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黨史學習教育中運用圖像敘事的意義、困境及路徑

2024-04-21 04:33李雯雯張顯全
鄧小平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黨史學習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李雯雯 張顯全

〔關鍵詞〕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圖像敘事;思想政治教育

圖像敘事即圖像與敘事的結合,從概念上講,它是指存在于人類文化系統中的、以多種傳播媒介為載體,尤其是以影視、繪畫、攝影、廣告等圖像符號為基本表意系統的敘事表達。①圖像敘事在其生動性、感染性、直觀性上有文本敘事所不具備且無法比擬的優勢。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落實好常態化長效化要求,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三全育人”①的必然要求。黨史本身所具備的“故事性”本色,高校課堂、網絡、實踐等育人陣地的多樣性,以及傳播技術、視覺媒體的加速助推,讓圖像敘事成為了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必選方法、首選方法。因此,在全面推動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背景下,厘清運用圖像敘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現實困境及實踐進路,對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規律的認知、夯實教育成效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一、高校黨史學習教育中運用圖像敘事的重要意義

新時代將圖像敘事融入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既能凸顯黨史“故事性”本色、推動高校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又能傳承中國共產黨敘事方式的優良傳統、回應“讀圖時代”的呼喚,還能形成敘事教學合力、符合學生思維規律。這使得圖像敘事在高校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凸顯黨史“故事性”本色,推動高校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根據黨中央工作部署,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內容有: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黨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黨始終不渝為人民的初心宗旨,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黨在長期奮斗中鑄就的偉大精神,黨成功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寶貴經驗等等,概括起來又可分為黨的百年奮斗史、理論創新史、自身建設史。實際上,無論是黨的百年奮斗史、理論創新史抑或自身建設史,尤其是黨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均可從黨史史料記載中找到相對應的歷史圖像記錄。中國共產黨的圖像史料包括革命戰爭、政權建設、社會生活、領袖人物以及英雄模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從視覺層面記載著黨與國家的政治變遷和社會變革進程。②“故事性”是黨史的基本特征,從圖像敘事切入中國共產黨黨史,可以穿越時空限制,傳遞圖像聲音,講好黨史故事,擦亮黨史“故事性”底色,讓黨史圖像中蘊含的歷史演進脈絡以及政治文化現象立體式呈現在人們面前,浸潤式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氛圍。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目的就是在加強黨史學科建設的基礎上不斷推動黨員干部、青年師生走進馬克思主義經典和紅色經典文化,促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要讓黨史以“接地氣”的姿態走入“尋常百姓家”,選擇恰當的教育方法和敘事手段就顯得格外重要。區別于讀原著、聽報告、搞競賽等傳統教育方式,實踐中互動式學習、體驗式學習、浸潤式學習等方式不斷興起,讓圖像敘事的“參與度”與“出鏡率”都大幅度提升。將圖像敘事作為重要教育方法融入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深入挖掘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各類圖像史所蘊含的育人資源,轉化為具體生動的敘事語言,融入課堂教學、實踐活動開展、校園文化塑造,真正推動黨史“進校園”“進課堂”“進活動”“進頭腦”,讓不同專業、不同學段的學生共享精神財富,推動高校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二)傳承中國共產黨敘事方式優良傳統,回應“讀圖時代”的呼喚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雹僭诟锩?、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以及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人都高度重視歷史學習,努力學好歷史、用好歷史,做到以史為鑒?;赝麣v史長卷,圖像敘事貫穿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宣傳思想工作的優良傳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除了要學習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也要學習借鑒黨敘事方式的優良傳統。

在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過程中,畫報這一直觀方式就被運用到旨在啟發工人覺悟的宣傳工作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工人畫報》《農民畫報》等畫報及大量革命漫畫作品,積累了革命時期圖像敘事的經驗,也讓圖像敘事重要性得以凸顯。此后,圖像敘事的應用日愈增多。新中國成立后,圖像敘事得到了廣泛推廣,主要應用于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的紀念活動,重大歷史事件的政治動員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中。在運用形式上,除了傳統靜態的照片、畫冊等手段被廣泛運用,動態的電影、電視作品也開始被推廣運用,《地道戰》《地雷戰》《上甘嶺》等優秀影視作品的出現,讓圖像敘事方式更加立體豐滿起來。

隨著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特別是移動智能終端的迅速普及,社會快速進入了“讀圖時代”。在高校,圖像對青年師生的影響滲透式蔓延,在互聯網空間,圖像語言的出現頻率正在趕超文字語言,教育場域呈現“圖像化”,作為“網絡原住民”的高校學生對于感官沖擊和良好視覺體驗的需求愈加強烈。圖像閱讀的廣泛性、普及性以及突出的紀實性賦予讀圖時代的圖像更深層次的敘事功能。②也因如此,紅色教育展廳、歷史圖片展、紅色電影電視劇短視頻及綜藝節目等被廣泛地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史學習教育中。

(三)形成敘事教學合力,符合學生思維規律

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文本敘事仍是主要方式,這一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一黨史學習教育主渠道上體現得尤其明顯。但無論是黨史本身所富含的圖像資源對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支撐,還是其“故事性”顯著特征對于黨史學習教育敘事方式的需求,抑或是當前傳統文本敘事運用中所出現的教育過程生硬、教育實效不足的現實需要,圖像敘事都毫無疑問成為了文本敘事的重要補充,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承擔著創設教育情境、重塑教育關系、促進學生知情意行轉化的關鍵作用。

黨史學習教育敘事的有效性離不開良好情境的創設。圖像敘事的象征性、暗喻性特點能夠為黨史學習教育創設良好的認知場域、營造濃厚的氛圍感,這既能有效彰顯和體現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及內容,也為教育者實施教育過程提供有效的情感、環境支撐,讓豐富的黨史教育資源、素材在既定的教育空間內從靜態陳放走向動態解析。教育者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運用圖像敘事來創設教育情境,有利于將文本敘事所內含的抽象生澀的教育內容轉變為可視可感的具體形態,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圖像敘事與文本敘事協同發力,才能進一步提高教育實效。

黨史學習教育中圖像敘事的運用有助于拓寬教育者和教育對象的互動交流空間,進一步重塑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之間的關系。傳統文本敘事主要采用灌輸式教育方式,強調教育者的絕對權威,教育對象更多以“聽”的姿態參與教學過程。實踐證明,這樣的教育方式長期單獨運用,會導致教育者與教育對象關系的固化、疏離甚至對抗。與文本相比,圖像的最大特征便是可視化,能對教育內容進行生動描述。在圖像敘事運用中,教育者和教育對象由“你說我聽”轉變為“同看共思”的狀態,共同挖掘并賦予圖像教育功效,同步表達對圖像內容的感受、理解和體悟,也因此帶來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由二元轉變為互為主體、同向同行,在提高黨史學習教育質效上共同參與、協同發力。

黨史學習教育中圖像敘事的運用符合學生思維過程,有效建構了黨史學習教育“知情意行”的運行過程。唯物辯證法科學揭示了人們“具體—抽象—具體”的思維認知圖式。直觀、可視化的黨史圖像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具體化、具象化的教育內容及感性具體的教育情境,經由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同看共思”,形成對黨的歷史的正向認知,并對其作出情感上的積極評價,形成深刻情感認同,進而將黨史圖像內涵的豐厚價值深入挖掘并升華為凝練、深刻的抽象思維,涵養崇高理想信念。在此基礎上,教育者繼續運用圖像敘事為教育對象在教育過程中生成的抽象認知提供具體化的敘事驗證,并達到指導教育對象具體實踐的目的。

二、高校黨史學習教育中運用圖像敘事的現實困境

高校肩負著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用好圖像敘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需要針對青年學生特點悉心研究實效性強的教育方式方法。為此,要深入分析教育過程中在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內容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建立有針對性的、精準化的長效落實機制,確保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一)教育者:主體單一,且敘事能力尚不能滿足教育需求

單一的教育主體很難完全發揮圖像敘事的教育優勢,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目的鮮明、組織有序、計劃嚴密,具有政治教化功能,在本質上屬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②“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③等重要觀點。對于承擔著立德樹人使命的高等院校來說,思想政治工作關乎辦學方向、關乎育人根本。從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角度看,高校黨史學習教育需要在學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多部門協同,多主體參與。但實踐中,黨史學習教育卻基本依賴于宣傳部門組織調動,在課堂陣地則集中依賴于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認為黨史學習教育只是主管部門或者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事情的固化思維依舊沒有破除,“被動參與”現象并不鮮見。黨史學習教育雖然是在黨內開展的以縣處級干部為重點的集中教育,但從培養新時代青年傳承紅色基因的維度,在高校有實現青年學生全覆蓋的現實需求。目前單一的教育主體無法滿足這一現實需求,僅僅依靠思政課教師運用圖像敘事也無法完全發揮這一敘事方法的優勢。

教育者在圖像敘事的應用能力上表現不佳。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例,一是在圖像敘事的內容選擇上不夠貼切。有的沒有較好地兼顧宏觀圖像敘事與微觀圖像敘事的關系,或是過多選擇關于國家層面頂層設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圖像內容,或是囿于歷史進程中社會民眾個體的微觀視角描述;有的沒有較好地處理教育目標與青年學生實際需求之間的關系,在圖像內容選取上沒有緊密貼合青年學生生活實際,這就導致了敘事效果不佳。二是在圖像敘事的方法選擇上,圖像敘事與文本敘事的結合運用不夠到位。教育者普遍意識到要將文本敘事與圖像敘事結合運用來提升教育實效,但在實踐中仍出現了或是只將圖像敘事作為教育過程的“零星點綴”,而沒有深入挖掘圖像敘事與文本敘事的邏輯互動關聯,或是一味突出圖像敘事,讓其在青年學生關于黨史學習的理性建構中“喧賓奪主”。三是在圖像敘事的載體選擇上,部分教育者信息素養仍不夠高。教育者對于混合式教育方法的掌握還不夠嫻熟,在紛繁網絡空間甄選恰當圖像內容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對于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線上教育設計者的意識還不夠強烈,對于優質網絡教育資源的利用及精品線上課程的開發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強。

(二)教育對象:碎片式閱讀方式對敘事過程帶來侵擾

各種事物都具有其兩面性,“讀圖時代”亦是如此。一方面帶來了海量的圖像資源,極大地豐富了黨史學習教育內容,在敘事手段上圖像敘事作為文本敘事的重要補充,二者協同發揮作用,為黨史學習教育在高校落地生根提供了重要路徑和有力保障。但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的躍進擴展,青年學生更趨向以碎片化的學習閱讀習慣來認知、加工或解讀生活中的各類型圖像,習慣依據個人喜好選擇圖像內容,滿足視覺感官刺激?!耙粓D讀懂”式圖像的大量涌現更是加速降低了青年學生運用邏輯思維辨析圖像意蘊、解讀圖像內隱價值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懶于以理性的方式選擇、解讀、編碼圖像,排斥抽象邏輯思維。久而久之,他們的思維方式被碎片化的圖像所挾制和宰制,從而導致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出現鈍化趨勢,深度思考的意識和能力也隨之下降。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其目的絕不是只停留在閱讀圖像、了解黨史故事的層面。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關于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對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提出了“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①十六字的明確要求,要做到在明理中切實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這三個基本問題。但在現實中,青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鈍化與弄清以上三個基本問題的邏輯理路之間存在現實性矛盾,與高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目的背向而行。

此外,與邏輯思維能力鈍化同步出現的還有青年學生表達能力的鈍化。對于圖像的瀏覽式閱讀方式讓青年學生將更多注意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圖像等直觀性信息的讀取上,“習慣看圖、不習慣思考,看圖不看字”成為當下較常見的現象。對于文字閱讀的“沒有耐心”往往直接造成青年學生詞語匱乏及鈍化,表達能力下降,這正是因為忽略了語言文字的邏輯建構有著圖像所無法比擬也無法替代的優勢。當前,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開展特別需要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交流互動,教育對象能否準確地將自身對于圖像的理解程度及教育過程、教育效果的意見建議反饋至教育者,決定著二者互為主體關系的塑造,決定著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效。

(三)教育內容:圖像“泛濫化”、片面真實性與教育的求真求實取向之間存在矛盾

移動終端的廣泛運用讓圖像對于傳統社會的影響日益增強。與文字閱讀相比,越來越多的人群傾向于通過圖像閱讀來了解社會。尤其是各類影視化作品、短視頻的爆發式創作、制作,在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甄選教育內容的巨大挑戰。從善用圖像敘事的角度,亟需大量圖像來吸引青年學生、充實教育內容、創設教育情境、激發情感認同,但諸如一些紅色“神劇”以及一些低品質、高重復、只喊口號以吸引眼球的紅色“神視頻”的存在,讓部分青年學生對于紅色文化教育產生抵觸情緒,消解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效。

與教育“內容為王”需求相對應,圖像以及圖像敘事均一定程度呈現“流量為王”的趨勢?!傲髁繛橥酢痹趫D像上的呈現邏輯就是不擇手段不斷滿足被制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讀圖欲望。也正是在“流量為王”的目標刺激下,社會上才衍生出如上所述的紅色“神劇”“神視頻”產品。一方面,培養了人們不好的讀圖習慣,使人們更加習慣于、滿足于虛假“主旋律”的視覺感官體驗;另一方面,讓人們對于圖像信息的讀取更加淺層次化,黨史學習教育話語的解釋力和感召力被遮蔽,這給通過圖像敘事達到讓百年黨史和紅色文化觸達人心、昂揚青年斗志、傳承紅色基因的教育目標造成阻礙。

此外,圖像的直觀化特征給人們帶來了“眼見為實”的認知并形成思維定勢。實際上,圖像是對真實的模仿和擬制,而真實的客觀存在并不構成圖像,而只構成一種景觀。①因此,如果教育者在選取圖像內容時沒有對圖像的拍攝制作背景、過程等信息進行深入了解和把握,則極有可能出現錯誤解讀、片面傳達圖像信息的情況。另外,圖像的碎片化、片段化特點也要求教育者必須具備高質量的圖像素養,能立足于黨的百年奮斗史以及圖像的時代背景,系統全面而非碎片化地完成圖像敘事任務。

三、高校黨史學習教育中運用圖像敘事的實踐進路

在高校黨史學習教育中運用好圖像敘事是一項系統性實踐活動,需要強化敘事價值引領、豐富敘事資源庫、練實敘事基本功、匯聚敘事力量、不斷拓寬敘事路徑,才能顯現圖像敘事應用于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意義價值。

(一)遵循敘事規律與貼合學生實際相結合,強化敘事價值引領

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圖像敘事也是如此。黨史學習教育中,圖像敘事的運行規律集中體現為“建構對黨史的正向認知—激發對黨史的情感認同—涵養崇高理想信念—外化為具體實踐行為”的運行過程。這既是圖像敘事運用的基本遵循,也是圖像敘事能夠發揮價值引領功效的關鍵所在。教育者在圖像敘事運用的“準備—實施—反饋—反思”的各環節都要嚴格遵循這一運行圖式,將圖像敘事運用的目標定位在引導青年學生將對黨史的正向認知、對黨史知識的把握與青年已有的知識體系融為一體,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黨史觀并與其已有價值體系融為一體,激發青年學生斗志,更好地走好人生之路。

黨史學習教育在本質上仍屬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疇。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厘清青年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以及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面臨的難題。前者是教育者選取恰當教育內容、教育載體、教育方式方法的出發點,破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則是教育者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以及讓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更加明顯的關鍵所在,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則。在黨史學習教育圖像敘事的語境中,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教育者在設計圖像敘事過程中要將遵循教育規律與遵循青年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緊密結合,避免自說自話,要依據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建構圖像敘事策略與敘事模式,進而將經過實踐檢驗的策略、模式進行總結、凝練,上升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新樣態,以此豐富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

(二)甄選圖像與創作圖像相結合,豐富敘事資源庫

圖像娛樂化、泛濫化、同質化的現象給教育者甄選教育內容帶來巨大挑戰。一方面,教育者如不仔細甄別,讓失真失實、質量低劣的圖像內容進入教育場景,圍繞這些圖像內容建構圖像敘事過程,無疑會直接降低教育對象對于教育者本身的信任度,修復這種信任又需要教育者投入更大精力,于教育效果無益;另一方面,也并非所有圖像都適合作為教育內容,有些圖像立意深遠但距離當前學段教育對象的思想、生活實際過遠,有些圖像構圖精美但容易產生視聽覺歧義等。這些內容都不適于簡單移植到高校黨史學習教育中。加強對于黨史圖像的甄選能力,首先,需要教育者對于黨史學習教育的目的有正確認知,對教育目標有清晰定位,對選錯、用錯圖像帶來的后果有清醒認識;其次,“欲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教育者要自覺加強黨史學習,全面系統地掌握黨史知識,這也是增強黨史圖像甄選能力的重要基礎;最后,需要教育者廣泛提高信息素養,熟練使用互聯網工具,熟練把握互聯網傳播規律,練就甄別圖像的“火眼金睛”。

此外,教育者還要有意識、有計劃地依托各類新媒體平臺,依托校內師生力量,創作可視化圖像教材,不斷豐富可供選擇的圖像敘事資源庫。如筆者所在的青島科技大學,就于黨史學習教育期間策劃推出《黨史故事我來講》欄目。欄目共錄制視頻20余期,音頻40余期,涵蓋了中共一大、南昌會議、古田會議、遵義會議等重要事件,“繡紅旗”、“半條被子”、“腰纏萬貫的‘討米人”等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跡以及井岡山精神、五四精神等紅色精神,參與錄制的師生以接地氣的方式、有代入感的話語傾情講述、弘揚傳承革命精神。依托學校融媒體中心,系列作品同步在校內媒體聚合傳播,引發師生廣泛關注,增強了黨史學習教育效果。

(三)圖像敘事與文本敘事相結合,練實敘事基本功

如何處理好圖像敘事與文本敘事的關系是一個常提常新的話題。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文本敘事占據絕對優勢。教育者遵循“自上而下”的運行邏輯,依賴文本敘事的邏輯建構優勢實施教育過程;受教育者在接受、消化、吸收教育內容中往往處于被動位置,也容易造成教育內容無法深入、精準地觸達人心。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圖像尤其是動態圖像日益增多,教育者開始意識到運用圖像敘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圖像敘事也越發成為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表達內心感悟、交流心得體會的重要途徑,成為破解傳統單一使用文本敘事方法產生的“孤島”現象的關鍵環節。但這時又出現部分教育者過度使用圖像敘事甚至以圖像敘事替代文本敘事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效果。

當前,“圖文并茂”既是黨史學習教育過程的理想形態,也是教育成效能夠得以彰顯的優化路徑。處理圖像敘事與文本敘事的關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融合工作,無論是將文本敘事作為圖像敘事的注釋,還是把圖像敘事作為文本敘事的顯性釋義,教育者都要把握好圖像直觀性與文字邏輯性之間的耦合,讓圖像敘事在文本敘事中找到精準意義指向,讓文本敘事在圖像敘事中克服空洞乏味。在二者的具體使用配比上,要結合教育內容和教育目標科學設計,而不是片面追求數量比例。比如,在教學導入環節,教育者可充分利用圖像敘事創設教育情境;在黨史知識的學理闡釋中,務必更多發揮文本敘事的重要作用;在實踐指導環節,教育者又可給予受教育者更多直觀圖像的指引;等等。

(四)多主體與多平臺聯動,匯聚敘事力量

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將其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結合起來,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結合起來,與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實際結合起來,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教學、科研、管理等日常工作,融入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成干事創業的務實行動和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從“三全育人”的角度而言,圖像敘事的運用理應也必須是多主體、多平臺協同聯動,最大化地匯聚起敘事力量。如以思想政治課為主,各相關專業課程全面滲透,精心開展黨史教育圖像敘事進課堂活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調動各類教學主體積極性,豐富完善教學手段,科學編寫教案或教學大綱,認真組織開展集體備課備講,科學準備教學內容;利用黨校、主題班會、團日活動等黨團組織活動,通過組織傳播的方式夯實黨史學習教育圖像敘事成效,并認真總結經驗成果;打造、推廣一批高質量、有影響力的文化圖像產品,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加強“思政”嵌入、“場景”賦能,開展校園紅色文化展演,打造校園“紅色名片”;精選內容錄制微黨課、微思政課、微團課、大學生講黨史故事微視頻,依托專業師生力量創作“百年黨史”系列漫畫作品、原創紅歌、編排紅色歌舞劇,并組織評選優秀作品在校內外媒體平臺集中宣傳展播,引導青年學生聽黨話、跟黨走;組織開展大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主題活動,通過學生講黨史故事反向開展圖像敘事,以強化自我教育的方式引導青年學生學史、明史、悟史,從黨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五)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拓寬敘事路徑

多措并舉做好引進來工作。首先,將“翻轉課堂”①引入黨史學習教育課堂教學環節。具體而言,課前,學生可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匯集、整理優質黨史圖像資源,自主學習、消化,自主編碼形成帶有自我價值取向的圖像信息;課中,在教師創設的黨史教育情境中,與師生現場交流互動,將感悟、困惑直觀呈現給教師,教師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導與解答;課下,學生繼續反思、學習,從百年黨史中感悟思想偉力。其次,持續做好“紅色云展廳”等優質紅色圖像資源進校園活動。通過組織紅色展館網上參觀、開展紅色主題班團活動、上好紅色思政大課、舉辦紅色文藝演出等方式全面發揮線上平臺在圖像敘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充分依托地方黨史資源等各類黨史圖像資源,并結合學校學科專業特點,全面加強文化館、圖片展、黨史展廳等硬件建設,推動圖像敘事走入日常,走向大眾化,在潤物無聲中完成敘事任務。

開闊思路做好走出去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地方紅色資源,走出去開展“現場教學”。以青島為例,市區及周邊就有青島黨史紀念館、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李慰農公園、青島楊家山里紅色教育基地等多處紅色教育基地。這些基地有的在室內,有的在戶外,有的是沿著歷史脈絡展示黨史人物群像,有的是對先進典型事跡進行深入介紹,都是高校師生學習黨史、重溫初心的生動教材和重要陣地。二是通過社會實踐、教學實踐等項目夯實黨史圖像敘事成效。在教師的指導下,青年學生將黨史學習教育的學習成果通過圖像敘事的方法融入黨史知識宣講、黨史成就展覽、黨史文化宣傳等實踐活動,更加充分地傳承紅色文化基因。

(責任編輯肖雪蓮)

猜你喜歡
黨史學習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創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青年學生中落地生根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團屯墾戍邊歷史
以史為鑒,切實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質量
學習習近平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重要論述的幾點思考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