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討

2019-01-06 03:39葉開平
新課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摘? ?要: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數學知識和生活情境相聯系,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文章闡述了在小學數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希望為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葉開平,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鎮九年制學校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教學。(甘肅? 武威? 733000)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6-0091-02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應用性。小學生身心發展尚不成熟,且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要全面考查學生情況和學習需求,將教學活動與現實生活情境相聯系,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讓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學習,全面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質量,培養其學習能力。

一、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具有以下意義:

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陶行知先生說過,喚起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小學生學習難度較大,教師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只是簡單地使用一些符號、公式去解決問題,學生記憶不深,難以有效掌握數學知識。若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且可以接觸到,學生就會有熱情投入數學學習。

2. 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數學知識,已經成為解決生活問題的工具。教師要注重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學習需求將數學生活化,如學生到銀行取錢,或到超市做促銷等。也可在課堂中引入生活實例,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普遍性,明確數學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在數學課堂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學生不僅獲得了更多的生活知識,也提高了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

3. 拓展教師的教學視野。生活化教學的實施能促使教師及時轉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特別是在拓展教學視野方面具有促進作用。首先,生活化教學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思維,數學考試和成績不再是數學教學的唯一目的。提升學生的生活參與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秉持生活化教學理念,糾正錯誤的數學教學習慣。其次,生活化教學在備課、講學、評價中給予教師更多的思考、反思機會,引導教師加強生活認知,不斷加大生活和數學結合的力度和深度。這對教師未來的數學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意義,能夠保障教學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生活化教學是興趣教學的一種方法,效果較為明顯。教師作為教學的主要參與者和引導者,要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中走出來,深入挖掘教學內容,積極思考和實踐,使數學成為一門學生喜歡的學科。對于后進生,教師更要以興趣為導向,循序漸進地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發給每個小組一套積木,要求學生利用積木進行合作學習,學生通過測量、記錄和計算不斷地學習數學知識。積木是常見又有趣的玩具,可以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小組比賽,對學生進行物質獎勵,通過書、本、筆等獎品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從生活中獲取數學知識的快樂。

2. 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展示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課本知識與生活案例相結合,為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例如,講解“百分數”一課時,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假設班級有100名學生,男生62名,女生38名,那么女生、男生各占總人數的幾分之幾?讓學生進行討論,發表各自的意見。教師還可以繼續引出問題:“根據所得的數,你能一眼看出男生還是女生的比例高?怎么比較大???”學生交流后,教師再給出正確答案。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了解,能夠快速掌握并且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 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創設數學情境,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吸引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問題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激勵學生在課堂中大膽發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實踐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師生合作提出猜想、驗證猜想、證明結論,發現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之間的共性。例如,在“統計和概率”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條狀、折線、扇形等圖形,讓學生進行全面探索。如在折線統計圖中,引導學生思考冬季棉服、短袖、襯衣的銷量,統計結果即折線統計圖所表達的信息。通過從生活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4. 豐富教學形式,培養生活能力。數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學習數學的目的是要解決實際問題,而生活是實際問題的發生地?;谏罨臄祵W教學必須要從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著手。生活化教學既需要教師在數學課堂中給予學生正確地引導,也需要在課余時間給學生創造體驗生活的機會,提高學生數學感悟能力。如在教學“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扮演顧客,學生扮演蔬菜小販,教師在“菜市場”中問各個“小販”蔬菜的價格,然后給錢找零。模擬真實的生活場景,可使學生熟悉混合運算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情況,既能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能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生活化教學既是新時代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有效措施。教師要樹立生活化教學觀,不斷加大生活化教學力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師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升教學質量,還可以促進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王冬俠.生活即教育,玩樂促發展——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思考[J].才智,2017,(23).

[2] 楊凌.構建生活化課堂? 培養創造性思維——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路徑的思考與探索[J].小學教學研究,2018,(12).

[3] 羅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解析[J].華夏教師,2019,(9).

[4] 盛曉燕.讓數學走向生活——小學數學教育生活化實踐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2).

責任編輯 錢 娜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