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傳承與建設研究

2018-01-04 22:06殷富佳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7年12期
關鍵詞:雙語教育哈薩克文化傳承

摘 要:文化傳承是文化建設的基礎,以現代文化引領學校文化與民族文化協調發展,在傳承中發展、建設民族文化,是雙語教育的責任所在,也是現代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試圖從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傳承與建設的現狀出發,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得到合理的解決對策與理想的傳承方式,促進雙語教育充分發揮其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培養更多更好的雙語雙文化人才,為哈薩克文化在雙語教育中提供一個精神與生命成長的語言文化場所,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現代文化做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雙語教育 文化傳承 文化建設 哈薩克

一、引言

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格局下,促進現代文化建設,提高文化軟實力,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戰略之一。新疆是多民族融合發展的大家庭,傳承好民族文化、促進現代文化建設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雙語教育是民族文化傳承與建設的重要途徑,雙語教育肩負著傳承民族文化的重大責任。通過雙語教育傳承民族文化、促進現代文化建設,是我們豐富、弘揚中華文化的必然之路。

(一)研究目的

我國是多民族大國,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是弘揚中華文化、建設現代文化的必要基礎。同時,基于筆者從小生長在新疆這個多民族環境中,對雙語教育及其教育模式下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建設的現狀有著切身感受。因此,本文在雙語教育框架下探尋哈薩克文化的傳承與建設問題,進而為雙語教育傳承民族文化、建設好現代文化,提供一些有可能的可行性建議,為“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的進步盡一些微薄之力。

(二)研究現狀

1.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族語言教育現狀學生、教師的認識與態度

民族語言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促進著民族語言的發展。民族語言教育是雙語教育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培養出民漢兼通的“雙語雙文化人”,達到通過習得民族語言,了解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來傳承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強化現代文化建設。

學生是教育的根本,是學校開展教育與教學的中心。教師是教育教學的重要主體。哈薩克族學生對哈薩克語有深厚的感情,對學習哈薩克語是迫切希望的,認為哈薩克語在學習生活中是重要的。而且,學生逐漸認識到了要注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愿意去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并且越來越自覺地學習掌握本民族文化。這說明雙語教育在哈薩克文化的傳承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哈薩克族雙語教師也較注重哈薩克語的日常使用,大部分都對哈薩克語極為支持、肯定,認為學習哈薩克語是傳承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敲門磚,其民族認同感相對于哈薩克族學生來說較濃厚。并且在雙語教育與哈薩克族傳統文化傳承結合方面的教學上,一直積極探索,不斷充實創新。

2.現代文化建設研究現狀

“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是我國根據國家發展的整體利益、順應全球經濟和文化發展規律而提出的一項綜合性的國家戰略。經過建國后到改革開放我國對文化走出去的日趨重視和不斷探索,一直到近年來,立足于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深度參與國際文化產業分工與國際文化市場的競爭中正式提出,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有著豐富的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盵1]隨著“全球化”熱點的出現,經濟、文化的全球化不斷得到各界的關注與研究。尤其是21世紀以來,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的象征、標志,一直備受矚目。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擁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我們的點滴都蘊藏著中華文化五千年來的文明與結晶。尤其是21世紀以來,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的象征、標志,一直備受矚目。而“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無時無刻不體現著其多樣性、區域性、獨特性、民族性、包容性、延續性、傳承性等。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來,文化全軟實力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各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要貫徹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边€有,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其中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等方面。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其中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等方面。這些無不體現著我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在現代文化建設上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使中華民族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研究意義

“教育對文化變遷的作用體現在教育可以傳播外來文化,孕育、創造新文化,促進文化變遷”。[2]雙語教育最主要的任務是培養順應時代發展的現代化人才,培養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雙語雙文化人才。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傳承與建設,無論是對哈薩克文化,還是中華文化,都有極大的豐富和發展的作用。并且,在強調現代文化建設的現今,雙語教育對哈薩克文化傳承與建設具有不可估量的潛能與價值。

1.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傳承的意義

“民族文化傳承的質量制約著教育內容的質量”[3],這說明民族文化傳承對教育發展亦一定在影響力?!半p語教育是促進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途徑,掌握雙語,不僅促進地域、民族、國與國之間的民族體育文化學習、交流與合作,而且也為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4]。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傳承,對哈薩克學生來說,能夠促進個人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增強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更可能成為優秀的民族文化傳播者,壯大哈薩克文化的人才隊伍。其次,對哈薩克族來說,作為一個善于學習的強大民族,民族文化的與時俱進和頑強的內在生命力,促使哈薩克族堅定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再次,對雙語教育來說,能夠充分發揮雙語教育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創造良好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傳承民族文化的校園氛圍。最后,對社會來說,加強現代文化建設,促進“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更加繁榮、瑰麗。

2.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建設的意義

雙語教育通過充分發揮傳承哈薩克文化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對哈薩克文化建設有重大意義,它體現在哈薩克族越來越以開放創新的積極態度與時俱進、不斷進取,在尊重和認同的基礎上,迸發出越來越多的哈薩克文化優秀成果,不但順應時代發展,更在民族文化建設中列于前位。另一方面是對現代文化建設的意義,它體現在哈薩克文化底蘊不斷濃厚,中華文化內涵更加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得到弘揚,現代文化建設體系趨于完善。

二、哈薩克傳統文化

哈薩克族是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其豐富的傳統文化多與游牧生活息息相關。后因宗教傳入,哈薩克族傳統文化又添加不少宗教色彩。直到今天,哈薩克族傳統文化依舊在與時代共同前進。哈薩克族傳統文化主要有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大部分。而哈薩克語言承載著哈薩克族厚重的歷史積淀,也蘊含著哈薩克族珍貴的民族記憶,因此,哈薩克族語言是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

(一)哈薩克物質文化

哈薩克物質文化主要有住所、飲食、服飾、交通工具等四方面。由于哈薩克族過著隨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可移動可拆卸的氈房就成為了哈薩克族最獨特的居所建筑。其飲食以面食為主,乳食為輔,食牛羊肉居多,擅做奶制品。游牧生活使哈薩克族服飾的面料多取于牲畜的皮毛,例如:代表勇敢積極的鷹羽,以及代表其獨特審美的繡花串珠,都為哈薩克族服飾增添了文化底蘊。馬是哈薩克族的一只翅膀,當然就是其傳統的交通工具了。

哈薩克族的衣、食、住、行都具有其獨有的民族特色,這正是因為哈薩克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哈薩克族人民用勤勞與智慧將其生產、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聯接、融合,來源生活又回歸生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哈薩克族傳統文化。

(二)哈薩克非物質文化

哈薩克非物質文化主要有民間文學、語言文字、民俗事項、民間曲藝、民間樂器、民間舞蹈、民間體育、民間工藝、宗教信仰等九個方面。具體包括:哈薩克族的史詩、長詩、諺語、阿依特斯、冬不拉、黑走馬、摔跤、姑娘追、刺繡、銀飾、自然崇拜、伊斯蘭文化等許多方面。除此之外,還體現在文明禮貌、熱情好客、相互幫助、節約食物、生態保護等方面。這些非物質文化來源于哈薩克族的生產生活,又豐富了哈薩克族的德育、審美等價值觀念,使哈薩克族的非物質文化充滿其獨有的韻味。

(三)哈薩克文化的重要內容——語言文化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構成載體,文化是教育繼承發展之源,教育是文化傳承共生之流”[5]。民族語言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促進著民族語言的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教育是雙語教育中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目標是培養民漢兼通的“雙語雙文化人”,達到通過習得少數民族語言及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來傳承少數民族族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

哈薩克族的語言屬于黏著語類型,屬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哈薩克族先后使用過鄂爾暉葉尼塞文、回鶻文等多種文字隨著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后,用阿拉伯字母作為本民族的基礎文字進行使用?!耙粋€民族獨有的道德教育或文化現象的表達形式離不開‘語言這一手段。事實上,人類對語言的習得與對文化的習得一樣,可以通過雙語教育的途徑實現?!盵6]雙語教育是少數民族語言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哈薩克語承載著豐富的哈薩克族傳統文化,體現著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風采,彰顯著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哈薩克族語言教育的發展也因而成為傳承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三、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的傳承方式

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學校教育則是其中的主要方式?,F代雙語教育的任務,不僅是要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走向現代化、國際化,也要培養出更多的傳承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優秀接班人,發展哈薩克族傳統文化,保護中華文化的多元化。

(一)雙語教學

雙語教學是雙語教育中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最直接的途徑。由于新疆各地州雙語教學水平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雙語教學實踐中,出現了因地制宜的雙語教學模式。在這些雙語教學模式下,哈薩克族學生學習了科學文化知識,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習得了哈薩克語,從而了解了哈薩克語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在一定程度上傳承了哈薩克族傳統文化。例如:在雙語教學中,增加英雄史詩、詩歌散文、音樂、美術等課程內容。

雙語教學,尤其是其中的哈薩克族語言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肩負起了在雙語教育中傳承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責任與使命,使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許多方面都受到了極大的挽救、保護、繼承和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傾向于哈薩克語的語言、文字、文化等內容,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二)校本課程與地方課程

校本課程是在校內以學校和教師為主導而開發的課程,它具有學校的自身特色,而地方課程則是根據當地特色而開發的。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在保證學生學習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又開發了學生對其他領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在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例如:哈薩克歷史文化、哈薩克體育競技、冬不拉課程等。所以說,校本課程與地方課程的開發,豐富了哈薩克族學生在本民族傳統文化方面的學習內容,大大提高了其學習興趣和熱情,營造出良好的哈薩克族傳統文化傳承的氛圍,為哈薩克族傳統文化傳承提供了積極健康有效的生命場所。

(三)課外活動

教學是理論的探索,課外活動則是實踐的開發。在課余時間,運動會、冬不拉彈唱會、歌唱舞蹈比賽、詩歌朗誦、哈薩克文化講座、參觀博物館等活動,都讓哈薩克學生深深地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也更深刻地認識到自身肩上所肩負的傳承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課外活動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使哈薩克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自然地接受、了解、傳承本民族文化。

四、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族文化傳承問題與對策

“文化傳承人是保證民族文化順利傳承的載體,在民族文化的傳承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7]。雙語教育作為哈薩克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一直不斷努力協調教育教學中科學文化知 識與民族文化知識之間的不平衡性,力求達到培養優秀雙語雙文化人才的目標,為傳承哈薩克文化奠定堅實基礎、創造良好氛圍。在教育過程中,盡管有許多理論研究作為指導,有時也不免存在一些問題。相信這些問題若得到解決,坐實雙語教育“文化傳承橋梁”之名就指日可待。

(一)文化傳承問題

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傳承在學生、教師、教學、課程等多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這些問題在雙語教育傳承哈薩克文化進程中,是后人文化育人的啟示,也是傳承哈薩克文化的寶貴經驗。

1.學生自覺意識不夠,民族認同感有待加強

由于家庭、就業等因素,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漢語,甚至掀起了“漢語熱”的浪潮,但對本民族的認同感卻日趨薄弱,不能自覺學習哈薩克語,對傳承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夠深刻。即使有些哈薩克族學生認識到傳承本民族傳統文化迫在眉睫,但實際行動的意愿和能力卻不強,認為還不如學好漢語、好找工作。

2.教學評價體系單一

在長期的制度化教育模式下,教學評價體系大多數注重考核考試課程,以分數來衡量師生。近幾年提出的素質教育雖有一定成效,但還未形成較全面的評價體系。單一的教學評價體系,影響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以及哈薩克族學生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與傳承動力。

3.課程教學實施不利

新課程改革下,國家確立了“國家、地方、學習”三級課程管理體系。2001年6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也明確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倍F實的雙語教育中,真正的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相關課程并未得到有力的、全面的實施,致使哈薩克族學生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相對較少、不夠深入,影響了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傳承。

4.“雙語教育”認識片面

語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文化最直接的載體。因此雙語教育承擔著文化傳承的重任?,F代主流文化下,由于就業等原因,漢語越來越得到重視,哈薩克族學習漢語的熱情十分高漲,也越來越自覺地學習、使用漢語,這是順應時代的發展。但很多師生把雙語教育認為是“漢語教育”“學習漢語”,過分強調漢語的重要性,同時未樹立較強的多元文化觀,從而減少了對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關注。

(二)文化傳承問題對策及建議

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傳承對師生、教學、教育以及哈薩克文化與中華文化的發展建設有重要意義。解決好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傳承問題,促進學校、教育、民族、社會全面發展,順應時代文化共建共享的主流。

1.實行多元化教學評價

建立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不僅對考試課程考核,也對哈薩克族特色課程進行考核,探索適合哈薩克族特色的教學方法,從基本情況、教學課程、教學方法、教學成果、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的傳承等方面綜合評價,讓家長、社會也參與監督、評價,以此激發哈薩克族學生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發掘其創新意識,與時俱進,傳承哈薩克族傳統文化。

2.開發民族文化課程

“在少數民族地區實現雙語教育,可以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融入民}谷為主的民間故事,間學生宣傳本民族的歷史,加深學生對本民族歷史的了解,活躍課堂氣氛,拉近民族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要注意少數民族的圖書翻譯工作,圖書是學生了解外界事物,認清自己的一個有效途徑?!盵8]根據當地哈薩克族傳統文化特色,在加強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也嘗試開發民族文化課程資源,將一些哈薩克族傳統文化資源納入課程內容,例如:歷史、文化、文學、手工、歌舞等內容,豐富哈薩克族學生的課余生活。還可以將哈薩克族的民間詩歌、英雄史詩等文學翻譯成漢哈教材,加強學生學習哈薩克語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傳承哈薩克族傳統文化。

3.充分發揮雙語教育文化傳承作用

雙語教育最主要的任務是培養順應時代發展的現代化人才,培養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雙語雙文化人才。這對本民族語言有一定沖擊,使現代化與民族特色之間,難以均衡發展。雙語教育更應該加強少數民族身份認同,促成強烈的自覺意識和傳承動力,使少數民族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積極主動地傳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努力成為優秀的文化接收者與傳承者,讓本民族文化同中華文化更加融合、和諧。

五、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建設

“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從本質上講,教育本身既是文化的因素,同時也是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文化的傳遞依賴教育,教育的發展又基于文化的不斷積累和豐富”[9],這說明教育與文化的建設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而曲慧敏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研究》中“文化自強是文化走出去的根本”一節指出“保護民族文化獨立性與開放性、堅持民族文化保護與文化創新、重視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融合”[1]。 “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文化土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10] 。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建設的問題,除了教育模式中的問題外,還存在一些較為時代化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文化建設的必經之路。只有持有開放創新、包容進取之心,才能走在民族文化建設前列,成為更強大、更優秀的民族。

(一)時代性視角:與時俱進,共濟偕行

“夏里甫罕阿布達里(新疆哈薩克族近代文化轉型進程述論西域研究,認為:在我國現代化運動的輻射和影響下,生活在祖國西部邊陲的新疆哈薩克族的近現代文化轉型歷程雖然由于受到當時的各種歷史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同步,但也理所當然地與祖國中心地區發生的現代化運動具有一定的對應性,不可能不受到其一定的輻射和影響,因此,在一定的意義上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盵11]哈薩克文化在歷史進程中,經歷過許多重要歷史時期,而現今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下,哈薩克族以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的形象,屹立于民族之林。由于長期的歷史、地理、政治、宗教、地理環境等因素,哈薩克文化中不乏有與時代不相適應的部分。這些部分也不能說是“糟粕”,因為他們產生、存在于一定的歷史時期與環境下,與當時的時代有所結合、適應。比如說:哈薩克族曾信仰薩滿教,生病時找巫師“看病”。而今,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和其他民族共載中華民族之舟,駛在世界民族前列。

(二)開放性視角:取其精華,包容開放

“在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下哈薩克族精神文化轉型的成就在于,建立了與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相適應的學校教育內容,開放性的接受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教育,提高思想覺悟,在文化戰線確立社會主義文化的地位”[12]。多民族文化的交流、沖撞、融合是文化進步的過程所在。在多民族大家庭中,哈薩克族應擁有博大胸襟與開放的態度,不能一味地只崇拜本民族文化,不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 只有讓本民族文化結晶走出去、學習其他民族文化優秀成果,才能豐富哈薩克文化內容與內涵。在尊重、認同的基礎上,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傳承、建設哈薩克文化,使哈薩克文化不斷進步。成為極具包容性的民族文化。

(三)創新性視角:求索不止,創新進取

“一個民族應該保持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因為它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但還應該超越它,應該根據社會歷史發展的潮流,賦予它新的內涵,使其煥發出新的活力。繼承是發展創新的條件和立足點,繼承的目的在于發展、創新。只有把繼承與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保持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命力”[13] 。江澤民同志在1995年全國科技大會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亡發達的不竭動力?!倍鴦撔碌钠瘘c就在學生、在教育。那么,哈薩克族進步的希望就在雙語教育。因此,雙語教育要通過相關政策措施,開放、提高哈薩克學生創新能力,成為哈薩克文化建設的不竭源泉,使哈薩克文化永葆生機。

(四)傳承發展,共建共享

“吳華敏先生在《讀〈新疆哈薩克族文化轉型研究〉所想到的》當中有一句話對我啟發很大:在面對全球化機遇和挑戰的今天,有必要說,我們不僅要做國籍上的中國人,而且要做文化上、心理上的中國人。這其實就是說,在各民族文化轉型過程中,必須要以國家主導文化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要看到這一轉型中向善的、前進的、發展的方面。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觀的變遷,固守自身的‘孱頭和將祖宅一把火燒掉的‘昏蛋在文化發展中都是不足取的。只有堅持了國家共同體這個文化的參照系,現代國家體系中的多文化的多樣性才有所依托,也才能獲得發展的助力。只有堅持了國家共同體這個文化的參照系,才能真正開誠布公地與兄弟民族傾心交流,吸收各地區的現代化經驗,使自身在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上結出健康、創新、有活力的鮮果”[14]。民族文化是具有延續性、發展性的,傳承哈薩克文化是把哈薩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保留下來,并發揚光大,同時,隨著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哈薩克文化和其他民族還要分享彼此的優秀文化成果,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文化,推動中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使中華文化長久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六、結語

本文通過對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傳承與建設的研究,為雙語教育中哈薩克文化傳承與建設提出可行性建議,使雙語教育充分發揮其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強其民族認同感,發掘其創新潛能與意識。在民族文化互相尊重、互相認同、互相協調、互相分享的基礎上,傳承創新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得到綠色發展,促進哈薩克文化傳承與建設,加強現代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從而為哈薩克文化傳承與建設打下夯實的基礎,提高中華文化軟實力與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為社會主義建設盡微薄之力。

注釋:

[1]曲慧敏:《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研究》,濟南:山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2]韓登亮:《當代文化變遷與教育的使命》,曲阜:曲阜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3]曹能秀,王凌:《論民族文化傳承與教育的關系》,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05期,第137-141頁。

[4]馬海江:《新疆雙語教育背景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第06期,第7-10頁。

[5]帕麗扎提·阿扎提:《雙語教育中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問題研究》,長春: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6]古力加娜提·艾乃吐拉:《論雙語教育中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問題》,雙語教育研究,2014年,第09期,第45-49頁。

[7]艾小平,劉紅雨:《民族學校教育與文化傳承——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例》,榆林學院學報,2012年,第06期,第84-87頁。

[8]畢秀琴:《雙語教育中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問題研究》,西部素質教育,2015年,第09期,第107頁,120頁。

[9]賀素華:《教育發展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變遷》,長春: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10]李艷萍:《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太原:太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11]朱遠來:《新疆哈薩克族現代教育發展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12]劉湘娟:《20世紀50年代新疆哈薩克族文化轉型研究》,烏魯木齊:新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13]賀萍:《論制約新疆民族傳統文化轉型的因素》,實事求是,2003年,第04期,第55-57頁。

[14]張春梅:《轉型與現代性——讀夏里甫罕 阿布達里<新疆哈薩克族文化轉型研究>》,克拉瑪依學刊,2011年,第05期,第56-59頁。

[15]夏里甫罕·阿布達里:《新疆哈薩克族文化轉型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殷富佳 新疆伊寧 伊犁師范學院 835000)

猜你喜歡
雙語教育哈薩克文化傳承
加強督導,讓“雙語教育”回歸本源
與生靈共舞
淺論語言能力與文化知識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內蒙古民族院校幼師雙語教育調查與反思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澳大利亞沉浸式雙語教育與我國雙語教育區別
阿勒泰地區哈薩克文化發展與傳承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