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數學的課堂導入

2020-12-23 13:23張英美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48期
關鍵詞:課堂導入優化策略小學數學

張英美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應遵循教育學中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要求,通過導入使學生自然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這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極大的發揮教學合一的效果,并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在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性理論中也強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感官獲得感知覺,從而促進思維的發展,而這種通過感官的進行的教育可以在課堂導入的環節得到充分體現;我國特級教師李吉林在其情境教學理論中提出,在學生學習新知識時給他們創設“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知和理解,并由此產生學習的內驅力。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在課堂導入時讓學生得到一種美的享受,會致使他們得到內在的心理滿足,從而激發孩子們對該堂課的濃厚興趣,在不知不覺之中積極地去探究新知識。這會對當前的學習、未來的學習會起到推動作用,對學習的創造性也會起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導入;優化策略

引言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和個體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個體對特定場景下的特定數學問題進行思考,鼓勵和激發個體的創造性思維。課堂導入將是數學課堂中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重要環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有關鍵作用。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導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樹立正確的數學課堂導入觀念

1.1 重視數學課堂導入

俗話說:思想支配行動。每一個一線教師都必須以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認識和經驗為依據,結合自己學習的的教學理論、教育經驗以及教育實踐過程中的教學感悟、教育隨筆,進行連貫而高效的教學實踐活動。以此為基礎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能力素養,向著專家型教師的方向不斷發展。這種成長的過程是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穩扎穩打的過程,是多年的教學經驗造就的完美課堂而不是許許多多空想的虛無渺茫課堂環境。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在思想上重視小學數學的課堂導入,并在備課的過程中結合學生、教材、教法涉及課堂導入內容,為優質高效的課堂環境打下好的基礎。

1.2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精心的備課,由此可以看出教師的主導作用首先體現在課堂教學之前的備課中。教師要想使教材真正為自己所消化,就必須在講授課堂之前反復認真的鉆研、打磨教材,使自己的認識能夠先于學生、高于學生,這樣教師才能在將要講授的教材的認識水平上起主導作用;其次,教師要在明確教學目標上起主導作用,教學目標在一節課的學習中起著定向和導向的作用,如果一節課堂的教學沒有目標,那這樣的教學是盲目的教學;如果一節課堂的教學目標不當,則這樣的教學是低效的教學。所以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在講授每一節課之前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使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目標,增強他們的自我效能感;第三步教師要在課堂調控和組織上也起主導作用,要引導學生積極討論課堂導入的內容,促成時機轉化為課堂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討論時要注重“焦點化”,使學生在充分的參與課堂并深入課堂的過程中不至于偏離課堂教學內容……學生的主體作用則表現在學生的主動學習,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會自己提出問題,通過積極的思考自己會順利地解決問題。

2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水平

2.1 結合學生的經驗與興趣

《數學課標》強調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強調在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的不斷磨合與創生中讓學生以熟悉的生活經歷為切入點將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可理解化。為了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逐步進入課堂活動,要注重在課堂導入的環節將課堂導入內容與新授知識知識和日常生活相聯系。數學日記的記錄不僅使學生能夠廣泛地接觸到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還能夠使學生在細致觀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找尋學習數學的樂趣、拓寬他們數學學習的眼界,培養了他們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意識。數學源于生活,課堂導入也來源于生活,在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的奧秘和數學的美。

2.2 正確把握導入原則

2.2.1 吸引力原則

在普通心理學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注意力是學習的先導,它會對學習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小學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好動、無意注意占很大成分,所以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有經驗的教師會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好課堂導入的這個環節,在較短的時間內巧妙地集中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通過采用不同的導入方法緊緊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思維跟著老師走的情況下能夠獨立地思考問題,參與課堂做課堂的主人。

2.2.2 興趣性原則

興趣作為人的一種內在心理傾向品質,能夠激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探索知識的動力。如果學生對課堂導入內容感興趣,在興趣的指引下他們就會表現出積極學習的心理傾向。教師應該以小學學生的生活平臺為基礎,使教學內容和課堂導入更加富有趣味性,讓學生體驗到生活實際和學習數學的聯系,在聽故事和做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發現數學知識的規律。讓學生在心中形成“學習有趣化”的心理定勢,產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對于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對知識形成更深刻的印象,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 打造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長效機制

3.1 教師尊重鼓勵學生,創設和諧的導入氛圍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導入過程中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做好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課堂導入的過程是師生一起分享和共同學習知識的過程,是師生之間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的過程,是師生之間互相尊重的心理相容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學會運用委婉溫和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如“你認為老師的觀點對不對呢?”“大家大膽地設想一下,還有什么辦法呢?”“由老師出示的這幅圖片你想到了什么?大膽說”等,通過與學生進行民主平等的對話來培養學生在課堂導入過程中積極發言的自信心。第二,在課堂導入的環節教師要學會多鼓勵與盡量少批評相結合。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評價,既要表揚那些在課堂導入環節積極踴躍回答問題的學生,還要鼓勵那些不夠自信的學生積極回答問題,要學會對學生進行“局部強化”。

3.2 教師加強學習,打造自我導入特色

完備、有組織的教學活動不僅是一個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全面展示的環節,也是一個教師個性、特色的全面呈現環節,就像我們所說的教師對待學生要因材施教,在教師隊伍里我們也要尊重教師的個性化特點,每位老師的性格、氣質各有不同,他們的授課風格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別,尊重教師的個性施教風格其實就是對教師獨創性勞動的尊重。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環節中,各盡所能、各顯其才地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點,開創思維設計導入環節,充分展現個人魅力,使自己的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4 結束語

課堂導入作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一節完整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起著基礎作用。尤其是在小學的數學課堂上,課堂導入的成功運用,能夠在課堂的一開始就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這有利于整堂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有效發揮。因此,教師必須要有研究的才能,要有為了學生的發展而教學的思想。教師要遵循“學生觀”的要求,要以課堂內容和教學目標為依據,在遵循小學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課堂導入方式來激發小學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思維和探索,在課堂中形成一種輕松、民主、愉悅的課堂氛圍,以期對整堂課堂教學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林妹仔.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設計[J].學周刊,2011(29).

[2]? 張舟.淺談數學課堂導入法[J].新課程(上),2013(7).

猜你喜歡
課堂導入優化策略小學數學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