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化”打造高校心理育人體系

2020-09-02 06:47孫叢亮羅冉王麗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五化體系建設高校

孫叢亮 羅冉 王麗

摘要:通過三年的探索,作為所在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的管理行政和教學團隊,以品牌化、社會化、公益化、專業化和多元化的工作方式逐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院—系—班三級心理育人體系,學校心理育人體系得到了質的改變,學生從被動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到主動參與心理活動和尋求心理咨詢,學生對于參與心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也從單純的教師向學生傳授轉變為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學習心理咨詢技術和實操的興趣氛圍,爭相參與同輩心理咨詢員和心靈學長學姐的相關培訓,學生間形成了互助的環境。

關鍵詞:高校 心理育人體系 “五化”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169-02

根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相關要求,高校育人體系要做到“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四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受益面不斷擴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明顯增強,心理健康素質普遍提升。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預防、識別、干預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關注及時、措施得當、效果明顯,心理疾病發生率明顯下降”的總體目標。筆者作為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的管理行政和教學團隊一員,通過三年的探索,以品牌化、社會化、公益化、專業化和多元化的工作方式逐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院—系—班三級心理育人體系,在校內外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在此,對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心理育人體系的“五化”建設模式進行分享討論。

一、以創新的制度體系形成品牌化

1.建立畢節首個完善的高校同輩心理咨詢中心,形成品牌化的特色咨詢體系

經過多年的培養,同輩心理咨詢中心已有學生咨詢員30名,并在各系的二級心理健康工作站中分別建立了二級同輩心理咨詢站,每年協助心理咨詢中心開展同輩團體個體心理咨詢上百人次,同時同輩咨詢員們在心理咨詢中心的指導下,積極參與社會心理服務,為當地不斷培養心理人才。在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過程中,同輩心理咨詢中心的學生咨詢員和教師一起并肩作戰,配合和參與當地的心理援助工作,為地方上的心理援助工作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2.建立特色心靈學長學姐工作站工作體系,第一時間給予新生心靈關懷

2018年,心理咨詢中心在學校教育科學系的大力支持下,教育科學系2018級新生班級試行心靈學長學姐制度,為每個新生班配備3—4名心靈學長學姐,在新生入學時即開始關注和處理新生入學迷茫等問題,為新生排憂解惑,給予生活和學習的建議,同時配合新生班輔導員班主任開展工作。在心靈學長學姐的心靈關愛體系下,新生和老生之間逐漸形成了相互關愛相互支持的校園氛圍。在取得了試點性的成功后,心靈學長學姐工作站于2019年正式成立,開始從2019級新生入學時向全校推廣。

3.編輯出版《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職院心靈花園》,以與學生互動方式開展心理育人工作

從2019年9月開始,心理咨詢中心開始設計《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職院心靈花園》,全校學生積極響應,紛紛將自己的感悟和心里話寫成文章向《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職院心靈花園》編委會投稿。這本雜志成了同學們心靈交流和展現自我的大舞臺。

4.在電視節目和其他新聞媒體上予以報道,形成心理服務影響力

心理咨詢中心的校內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曾經多次被畢節市電視臺和七星關區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報道。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孫叢亮接受七星關區電視臺《心理訪談》節目專訪,向當地民眾普及心理防護知識。

二、以社會服務形成社會化

為了幫助地方解決心理人才和實施設備缺乏的問題,校心理健康咨詢中心積極為婦聯、教育、民政等單位提供心理服務工作,共建心理服務平臺。僅在2019年,心理咨詢中心便對外開展心理師資培訓、講座和心理關愛等活動達17次,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后,心理咨詢中心參與建立市級心理援助平臺和校級對外心理援助平臺,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同時,部分教師積極參與國家級、省級各類心理援助平臺建設,擴大心理援助范圍。

三、以公益的心服務社會形成公益化

1.建立校外公益合作平臺,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

心理咨詢中心與校外單位建立了良好的互助體系,聯動發展,在校外建立“校外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和“校外心理公益服務基地”。

多家單位聘請我校心理咨詢中心教師作為心理督導或專家顧問,我校心理專兼職教師積極參與,為地方提供心理服務。

2.積極開展疫情期間的公益心理援助,抗擊疫情義不容辭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開始,全國各地都開始籌建心理援助平臺。為了能夠在疫情期間為全國抗疫貢獻一分力量,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咨詢中心教師團隊帶領同輩心理咨詢員團隊積極參與到疫情心理防控的一線工作中去。其中,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孫叢亮入選教育部CCNU線上心理援助平臺心理咨詢師、貴州省婦聯心理援助團隊心理咨詢師專家團隊成員。同時,心理咨詢中心積極整合資源,與各單位聯動共同建立了市級心理援助機制平臺和校級心理援助平臺等對外心理援助平臺,開通心理咨詢熱線,組織當地心理咨詢師組成心理咨詢師成長小組,開展線上公益心理講座與線上心理咨詢技能培訓十余次,收聽人數達上萬人次。例如,與畢節市婦聯等單位整合資源,聯合建立了畢節市市級心理援助平臺,中心主任孫叢亮擔任該平臺青少年情緒情感心理服務工作組組長、心理教師王麗擔任該平臺行政管理團隊骨干成員及心理咨詢志愿者、學校心理教師和同輩心理咨詢員共計16人參與該平臺工作。

四、以專業團隊和專業技術形成專業化

1.逐步建立專業化的教師團隊

經過近三年的“引進來,走出去”,不斷提升自身師資建設,心理教師團隊專業化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中心教師團隊受邀在畢節市心理學相關領域擔任專家顧問、培訓師、講師等職務。師資隊伍的專業性受到了當地社會的普遍認可。

比如,中心主任孫叢亮被聘為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心理服務基層科普講師、貴州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專家庫骨干教師、貴州省心理健康教育協會(貴州省心理健康教育與核心素養學會)理事、畢節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成員、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畢節市七星關區2019年中小學心理健康輔導員培訓班”培訓專家、畢節市兒童福利院心理健康教育顧問和心理咨詢督導等;心理教師王麗入選貴州省心理健康教育協會(貴州省心理健康與核心素養學會)第三屆會員、畢節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講師、黔東南州三穗縣八弓鎮人民政府對接社會慈善資金關愛留守兒童項目國慶拓展訓練營兒童沙盤主講導師等。

2.具有專業化的技術實力

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孫叢亮在碩士研究生學習期間主修沙盤心理技術,在參與我校心理咨詢中心管理工作后,將沙盤心理技術引入心理咨詢和團體心理建設工作中。利用沙盤技術的團體優勢開展團體心理活動,將傳統的心理咨詢工作變得生動有趣,學生開始從被動轉變為主動參與心理咨詢和其他心理活動,同時激發了很多學生對于學習心理咨詢技術的濃厚興趣,培養了一批掌握了基本沙盤心理技術的同輩心理咨詢員,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吸引了周邊兄弟院校和各單位進行技術交流,在當地心理學界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

3.形成專業化的心理育人體系

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已逐步建立完善的?!怠嗳壭睦碛梭w系,在校系班三級中均成立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同時在各系逐步建立二級心理健康工作站,在各班選舉心理委員,在新生班級配備心靈學長學姐工作組,形成了科學、專業、有效又獨具特色的?!怠嗳壜搫拥男睦碛梭w系和心理文化氛圍。并在校領導及各系各部門的配合下,逐步形成?!怠唷奚崴募壜搫有睦碛梭w系。

五、打破常規建立多元化心理育人體系

1.育人體系多元化

心理咨詢中心為建設全方位的心理育人體系,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建立了多元化的心理育人體系,具體如下:第一,培養同輩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員開展輔助開展心理咨詢工作,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同輩咨詢優勢;第二,建立心靈學長學姐工作站,為新生班級配備心靈學長學姐工作組,從新生入學開始即為新生第一時間提供心理輔導,最大可能減少新生的入學不適、環境適應和迷茫等心理問題,在校園中逐步形成互幫互助的人文環境;第三,建立心理文藝工作站,通過各種文藝形式如心理文藝匯演晚會、心理情景劇大賽、心理繪畫展等方式宣傳普及心理知識,使心理育人工作潛移默化地深入學生內心,形成心理文化氛圍;第四,通過編輯出版《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職院心靈花園》雜志,組織心理講座、心理委員培訓、心理技能培訓等方式普及心理知識;第五,建立校外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和心理服務基地,利用校外合作平臺和志愿服務活動等方式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2.活動形式多元化

心理咨詢中心積極策劃開展各類心理活動,比如心理活動月系列活動、心理情景劇大賽、心理知識競賽、心理文藝匯演、團隊拓展培訓、個體和團體咨詢及輔導、線上和線下心理講座及心理技能培訓等,已形成了常規的多元化的活動形式,取得了優異的心理育人效果。

六、結語

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心理育人體系在“五化”建設的過程中得到了質的改變,多元化心理育人工作方式更易為學生接受,也激發了學生成為校園學生心理工作者的熱情,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校園心理工作和社會心理服務的工作中去,學生間也逐漸形成了互幫互助的密切關系。

參考文獻:

[1]中共教育部黨組.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教黨〔2018〕41號[A/OL].(2018-07-04)[2020-04-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1807/t20180713_342992.html.

責任編輯:劉健

[作者簡介]孫叢亮,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講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碩士,研究方向:心理學;羅冉,畢節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科學系黨總支書記,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文學教育;王麗,遵義師范學院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心理學。

猜你喜歡
五化體系建設高校
“五化”建設給力紀律審查
著力促進“五化”協同
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五化”凸顯作文魅力
警犬使用法制化體系建設初探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