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語篇的語法銜接機制研究

2024-04-21 16:32趙婷
中國民族博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語篇分析散文

趙婷

【摘 要】銜接是語篇構成的重要手段,本文以Halliday&Hasan銜接理論為基礎,將語法銜接分為照應、替代、省略、連接。文章以《中國當代散文百家》中的10篇散文為語料,研究散文語篇具有的語法銜接功能,認為照應是其主要的語法銜接手段。

【關鍵詞】語篇分析;銜接機制;散文

【中圖分類號】H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1—231—03

引言

Halliday&Hasan(1976)《英語的銜接》一書的出版標志著語篇銜接理論的創立。Halliday&Hasan對銜接進行定義并提出了一套系統的語篇銜接理論。他們將語篇銜接方式分為指稱、替代、省略、連接、詞匯銜接。胡壯麟(1994)在Halliday&Hasan的基礎上,擴大語篇銜接的范圍,將及物性結構、語調、語音模式、語篇結構作為銜接手段。朱永生(2001)通過大量語料對英漢銜接方式進行對比,提出照應、替代、省略、連接、重復、同義詞、反義詞、上下義關系、搭配等語篇銜接方式。

近年來,銜接理論在國內不斷發展完善,研究者開始對銜接理論的應用價值進行探索。于學勇(2007)、王丹(2014)、郭鳳霞(2021)等將銜接理論應用于具體語篇分析中,擴大了語篇分析的研究范圍。目前針對文藝語篇的銜接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說、詩歌等文學體裁,而對散文語篇研究較少。

因此,本文從《中國當代散文百家》選取10篇散文約2.1萬字作為語料進行篩選統計,結合散文語篇的語言形式和特點研究語法銜接的具體應用情況,并運用銜接理論對散文語篇的銜接機制進行探究。

一、散文語篇語法銜接手段的運用特點

Halliday&Hasan認為銜接是一個語義概念,“當語篇中某個成分的意義解釋需要依賴對另一個成分的解釋時便出現了銜接”(Halliday&Hasan:2007)。語篇以語言項目為基礎進行建構,語言成分之間存在的銜接關系使得語篇在結構上更加緊湊并形成一個整體。銜接作為語言系統的一部分,語言項目本身存在銜接的可能性。因此,根據語言成分的銜接功能和表達意義是否具體,將其分為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即概括意義由語法進行表達,具體意義由詞匯表達。其中語法銜接根據語言項目具有的銜接功能進一步分為照應、省略、替代、連接。下面將對散文語篇中的銜接手段展開具體討論。

(一)照應

當語篇中某一語言成分需要依據其所指對象進行理解時就形成了照應關系,且具有照應關系的兩個語言成分可以相互進行解釋,因此,照應又稱為指稱。Halliday&Hasan從語用功能的角度將照應分為外指和內指,在語篇理解過程中需要從語篇外部尋找所指對象的為外指,而從語篇內部尋找所指對象的為內指。本文僅討論語篇內部的銜接關系,外指銜接不作為文章討論對象。根據語篇內部指稱類型的不同,將其分為人稱指稱、指示指稱、比較指稱等。

(1)葉劍英同志正在讀書,讀時任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的詩集……那次會面,這軍事家還給了我另一個印象。(吳有恒《元帥的側影》)

例(1)屬于指示指稱,使用指稱詞“這”指代“葉劍英同志”,使用指稱詞回指語篇中已經出現的信息,兩者之間具有語義上的一致性,達到語篇內部的語義聯系。

(二)替代

替代是指使用某一個替代形式來取代上文中的某一成分(朱永生:2001)。替代形式是除指稱形式以外的其他語言成分來與上文中已經出現過的信息進行銜接,遵循X+Y的結構模式,X為新信息,Y為舊信息,從而達到語義上和信息結構上的雙重銜接作用。

(2)我現在住的大雜院……每天還川流不息的有小販進來,吆喝、轉游、窺探……賣雞蛋、大米、香油的,則常常探頭探腦地到門口來問。(孫犁《小販》)

(3)我初見葉劍英同志,是1941年在延安隨同古大存同志去謁見……見古大存和我來,他徑直便同我們談詩……(吳有恒《元帥的側影》)

替代項目與被替代項目之間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例(2)使用“……的”的名詞性短語替代名詞“小販”,例(3)使用動詞“來”等具有概括意義的動詞來替代語篇中的具體動詞“謁見”。名詞性替代以“名詞+的”構成,且被替代成分與替代成分在意義上形成了包含關系。替代詞只能通過回溯語篇中的舊信息來確定具體意義,由此形成語篇上的銜接,也避免了語言形式上的重復,使得語篇表達更加簡潔明快。

(三)省略

省略是將語言結構中的某個成分進行省略。語言生成機制的重要原則是經濟性,在表達或交際過程中,交際雙方會將雙方的已知信息或預設信息進行省略,省略成分可以在語篇中找回,因此具有語篇銜接的功能。

(4)當悻悻然返回旅社的路上,我忽然覺得兩腿發軟,雙眼發黑,(我)木立在街旁邁不動腳步了,而且還全身冷汗直流。(我)開始時大吃一驚,(我)以為要猝然完蛋的樣子。(江流《空山靈“雨”》)

漢語作為一種意合語言,語法結構相較于英語而言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漢語不追求語言結構上的完整,更注重語言意義上的表達。同時,由于“散文的情感表達在于作者直接的“自我”表達,所表現的是作家的自我本真”(范培松:2006)。因此語篇中大量出現第一人稱代詞“我”,產生了大量的主語省略。例(4)中省略了位于主語位置的指稱詞“我”,省略部分后接一連串的動作,這些動作都是由同一個施事主語發出,所以主語省略并不影響表達效果,反而使語句之間聯系更加緊密。

(四)連接

在一個小句之內,或小句之間,通常需要連接成分將它們聯系起來。連接是指使用連接成分將語篇中相鄰句子進行銜接,并表示小句之間的邏輯——語義關系。Halliday&Hasan(1985)將邏輯銜接按照抽象的邏輯語義關系將其三分為詳述、延伸和增強。

1.詳述

詳述是對前句或基本小句以及前句、小句中的某一成分進行進一步說明(胡壯麟:1994)。詳述又分為同位和闡明,同位關系是指對前句內容換一種說法進行轉述或舉例,闡明關系是指連接詞作為橋梁銜接前后兩個語言成分,連接詞之后的內容是對之前的某個內容的補充或者歸納,使得語言表達更加準確、流暢。

(5)據說,這些小販,在經濟基礎上,還有許多區分:有全民的,有集體的,有個體的??傊?,不管屬于哪一類,我一聽到他們的吆喝聲,就進戶關門。(孫犁《小販》)

(6)但通常所說的炒米,是不加糖粘結的,是“散裝”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來,是自己家里炒的。說是自己家炒的,其實是請了人來炒的。(汪曾祺《故鄉的食物》)

例(5)使用連接詞“總之”連接前后分句,在銜接功能上是對之前的內容進行總結,形成語義上的遞進?!翱傊敝暗牟糠质欠终?,后面為總結部分,形成分—總的語言結構,進一步表達作者對于小販吆喝的不喜。例(6)“其實”具有[+確認]的語義特征,連接詞之后的內容是對炒米做法真實情況的補充說明。

2.延伸

延伸是表達在前句或基本小句的語義之外,從正面或反面增加新的陳述,或交代例外情況(胡壯麟:1994)。根據陳述內容與前句內容之間形成的語義關系,將延伸進一步分為增補、轉折等。

第一,增補。增補是指連接詞之后的內容是對前句內容的補充,形成補充說明與被補充說明的邏輯語義關系。

(7)而我,因為和幾位盛情的主人說話應酬著,自然不便忘形,怎么好意思彎下腰去當中拾窮呢?而且,看到我的同伴從腳下拾起那一顆顆小石子……(江流《空山靈“雨”》)

“而且”所連接的成分之間形成明顯的補充關系,“而且”之后為補充的內容,作者補充說明自己不去拾石子的原因。增補語義關系與傳統語法的補充關系存在差異,傳統語法的補充關系,存在明顯的主次之分,補充成分依附中心語展開說明,增補中的前后語義內容在功能和意義上是平等的,沒有主次之分。

第二,轉折。轉折銜接是指連接詞所連接的是與“預期相反”的語義,即通過連接成分將前后有轉折語義關系的句子銜接起來。

(8)1965年,我從杭州到紹興,去參觀魯迅故居,便特意去看了“百草園”……也許能稍慰思鄉之情。但是,我看到的,只有幾堵斷墻,園內荒涼地連雜草也不多了。(江波《野草》)

例(8)通過“但是”連接兩個句子,后面的內容與前句內容之間存在明顯的相反或相對語義關系?,F代漢語中連接詞之后的內容一般是其所要強調的語義重點,因此除表示轉折的銜接功能,也具有語用標記語作用,引起讀者注意,提醒受話者所要理解的重點信息。

3.增強

一個句子給另一個句子提供有關時空、因果等方面的信息(胡壯麟:1994),豐富語義內容,使表達更加完整、清晰。

第一,時空?!皶r空”銜接是指使用具有表示時間或空間意義的詞語作為銜接詞,說明語篇中事件發生的順序。

(9)看這趨勢,第二天說陰是晴,吉兇難卜,益發使我們不能安睡……早知如此,昨天早早地就在南京歇下來,那無論如何,總比現在困在這小城里躲雨要強吧?(江流《空山靈“雨”》)

有意義的語篇必然正確地完整地反映一個事件地發展過程(胡壯麟:1994),例(9)中“第二天、昨天、現在”完整反映了被陳述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以“現在”為基點,陳述之前和之后的事件。因為文藝語篇在寫作手法上不僅僅采用正敘、還有倒敘、插敘等,語篇組織的先后順序與“時空”銜接順序詞的使用不一定具有一致關系,但依然具有很強的銜接功能。

第二,因果。所謂因果,是指以各種不同方式體現的原因與結果的關系(朱永生:2001)。因果關系在語篇中具有較強的語篇銜接力,表示因果邏輯銜接的語義關系。

(10)??!原來這里也是雨花石的大本營。于是,我們立即大忙起來,眼、手、足三種器官,緊密協同,全神貫注地緊張撿拾那些美麗的小石子。(江流《空山靈“雨”》)

(11)祖國正在建設,建設要有和平的環境,在我眼前飛舞的鴿子,不是淺藍色的,而是綠色的云。因為地上伸展的綠色的草坪,已經成了它的倒影。(端木蕻良《綠色的云》)

例(10)連接詞“于是”構成“原因+連接詞+結果”語義結構。例(11)“因為”連接前后兩個分句,構成“結果+連接詞+原因”語義結構。因果關系在邏輯上是“原因+結果”,但是在具體語篇中,其邏輯語義關系靈活,邏輯順序的先后不影響語篇的因果銜接功能。

以上為四種語法銜接手段的具體實例,文藝語篇使用語法銜接手段共計353次,具體使用情況見表1。

二、結語

通過對語料分析統計可知,散文語篇在語法銜接上以使用照應手段為主,共計186次,占比52.7%,照應銜接作為語法銜接手段,在散文語篇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漢語以意合為主,因此省略也是重要的語法銜接手段,共使用64次,占比18.1%,且以主語省略為主。文章以語法銜接為視角研究文藝語篇的銜接特點,銜接手段的使用使散文語篇在結構上更加緊湊。

參考文獻:

[1](英)韓禮德(Halliday,M.A.K.),(英)哈桑(Hasan,Ruqaiya)著.英語的銜接(中譯本)[M].張德祿,等,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朱永生,鄭立信,苗興偉,編.英漢語篇銜接手段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3]黃國文,編著.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袁鷹,謝大光,主編.中國當代百家散文[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8.

[5]范培松,著.散文脈絡的玄機[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

[6]王丹.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中語篇銜接、連貫的實現手段初探[J].語言文字應用,2014(4).

[7]羅選民,劉琦榕.詞匯銜接在小說語篇中的連貫功能[J].外語教學,2003(2).

猜你喜歡
語篇分析散文
散文五章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生與死的尊嚴(散文)
基于語篇分析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
論廣告語篇的體裁互文性
以《傲慢與偏見》為例探討情景語境理論觀下的文學翻譯
中美領導人演講語篇對比分析
語篇分析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