形成科學核心素養,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確立素養目標的達成性

學習有兩種邏輯進程:一種是學科邏輯,即從課本知識出發,重視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形成知識系統,然后觀照生活實踐,將所學知識遷移、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另一種是心理邏輯,即從生活經驗出發,聯系并統合、檢驗課本知識,強調“做中學”。

這兩種看似相反的邏輯進程在教學中有各自不同的意義,二者也完全可以統合起來,即通過目標的定位,將二者交匯、融合,最終形成素養。教師在教學中應以目標本位統合學科邏輯和心理邏輯,使學生在探究中將知識系統化,在實踐應用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見圖1)。

學習思想政治課到底可以解決怎樣的實際問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強調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四個維度。這四個核心素養必須通過有效的目標定位來落實,否則就是虛無、難以企及的。

以統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政治與法治》第四課第二框“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為例,其課標要求是“列舉憲法有關人民主體地位的規定,說明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達到這個要求,就需要讓學生發自內心地認同我國的國體,認同我國的國家職能是適應我國的國體的,是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可靠保障的。要讓學生形成這個政治認同,就需要有效的目標定位。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方面,筆者是這樣設計的:結合案例,真切感受我國的新型民主和新型專政,支持國家發揚民主、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履行職能,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樣的目標設計是基于案例的,既有電視劇《狂飆》中的案例,又有《狂飆》中民警安欣的原型的案例。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真切感受國家機關及其組成人員通過履行職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如安欣二十年來,無論是否是警察身份,都一如既往地與黑惡勢力作斗爭,還有云南文山邊境管理支隊的緝毒警察雷鳴(化名)、與持刀歹徒搏斗而被砍十余刀的民警應健達、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排爆中隊長張保國……筆者讓學生親自去搜集這些為民付出的好警察、好干部的事跡資料,從而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

基于目標本位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要結合案例分析,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同時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踐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谀繕吮疚坏陌咐治?,需要優化議題設計。議題來自案例,既要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又要匹配教學內容。

依然以“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為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兩個議題。

議題1:為什么我國要常態化掃黑除惡,有“傘”必打、有“網”必破,為社會安寧“狂飆”出擊?

議題2:有“傘”必打、有“網”必破,守護百姓“安心”的“狂飆”出擊體現了怎樣的國家職能?國家還有哪些其他職能?

學生通過對這兩個議題的探究分析,具體掌握了民主與專政的相關知識,了解了國家職能的定義、國家職能與國體的關系等內容,同時能夠結合國家掃黑除惡常態化的時政熱點,分析國家職能的表現,實現了理論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升華。

本課教學的學科邏輯是從教材內容出發,闡述具體知識,并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心理邏輯則是從學生熟悉的電視劇《狂飆》和現實原型,以及打擊犯罪的實例出發,闡釋、理解并應用理論知識。這兩條線在教學中相互交織、彼此互通,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最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職業理想,或者思考在實現職業理想的過程中,國家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所發揮的作用。

二、打破課時之間的孤立性

(一)以大單元為單位組建網絡化目標集合

課程教學不能僅停留在應對考試的層面,要面向學生的未來發展,致力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學要圍繞核心素養的達成,對知識進行系統化、大單元化處理。

以統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政治與法治》第一單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例,從內容角度看,該單元包括“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三課和綜合探究“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從核心素養角度看,學生學習這些內容,是為了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成為領導核心,認同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而自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要實現“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素養目標,教師可以通過跨單元、跨模塊組建的大單元來組織教學,即形成宏觀網絡(見圖2)。

實際上,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各模塊中沒有直接體現“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知識,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適當的案例分析,整合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大單元之中,進而培育學生的政治認同核心素養。

例如,在統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4《哲學與文化》“世界是永恒發展的”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呈現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或者呈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者以小見大,通過一個家庭、一個鄉村、一個城市的變化,尤其是家鄉的進步,體現黨的正確領導,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目標。鄉土素材的應用更親切,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切身感受。

再如,在統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一課第二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及其引領下的中國巨變,闡述科學社會主義是如何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強大生命力的。

當我們以素養為目標組建網絡化的大單元時,就有了宏觀網絡。運用宏觀網絡指導各課時的教學,能打破課時之間的孤立性,在一個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體現出整體性、目的性、進階性的特點,潛移默化地實現素養目標。

(二)以大概念為內核構建結構化目標模型

思想政治課的大概念設計既可以立足于教材的現有單元,又可以立足于時政熱點。如“中國式現代化”就是一個常效時政熱點,可以作為大概念,將教材各模塊串聯成一個大單元,構建結構化目標模型,以便實現素養目標。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個概念非常大,絕不是通過幾節課的教學就可以深入人心的。用中國式現代化這個大概念組織教學,一方面要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要使學生入腦入心,全面理解、認同、踐行中國式現代化。

以中國式現代化鏈接教學內容時,可以把中國式現代化納入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相比較,從而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學生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等;可以把中國式現代化納入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任務,中國早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但仍要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奮斗,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要堅持黨的領導;可以把中國式現代化分解到經濟、政治、法治、文化、制度、外交等各個層面,鏈接必修模塊和選擇性必修模塊(見圖3)。

教學往往是逆向過程,即先將大概念呈現給學生,然后分單元、分課時地結合案例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概念形成是一個順向過程,即在接觸具體事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修正、拓展概念。思想政治課教學應將逆向過程和順向過程相結合。雖然“中國式現代化”在黨和國家的許多重要會議上已經得到全面闡述,網絡上也有各種各樣的分析,但學生并沒有十分清晰,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理解。

人們的認知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的,因此教學必須結合具體的生活案例或者時政資訊開展。例如,在“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教學中,可以列舉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的案例,將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作比較,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特點,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式現代化在某一個方面或某幾個方面的信息。

記住中國式現代化的多方面信息是一種能力,但是還不夠,還要分析多方面信息之間的內在關聯,并將教材相關知識歸納起來,進而拓展知識結構,打破原有知識體系,重新建構與大概念相關的知識網絡。在此基礎上,結合生活經驗和具體案例,自主理解和應用大概念,即運用中國式現代化來分析新時代在經濟、政治、社會、民生、文化、生態等領域的變化和發展。

(三)以四元素為經緯設計過程性目標

治大國若烹小鮮,教學又何嘗不是如此?相對而言,知識層面的教學目標比較容易實現,而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的目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有整體性的設計與規劃。

大概念教學涵蓋準備、建構、應用、反思四個過程元素。準備階段,就是要了解學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感受學習意義、明確學習方向。因此,課程導入的設計至關重要。當前的導入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忽視學情,教師一廂情愿地從自己認為合理的角度進行設計。教師應通過溝通、對話、作業等了解學情,進而撰寫單元概述,劃分課時單位。

了解學情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前置性學習。教師要提前給學生布置適當的前置性學習任務,任務可以是調查研究,可以是材料搜集,可以是案例研討,課前從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了解學情,從而使課堂更有針對性。筆者在必修3《政治與法治》第三單元教學的準備階段設計了單元學習任務流程(見圖4),以為下一階段作準備。

在建構階段,思想政治課選取的案例要具備真實性、時效性(或長效性)、權威性、典型性和可探究性。也就是說,案例必須是真實發生、對當下有影響的,能夠與教學內容有效關聯并實現遷移,來源的渠道要正規、權威,如來自中央電視臺門戶網站、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例如對于統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三課第一框“偉大的改革開放”來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的發展情況就是一個長效性案例,而華為公司從初創到發展、挫折、突破的過程是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偉大,也體現了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教學中應結合案例,設計議題,創設情境,啟發學生合作探究。例如,結合華為公司案例,筆者設計的議題是:“請在合作討論后分別繪制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歷史進程,并談談華為公司為什么能夠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發展壯大、沖破封鎖?!苯滩闹袑雀母锖蛯ν忾_放是按照時間線放在一起描述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將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進程分開繪制,并上臺展示,向其他同學闡述繪制的依據,然后將華為公司放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分析。

案例和議題在教學中的使用,需要根據學情和教學內容的難易度靈活處理。對于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而對于難度較大又十分重要的內容,則須由教師主導,幫助學生理解大概念,實現素養目標。例如,在教學“偉大的改革開放”時,筆者結合歷屆三中全會的主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部分學生就遇到了困難。這時筆者發揮主導作用,引入“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這個大概念,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改革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改革上層建筑以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

在建構階段,對于簡單的情境和容易的知識,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對于復雜的情境和困難的知識,以教師主導學習為主(見圖5)。

在應用階段,主要是進行作業設計。教師設計的作業,一方面要包含個人獨立完成的作業,應有難度梯度,分層次;另一方面要包含小組合作完成的作業,盡量做到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給不同的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在學生完成作業之后,教師要及時予以反饋。

在準備、建構、應用三個階段,都應貫穿反思,并幫助學生養成持續反思的習慣,實現學習的自我評價與提升。

綜上所述,基于目標本位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在大概念的引領下,結合大單元教學,擺脫了過去課時主義的窠臼,在師生互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劉徽.大概念教學:素養導向的單元整體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

[3]? 布蘭思福特.人是如何學習的[M].程可拉,孫亞玲,王旭卿,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 袁? ? 妮)

猜你喜歡
大單元大概念思想政治課
高中生物大單元整體學習的實踐研究
道德與法治“大單元”主題教學視角下的建構實踐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籃球項目大單元教學的設計思路研究
高中歷史大單元教學淺探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級現代詩歌教學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領高中物理教學
高中與高校思政課銜接的問題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有效性研究
論思想政治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