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勝任力模型構建分析

2023-07-21 09:18張欽峰楊琳王一涵
關鍵詞:勝任力模型建設路徑高校

張欽峰 楊琳 王一涵

摘? 要:科學化進行學生網絡評論員能力評價、方向性開展學生網絡評論員能力培養是做好新時期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谛旅浇樗仞B理論、工作分析理論,以陜西38所易班共建高校學生網評員調查數據為依據,采取實證分析完成4個維度26個特征因素勝任力模型構建,并從提升政治素養、業務素養、媒介素養、個人特質四個層面對做好新時期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培養路徑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勝任力模型;建設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sup>[1]教育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網絡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指出:“注重從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專家學者、優秀學生中選拔人員組建網絡評論隊伍,有效開展網上輿論引導和思想疏導?!?sup>[2]在網絡環境不斷嬗變與當代青年“人人皆網民”[3]形勢特點下,加強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建設,對于激發學生主體性參與正向網絡輿論引導與優秀網絡文化創作,全面占領網絡陣地具有重要意義,如何科學化進行學生網絡評論員能力評價、方向性開展學生網絡評論員能力培養是高?;鶎庸ぷ髡哓酱平獾幕A性問題。

易班作為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目前已覆蓋全國1777余所高校,2951萬大學生,全國32個省區市。易班學生網絡評論員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的主體組成部分,通過對其研究可以實現對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整體把握。研究堅持問題導向為原則,以陜西省38所高校易班網絡評論員群體為研究對象,基于新媒介素養理論、工作分析理論,提出高校網絡評論員能力評價要素,采取實證分析完成勝任力模型構建與驗證,并從確立因素解釋出發對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建設路徑進行分析,為后疫情時代推動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自覺性、科學性發展和勝任新媒體工作環境,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

一、理論依據與研究假設

(一)新媒介素養理論

目前學界公認的新媒介素養概念是青年人在新媒介環境下需要具備的一系列文化能力和社會技能,其目標是鼓勵青年人成為當代文化中的全面參與者,從而發展他們的技能、知識、倫理框架以及參與這一新媒介文化所需要的自信。[4]即特定研究對象的新媒介素養一定是由存在關聯且指向特定目標的一系列要素所構成,這些要素依據一定排列組合形成其所從事工作的能力需求框架與適應、參與新媒介文化的自信。本研究對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媒介素養確立依據來源于學者Jenkins Henry所提出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介素養的11項核心能力。[5]

(二)工作分析理論

《心理學大詞典》將工作分析解釋為對某項工作諸特性及與該工作有關的事項進行分析并收集有關資料。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正確描述工作的內容和實質,如分析工作性質、范圍、難易程度、工作程序、所包含動作、使用的工具材料及所負的責任等。二是分析并確定執行此項工作的人應具備的能力、知識、技能、經驗等資格條件。[6]工作分析理論主要聚焦于對任職者工作素質的要求,便于將抽象能力需求特征運用具體場地的工作進行描述。本研究對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業務素質確定依據來源于學者周暢所編制的《新媒體編輯勝任特征要素辭典》。[7]

(三)勝任力理論

“勝任力”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將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與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深層次特征,它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并且能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征。[8]勝任力定義至今尚未完全統一,但本質都是對特定對象產生顯著工作評價的特征集合描述,從要素組成視角可大致劃分為特定工作必備的基礎性特征與個人特質決定的辨別性特征。本研究所構建的勝任力模型來源于學者麥克利蘭所提出著名的“冰山模型”。[9]

(四)研究假設

研究從理論中分析認為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的人格特質、新媒介素養、業務素質、政治素養共同構成其勝任工作的能力需求,進而產生表現差異。研究將其歸結為X1、X2、X3、X4四個維度自變量,依此建立了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勝任力影響因素假設模型(圖1),基于此開展實證研究。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研究以預設的高校學生網評員勝任力4個維度26個特征因素為自變量,以高校學生網評員上一年度的綜合評價等次作為因變量,對假設模型進行實證研究,并對影響關系進行分析。

(二)研究對象

研究選取上一年度網絡輿情與網絡文化工作績效總評靠前的38所陜西高校的易班學生骨干(納入學校管理注冊)為研究對象,樣本大小有限按照隨機抽樣公式[10]計算(顯著水平a設為0.05,K=1.96,P=0.5,N為調研所獲取陜西高校網評員總量):

由公式可得樣本數應不低于353人。此次調研共發放問卷2250份,回收問卷2117份,回收率為 94.08%,按照絕大多數題目答案相同或呈現明顯直觀規律,正向題與反向題存在邏輯矛盾剔除無效問卷213份,合格1904份,有效率為89.93%。

(三)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問卷除人口學統計題項、工作基本情況統計題項與考評等次統計項外,設置40道預設因素相關題項,采取李克特五級計分法,從“完全符合”“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別給予5、4、3、2、1分數(反向題目逆行計分)。問卷施測不限制時間,使用網絡平臺進行數據采集,SPSSAU軟件開展統計分析。

三、數據分析

(一)樣本分析

參與調查采集對象中男女比例為0.48:0.52。受教育層次上以本科居多(0.68),??茷榇危?.28),碩士研究生及以上最少(0.04)。工作年限上1年至2年的占比0.14,2年以上至3年占比0.58,3年以上的占比0.28。

(二)項目分析

因使用的問卷為非標準問卷,為確保題項具有區分度,分別使用T檢驗對題項的區分度進行分析(高分和低分組以27%和73%分位數為界)、使用方差分析對不同Y值群體的題項態度進行研究。結果發現,40道態度題項T檢驗均呈現出顯著性(p<0.05),均具有良好的區分性,應該保留。方差分析p值均呈現出0.01水平顯著性。這說明題項辨別力高,無須刪除。

(三)信度分析

研究以獲取數據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數(Cronbachα)作為調查結果的信度指標,結果如表1所示:信度系數值為0.983,大于0.9,且分析項的CITC值均大于0.4。這說明分析項之間具有良好的相關關系,信度水平良好。

(四)效度分析

研究所用問卷是在文獻綜合研究基礎上對學者成熟問卷的補充修正,并采納了專家小組評分與建議,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結構效度采取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驗證,結果如表2所示:KMO值為0.989,數值大于0.8,p<0.05。這表明非常適合進行因素分析,變量間存在關聯性,結構效度較好。

(五)因子分析

對40個項目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過主成分分析(表3)發現,特征根值大于1的因子一共有4個,累積方差解釋率為70.921%。

從碎石圖(圖3)中可見,自第4個或第5個因素以后,折線由陡峭變得平穩,故應保留4-5個因子,即與預設模型基本一致。使用最大方差旋轉方法(varimax)進行旋轉,以便找出因子和研究項的對應關系。

從結果(表4)中可知,所有研究項對應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將其對應歸屬于4個因子,各項載荷系數絕對值均大于0.4?;诖?,剔除交叉負載項T7,將因素維度對應構成統計如下表,可見與預設模型結構基本一致。

(六)相關分析

為進一步確定模型建立因素同研究對象綜合評價Y間是否存在相關關系,且因分析量為非正態,采取Spearman系數為指標進行相關分析,數據顯示(表5),考評評價與個人特質之間的相關系數值為0.056,呈現出0.05水平的顯著性,與媒介素養、業務素養、政治素養之間的相關系數值分別為0.113、0.120、0.079,呈現出0.01水平的顯著性,因而說明考評評價與個人特質、媒介素養、業務素養、政治素養之間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七)差異性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所設模型對評價差異性解釋效果,將調查對象上一年度的綜合考評評價劃分為優秀組(優秀、良好)與一般組(中等、合格),對兩組在四個維度上的均值進行比較,結果如下表6,可見各維度組間都存在差異,這說明維度構成因素對綜合考評具有區分性。

五、研究結論

第一,預設勝任力模型在信度、效度等方面具有較高水平與穩定性。這表明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的人格特質、新媒介素養、業務素質、政治素養共同構成其勝任工作的能力需求,進而產生業績差異的假設成立。

第二,參評人員年度考評評價同媒介素養、政治素養與業務素養呈現出0.01水平的顯著性,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同個人特質呈現出0.05水平的顯著性,存在較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的個人特質與媒介素養、業務素養、政治素養的評價值越高,崗位勝任性越強,所獲得綜合評價越高。

第三,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勝任力模型是由四個維度二十六個特征因素所構成,該模型對高校學生網評員群體評價具有鑒別性,模型結構如下圖(圖4)。

六、研究建議

從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勝任力模型可以看出,該群體勝任力由四個維度構成,分別是政治素養、個人特質、媒介素養與業務素養。其中,政治素養是提升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勝任力的基礎方向,個人特質是提升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勝任力的個體要求,媒介素養與業務素養是提升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勝任力的基本途徑。要進一步做好隊伍的科學化發展,應該從以上四個維度所涵蓋的特征因素出發,從選聘、管理、培育、激勵等方面系統實施,努力培育一支政治合格、適應環境、業務熟練、素質優良的學生骨干隊伍。

(一)做好身份認同,提升政治素養

要把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作為學校宣傳思想教育的有生力量納入到學校人才培養的總體規劃,要重視隊伍質量在網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重要地位,在隊伍建設全流程中始終把政治素養放在首位。一是在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選聘與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對學生基本政治素質,如對黨對社會主義的態度、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的考察,作為工作認同基礎納入遴選首要標準;二是在學生隊伍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從網絡評論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出發增強學生對評論員身份認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個自信等政治教育同實踐鍛煉結合起來;三是要定期開展政治培訓,提高學生對苗頭問題、群體關注的發掘能力,指導學生提高針對錯誤輿論、熱點事件的引導能力,推動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能力。

(二)強化實操鍛煉,提升業務素養

要把高校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在引導校園網絡輿論走向、活躍校園網絡文化的實效作為隊伍建設的根本方向,要把業務實操鍛煉作為提高學生網絡評論員工作業務素養的根本抓手。一是要把成員的文字表達能力與學習理解能力作為網評員看家本領加以實操指導,確保評論工作可以準確地傳情達意;二是要把成員主動開展評論與作品創作作為網評員基本職能加以實操指導,要指導學生能夠通過主動設置議題、及時跟帖回帖、傳播主流文化等環節不斷提高自身組織力、引導力與靈活性;三是要注重培養學生從實踐工作中的所遇所觸發現問題,培養學生養成調查研究的習慣,引導學生從問題意識養成中找到新時期工作的切入點,促使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三)注重系統培訓,提升媒介素養

要充分認識做好優質網絡文化生產與傳播是做好新時期青年網絡評論工作的核心,要將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業務素養培訓與新媒體媒介素養結合起來。一是必須促進培訓隊伍成員熟悉大學生不同時期階段所接觸媒體平臺。培訓隊伍熟練把握不同網絡平臺技術特點與運營模式,熟練把握不同媒體分眾背景下話語體系與敘述方式;二是培訓隊伍成員熟悉網絡評論工作的傳播規律,把網絡信息組織、加工作為業務培訓的核心內容。引導學生可以獨立高效完成信息材料搜尋、整理、統合、編輯與發布,敦促學生不斷提高自身新媒體、多媒介網絡素養。

(四)確保人職匹配,優化個人特質

要充分挖掘不同人格特質學生在網絡評論寬口徑工作中的擅長領域,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網絡輿論引導、網絡安全管理、輿論危機管理等制度,以明確的職責促使各級網絡評論員各司其職,確保學生在工作中可以保持專注力、提高執行力與獨立性;二是在學生網絡評論員的考核上,拋棄傳統的單一考核或量化考核方式,建立綜合性評價方案,給予精神與物質雙向獎勵激勵,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工作的主動性與成就感;三是要在具體職位工作中及時加強團隊的凝聚力建設與人文關懷,及時發現問題悉心教導,不斷提升團隊成員的自控力與抗壓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王靜.高校大學生網絡評論員隊伍培育路徑探究[J].黑河學刊,2018(05):121-122.

[3]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6-01-22)[2022-06-01].http://www.cac.gov.cn/2016-01/22/c_1117860830.htm.

[4]牛娜.新時代公民網絡素養培育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20.

[5]Henry Jenkins.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 Media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M].Cambridge:Mit press,2009.

[6]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231-232.

[7]周暢.新媒體編輯勝任力模型構建與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8.

[8]嚴正.勝任素質模型構建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172-174.

[9]于聰聰,夏安飛.基于勝任力模型的高校網絡學生干部培養[J].高校輔導員,2016(02):24-28.

[10]吳明隆.問卷統計分析實務:SPSS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59.

責任編輯? 楊定明

*作者簡介:張欽峰,陜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辦公室主任、陜西科技大學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教師、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楊琳,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一涵,陜西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輔導員。*基金項目:本文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開放課題“高校易班學生工作隊伍現狀及對策研究”(課題編號:SCNUKFZC097);首批陜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陜西高校易班學生工作隊伍現狀及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21SPWSKT-C-19);2023年度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項青年項目“馬克思異化論域下的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及治理研究”(2023QN0146)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張欽峰,陜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辦公室主任、陜西科技大學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教師、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楊琳,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一涵,陜西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輔導員。

基金項目:本文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開放課題“高校易班學生工作隊伍現狀及對策研究”(課題編號:SCNUKFZC097);首批陜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陜西高校易班學生工作隊伍現狀及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21SPWSKT-C-19);2023年度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項青年項目“馬克思異化論域下的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及治理研究”(2023QN0146)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勝任力模型建設路徑高校
勝任力模型在煤炭銷售企業人才評估中的應用研究
從依法行政淺談法治政府的建設路徑
淺談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設
基于勝任力模型的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生素質結構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