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20年我國果實評價的文獻分析

2022-02-05 00:18梅道源王晨王忠紅曾秀麗
安徽農學通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文獻分析文獻計量學

梅道源 王晨 王忠紅 曾秀麗

摘 要:為了解近十年來我國果實評價研究現狀,以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為數據來源,采用文獻計量學統計方法,對國內發表的有關果實評價研究文獻,從主題分布、不同年份的文獻發文量、不同學科類別發文量、不同文獻來源分布、基金項目支持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2010—2020年的413篇果實評價研究文獻中,集中在果實品質為主要主題的發文量最多,為130篇。從不同年份的文獻發文量看,2018年發文量最多,為58篇;選取發文量前10位來看,不同學科的分類中,園藝發文量最多,為302篇,占70.73%;在發文量前10位的文獻來源中,果樹學報發文量最多,為16篇,占13.79%;從基金項目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發文量最多為38篇;從機構上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文量最多,為19篇。

關鍵詞:果實評價;文獻計量學;文獻分析;分類統計

中圖分類號 S66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01-0034-04

Literature Analysis of Fruit Evaluation Research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20

Mei Daoyuan1, 2 ?Wang Chen1,2 ?Wang Zhonghong1 ?Zeng Xiuli2

(1Tibet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Nyingchi 860000, China; 2Institute of Vegetables, Tibet Academy Agriculture, Lhasa 850032, China)

Abstract: To understand nearly a decade fruit evaluation research status in China, is known by Chinese full text database as data sources,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statistic analysis about fruit evaluation research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domestic subject distribution, the document of different years were identificated, different subject categories were identificated and literature source distribution, the fund project support, and so on and so for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413 research literatures on fruit evaluation from 2010 to 2020, 130 papers focused on fruit quality were the largest.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different years,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2018 was 58.In terms of the top ten published articles, among the categorie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horticulture has the most published articles (302, accounting for 70.73%). Among the top ten literature sources, the journal of fruit Trees published the most papers (16, accounting for 13.79%). In terms of fund projects, the number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ublications was 38 at mo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s,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ublished the most papers with 19.

Key words: Fruit evaluation; Bibliometrics; Literature analysis;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果樹是一種高收益、多功能的經濟作物,發展果樹產業已成為提高農民收入、消除農村貧困的重要手段。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果實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關于果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種質優選繁育、苗木栽培管理技術等方面,而關于果實品質評價方面的研究報道則較少。因此,制訂一整套符合消費和市場要求的果實質量安全評價體系勢在必行[1]。國外對果品類食品標準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其標準的有效實施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標準對鮮果、干果和果干類食品制定了相關標準共39項,歐盟制定了草莓、香蕉和獼猴桃等15種中高檔水果的產品相關標準。國內對于果實品質的研究也不少,如姜宏[2]對煙臺蘋果中氨基酸、有機酸、微量元素、總糖、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標進行了分析,從營養價值角度對蘋果品質進行了探討,為煙臺蘋果品質的評價提供了一定依據。潘雪燕[3]對金橘鮮果樣本進行了可溶性固形物、總酸量、可食率等指標的檢測和分析。黃玉等[4]對通過對唐山地區引種的4個藍莓品種鮮果的果形、果重、顏色等外形指標和花青素、維生素、糖、酸、蛋白質等品質指標進行比較研究,篩選出其中的優良品種。但目前關于研究果實評價方面的不同年份和主題的發文量、文獻資源類型分布作者的隸屬機構及基金項目分布等方面內容尚未見報道。為此,本研究以中國知網為數據來源,對2010—2020年發表在國內期刊上的有關果實評價的文獻進行了分析,以期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以中國知網為數據源,檢索出2010—2020年在國內期刊上發表的有關果實評價的文獻,全部檢索出果實評價文獻共413篇,主要包括文獻綜述、學術論文以及簡報等。

1.2 研究方法 使用中國知網高級檢索方法,搜索內容為發表年份、資源類型、研究層次分布、文獻來源、學科領域分布等字段;數據采集時間范圍為2010—2020年。主要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及Excel等統計分析軟件對各項數據進行處理,得到相關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年份的發文量 2010—2020年在國內期刊發布相關果實評價的研究文獻共計413篇。由圖1可知,2018年的果實評價文獻發表量最多,為58篇,2010年發表的最少,為20篇;2013—2018年發文量的變化幅度較大,2010—2020年文獻發文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近兩年的發文量稍有所下降。

2.2 不同主題的發文量 由圖2可知,在搜集的413篇相關文獻中,選取數量在10篇以上的文獻主要主題分析中,以果實品質為主題的發文量最多,為128篇,占33.68%;以綜合評價為主題的有60篇,占15.79%;以果實性狀為主題的有39篇,占10.26%;以品質評價為主題的有27篇,占7.11%以種質資源和分析與評價各有26篇,占6.84%;以主成分分析為主題的有23篇,占6.05%;以果實經濟性狀為主題的有11篇,均占2.89%;以經濟性狀、梨、營養成分、形狀評價為主題的各有10篇,各占2.63%。表明我國果實評價研究的主題主要集中在果實品質、綜合評價和果實性狀等方面,而對于營養成分、果實經濟性狀、性狀評價等方面的研究仍較少。

2.3 資源類型分布 由圖3可知,在搜集的413篇相關文獻中,共有6個資源類型的分布,其中學術期刊的篇數最多,達327篇,占79.18%;碩士的57篇,占13.8%;博士的9篇,占2.18%;會議的17篇,占4.12%;成果2篇,占0.48%;特色期刊有1篇,占0.24%。從數據上可以看出,果實評價文獻研究期刊類型最多。研究關于對果實評價的成果和特色期刊很少,則要重點加強果實評價的研究,通過對果實的評價對果實的創新利用以及開展相關科學研究提供相關依據,通過特色期刊傳播科學知識,增加人們對果樹研究的興趣也是十分重要的。

2.4 作者隸屬機構分布 由圖4可知,在搜集的413篇相關文獻中,有12個機構的發表論文量≥7,共計111篇。其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所發文章數量最多,達20篇,占18.02%;其次是西南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發文量分別為12篇、10篇、9篇,分別占10.81%、9.01%、8.10%;河北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和新疆農業大學發文量均為8篇,各占7.21%;海南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和四川農業大學的發文數量均為7篇,各占6.30%。因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關果實評價的研究具備明顯優勢。由此可見,培養有關果實評價研究的專業人才極為重要,其同步進行、相互發展。

2.5 來源、學科領域分布 對文獻來源分布中前10名共114篇文獻進行分析,其結果見圖5。由圖5可知,刊登在《果樹學報》上的最多為16篇,占14.04%;其次為《經濟林研究》,發表文章15篇,占13.16%;發表在《中國果樹》和《中國南方果樹》的文獻最少,為8篇,各占7.02%;來源于《北方園藝》《食品科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各13篇,各占11.40%;發表在《熱帶作物學報》的10篇,占8.77;發表在《食品工業科技》和《中國農學通報》的各9篇,各占7.89%。

僅對發表量前10位的學科領域相關文獻進行類別統計得出,其結果見圖6。由圖6可知,園藝領域發文量最多,達302篇,占70.73%;輕工業手工業領域49篇,占11.48%;林業領域20篇,占4.68%;植物保護領域分別17篇,占3.98%;農作物領域15篇,占3.51%;中藥學領域10篇,占2.34%;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領域6篇,占1.41%;農業基礎科學領域4篇,占0.94%;生物科學、泌尿科學領域各2篇,均占0.47%。說明果實評價在多領域都有研究價值,但在園藝領域研究價值最大,以園藝類別研究的發文量為最多,生物學和泌尿科學領域研究的極少。

2.6 基金項目文獻 由圖7可知,基金資助論文以資助類型不同,可大致分為以下4種類型:國家級基金、部級基金、省級基金和其他。其中,其他基金又包括市級基金和所在單位基金。經統計,在所檢索出來的413篇文獻中,發文數量≥4的基金項目有8個,共計94篇。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8篇,占40.4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篇,占21.28%;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11篇,占11.70%;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各6篇,均占6.38%;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5篇,均占5.32%;貴州省科技攻關計劃和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項目各4篇,均占4.26%。這表明果實評價方面的研究在國家層面的支持力度較大,但各省和機構的落實還不夠徹底。今后各機構果實評價方面的研究還需要加強,使其新品種和資源的研發創新和利用有據可依。

3 討論

(1)從分析研究可知,2010—2020年果實評價相關文獻發文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于2018年文獻數量到達頂峰;文獻資源類型分布篇數期刊為最多;文獻來源及學科領域分布較多,說明在多個領域都有研究價值,在果樹、園藝和經濟林的領域涉及最多;果實評價在園藝方向的研究最多,占70.73%;在項目基金方面經統計,果實評價的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文章數量較多分別為38篇、20篇,但在省級基金和其他項目的發文數較少,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基金11篇,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各6篇,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5篇,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項目和貴州省科技攻關計劃均4篇,表明果實評價方面的研究在國家層面的支持力度較大,但各省和機構的落實還不夠徹底。

(2)果品市場需求空間大,是高效農業的典范,在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中作用巨大。果實品質的形成和調控,已成為果樹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果實內在品質是果實商品性優劣的重要標志,包括體現果品營養價值的一些生化屬性,如果實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也包括體現果實風味的風味物質,如有機酸、苦杏仁苷、苧烯、單寧、香油精等[5]。果實評價已成為研究果樹產業發展成果的重要手段,通過果實評價可以直觀地看到果樹產業所存在的不足和改進方向,為新品種的研發創新和資源利用提供了有效依據。通過對不同品種果樹在成熟期進行果實的感官評價,既為當地選擇適宜發展的優良品種提供參考,也為今后的品種選育奠定基礎[6]。

參考文獻

[1]宋從從,陳進,孫建梅.青州蜜桃果實品質評價及重金屬含量研究現狀[J].農業與技術,2016,36(20):240-241.

[2]姜宏.煙臺蘋果化學成分分析及果實品質的初步評價[D].煙臺:煙臺大學,2014.

[3]潘雪燕.融安金桔鮮果品質綜述[J].輕工科技,2012,7(164):7-8.

[4]黃玉,王世瑞.藍莓鮮果的品質比較[J].北方果樹,2015,11(6):11-12.

[5]趙智慧,周俊義.果樹果實內在品質形成及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2(S1):111-114.

[6]舒銳,臧傳江,焦健,等.不同品種草莓的引進栽培與果實感官評價研究[J].種子科技,2020,38(15):7-8.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文獻分析文獻計量學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1~2013年文獻計量學指標分析
《廣西民族研究》創辦30年來刊發文章的回顧與展望
針灸療法在椎動脈型頸椎病康復作用中的應用概況
慕課在中國研究進展情況的文獻分析
基于文獻分析的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研究述評
1例肺結核合并原位癌的病例報告
境外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研究的現狀和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