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范認證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設研究

2022-07-20 14:02馬曉娜
校園英語·上旬 2022年6期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英語教師可持續發展

摘 要:在高校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高校師范類英語專業承擔著更艱巨的使命與責任。作為英語教師,不僅要完成好英語教學本職工作,更要積極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和要求,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內容,全力推動英語教學可持續發展,為提高高校英語教學質量貢獻力量。本文就師范認證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設的相關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師范認證;高校英語教學;英語教師;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馬曉娜(1979.09-),女,河北南宮人,石家莊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及教學。

在師范認證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更加明確的前進方向和目標。英語教師作為高校英語教學的核心人物,在英語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設中,需要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價值和作用。高校也需要結合實際需求積極致力于英語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設,以“一個支撐、兩項改革、三個著力點”作為切入點,穩步推進高校英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逐步提升高校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一、關于師范類專業認證的簡要介紹

(一)師范類專業認證的定義

師范類專業認證是專門性教育評估認證機構依照認證標準對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狀況實施的一種外部評價過程,旨在證明當前和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專業能達到既定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

認證的核心是保證師范生畢業時的知識能力素質達到標準要求,目的是推動師范類專業注重內涵建設,聚焦師范生能力培養。改革培養體制機制,建立基于產出的持續改進質量保障機制和質量文化,不斷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能力和培養質量。

(二)師范類專業認證的理念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理念為學生中心(Student-Centered, 簡稱SC)、產出導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 簡稱OBE)、持續改進(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簡稱CQI)。

(三)師范類專業認證的意義

師范類專業認證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推進師范類專業內涵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師范認證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設的具體改革內容

結合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師范認證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設的具體改革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一個支撐、兩項改革和三個著力點。

(一)一個支撐

“一個支撐”是指以提升英語教師素質能力為支撐,通過持續不斷提升英語教師素質,促進教學工作提質增效。英語教師的素質能力可以細分為以下幾點:

1.三種素質。

其一,為人師表的道德素質。為人師,首先要成為道德修養模范,要為學生做表率。英語教師的高素質是保證英語教學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師德高于一切,英語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在無形當中影響和改變學生。

其二,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教師的心理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英語教師需要保持開朗、樂觀的心境,積極、向上的狀態,尤其在和學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要懂得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處理問題,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熱情和關懷,贏得學生的信任和依賴,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其三,體魄強健的身體素質。英語教學本身是一項艱巨且繁重的任務,英語教師需要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堅持不懈地進行體育鍛煉,在工作中也要懂得科學用腦,實現勞逸結合。

2.六種能力。作為高校英語教師,需要具備以下六種能力:其一,課堂組織能力。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需要具備足夠強的課堂組織能力以及教育能力,自如應對課堂中出現的任何問題。其二,語言表達能力。英語教師在講課以及和學生溝通過程中,語言表達尤為重要,英語表達能力不僅是技能因素,也是智力因素,英語教師在使用語言進行表達時,要保證語言簡練準確、邏輯縝密、通俗易懂的同時也要富有情感和說服力。其三,教學實踐能力。英語教師要具備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式的能力。其四,多媒體應用能力。隨著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進步,英語教師需要積極主動去學習和掌握以多媒體為代表的先進教學技術。其五,第二課堂組織能力?,F在提倡開設第二課堂,英語教師需要對此給予更多關注,積極組織第二課堂,做好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工作。其六,教學科研能力。英語教師要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致力于科研,逐步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進而更好地反哺一線教學工作。

(二)兩項改革

“兩項改革”是指強化教師教育理念的改革與深化專業發展路徑的改革。在師范類專業認證的背景下,教師應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使其入腦入心,為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服務。同時,深化英語專業教學改革,促進專業內涵式發展。

1.教師教育理念改革。在師范認證影響下,英語教師的教育理念需要隨之進行轉變,要從以“教”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向以“學”為中心的新模式轉變,要求遵循師范生成長成才規律,以師范生學習效果和個人發展為中心配置教育資源和安排教學活動,并將師范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作為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重要依據。

2.英語專業教學改革。英語專業教學工作受師范認證的影響,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創新與改革,英語課程教學內容、英語課程實施方式以及課程教學評價等方面都需要結合師范認證的需求進行優化。

(三)三個著力點

“三個著力點”,指在制訂并實施高校英語教師隊伍建設規劃過程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著力點:

1.全力推動高校英語教師隊伍建設。高校應秉承“高度重視、全程督導”的原則,積極開展和推動高校英語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對英語教師責任的督導,根據英語教學工作的實際需求來適時適當地擴充英語教師隊伍,保證英語教師梯隊的合理性,進而為英語課程教學提供全方面的保障和服務?;诟咝W生的多元化英語學習需求,在師范認證方面,為了達到既定標準和要求,高??梢赃m當拓展英語教師團隊,在保證專職英語教師優質教學水平的同時,誠意聘請一些優質人才進入高校擔任兼職教師,有效充實高校英語教師隊伍,重新調整和優化英語教師隊伍結構,為高校英語教師隊伍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

2.構建更具針對性的教師評價標準。在師范類專業認證影響下,之前衡量和評價英語教師的標準體系已經有諸多不適用之處,高校需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師范類專業認證之下的高校英語教學,目的性要更強一些,其要培養的是兼具豐富知識儲備、優質教學技能、先進教學理念以及更強實踐能力的未來英語教學人才,這就對高校英語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在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對英語教師的評價標準時,建議嘗試按照如下思路來進行:

其一,高校要站在客觀理性的立場上,對當前學校英語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進行綜合評估,要正視并且接受英語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

其二,高校要進一步加深對師范專業認證要求的理解,要根據師范類專業認證對英語教師提出的要求來進一步針對性增添新的評價內容,并對原有評價標準進行適當修改和完善。

3.高校要積極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認證理念。積極尋找更多更具實效性的路徑來促進英語教師全面發展,為英語教師提供更多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從實際問題著手,持續進行改進,以此來逐步推動高校英語教師隊伍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三、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設改革的目標分析

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設改革目標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設中需要構建起英語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體系,為改革措施的落地提供參考和保障。其二,高校在開展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設改革工作時,可以制訂試點先行的改革方案,從試點著手,積攢經驗,逐步推廣,精準發展,逐步提高,分階段有序推進構建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體系。

四、促進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優化教師隊伍,構建高校英語教學新的可持續發展體系,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素質能力發展是核心問題。教師在專業發展過程中要做到“兩個堅持”,即堅持在教學實踐中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堅持建立健全持續改進機制。隨著“人工智能+教育”的推進,知識和傳播的方式不斷更迭,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工作,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改革。專業發展過程中,持續跟蹤、不斷評價、持續改進需要很長的時間,建立健全持續改進機制,有利于形成跟蹤、評價、反饋、改進的閉環,從而使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的探索、努力和成效持之以恒,真正落到實處。

促進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如下:

(一)創新培訓方式,提升教師綜合素養

1.組織舉辦專題講座。專題講座是高校培訓教師主要形式。對于高校英語教師而言,專題講座可以給予英語教師更多學習的機會和空間,英語教師在參加專題講座的過程中可以了解更多更新的英語教學理念和教學資源。因此,為了促進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議高校適時適當增加專題講座的頻次,為英語教師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

2.協作聯動,充分發揮教研室的作用。高校英語教師雖然屬于同一個群體,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英語教師多是以各自為政的形式來設計自己的教學內容,自行決定教學方式,英語教師很少有機會進行深入交流和溝通,也很少和相關部門進行協作,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語教師可發揮空間。需要注意的是,協作聯動與合作教學是不同的。合作指的是教師之間相互幫助,遇到問題也是由教師來自行處理和解決;而協作則是將與英語教師相關的部門和資源都引入進來,形成聯動模式,一起面對和解決問題,從而為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保障。

(二)英語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自主提升綜合能力

師范認證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外界助力之外,英語教師自身要真正意識到這一點,從自身做起,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積極自主去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英語教師要在英語專業學習上精益求精。作為高校英語教師,自身的英語知識儲備以及英語實踐能力都處于較高水平,但是英語教師不能滿足于此、止步于此,其需要常懷危機意識,要認識到社會形勢的千變萬化,如果不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很快便會影響到自己的教學工作。因此,英語教師需要繼續在英語專業領域精益求精,時刻保持學習狀態,積極汲取英語專業領域的新知識和新內容。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保持自己的學習狀態,逐步提升自己的英語專業素養。比如,英語教師要保持閱讀英文書籍、報刊雜志以及收聽收看英語節目的好習慣,不斷獲取和更新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再如,英語教師可以參加一些高水平的英語專業考試,一是對自己日常的英語學習成果進行檢測,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真實英語水平和能力,二是通過參加英語專業考試來積攢考試經驗,進而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考試指導和幫助。英語教師還要多閱讀一些英語教學研究方面的學術刊物雜志,及時全面了解英語教學領域的科研動態,為自己的科研活動收集更多參考資料,進而有的放矢地開展自己的科研活動。

綜上所述,師范認證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可持續發展建設是提高高校英語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高校英語教師作為英語教學的核心角色,需要積極承擔起更多的教學與科研責任。這對于高校英語教師而言,既是壓力,也是動力。高校英語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及時擺正心態,樹立更具先進性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師范認證影響下高校英語教學變化的研究力度,全力創新和優化英語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閔丹.大學英語改革背景下英語教師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探討[J].新東方英語,2018(5):154-155.

[2]陳艷穎.反思性教學與高校英語教師可持續專業發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8(13):26-27.

[3]趙燕霞.新建本科院校英語教師可持續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2):48-50.

[4]趙燕霞.新建本科院校英語教師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研究——以山西省六個地區的調研情況為例[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9(11):33-36,44.

猜你喜歡
高校英語教學英語教師可持續發展
論小學英語教學對小學英語教師素質要求
高校英語教學的問題與改進策略
如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培養“中國夢”意識
大學英語教師出國進修的有效性調查與研究
認真開展教研活動提升英語教師水平
教師知識理論視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語教師教材自主能力調查研究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