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初探

2019-09-10 22:23陳小梅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環境模式創新小學數學

陳小梅

摘要:小學數學初具邏輯性與抽象性的特點,對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很多學生在學習中也會遇到較大困難,長此以往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在當前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應該意識到教育發展的基本特點與趨勢,轉變教學理念與方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滿足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需求。在應用信息技術時,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并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切實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阻礙。本文將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進行分析,探索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環境;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

教育體制改革工作正在全面展開,有利于為我國教育事業注入發展活力,增強教育教學工作水平。小學數學教師也應該明確當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構建高效化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引導其健康成長與發展。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手段十分有限,不利于營造歡樂、有趣的課堂氛圍,導致教學工作水平難以提升。與此同時,教學方法的落后與陳舊,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在現代化教育當中,應該加強信息技術的運用,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教學模式的逐漸創新,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與此同時,可以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形式開展教學工作,增進與學生的交流溝通。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

首先,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落后。很多老教師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較低,沒有意識到當前信息技術之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意義,依舊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在教學實踐中表現出較大的不適應性。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限制,教師往往對學習成績更加重視,忽視了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其次,教師的教學手段較為陳舊。灌輸式教學在小學數學中較為常見,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課堂氛圍沉悶乏味,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較低[1]。教學模式的創新,不僅是當前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滿足學生個人成長的需求。

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當前教學工作中的常用方法,能夠引導學生進入熟知的情境當中,在沉浸式體驗當中學習知識,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小學數學的抽象性較強,單純依靠教師講解的方式難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而在豐富的情境當中,可以將抽象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概念,降低學生的難度。而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在教學情境當中融合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多種信息,增強教學情境的趣味性與立體性,以直觀形象展示抽象知識,消除學生對數學概念的陌生感與疏離感[2]。比如在“認識人民幣”相關內容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文具店購物的場景,讓學生在熟知的場景當中認識人民幣的面值等信息。

(二)搜集教學資源

在小學數學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往往對教材的依賴程度較高,導致教學模式的僵化情況較為嚴重[3]。而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搜集網絡資源,并對其進行充分整合,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促進教學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增強自身信息技術素養,快速獲取網絡中的有價值信息,并與當下教學工作計劃相結合,增強教學工作的實效性。通過教學資源的整合,能夠有效實現學生知識邊界的拓展與眼界的開闊,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數學知識。在多種形式素材和學習資源的對比當中,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

(三)構建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構建,也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的有效途徑。為此,教師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制作微課視頻,將小學數學的學習重點與難點集中于微課視頻當中,幫助學生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開展數學學習。教師可以將課前學習任務發布至網絡平臺當中,加強與學生家長的合作,幫助學生在課下通過微課視頻自主學習。在教學課堂當中,教師針對學生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解。留出足夠的時間用于學生的自主討論,將課堂話語權交還至學生手中,增強其自主探索能力[4]。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性格特點對其進行分組,教師合理設置小組任務,增強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教師在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時,應該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游戲等結合在一起,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利用多媒體課件開展豐富的教學游戲,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自主探索意識。

(四)加強訓練與拓展

數學知識與概念的理解,是一個長期反復強化的過程,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往往讓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也限制了其創造性的發揮。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應該充分借助于電子白板等形式,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訓練與拓展。教師除了可以在網絡中搜索相關題目外,也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保存記錄功能、書寫功能等等,幫助學生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通過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器官的激發,幫助學生提升題目解答的效率。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課堂評價模式的構建。通過電子問卷等形式,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5]??梢酝ㄟ^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結合的形式,增強評價與反饋的實際效果。

結語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順應素質教育的發展潮流,在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當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以直觀化形式展現教學內容,降低學習難度。教師應該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搜集教學資源、構建翻轉課堂、加強訓練與拓展,促進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與改革。

參考文獻:

[1]董文云.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學周刊,2019(18):139.

[2]韓海波.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探究[J].學周刊,2019(18):144.

[3]葉建強.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OL].學周刊,2019(17):126.

[4]李鵬飛.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農業,2018(05):103-104.

[5]鄭紅衛.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6):156-157.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環境模式創新小學數學
金融支持精準扶貧模式創新研究
高校校園招聘模式創新探究
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新
基于手機應用軟件的幼兒園家園聯系模式創新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信息技術環境下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活動效益的方法與策略探討
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科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