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財稅智能化背景下“崗課賽證”融通的探索

2023-11-17 16:35徐小娟楊鴻艷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崗課賽證課賽融通

徐小娟,楊鴻艷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1)

一、崗課賽證融通背景

2019 年按照“職教20 條”要求,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了《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正式啟動1+X 證書試點工作。1+X 證書制度相較于會計職稱證書來說,更注重搭建真實的財稅工作場景,要求學生掌握會計實操技能,嘗試解決課程教學與實踐工作脫離的教學現狀,成為職業院校開展“崗課證融通”的契機。技能證書對于職業院校學生來說,極大改善了學生職業技能證書不足的現狀,彌補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取消后專業證書斷層的局面。技能證書解決學生在會計工作中遇到的基礎性問題,而技能競賽則考量學生對于工作中疑難雜癥的解決能力,在會計專業改為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后,更是對標了數字經濟的背景和大數據的浪潮。

基于1+X 證書制度的實施,各職業院校積極動員各專業完成課程教學與技能考證的融合,陸續實現了“課證融通”的課程教學體系,同時鼓勵各專業將技能培訓與課程學分掛鉤,開啟“學分銀行”,增強學習彈性,提升學習能動性。

在1+X 證書制度穩步推進的同時,考證組織機構紛紛抓住新專業建設的契機,由1+X 考證項目衍生出各項技能競賽校賽省賽國賽,更新了三級大賽體系,進一步充實了“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基本內涵,如1+X 智能財稅立足財稅共享服務新業態,致力于形成學歷證書和技能賽項雙向驅動,除開展常態化1+X 考證計劃外,先后組織推進多次“智能財稅”賽項省賽國賽,并于2022 年成功舉辦首屆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與世界技能大賽對接,“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以賽促改”已逐步成為校企合作的共同追求。

結合當前“業票財稅”一體化的行業背景,會計職業教育還需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圍繞新經濟、新技術、新職業、新專業,聚焦財稅改革發展新方向,提升數字化財稅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水平。為持續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職業院校還需深化產教融合,聚焦崗位需求;優化課程體系,加深資源融合;細化賽項規程,實施差異化教學;固化技能考證,形成常態化培訓。

二、高職院校實施崗課賽證困境分析

(一)課程設置脫節

以A 職業院校為例,在參考其他職業院校課程設置及專家論證的基礎上,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一般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專項實踐課五個模塊。在現有的課程結構中,理論教學時數占比約35%,實踐教學時數占比約65%,但在實踐教學中還包括軍事訓練、勞動教育、認知見習等專業范圍之外的必修課時,專業實踐教學學時數占比并不高。雖然從整體課程結構來看,已滿足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框架性要求,但是對于崗課賽證融通體系來說,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第一,以2021 級人才培養方案為例,考慮到專業名稱的更新,在原有專業課的基礎上新增一門Python 基礎,旨在加強專業和大數據的契合,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Python 和會計之間處于割裂狀態,學生并未能深入理解大數據與會計之間的聯系。同時以智能財稅賽項為例,其中涉及的大數據理論與實操知識,并未涉及Python 領域,對于技能比賽來說作用不顯著;第二,專業基礎課及專業核心課設置中理論課程占比近三分之二,這類課程主要注重學生在會計核算、稅務處理等方面的能力,與會計崗位實踐、1+X 考證、技能比賽無法鏈接,使得學生掌握過多過深的財稅知識,但無法應用到實踐中。往往理論課程步子邁得太快,但實操課程教學內容仍較為淺顯,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無法同步教學難度;第三,由于1+X 考證制度的不斷推進,2021 級人才培養方案中已更新了兩門課證融通課程,將1+X 考證培訓與課程教學相融合,實現了課證融通。但由于專業整體課程進度的統籌考慮,其中一門考證目前只能和專業限選課融通,造成有一部分未選課學生無法參加課證融通課程。第四,由于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仍處于初步建設階段,師資力量的限制,對于大數據智能、賽課融通這類實踐課程仍無法達到預期水平,離崗課賽證的融通要求相差甚遠。

(二)賽教融合難度大

推進“崗課賽證”深度融合,作為職業院校來說不能一蹴而就,應該從崗課融通到課證融通再到賽課融通穩步推進,難度逐層升級。技能比賽作為選拔性競賽,對學生專業知識、實操技能甚至是心理素質都有極高要求,然而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水平差異較大,由高中參加高考升學的學生財稅基礎為零,由中職院校參加分類招生進入的學生有一定的財稅理論及實操基礎,專業基礎的差異使得學生的學習規劃、職業規劃各異,絕大部分學生知識儲備達不到比賽要求,實操模塊上手慢,賽教融通缺乏內生動力,如何將競賽內容深入淺出地植入課程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專業潛能提出較高要求。

其次,賽教融通的課程本身可以作為學生技能比賽訓練的起點,但不能作為技能比賽訓練的終點,后續要依托課程教學情況開展對應賽項的深度訓練,大部分院校即使將課程融入了技能比賽,但以課程為支撐的競賽選手選拔機制、比賽訓練體系尚未建立。技能比賽選拔及訓練體系的構成離不開班級、專業、院校甚至企業的合力,但由于專業的細化,師資力量的分散,還尚未形成統籌管理,無法明確責任分工,學生的參與度不夠,比賽訓練不連貫,拓寬“賽教融合”的廣度難度仍較大。

(三)教師融通能力不足

作為會計職業教育的實施者,師資力量是實施“崗課賽證”融通的關鍵要素之一,職業教育已從最初的“理論型”講授逐步轉為“理論+實操”相結合的授課模式,這使得教育增加了職業本色。但當前數字經濟及大數據的迅速發展,會計專業目錄的適時更新,都使得“理論+實操”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會計職業教育的時代要求。會計職業教育的變革對會計專業教師再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師急需從“雙師型”向“復合型”發展,在原有“理論+實操”的基礎上還需兼備“信息化”,即具備基本的大數據知識,掌握大數據語言,同時善于將會計專業知識與大數據知識融會貫通。

然而,教師目前的專業素養仍停留在財稅領域,大數據知識的匱乏,使得教師教學從“財稅”轉為“智能財稅”任重道遠。雖然在專業目錄更新后,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各類財會培訓、研討不間斷,但由于培訓課時的限制、教師本職工作的繁重,培訓內容較為基礎淺顯,培訓結束后未能及時消化鞏固,這都使得培訓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教師對于大數據知識只能做到略知一二,談不上精通,會計教學的信息化變革仍任重道遠。

(四)融通過程缺乏合力

職業院校在深入領會職教20 條、三全育人建設方案、提質培優計劃等方針政策后,繼續加深與企業合作育人,并以此為契機建設完成多個產教基地,期望進一步夯實學生實踐能力。但縱觀整個產教模式與實踐,多數浮于表面,企業未能深入滲透到人才培養中,僅僅局限于成為學生的實習基地、組織學生參加1+X 考證、配合院校完成技能比賽等,在實習、考證、競賽過程中仍是以職業院校發揮主體責任。

從“崗課賽證”主體關系來看,是以政府為主導,以行業為標準,以企業為驅動,以學校為核心的多元參與,需要多方關系相互交流對話、融合創新,以促進會計職業人才實現高質量發展。但就現階段融合系統來看,各主體關系之間尚未形成協同合作關系,總體上處于“局部配合、分散培養”的離散型參與現狀。主要表現為職業院校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參照行業標準,以實訓基地為載體實施崗課融合,以考證平臺為載體實施課證融合,以技能賽項為載體實施賽教融合,從而出現了當前“崗與證相互疏離、賽與崗二元割裂”的局面。如何以學校為核心,將各個主體關系之間的資源深層次整合,發揮出多方合力,是實現融通的重點和難點。

三、高職院校崗課賽證融通關鍵點

(一)重構課程體系

職業院校目前的課程體系絕大部分是基于“會計”專業的教學,而未隨著“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名稱的更新而優化升級,因此可以考慮在現有課程體系的框架下,對專業核心課程、專業實訓課程進行技術賦能,作為“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依托。

加重專業核心課程中數字化教學的比重,實行虛擬仿真教學模式,對于過時的、不適用的專業核心課程進行替換。對標1+X 證書及技能比賽考核內容,適當增設供應鏈系統、大數據分析、財務機器人等相關課程。同時針對原有課程體系中晦澀難懂的管理型課程,如管理會計、稅法、中級財務會計等課程,可適當增加案例分析的學時,以考證平臺、競賽平臺中的實務案例為背景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考試及競賽模式的熟悉度。

優化專業實訓課程體系,考慮到1+X 考證及技能比賽均為上機實操,在符合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實踐課時,保證融通課程學時量。對于教學目標重合的實訓課程進行整合升級,增強各學期實訓課程之間的銜接性,側重于構建基于大數據應用的財稅管理綜合實訓體系,提升學生基于真實工作場景的業務處理能力、財務管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

探索開發融合性課程,對標1+X 證書及技能大賽,可以將關聯性較高的核心課程和實訓課程合二為一,如將大數據應用與管理會計融合為大數據管理會計,將中級會計、稅法等課程與會計崗位實訓融合為智能財稅,使得現有課程體系更顯精簡科學實用。

(二)分層次多場景教學

針對不同生源的學生,在正式授課前應進行學情測試,對于學生的知識結構、實操能力、學習動機等基本情況分級分類,以此為依據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分標準考核。參考其他職業院校,基于學情信息將學生劃分為考證層次、競賽層次,在授課過程中根據學生平臺實操成績隨時調整各層次學生。

各個層次均以崗位需求和考證大綱為教學標準,以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增強學生考證水平為教學目標,以虛擬仿真實訓為教學模式,以多維一體過程性考核為考核體系,在課程教學結束后均需完成1+X 考證,以獲取1+X 證書為短期學習目標。將證書考取情況與期末考核共同納入課程綜合考核體系中,豐富課程考核維度。

根據競賽層次學生具體實操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在完成考證內容學習的前提下,以前期實踐操作為依據,判斷學生擅長崗位,設置典型任務,劃分工作崗位,組成競賽小組,引導各組學生分崗位協作完成工作任務,為技能比賽提前選拔參賽隊伍。參照學分銀行制度,將學生各級比賽獲獎情況轉換為在校學分,用于免修部分課程,調動學生參賽積極性,增加訓練專注度。

隨著互聯網教學平臺、VR 技術的創新升級,各類課程中都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學生打造沉浸式教學場景。會計實訓教學的難點之一就是學生對于工作流程、崗位認知的不清晰所帶來的,因此硬件上還需持續升級改造會計實訓中心,使之具備現代數字化實驗室的標準,教學中能實現虛擬與實操的融合,讓學生通過虛擬技術真實體驗各崗位標準化作業流程,明確崗位職責,培養職業素養,從而對于自己要完成的崗位任務有更加具象的認識,發揮自身的能動性,而非簡單地跟隨老師的節奏。

(三)造就“復合型”教師

在會計專業轉型背景和會計崗位革新趨勢下,實施“崗課賽證”融通需要職業院校配備專業過硬、素質高超的教師團隊,教師必須要把握學生發展需求,以立德樹人為己任,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保證教學內容緊隨財稅政策、崗位需求而不斷更新。

筑牢知識體系,搭建信息化教學框架。打鐵還需自身硬,基于我國會計準則、稅法政策的不斷完善,作為專業教師,首先要提升專業領域內的知識水平,抓住各種培訓機會,積極參加各類國培、1+X師資培訓。其次在當前財稅智能化背景下,教師還應當跨專業參加各類互聯網+培訓,學習大數據、供應鏈、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識,運用到課程教學中,掌握企業財務的自動化流程,熟悉財務共享系統。同時可以通過企業掛職鍛煉的方式在實踐積累中筑牢理論知識架構,提升財務信息化水平,增強業財融合的能力。

加強學術交流,豐富多元化教學思路?!皪徴n賽證”融通需要多方協同配合,并不是閉門造車。通過企業掛職鍛煉,加強與企業的雙向交流,了解企業崗位需求,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契合企業標準。通過參加學術研討、走訪交流,向崗課賽證融通典型院校取經,汲取成功經驗,拓寬眼界,重新梳理教學思路。通過參加1+X 師資培訓、技能比賽培訓,與組織機構交流學習,掌握最新賽證信息,合理安排考證培訓及比賽訓練,調整教學計劃及教學內容。通過示范教學、精品課程等方式,向老教師、教學名師學習,形成傳幫帶的學術氛圍,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四)創新產賽教融合機制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著重對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教學過程中摒棄唯分數論、唯書本論,重視技術技能提升,以達到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目的。實現職業教育改革需要多方發揮合力,精細管理,內外聯動,職業院校需找準政府總體方向,熟知行業最新標準,創新產賽教融合機制。

產賽教融合方式除了常規的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作建設實踐基地、校企專家互聘互用之外,還應參照新標準、新規范,與新技術相結合,借助于“互聯網+”技術、VR 技術,幫助學生沉浸式體驗工作情境,熟悉崗位任務,明確工作流程。在學生實踐操作過程中,利用遠程技術邀請行企專家觀看點評,將教學標準與行業、企業標準相對接,增強學校與行企黏性,強化多元主體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

參照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院校逐步完成由訂本式教材向活頁式教材過渡,由此推動的教材改革則需要校企協同發力,根據專業課程特點、學生職業發展、企業崗位需求等條件綜合考慮,量身打造。同時在“1+X”證書制度的推動下,在活頁式教材中穿插信息化數字資源,邀請學校、行企專家錄制講解章節重難點,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檢驗職業教育質量的“試金石”,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的“催化劑”,通過參加技能大賽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賽事規程是根據數字化經濟、崗位職業、職業素養的發展升級完善的,因此發揮好技能大賽的激勵作用對于職業教育至關重要。行企發揮主導作用,積極籌備各類技能大賽,整合競賽平臺,精簡重合賽項,避免師生將大量精力周旋在摸索各個平臺,勻出時間用于備賽訓練,積累實戰經驗。院校作為實施主體,健全校內選手選拔機制,以融通課程為載體,保證學生全員參與、公平競爭。

四、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

(一)以崗定課

緊扣崗位標準構建課程體系。職業院校通過深入企業調研、邀請行企專家座談等方式,梳理專業所面向的崗位或崗位群,明確各崗位所需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以崗位技能需求為導向設置普適性的公共課程,遞進性的專業課程,適用性的實操課程。課程體系的構建要本著“夠用、實用、應用”的原則,抓住專業群建設的契機,通過課程整合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緊扣技能標準設計實訓課程。設計基于能力本位的實訓課程體系,以校企合作為切入點,按照崗位技能要求,細分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綜合技能,將能力提升融入實訓操作,以企業典型任務為原型,分崗位、劃任務開展實訓,推動學生財稅技能的螺旋上升。同時針對已經具備一定財稅基礎和基本實操技能的學生,可以通過跟崗實習的方式獲得課程學分,以企業導師的評分代替課程考核評分,實現分層次、差異化教學。

(二)以賽促學

以能力提升為出發點,精簡技能比賽賽項。當前職業教育領域各類技能省賽、國賽、行業賽種類繁多,質量參差,賽項冗雜,若毫無計劃的組織學生頻繁參賽一方面浪費訓練精力,另一方面消磨學生參賽熱情,因此當務之急首先是根據學生能力、競賽賽制、專業軟硬件實力等條件,本著提升職業素養、對接數字經濟、扣緊崗位需求的基本原則,挑選出部分優質賽事,既強調專業技能的比拼,也重視職業素養的考核。在訓練階段,各項比賽配備至少一名指導教師,引導學生以競賽為中心開展常態化訓練,激勵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形成傳幫帶的學習氛圍。對參加技能大賽訓練的學生給予生活補助,在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隊伍給予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參加比賽情況作為評優評先標準之一,以調動學生比賽潛能。

以教學改革為著力點,引領示范專業打造?!百愓n”融通課程的教學質量決定技能比賽成績,同時技能比賽結果及其成果也會反作用于課程教學,比賽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抵達“賽課”融通課程的終點,要做到以賽促教,還需要以賽項為素材開發出課程教材、課件、習題、案例等。在備賽期間,整理訓練心得、理論知識、實操手冊,將競賽資源融合進教案設計、課題申報、微課錄制中,實現競賽與課程的深層次融合。同時,以提升教學能力、轉變教學思維為目的,鼓勵教師基于融通課程參加教學能力大賽,深化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發揮對課程教學的驅動力。借助教學能力大賽與行業專家、優秀教師交流學習,摸清職業教育改革對學生理論素養的新要求,掌握專業發展的前沿動態,為精品課程打磨乃至示范專業建設指明方向。

(三)以證定標

基于行業標準,完善職業技能證書體系。自“1+X”證書制度實施以來,各評價組織先后推出多個財稅相關職業技能證書,職業院校面臨諸多選擇,需結合專業實際,挑選2-3 項證書實施考證制度。所選證書需要結合崗位需求及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考證內容契合企業用人標準、滿足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因此,職業院校在踐行證書制度過程中,可化被動為主動,與評價組織機構聯合起來,以行業標準為基準,調整證書考核內容,升級證書操作規程,推進證書學分認證,從而改變當前證書含金量不足的現狀。

對接行企證書,重構實訓課程標準體系。參照目前職業院校課證融通實踐經驗,融通課程主要為實訓課程,因此將實訓課程標準與技能證書標準對接,是推進職業能力認證的關鍵。首先,參照技能考證標準、企業崗位實踐標準,升級改造實訓中心的軟硬件設備,為實訓課程有序推進奠定客觀條件。其次,對接技能考證內容、企業崗位任務,制定實訓課程技能標準,調整課程教學內容,規范仿真實訓流程,實現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融合。最后,對標職業技能名師、企業財稅主管,強化證書師資標準,制定師資準入門檻,完善后續繼續教育細則,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更新教師教學理念,為職業院校開展實訓教學和考證培訓提供高水平支撐。

(四)多維一體考核評價體系

搭建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評價體系。在正式授課前,以“崗課賽證”為導向,集合學校專家、企業導師、證書評價機構、競賽組委會組成多元評價主體,作為不同主體對課程目標、課程標準、課程建設方案、課程建設規劃等進行多方位多維度評價,完善課程建設體系。邀請行企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與課堂活動,對學生課堂實操表現予以評價,提出專業性建議,以此為依據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課程教學結束后,綜合考核學生理論知識、實操能力、專業素養,以崗位實習評分代替課程實訓平時成績,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代替期末考核,最終以實訓平臺平時成績(40%)+證書成績(60%)綜合計為課程總成績。同時考慮將技能比賽獲獎成果按比例轉化為實訓課程學分,以此形成“崗課賽證”考核成績的相互轉換認證,實現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

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與反饋機制。依據“崗課賽證”融通效果及多元評價主體反饋結果,診斷教學成效,完善專業建設,豐富當前課程建設方案、課程電子資源、課程案例庫等課程資料,以切合學生職業能力發展需求。通過申報開設公開課,邀請校企專家聽課評議,搭建由行企專家、學生評價、教師互評的教學評價體系,形成教學質量評價報告,課程結束后教師依據評價報告查缺補漏,對于教學薄弱項針對性地參加教師培訓,定期開展專業教研活動,并建立長效反饋機制,對照評價報告自查自糾,提升教學效果,督促課程教學改革。

綜上,財稅智能化擴展了會計崗位的職責,擴充了會計職業能力,擴張了職業教育實訓內容,在這樣的數字化背景下想要實現大數據與會計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崗課賽證”的融合,而“崗課賽證”的深度融合需要行業、企業、院校、師生共同施力,對接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審視人才培養目標。職業院校在融通過程中需把握其核心要義,明確實施目標,搭建實施路徑,反思實施效果,創新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路徑,方能助推高水平技能型社會建設,為經濟發展和數字化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優質人才。

猜你喜歡
崗課賽證課賽融通
應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及成效——基于“崗課賽證+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討
“崗課賽證”融通的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模式研究與實踐
電子商務專業“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重構實踐研究
以培育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課賽”融通課程改革研究
高職英語“課賽”結合中的教學映射
高校市場營銷專業“課賽”有效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包羅融通的藝術探索家
論教讀與學寫的生活化融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