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時代需要 加強師德建設

2009-03-16 09:57
關鍵詞:教師職業師德職業道德

冷 偉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社會經濟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利益關系、分配和消費方式等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教師作為一個普通的人群,他們的權利、生存的必要條件及其應當承受的道德責任之間的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由于社會變遷導致道德傳統與現代思潮間時有沖突,傳統道德中一些陳舊的東西需要更新,師生需要建立一個更加民主的、尊重的、以人為本的關系;由于改革開放,社會各種價值觀與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不平等的競爭、金錢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與教師內心應當遵從的操守之間往往發生沖突,加上師德建設的宏觀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迫切需要加強教師道德建設,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師道德包括:狹義的師德,指教師的職業道德,一是要忠誠于教育事業,對教育盡心竭力,處理好事業需要與個人利益的關系;二是要關心愛護學生,社會的發展和我們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為本,具體到對教師來說,就是要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見物不見人,只知教書,對學生漠不關心,不是合格的教師。三是要遵守學術工作道德,抄襲、剽竊作假等有違科學工作道德的行為,都與教師的身份不合,有這樣行為的人有辱教師的光榮稱號,情節嚴重者不宜留在教師隊伍中。廣義的師德,指對教師個人道德的全面要求。要承擔起“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圣職責,教師對自身的道德、人格要有更高的要求。要自覺為人師表,作道德的表率。在教育工作中,對學生的要求,應該也是對自己的要求;要求學生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也要嚴格要求,作出表率。作為教師,應該自覺地意識到,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不只是在教室里,教師日常生活內每一個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都是一種教育,或是好的、或是壞的,只有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無愧于教師的神圣稱號。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葉圣陶先生認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教師應當以教書育人為第一要務,以為人師表為典范,既要傳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又要言傳身教,以實際行動感染教育青少年。目前,恰恰相反,適應科學和工業發展的需要進行專業教育,成為教育發展的根本方向和主要任務,教人學會做人的根本任務被忽略,道德人格教育愈來愈被忽視。這種情況妨礙了人的全面發展,使人愈來愈專業化、技術化,并且導致了社會的道德精神危機,已經引起國際教育界的重視。

就我國的目前狀況來說,教師隊伍總體上來說是好的,但在實際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有的教師缺乏敬業精神,過分講索取,不愿再做“紅燭”燃燒自已;有的教師業務素質不高、工作敷衍、弄虛作假;有的教師甚至道德墮落、違法亂紀?!耙焉聿徽?,焉能正人?”教師要以德育人必先以德修已。在當代中國,教育擔負著培養合格人才、轉變社會風氣和建設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務,這在客觀上使得加強師德建設成為一個十分重要、迫切的問題。

教師職業道德是由多種原則、若干規范和范疇組成的完整體系,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但居核心地位、超支配作用的則是敬業、愛崗、奉獻這三項基本內容。

一、敬業是師德的基礎

師德以敬業為基礎。人們如何看待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是否認同和追求職業的社會價值,是全部職業道德觀念的基礎。沒有對教師職業社會價值的認同和追求,就不會有“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的敬業精神。因此,正確認識教師職業的社會價值,是培養教師敬業意識的前提和出發點,也是師德建設的首要環節。

教師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傳播者,教師通過自覺的、有目的的教育和教學活動,將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傳遞給新一代人。以便在他們身上培養出社會所期待的品質和才能,即培養人、塑造人、促進人的發展,這是自古以來教師的勞動對人和社會的發展、促進作用顯現出來的。

敬業是國家和社會對教師的要求,既是師德的基礎,也是教師的道德和法律義務。作為一名教師,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并自覺地傳播先進文化,用先進的科學知識和最能體現廣大人民利益的,人類最進步的、最高尚的道德培養和教育學生。教師職業將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而且將在人類未來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二、愛崗是師德建設的關鍵

教師勞動的特殊性,要求教師用赤誠之心去熱愛教育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愛崗的直接前提和具體表現,是教師的天職,是師德的關鍵,是獻身教育事業的情感基礎。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在教育實踐中產生的,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一種充滿科學精神的和普遍、持久而高尚的愛。這種愛不是來源于血緣關系,也不是來源于教師的某種個人需求,而是來源于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來源于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滿腔熱情和無限期望。在師愛這種職業性的情感中,包含著社會對教師職業的特殊道德要求:教師要對學生有親切感,要時刻牽掛著、依戀著自己的學主;教師要對學生有期望感,始終對學生育予深切的希望,為學生的點滴進步感到由衷的高興;教師要理解學生,要懷著一種體貼、愛護的心情去對待學生;教師要有愿為學生的成長貢獻才智和力量的熱忱。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同于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愛,在這種愛的情感里面,包含著崇高的職業責任感和充滿理智的科學精神。師愛要求教師要了解、尊重和信任學主,既要求教師有愛的情感、愛的行為,也要求教師有愛的能力和愛的藝術。

教師作為人類社會生活最純潔、最高尚、最寶貴的職業道德情感,是師德的關鍵。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客觀條件,而且師愛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還可以直接轉化為學生學習和進步的內存動力。同時,這種情感還可以使教師更深刻地感受到從事教育事業的樂趣,引導他們成為堅強有力的人類精神財富的傳播者。

三、奉獻是師德的根本

師德以奉獻為根本。教師以育人為職貢,而育人是一種艱苦的、復雜的創造性勞動。教師勞動的重要性是功在他人、功在社會、教師勞動的成果主要體現在學生的成功中,而教師自身是默默無聞的。師德以奉獻精神為根本,沒有忘我勤奮、樂于犧牲的勞動熱情和態度,沒有勇于為教育事業獻身的奉獻精神,就沒有真正的師德。

獻身教育、奉獻社會是一種崇高的職業道德境界,是教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綜合表現,是教師進行職業道德修養所達到的最高層次。在現實中,有少數教師把教師職業僅僅看作是謀生的手段,還有一些教師對本職工作一般也能盡職盡責,但缺乏遠大的理想,沒有堅定的職業道德信念,對教育事業缺乏自覺的追求和滿腔的熱情,當事業要求付出更多甚至做出必要的犧牲時,他們就會因考慮到個人利益得失而動搖。

奉獻是教師職業道德境界的最高層次。奉獻要求教師把自己的工作與祖國的未來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與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把這種認識、情感和信念付諸教育實踐。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認識到,教育事業既是偉大崇高的事業,也是平凡的事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具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忠誠,具有將自己的知識、才華、青春和生命奉獻給這一事業的信念和決心。一個人民教師,只有當他把獻身教育當作自己最高的行為準則時,才能對教師職業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并在奉獻社會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猜你喜歡
教師職業師德職業道德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成果轉化研究
致良知與師德
傅維利,于穎:教師職業道德具有獨特品性
淺談新時期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師德淪喪者不配為師
地方高校師范生教師職業認同現狀及對策分析
基于加強企業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
呂狂飆:師德建設需警惕從崇高師德簡單轉向底線師德
解讀·教師職業核心能力
教師職業認同文獻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