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料實證素養層級水平劃分的解讀與培養

2024-04-12 19:47吳摩霄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史料實證解讀培養

吳摩霄

[摘 要]史料實證素養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立足《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抓住史料實證素養的4個層級水平的本質,將史料實證素養培育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而讓史料實證素養在歷史課堂中落地生根。

[關鍵詞]史料實證;核心素養;解讀;培養

[中圖分類號]? ? G633.51?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4)04-0071-03

近代史學家傅斯年曾言:“史學就是史料學?!庇纱丝梢?,歷史學的性質決定了高中歷史教學應當以史料為基礎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和實證精神。史料實證素養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下文簡稱《課標》)將史料實證素養劃分為四個層級水平,這就為培育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提供了可行性路徑。

一、史料實證素養的內涵

《課標》指出,史料實證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和方法。這簡短的一句話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無論是歷史學習還是歷史研究,史料都具有重要價值。史料實證素養要求學生學會通過多種途徑搜集史料,并對史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能夠運用史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二,史料實證體現了一種實證思維。歷史學之所以稱得上是一門科學,最主要的原因是強調一切從證據出發,通過對史料展開辨析、推理和論證,強化實證意識。其三,史料實證不僅體現了能力培養要求,還體現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強調培養學生求真求實、嚴謹認真的態度。

由上可見,史料實證作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維度,對于提升學生證據意識、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提升學生史料實證素養是歷史教學的應然追求。

二、史料實證素養四個層級水平的解讀與培養

《課標》不僅闡述了史料實證素養的內涵,還將史料實證素養按照從低到高劃分為四個層級水平。這樣的層級水平劃分,為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提供了方向性指導。下面筆者對史料實證素養的四個層級水平進行解讀。

(一)史料實證素養水平1的解讀與培養

依據《課標》可知,史料實證素養水平1包含三個方面:①能夠區分史料的不同類型;②在解答某一歷史問題時,能夠嘗試從多種渠道獲取與該問題相關的史料;③能夠從所獲得的材料中提取有關的信息。水平1是史料實證素養最低層級的要求,主要涉及區別史料類型、搜集史料,以及簡單地從史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關于水平1-①,從呈現方式來看,史料可以分為文字史料、實物史料、口傳史料等;從價值來看,史料可以分為直接史料和間接史料;從來源來看,史料可以分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但是二者的界限并不明確,即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的區別是有彈性的。

關于水平1-②,教師要拓寬學生獲取史料的途徑,讓學生了解檔案館、出土文物等都是常見的史料來源途徑;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場所,提高史料來源的多樣性。

關于水平1-③,從史料中獲取信息是史料實證素養最基本的要求,教師可從試題考查的角度分析這一層級的指向,以提高學生對這一能力要求的認識。如:

在唐代之前,荊楚民間存在一種祈求豐收的“牽鉤之戲”,至唐代稱作“拔河”,廣為流傳。唐玄宗《觀拔河俗戲》詩云:“壯徒恒賈勇,拔拒抵長河?!A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边@反映了在唐代(? ? ? ? )

A.江南文化成為主流

B.耕戰結合觀念深入人心

C.陽剛與力量受到推崇

D.詩歌以描寫宮廷生活為主

從內容上來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本題能使學生認識到農業勞動的價值,且對學生的史料閱讀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教材中沒有本題相關的知識點,因此需要學生解讀材料,并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皦淹胶阗Z勇”的意思是年輕力壯的漢子要鼓起勇氣?!邦A期年歲稔”則反映出人們通過組織拔河比賽的方式來祈求莊稼豐收,這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崇尚力量和陽剛之氣。由此可見,解答這類題,學生能否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尤為重要。

(二)史料實證素養水平2的解讀與培養

依據《課標》可知,史料實證素養水平2包含三個方面:①能夠認識不同類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價值;②明了史料在歷史敘述中的基礎作用;③在對史事與現實問題進行論述的過程中,能夠嘗試運用史料作為證據論證自己的觀點。水平2對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讓學生運用史料論證自己的觀點,形成自己的歷史解釋。

關于水平2-①,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史料的類型不同,特點也有所差異,它們之間相輔相成、相互補充,共同起到論證史實、提升歷史解釋能力的作用。實物史料具有很強的直觀性,但其反映的大多是某個歷史片段,系統性稍微遜色,因此,實物史料獨立論證的功能較差,經常需要與其他史料綜合論證;口傳史料經過一代代人口頭相傳,難免會出現失真走樣的現象;文字史料在史料中占據核心地位,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官方的文字史料,比如政府檔案、條約、詔令等,而且不能忽視私人記載的文字史料,比如日記、書信等。史料類型不同,價值也不同,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各種史料的特點,合理、綜合運用史料對相關問題進行印證,從而提升結論的可靠性,最大限度還原真實的歷史。

關于水平2-②,史料雖然不會直接考查,但是會在各種歷史題型中體現出來。通過分析歷年高考試題可以發現,高考試卷中總會出現大量史料,既可能出現在主觀題中,又可能出現在選擇題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到史料在歷史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史料在歷史敘述中的基礎性作用。

關于水平2-③,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史料進行理性判斷與合理運用。如在講到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時,教師為學生出示了史料一、二。

史料一? ? 我們在重新審視鴉片戰爭時……如果不是英國,那么別的國家也會這么做的……這只是歷史的巧合罷了。

——摘編自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遷》

史料二? ? 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以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這種機會也許不會再來,是不可能輕易放過的。

——摘編自《安德魯·韓德森致拉本特函》

針對史料一,教師引導學生對“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展開探討。通過分析史料一,學生得出:鴉片戰爭爆發是必然的,工業革命后,西方列強不斷向世界展開殖民擴張,鴉片戰爭是西方列強在世界范圍展開殖民擴張的重要表現。通過對史料二的分析,學生發現:虎門銷煙是英國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借口,是西方列強向世界殖民擴張獲取利益的重要體現。該環節意在讓學生通過史料分析,論證史料觀點,主要考查學生對史料進行理性判斷與合理運用的能力,即對水平2-③的考查。

(三)史料實證素養水平3的解讀與培養

依據《課標》可知,史料實證素養水平3包含兩個方面:①在探究特定歷史問題時,能夠對史料進行整理和辨析;②能夠利用不同類型的史料,對所探究的問題進行互證,形成對該問題更全面、更豐富的解釋。水平3將對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要求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它要求學生能夠辨析不同類型的史料,對特定問題展開互證,從而得出更加可靠的結論。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本身具有復雜性,在很多情況下并非簡單的“非此即彼”,需要對相關史料進行辨析和互證,這實際上彰顯了史料實證的本質。具體來說,水平3要求學生能夠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對史料進行整理,并對各種類型的史料進行對比和互證。由此可見,水平3對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要求更加具體且深入,要求學生從淺顯的歷史表象過渡到深入的歷史理解,進而得出更加合理、更加客觀的歷史認識和歷史解釋。

關于水平3-①,教師可在教學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的內容時,為學生展示1853年馬克思在《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中的相關內容,馬克思用“雙重使命”來形容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即 “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和“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然而,到1881年,針對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馬克思又指出,這種行為不是使當地人民前進,而是使他們后退。據此,教師設計如下問題:“針對同一問題,馬克思的觀點有什么變化?這種變化發生的原因是什么?”這就要求學生將上述兩則史料充分結合起來進行思考和辨析。因此,該問題主要是對水平3-①的考查。

關于水平3-②,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某個歷史問題進行研究時,除了通過多樣化的史料對歷史事實進行全方位的理解,還可以嘗試運用多樣化史料進行相互論證,以達到互證的目的。比如,在學習九一八事變時,為了讓學生對“不抵抗政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師為學生出示了史料三、四、五。

史料三? ? 九一八事變前,蔣介石說,槍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頂多三天就亡國了。

——摘編自馮玉祥《我所認識的蔣介石》

史料四? ? 政府現在既以此案訴之于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沖突……。

——國民政府《告全國民眾書》

史料五? ? 中國亡于帝國主義,我們還能當亡國奴,尚可茍延殘喘,若亡于共產黨,則縱肯為奴隸亦不可得?!?/p>

——1931年8月22日,蔣介石

這三則史料從不同角度闡釋了蔣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敵人強大、過分依賴國聯、對共產黨的仇視。立場不同,價值觀不同,對同一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看法。通過史料三、四、五的互證,學生對“不抵抗政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提升水平3-②。由此可見,針對某個具體問題,使用多則史料相互印證,能夠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審視歷史問題,獲得對歷史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這對史料實證素養的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四)史料實證素養水平4的解讀與培養

依據《課標》可知,史料實證素養水平4包含三個方面:①能夠比較、分析不同來源、不同觀點的史料;②能夠在辨別史料作者意圖的基礎上利用史料;③在對歷史和現實問題進行獨立探究的過程中,能夠恰當地運用史料對所探究問題進行論述。水平4要求學生關注史料的出處,能夠辨別作者的意圖,并能夠運用史料解決實際問題。

關于水平4-①,教師出示如下試題:

關于宋太祖駕崩前夜宋太宗(時為晉王)的活動,北宋時期有不同記載?!独m湘山野錄》記載,宋太宗當晚曾與其兄在宮中飲酒,并宿于宮中?!赌浡劇穭t稱,那晚宋太宗并未進宮。這反映出(? ? ? ?)

A.歷史事實都是通過歷史敘述呈現的

B.同一歷史事實會有不同的歷史記載

C.歷史敘述不能客觀準確再現歷史事實

D.綜合多種歷史敘述即可確認歷史事實

這道題旨在引導學生對多則史料進行對比和分析,進而論證歷史問題。由題目可知,這兩則史料對同一歷史事件的記載有互相矛盾的地方,這就使學生認識到針對同一歷史事件,不同歷史文獻的記載存在一定的差異,甚至還會出現截然不同的觀點。

關于水平4-②,在講到挑起甲午中日戰爭的責任方時,日本的《近世帝國海軍史要》中記載:“敵我距離約三千米,‘濟遠號首先開炮,我亦迎戰?!敝袊摹稘h航海日志》中則是這樣記載的:“7點45分,倭三艦同放真彈子,轟擊我船,我船即刻還炮?!比毡尽袄怂佟碧栄惭笈炁為L東鄉平八郎日記中寫道:“七月二十五日午前7點20分,在豐島海上遠遠望見清國軍艦濟遠號和廣乙號,即時下戰斗命令?!蓖ㄟ^這樣的史料對比,學生容易得出:國家立場不同,觀點也就不同;中日雙方都指對方是戰爭的挑起者,但是東鄉平八郎作為戰爭親歷者,其史料具有很強的可靠性;多種史料相互印證,就能得出最接近事實的結論。

關于水平4-③,在講到“太平天國運動”時,有史料反映太平軍軍紀嚴明、發展經濟、善待百姓,還有史料反映太平軍軍紀廢弛、破壞生產、內部矛盾叢生。我們不能僅憑某一方面的史料去評價太平天國運動。只有全面、理性地應用史料、分析史料,才能真正跳出歷史結論的框框,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最終對歷史現象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價。

總之,史料實證素養的培育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要求教師深入理解史料實證素養4個層級水平,并將其融合和貫通,將史料實證素養培育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最終讓史料實證素養在歷史課堂中落地生根。

[? ?參? ?考? ?文? ?獻? ?]

[1]? 徐永琴,何成剛.高中歷史史料實證素養水平1-4解讀與教學建議[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9(2):45-51.

[2]? 李倩瑩.史料實證素養的分層考查與備考策略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2022(12):63-66.

[3]? 刁蕓. 高考歷史試題史料實證素養的考查研究[D].南充:西華師范大學,2020.

(責任編輯? ? 袁? ? 妮)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課題編號:2021A033)“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歷史情境教學策略研究”,2019年黔東南州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課題編號:2019A007)“新課標視域下高中歷史教學‘史料實證素養培養途徑的實踐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史料實證解讀培養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培育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史料實證”素養論析
史學閱讀與史料教學
以“史料實證”為中心的高三歷史復習課
解讀日本攝影家植田正治的擺拍寫實現象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