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背景下“問題推進式”課堂教學策略淺析

2022-06-19 10:05張小立
學周刊 2022年20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摘 要:核心素養背景下,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問題推進式”模式來開展數學活動,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之下,能夠明確本堂課數學知識的重點、難點,擁有清晰的學習規劃、學習目標,從而有目的性、針對性地投入數學實踐活動中,實現數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的融合,讓學生利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困惑,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讓他們扎實掌握數學知識,培育自身良好的數學學科綜合素養。教師在開展“問題推進式”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要主動接納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讓數學知識結構更加系統化,從而使師生能夠共同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問題推進式;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14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47

在數學新課改的引領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學設計、學習形式、課程目標、核心概念方面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教師要改變以往主導、灌輸的數學教育模式,通過“問題推進式”的形式來講解數學知識、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取數學知識,掌握更多的數學技能、生活技能,能夠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中感知到數學知識的邏輯美、抽象美、形象美,感知到現實世界和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性。教師要圍繞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落實“問題推進式”數學教學,并且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已知學習經驗,科學設定數學教學方案和教學活動,讓學生感知到探索知識、構建體系的趣味性,從而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促進自身的全面成長。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問題推進式”課堂教學原則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在數學課堂中落實“問題推進式”教學活動,教師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全面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和標準。由于數學課程知識的邏輯性、理論性比較強,教師要創造師生互動、溝通、合作的機會,把學生作為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對象,教師發揮出主導的作用,成為高素質的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引導學生積極、自主思考,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其能夠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觀點、想法,學會主動質疑、提問,不再把視野局限在數學教材之中,而是通過探索、溝通、交流,發現更多新的問題,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營造有趣、輕松的數學教學氛圍,取得最佳的數學教學成效。

(二)適度性、思考性的教學原則

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教師要遵循適度性、思考性的教學原則,讓數學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下去,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數學和現實生活有著很大的關聯性,教師要圍繞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來講解數學知識,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要圍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設定問題教學情境,改變以往直接講解數學概念、數學公式、數學原理的形式,設定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情境,這樣才能夠展示出“問題推進式”的教育優勢,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與溝通,引導學生掌握數學問題的聚焦點,能夠快速解決數學問題,提升數學學科綜合素養。

(三)生成性、銜接性的教學原則

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基于核心素養落實“問題推進式”數學教學活動,教師要遵循生成性、銜接性的教學原則,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數學課程內容較為抽象、復雜,學生需要由簡單過渡到復雜,讓數學學習活動具備較強的層次性。由此,教師設定的數學問題也要具備梯度性,要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邏輯思維,打消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焦慮感,使他們能夠更加積極地去探索問題,從而找到數學學習技巧、學習方法,促使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

(四)實踐性的教學原則

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基于核心素養落實“問題推進式”數學教學活動,教師要遵循實踐性的教學原則,因為數學課程和社會生活的關聯性比較強,教師要圍繞生活來講解數學知識,實現數學理論知識和綜合實踐活動的深度融合,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中進一步強化對所學數學課程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找到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

二、基于核心素養背景落實小學數學“問題推進式”課堂教學的意義

(一)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通過落實“問題推進式”教學活動,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把符號形式的數學知識用熟悉的、生活化的形式展現出來,實現新知識和舊知識的關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實踐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把新的數學知識納入原有數學知識結構中,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同時,基于“問題推進式”教學模式的引導,能夠讓學生主動內化數學知識,把抽象的數學知識以趣味問題、生活化問題的形式展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程活動質量和效率,讓每一個學生都自主、積極參與到數學課程活動中,從而真正收獲知識、掌握技能、鍛煉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

(二)激發學生的探究、合作意識

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培育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其中激發學生探究意識、合作意識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中的重點任務,通過構建“問題推進式”的數學課程活動,能夠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相互借鑒、參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跟上教學進度,掌握更多數學學習技巧、學習方法,實現數學課程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促使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三)激發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

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通過“問題推進式”教學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改變以往數學知識理論灌輸的形式,讓學生能夠主動去學習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感知到探索數學知識的趣味,從而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真正有所成長和提升。同時,通過“問題推進式”數學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利用數學概念、數學公式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探究和圖形、數形相關的數學問題,強化對生活的認知,讓數學教育回歸現實生活,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新問題,學會歸納與思考,形成良好的思考和探究習慣。

(四)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

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通過“問題推進式”教學活動,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營造有趣、生動的數學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具體問題情境中不斷進步,打破師生之間的情感隔閡,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情感體驗,取得理想化的數學教育成果,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綜合素質。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要借助于“問題推進式”數學教學模式,為師生、生生的交流提供更多互動的平臺,進一步消除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抵觸心理。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問題推進式”課堂教學策略

(一)教師要了解“問題推進式”教學的重要內涵

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要想培育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展示出“問題推進式”教學的優勢,教師就要了解“問題推進式”教學的重要內涵,要意識到“問題推進式”教學并非只是一種問題設置,而是含有一定的情感成分的,通過“問題推進式”教學來達到“寄情于境,入境會情”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數學課程期間,一定要圍繞學生自身“最近發展區”來選擇教學內容,改變以往“拿來主義”的教學模式,對數學教學內容不斷優化、改革,深入去研究數學情境、數學問題,增強數學問題、數學情境、數學活動的創新性、針對性,以此來突破難點、重點教學內容,讓學生帶著濃烈的探究欲望去自主學習,強化對所學數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夠主動去吸收、內化、接受新的數學知識,深層次詮釋數學“問題推進式”教學的內涵。同時,教師要定期開展“問題推進式”教學互評活動,讓教師相互學習、借鑒,從中了解最新的數學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通過模擬問題情境、生活情境的形式,給予學生創造、想象、思考的機會,實現數學課程活動的創新。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把生活中的數學導入到課堂中,讓學生更加自主、積極地投入數學學習活動中,實現情與境的深度融合,圍繞生活實例來開展數學教學,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有利于他們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明確“問題推進式”的教學目的

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教師要明確“問題推進式”的教學目的,讓學生有目的性、針對性地來探究數學知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認知能力。教師要圍繞實際生活來開展“問題推進式”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獨立思考,感知到學習、探索數學知識的成就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首先,在小學數學課程中運用“問題推進式”教學模式,教師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改變以往照本宣科的數學教學形式,要主動研究、主動創新,積極接納更多新的事物,圍繞學生最近發展區、實際學習需求,科學設定數學教育目標、教育活動、教育方案,促使學生的全面化成長和發展。其次,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要想展示出“問題推進式”教學的優勢,教師要明確“問題推進式”教學對于達成數學教育目標的必要性和意義,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技能、數學知識,還需要重視數學學習的情感體驗、學習過程,讓學生在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中來解決數學問題,給予他們更多探索和實踐的空間,讓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探索能力,形成積極的學習觀、情感觀,讓“問題推進式”教學模式成為一種高度情感化的教育形式,引導學生去創造、交流、溝通、互動,促使學生的全面化成長和發展。

(三)通過問題鏈來落實“問題推進式”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問題鏈來落實“問題推進式”教學模式,以此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師在設計問題鏈期間,一定要注重循序漸進,提前了解學生真實的數學學習進度和實際學習需求,以此來設定問題的難度、內容、形式,用學生感興趣的一些素材來提出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探索問題,通過分析問題、解答問題,強化對所學數學知識的記憶和了解。通過問題鏈來落實“問題推進式”教學模式,教師要熟讀課程標準、數學教材,強化對數學教材知識的理解,理清數學知識脈絡,這樣才能夠對數學問題、數學方案具備較強的邏輯思考,利用數學問題鏈來解決難點、重點問題,促使學生的全面化成長、發展。同時,在設定問題鏈的時候,教師要明確數學問題的邏輯關系、前后順序,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掌握基本的數學技能、數學知識,構建全新的數學知識結構。教師要把問題鏈作為開展“問題推進式”教學的基礎,增強數學問題的邏輯性特征,科學把控學生的數學知識認知水平,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教師要利用“問題推進式”教學開展算理教學活動,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教師要利用數學問題讓學生對數量關系有清晰的認知,以此來構建全新的數學知識結構,實現已知學習經驗和新學習經驗的融合,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算理教學是數學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創設問題教學情境,逐漸增加數學問題的難度,利用數學問題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把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關聯在一起,為學生構建趣味性的數學問題教學情境,動態化展示數學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程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傳授數學知識、鍛煉思維、提升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師要圍繞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來開展數學課程活動,通過“問題推進式”的形式來講解知識、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期間,強化對數學教材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培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邏輯性思維,感知到學習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快樂,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同時,在小學數學課程中落實“問題推進式”教學形式,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強化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以此來設定數學教育方案、教育目標、教育形式,讓每個學生都積極投入數學學習活動中,促使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育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 章全武.改革開放四十年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內容嬗變研究——基于七份課程文件的內容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20(6).

[2] 宋乃慶,張莎莎,陳婷,等.基于“問題提出”的小學數學教師主題式專業發展:理論建構與實踐探索[J].數學教育學報,2021(1).

[3] 陳婷,李蘭,蔡金法.中國小學數學“問題提出”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基于《小學數學教師》和《小學教學》(數學版)中“問題提出”文章的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21(1).

[4] 何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與內涵研究——基于美英等五國數學課程目標比較[J].數學教育學報,2019(5).

[5] 蒲淑萍,宋乃慶,鄺孔秀.21世紀小學數學教材的國際發展趨勢研究——基于對10個國家12套小學教材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7(5).

[6] 李星云.論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基于PISA2012的視角[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作者簡介:張小立(1984.5—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背景下“問題推進式”課堂教學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0]GHB3786。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