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小學語文學本課堂的靈魂

2021-09-06 13:35趙靜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 2021年7期
關鍵詞:學本民主

趙靜

【摘 要】學本課堂,真正體現了教學的中心是兒童,從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為主,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真實地學習。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大同學”,師生是學習共同體,協同學習、協同發展。學本課堂的有效生成,其理論支撐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民主教育思想,即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要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平臺,形成教與學的和諧發展與和諧統一。

【關鍵詞】民主 生本 學本

學本課堂,顧名思義,是以學習者學習為本的課堂。這里的學習者除了學生,還包括教師。在課堂上,師生共同圍繞核心問題,開展自主性的探究學習,通過合作,最終達成學習目標,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本,民主才是課堂的靈魂。陶行知先生認為,唯有在一個民主的社會里,每個人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同樣,唯有在一個民主的課堂里,每個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民主決定了課堂的方方面面。

一、民主,解放了師生關系

陶行知先生指出,民主的最終目的,是人的解放。也就是說,在教育上,民主的最終目的,是學習者情感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創造力的解放和個性的解放。它首先解放了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是教與學的關系。教師在課堂上有絕對的話語權和決定權。新課程的改革雖然也使師生關系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允許和鼓勵學生大膽表明自己的觀點??墒?,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因為教師仍舊是整個課堂的掌控者,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控制者。

真正的民主教育,其思想的精神實質是以人為本。在課堂上,以學習者為本。民主的課堂,教師不再是單一的教師,而是“大同學”?!按笸瑢W”和“小同學”一起學習,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同一個問題,開展各類課堂活動,課堂活動也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

二、民主,革新了教學關系

如今的課堂上,教與學仍舊是主動與被動的關系。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過程,都由施教者控制,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淪為了一句空話。怎樣扭轉這一局面呢?陶行知先生認為:須放棄“我即是”“朕即真理”;須虛心下問,集思廣益;實行共同創造,便須放棄少數人包辦之傾向。只有這樣,師生之間才不再是那種傳授和告知的關系,而是一起合作,共同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的關系。

1.教學內容的確定依據學生而定

陶行知先生的民主教育思想讓我們更加理性地審視:我們的教學主體究竟是誰?毫無疑問,肯定是學生。從這一主體觀出發,教師在決定教學內容時,就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思考。

首先,你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興趣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巨大的作用:它會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推動作用;它可以使學生集中精力去獲得知識,并創造性地完成學習活動;它會促使學生深入鉆研,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更是離不開生活。按照格式塔心理學的觀點,人的思想認識具有直覺性,即不經邏輯分析推理,能一下子領悟到學習對象的本質特征,從而通過感官的體驗而有所悟。學生可以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從生活中獲取新知,不斷完善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就自然地呈現出一種動態的、不斷豐富的過程。最后,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考慮學生的學習起點,而這個學習起點,就是介于學生自己實力所能達到的水平與經過別人的幫助之后所能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距,這也是一個人的最大潛力。只有教師給予幫助,學生才可能完成從實際發展水平到最近發展區的提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確定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學識水平。

2.學習方式的選擇依據學生而定

現在的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用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去啟發引導學生,問題提出后,學生會根據教師所暗示的思路,按照教師的要求尋找標準答案,說出教師心中最滿意的想法,然后,由教師引導到其預先設計好的標準化的路線上來。這樣的做法,與其說是引導,倒不如說是“牽引”,教師是在牽著學生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被抹殺了主動性,被搶奪了選擇權,被限制了創造性。民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自覺學習,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教師要營造民主的教學環境。民主的環境,能使學生找到課堂主人的感覺,精神放松,愿意全程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去。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和諧的環境里,思維才能表現活躍;反之,在禁錮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很難產生創造性的思維。民主的環境,能促進師生和諧共生、教學相長。

民主環境的營造,可以從改變課堂座位的排列方法入手。傳統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有利于教師全面監控課堂活動,也穩固了教師的權威地位。正因如此,教師在無形當中還是課堂的隱形主人。傳統的座位排列,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嘗試將課桌排成馬蹄形、半圓形、圓形或者小組形,這些非傳統的座位排列同樣也便于教師控制整個課堂教學。教師在課桌間走動,可以很方便地走到每個學生身邊,觀察他們的學習情況,如果學生有需要,教師可以及時幫助,學生也能更順利地開展朗誦、演講、課本劇表演、講故事等活動。

改變這些外部條件,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就會更為靈活,也就可以毫無后顧之憂地從學生的角度去創設。師生一起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才能真正實現學本課堂。因為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投入。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合作學習的主人,學生能夠思考問題,不再靠記憶應付,學生積極主動、興趣盎然,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實現問題的解決。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問題發現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真正將課堂還給了學生,將學習還給了學生,將方法教給了學生。這樣的學習方式還完美地實現了多元對話,教師可以與課堂上的每個學生進行對話,且對話更為有效,師生互動交流不再是“走過場”,教師可以及時捕捉課堂的有效信息,適時調整教學進程,準確判斷課堂生成,靈活處理互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教師可以捕捉到這些預料之外的、稍縱即逝的信息,并通過巧妙點撥加以充實和重組整合,以引發學生激烈討論、深刻思考,直至達成共識。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還可以使生生之間的對話更有生命力,小組成員之間輕聲交流,相互傾聽、相互補充,那些邊緣化的學生也不會始終處在被遺忘的角落。這樣的學習方式保障了多元對話的有效進行,課堂學習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建構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情感,學生繼而完成了學習任務、激發了思維潛能、培養了思辨能力。

高效學習方式的確立是建立在民主的前提下的,是相互尊重的。有了民主的教學關系,才能使師生成為學習共同體,從而教學相長、和諧共生。

三、民主,“靜”化了課堂氛圍

新課改給課堂注入了許多生機與活力,課堂活潑了、形式豐富了、手段先進了。但是,課堂氛圍似乎在悄悄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的講課慷慨激昂,過渡語洋洋灑灑,在課堂上充分表演,盡情展現教師個人的才華;教師的提問像連環炮,多而密集,學生沒有足夠的讀書和思考的時間,被動地、迎合式地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應;學生對教師的提問有問必答,爭著搶著發言,頻頻舉手,回答內容缺乏思維含量;多媒體課件形象生動,有聲音、有圖像,學生看得津津有味,忘記了想象、忽略了辨析……這樣的課堂,是以學習者為本嗎?

唯有民主,才能使課堂豐富而安靜。教師的話語方式,會更多地顧及學生的感受;教師的問題,會精心設計,努力使問題能架構整個課堂活動;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時間學習,能真正思考、交流。這樣的課堂,學生認真讀書、潛心思考、輕聲討論,教師是“大同學”,不再是知識的講授者、不再是權威的評判者,而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在教室里輕輕地走動,貼近學生,傾聽他們對關鍵問題的討論,觀察他們學習的過程,這樣的課堂氛圍,令人向往。

民主,是學本課堂的靈魂,真正做到了民主,才能保障每一個學習者的學習機會,落實每一個學習者的學習權利,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得到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認識與情感的和諧發展,還能體驗到課堂學習的樂趣,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向往的地方。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師讀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張民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學本民主
王毅:秉持踐行正確的民主觀、發展觀、安全觀、秩序觀
中國式民主
舊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適共存
借力“語言支援”,構建學本課堂
厚植“學本”理念 對接核心素養
教育尋真
尼日利亞 民主日
滲透“學本”思想 構建有效課堂
整體·聯系·學本
淺談“學本”課堂中教師的角色觀B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