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多元包容與文化獨立的重要性

2015-10-21 20:07白雪靜
藝術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文化傳播文化傳承

白雪靜

【內容摘要】中國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是一個時代命題,需要用歷史的眼光和長遠的視角來看待。文章從話劇《伏生》談起,延伸至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并探討了在此過程中文化多元包容與文化獨立的重要性。

【關鍵詞】文化傳承 ?文化傳播 ?多元包容 ?文化獨立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和交流一體化的世界環境下,文化越來越成為影響國家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文化傳播的效果,增強文化的影響力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國家話劇院的話劇作品《伏生》講述了秦時儒學大家伏生為使儒學逃脫“焚書坑儒”之害,將儒家經典《尚書》全部背誦而使儒家文化得以保存的故事。該劇通過對歷史題材的刻畫和加工,探索了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人文內涵與精神要義,古今呼應因而更引人深思。它提供了一種縱向的視角,使我們從歷史的維度更容易看出,文化傳播的前提是完善的文化傳承基礎上的不間斷的文化重塑,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和獨立性是文化傳承和傳播的關鍵。

在此基礎上,符合主流價值精神和時代需求特征的國家文化才能廣泛傳播,葆有活力。

一、文化傳承和有效重塑是文化傳播的前提

文化是歷史積淀的產物,沒有長期的傳承就沒有文化本身的豐富內涵,更無從談起文化傳播。中華文化發展至今已有5000多年,是世界上唯一傳承至今的古文明,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化派系。中華文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刻影響了古代中國和世界,也仍影響著當代中國和世界。在話劇《伏生》中,以伏生為代表的儒家和以李斯為代表的道家不過是中華文化中的代表,兩家學說分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占據了社會統治的上峰,對中國朝代更替和社會發展形成了巨大影響,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態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文化傳承的主體,但在不同的政權環境和歷史時期下,這些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卻又可能互相排斥,在主流文化重塑的過程中面臨流失的風險。秦朝時道家盛行,發生了“焚書坑儒”的文化劫難;漢朝時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同樣對文化傳承的完整性造成了傷害。不同的政治環境下,占據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和文化趨向都可能發生變化,大多時候處于非主流地位的文化形態都會遭遇存在危機。無論如何,盡可能地增強文化傳承的完整性對保存文化的核心價值和傳播能力都至關重要。隨著時代發展,文化始終處于傳承和重塑過程中,而傳承的完整性和重塑的有效性影響著文化傳播的內在潛能?,F時代中國社會強調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社會和諧、和平發展的文化理念來源于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同時又結合時代精神的文化重塑,這為中國當代文化的國際傳播奠定了基礎。

二、判斷和評價文化傳承的完整性的表征之一是文化的多樣性

包容多元、保持多樣才能增強文化的容量,才能維持文化重塑的生命力,創造文化繁榮。不同的意識流派共存,才能保持文化發展的生命力。秦始皇毀滅儒學給伏生帶來痛苦,使其忍辱負重,茍延殘喘,而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伏生依然感到絕望和憤怒,因為他明白,百家爭鳴才是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才是文化傳承的珍貴財富。從經驗上看,文化多樣帶來繁榮和發展,文化單一帶來停滯甚至倒退?!拔母铩睍r期我國文化產品和流派趨向單一,致使一定時間內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受到破壞。這種文化多樣性破壞的極端情形造成的影響深遠,經濟發展可以迎頭趕上,而文化流失很難追回。這也是為什么當今國際環境下文化包容和信仰自由占據主流的原因。當前,美國在經濟實力和文化影響力上都處于世界前列,這與其國家秉持的種族平等、言論自由和文化多樣的社會政策分不開。若沒有寬松的輿論環境和包容的社會機制,美國大片和美式電視劇無法持續輸出占據市場。

三、文化的多元還包括文化傳承主體的多元化,人作為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主體,要在適當的社會機制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以制度化建設保障文化傳承的完整性

文化傳承要靠人實現,人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主體。一個成熟的社會體制應當能夠包容不同種族職業、個性特點、價值觀念和政治抱負的文化人群的存在,這些不同的人群正是豐富文化多樣性的承載主體,也是文化創新的活躍力量。二戰時期,法西斯國家對猶太人的迫害和屠殺對其經濟和社會發展破壞重大,長遠來看,對其國家文化發展的影響也是難以估量。

表面上看,伏生依靠自己的個體覺醒和英雄主義行為保全了儒家文化不被毀滅,實際上,儒術在經歷秦始皇的屠戮后,經他個人記憶恢復的儒學內涵不可避免地發生流失,而且儒術之所以能夠得以恢復,因為后代政權文化偏好恰是儒家學說。因此,在社會框架下充分運用體制力量,建立有效的文化傳承和傳播機制,才是文化傳承和傳播的根本。政府應制定寬松而細致的文化政策,建立起體系完備、功能健全的文化組織網絡,在傳統文化保護、文化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文化創新等各個方面都建立起穩定有效的承載機制,確保文化傳承和傳播不因個體和偶然因素而發生震動。

四、政府行為能夠保持文化的精神獨立性,是更有效的傳播手段

一方面,政權宣教和推廣可能會誘導文化發生改變,削弱文化精神的獨立性,影響文化傳播的生命力。儒家學說講求秩序和等級,佛家學說推崇克己和忍耐,這些有利于政權穩定的文化意識都在某些封建朝代獲得了支持和推廣,而在這一由政治性力量主導的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文化往往被“精挑細選”,已經喪失了其發展的獨立性。從這個意義上講,伏生時代的儒學不論是被秦朝廢棄,還是被漢代選用,都是儒學文化發展的桎梏。另一方面,文化傳播政治化會影響群體接受,造成文化誤解。如有的西方民眾不喜歡中國文化,很大程度上與其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判斷有關。中國文化可能會被國外受眾群體戴上有色眼鏡進行判斷,形成文化傳播的障礙,尤其是當今仍有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對中國缺乏了解,對中國國情和文化的認識依然停留在上世紀改革開放以前。因此,增加文化傳播的非政府渠道,豐富民眾行為,促進民間交流是增強中國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應當繼續放寬對國際文化交流和傳播的民間行為的限制,創造寬松的活動環境,通過市場化和公益化的手段,增強中國文化在國際傳播中的活力。筆者認為,在對中外團體活動、學術交流、高等教育合作和商業演出等項目的管控上,仍有放松和發展的空間。

五、多元包容和保持獨立是文化傳播的內在要求,要增強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影響力,還要把握當下傳播的時代特征

文化學者黃會林提出了“第三極”的文化理論和主張,為當今世界文化格局下的中國文化傳播樹立了方向,也為將中國文化的民族性、多樣性和獨立性與傳播的世界性相結合提供了思路。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立性是傳播發生的前提,而把握時代特征、利用傳播規律、豐富傳播途徑就是傳播實現的保障。既要把握文化傳播的內在特征,提煉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力,有選擇、有順序地向受眾進行推廣,也要把握文化傳播的技術特征,充分利用包裝、媒體和網絡等傳播媒介和手段,將中國文化的深厚積累與實用效應相結合,增強受眾的接受體驗。

綜上所述,中國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是一個時代命題,需要用歷史的眼光和長遠的視角來看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文化傳承與傳播有不同的使命,在當前,這種使命就是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力增強而來的現實要求。但在任何時候,文化傳播的前提都是良好的傳承,而其傳播的內在動力就是來自多元包容和文化獨立的精神內涵,這也是促進中華文化長盛不衰的根本。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責任編輯:賀秀梅)

猜你喜歡
文化傳播文化傳承
英語新聞中文化傳播的特色與現狀
談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幾點啟示
從眼動實驗看中原服飾文化傳播與社會服務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傳播與藝術人才外語能力培養創新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淺析《黃河晨報》對河東文化的傳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