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融合發展的路徑分析及對策建議

2018-05-14 17:05艾勇波李偉韓玉潔徐微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關鍵詞:三位一體融合發展

艾勇波 李偉 韓玉潔 徐微

[摘要]浙江省于2017年全面組建成立了省、市、縣、鄉四級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開創了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發展的先河,將對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轉型升級、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創新、“三農”治理體系豐富健全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闡述了基層供銷社在農合聯建設中的作用,分析了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的關系、定位,以及兩者融合發展的基礎與條件,提出了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融合發展的三條路徑,并就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如何更好的實現融合發展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基層供銷社;鄉鎮農合聯;融合發展;三位一體

[中圖分類號]F721.2 [文獻標識碼]A

1 “三位一體”農合聯建設的背景

浙江省的“三位一體”改革始于2006年,十余年來全省各地順應農業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逐步提高合作層次,持續拓展服務領域,朝著“三位一體”方向不斷前行。經過了2014年上虞等7縣試點,2015年臨安等20個縣推開,到2016年所有的市縣鋪開,再到2017年8月22日,浙江省農合聯正式成立,浙江率先全國,自下而上全面構建了省市縣鄉四級農合聯體系。

2 供銷社在農合聯建設中的作用

“體”是“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的核心。而這個“體”是什么?誰來運作“體”?這是事關農合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浙江的改革實踐說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簡稱農合聯)是最優解。農合聯把農民合作社等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以及農機農技等各類為農服務組織聯合起來,組建成一個全新的服務平臺組織。供銷社加入農合聯,有利于供銷社參與合作經濟發展、為農服務供給,真正與農民群眾坐到同一條板凳上。

“體”由誰來運作,也有很多的答案,但浙江的改革實踐告訴我們,只有將供銷社的綜合改革與“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的建設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各級農合聯依托供銷社組建執行委員會,才能更好的使農合聯發揮最大的作用。浙江省堅持把供銷社從“離農化”的軌道上拉回來,讓供銷社充當農合聯執行委員會,既保障了農合聯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又能保持正確的改革方向;也有利于供銷,大力發展合作經濟,回歸農民懷抱,與農民同坐一條板凳。

3 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的關系、定位

基層供銷社是供銷合作社在市(縣、區)以下直接面向農民生產生活的服務型組織,一般由供銷社社有資本控股或者社有企業持股,具有合作經濟組織屬性,是供銷合作社開展為農服務的主要渠道和載體。根據浙委發〔2015〕17號文件中對農合聯的性質定位,農合聯是以為農服務為宗旨的社會團體,實行農有、農治、農享。鄉鎮級農合聯是農合聯組織體系中直接面向服務對象的基層環節,實行議行合一,承擔著具體的指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規范運作、發展壯大等工作。鄉鎮農合聯是農合聯四級體系構建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服務好不好,關鍵就看鄉鎮農合聯的基礎打得牢不牢。在農合聯建設的背景下,絕大部分的基層供銷社都加入了各級農合聯,尤其是在鄉鎮農合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依托基層供銷社為基礎組建的,基層供銷社在鄉鎮農合聯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 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融合發展的基礎與條件

4.1 融合的理論基礎:相似的合作組織屬性

從理論角度看,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都具有合作組織的特征?;鶎庸╀N社是以農民為主體的合作經濟組織,提供生活資料和鄉鎮鄉村生產資料的銷售和供應,組織和指導農民發展合作經濟,提高農民組織水平,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市場的繁榮。鄉鎮農合聯是直接服務于農民合作組織的基層單位,不是黨政部門,是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聯合組織,是黨和政府把基層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民聯系起來的橋梁。

4.2 融合的內在動力:為農服務目標的一致性

為農服務是供銷合作社的根本宗旨,基層供銷社作為供銷合作社系統的基層單位,其落腳點就是助農增效、促農增收,就是發展為農服務,這與農合聯構建的初衷不謀而合。農合聯是在農業轉型升級背景下,以供銷社、農民合作社等為主體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無法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需求而組建成立的。農合聯通過把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各類為農服務組織(企業)聚合起來,整合服務資源,增強服務功能,拓展服務領域,從而提升服務水平??梢哉f,為農服務也是農合聯的根本宗旨。因此,兩者的融合,是奔向同一個目標的,而且通過優勢互補,可以更好地實現這個目標。

4.3 融合的實踐基礎:高度的關聯性

從浙江的實踐來看,供銷社的綜合改革與農合聯組織體系的構建是密不可分的,浙江省供銷社將自身的改革發展積極融入農合聯組織體系的建設中,農合聯的執行委員會也由各級供銷社來承擔。而從當前全省鄉鎮農合聯的組建方式來看,也主要有四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依托基層供銷社組建,鄉鎮農合聯的日常工作主要由基層供銷社來負責和承擔,比如淳安、寧海等地;第二種模式是以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或農技服務中心等機構為基礎組建,由農業公共服務中心或農技服務中心等承擔鄉鎮農合聯的日常工作,基層供銷社作為會員加入鄉鎮農合聯,比如義烏、瑞安等地;第三種模式是同時依托基層供銷社和農業公共服務中心組建,比如上虞、秀洲等地。第四種模式是特色產業農合聯模式,將區域內從事同一種農業產業的生產經營主體聯合起來,組建特色產業農合聯,比如長興、縉云等地。

5 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融合發展的路徑選擇

5.1 基于組織架構的重組融合發展路徑

推進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走基于組織架構的重組型融合發展路徑,關鍵要在兩個方面有所突破。一方面是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在組織運行中要形成一個整體的,相互協作和配合的組織架構?;鶎庸╀N社要切實承擔起農合聯理事會執委會的職責,根據執委會的組織功能和運行機制,優化基層供銷社的內部機構設置和人員力量配置;鄉鎮農合聯要加快建立相應的服務機構和部門,配齊配強人員,細化職責分工,不斷夯實農合聯高效運轉的組織基礎。如舟山市定海區組建成立了區農合聯和城郊、岑港、馬岙-小沙、金塘、白泉、干覽6家鎮(街道)級農合聯,6家鄉鎮農合聯均是在全區基層供銷社現行建制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的,由基層供銷社主任兼任常務副理事長,具體負責農合聯的日常工作。

另一方面,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要積極組建新的綜合性服務體系,把基層供銷社與鄉鎮農合聯的為農服務資源進行重組,整合各方力量,如打造綜合服務中心等,切實推進實體化運作,增強廣大農戶以及會員的獲得感。如淳安縣以基層供銷社為基礎,組建6個片區農合聯,基層供銷社負責農合聯日常工作運轉。在生產服務方面,建立農業機械、農業技術等服務網點和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免費為農戶提供農產品定性檢測。在供銷服務方面,建立“1+6+23”服務體系,構建起為農服務經濟利益共同體。在信用服務環節,要求縣信用社為農合聯量身定制金融產品,以優惠的利率服務會員。

5.2 基于合作對接與經營服務的滲透融合發展路徑

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的融合發展離不開技術、資本、管理、人才、政策等資源要素的驅動?;鶎庸╀N社和鄉鎮農合聯在融合發展過程中,這些資源要素不斷的相互滲透、交叉、融合,將推進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在合作對接、業務經營、為農服務等方面形成相互滲透、交叉、融合的態勢,進而形成新的合作對接模式、業務經營模式、為農服務模式等。

在基于合作對接的滲透融合方面,要求基層供銷社及鄉鎮農合聯,要進一步加大對接合作,在人力、物力等安排上加強滲透融合,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同時,要密切與農戶的利益聯結,引導基層社與農合聯作為相互社員,成為新的為農服務利益共同體。如紹興市上虞區依托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業技術信息服務中心組建了20個鄉鎮農合聯。在有基層供銷合作社的鄉鎮,依托基層供銷合作社組建,沒有基層供銷合作社的,依托鄉鎮農業技術信息服務中心組建。在人員安排上對全區20個鄉鎮農合聯分別落實1名專職工作人員,具體負責鄉鎮農合聯及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日常工作,加強了鄉鎮農合聯服務力量。

在基于經營服務的滲透融合發展方面,要充分利用農合聯資產經營公司、農民合作基金這兩項重要制度,將其作為促進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融合發展的的關鍵制度來抓。一是注重發揮農合聯資產經營公司的作用,促進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滲透融合發展。農合聯資產經營公司主要目的是帶領成員開展共同投資、眾籌引領和項目合作等服務。如溫州市甌海區資產經營公司,參與了溫州花城、甌海供銷超市等項目的投資合作,農戶、合作社等以作為股東的形式,獲取了投資、加工、銷售等環節的收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麗水市將國有的麗水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劃入農合聯,并吸納供銷社社有資本參股,組建資產經營公司。公司運作的“麗水山耕”區域公共農產品品牌,有力提升了麗水整個區域的農產品品牌化營銷程度,品牌背書的農產品300多家,銷售額22億多元,產品平均溢價33%以上。二是以農民合作基金這一平臺促進滲透融合。農民合作基金的來源主要分為三塊,一是會員的入會費;二是資產經營公司每年注入的20%的年度收益;三是財政資金和獎勵補償等資金。農民合作基金為各級農合聯開展為農服務提供了物質保障,主要用于扶持產業發展等。在農民合作基金的支持下,有了資金、政策等驅動因素的相互交叉、滲透,可以更好的促進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實現融合發展。截止目前,全省11個市、79個縣建立了農民合作基金,總規模19.5億元,其中到位資金8.5億元。

5.3 基于特色產業提升的產業融合發展路徑

積極營造良好的有利于產業融合發展的環境,促進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在產業發展方面進行深度融合,形成促進產業大發展的濃郁氛圍。當前,比較典型的做法就是組建特色產業農合聯。如長興縣農合聯積極吸納以基層供銷社、種植大戶、行業協會等經營服務主體為成員組建產業農合聯,形成了特色產業農合聯綜合性服務平臺,先后組建了葡萄產業和蘆筍產業兩個產業農合聯。通過農合聯平臺,有效整合了全縣的葡萄和蘆筍產業資源,提升規?;洜I水平,促進了產業的發展??N云縣農合聯專門制定《縉云縣特色產業農合聯組建實施方案》,并計劃用三年時間組建10個以上縣級產業農合聯,目前已組建了土面、黃茶等6個特色產業農合聯。象山縣農合聯積極組建專業性農合聯,目前已成功組建成立“紅美人”柑桔產業農合聯,入會桔農183戶,柑桔種植面積達266.67hm2,有利于做大做強象山柑桔產業。

6 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6.1 由“單軌運行”轉為“雙輪驅動”,實現組織融合

在農合聯的框架下,基層供銷社基本加入到了各級農合聯當中?;鶎庸╀N社要把參與鄉鎮農合聯建設作為促進供銷社轉型升級的契機,在農合聯建設中加快推進供銷社組織創新,由基層供銷社的“單軌運行”轉為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的“雙輪驅動”,從而實現組織融合。一是建立協調聯動的機制。在各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要積極創建一個面向基層供銷社與鄉鎮農合聯的聯絡協調機構,充分提升基層社與農合聯對口部門的工作聯動,在導向上使基層社工作的核心和主題思想向鄉鎮農合聯構建工作延伸,又可以將農合聯構建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向供銷合作社反饋。二是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農合聯管理制度和運作機制,形成供銷社與農合聯執委會有合有分的運轉格局。這個協調工作的機構,對上能精準及時地反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的經營狀況及生產需求等相關情況,對下能有的放矢地傳達供銷社與農合聯的工作思路、目標,使為農服務始終落在實處。三是要進一步提升和完善資產經營公司和農民合作基金的運作管理水平。供銷合作社要發揮牽頭帶動作用,主動探索和實踐,盡快形成兩個平臺的長效運行管理機制,最大程度發揮作用。

6.2 由“單打獨斗”轉為“并肩作戰”,實現目標融合

把更好發展為農服務、推動農村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作為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融合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引導基層供銷社跳出以往“單打獨斗、自彈自唱”的框框,使基層供銷社在農合聯平臺下進一步規范化運行,明晰合作經濟組織屬性,更好的發展為農服務。一是明確融合發展的工作定位。積極尋求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雙方利益的共同點,及時組織雙方人員前往田間地頭對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會員進行調研,及時掌握會員的需求,明確為農服務的工作定位和努力方向。二是完善融合發展工作計劃。引導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圍繞如何更好的開展為農服務制定工作計劃,將融合發展工作項目化、具體化,做到基層供銷社工作計劃與鄉鎮農合聯發展規劃同部署、同宣傳、同落實、同評價。三是統籌考慮融合發展工作目標。要統籌考慮基層供銷社發展和鄉鎮農合聯構建的近期、中期、遠期目標,面向的群體不僅包括各自會員、社員,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還要擴大各類為農服務組織及小農戶,并厘清農合聯內部相關主體的利益關系,以改革之勢推動形成利益共同體,建立相應的共贏機制。

6.3 由“單獨行動”轉為“聯手推進”,實現工作融合

堅持主動作為,把工作融合作為推進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融合發展工作的主抓手,在開展具體的為農服務工作時注重相互協調和配合,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由“傳統、單一”向“開放、多元”轉變,最終實現“單獨行動”轉為基層供銷社和鄉鎮農合聯的“聯手推進”,進而實現工作融合。一是聯手組建新的為農服務平臺?;鶎庸╀N社和鄉鎮農合聯要積極承擔農業部門和政府委托工作職能的轉移,及時建立新的綜合服務平臺,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二是共同策劃優質高效的項目?;鶎庸╀N社要積極發揮在鄉鎮農合聯中的先鋒帶頭作用,抓住改革的機遇,著力推動建設一批優勢明顯,地理位置優越,發展前景良好的項目,并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如嘉興市海寧馬橋基層社,海鹽縣百步基層社等,通過資產包裝和置換,建設了一個個星級農村農貿市場。三是共同拓展業務服務范圍,擴大網點規模和數量?;鶎庸╀N社和鄉鎮農合聯要積極組織會員開展“三位一體”綜合合作,使經營和服務范圍向縱深方向拓展,著力擴大經營服務網點規模和數量。如上虞區以行政村為單位,推進農村消費合作社試點建設,對農村現有日用消費品便利店進行合作化改造,打造集生活繳費、快遞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鄉村便利店。同時,積極構建農村電商服務網絡,建立區級平臺8個。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Z].2015-3-23.

[2] 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決定[Z].1995-2-27.

[3] 陳婷.組織融合理論的基礎及發展意義[J].現代商業,2010(29):68-69.

[4] 徐鋼軍,胡新明.關于供銷合作社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結合問題的若干思考[J].中國合作經濟,2010(07):59-61.

猜你喜歡
三位一體融合發展
崗位、證書、課程“三位一體”教學方案設計改革研究
信管專業生產實習過程自我管理的實現
校園文化視角下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基于“三位一體”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途徑研究
有線電視技術與寬帶技術融合發展途徑之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論“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在商務禮儀課程中的運用
淺析高職院校三位一體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