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學》課程思政實施現狀的調查分析
——以蘭州財經大學為例

2023-12-01 03:26孟志華副教授梁湘敏
商業會計 2023年21期
關鍵詞:審計學專業課程思政

孟志華(副教授) 梁湘敏

(蘭州財經大學 甘肅蘭州 730020)

一、引言

隨著現代企業投資者和經營者相分離,投資者為了真實地了解和掌握被投資對象的經營狀況,需要一個公平、公正、具有勝任能力的第三方對其進行鑒證。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業務種類也越來越多,審計報告的使用者范圍也在擴大,社會對審計的關注度、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審計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年來,隨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推進與快速發展,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與財務暴雷案件屢屢發生。上市公司造假手段復雜多樣,嚴重擾亂了資本市場秩序,損害了投資者利益,危害著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財務造假不僅損害了股東、債權人的權益,也破壞了整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和商業社會的誠信度。會計信息質量決定了社會經濟資源配置的效率。會計信息失真,會使依賴會計信息進行決策的利益相關者做出錯誤的決定,導致資源錯配,造成公眾利益的巨大損失。受利益驅動,企業財務造假的動機難以避免。市場設計的制衡機制是由獨立的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后發表第三方鑒證意見,以起到合理保證企業財務報表可信度的作用。審計,一則可以制衡企業,防止企業發生會計差錯或舞弊;二則可以相當于公共品的方式向公眾提供財務報表可信賴程度的意見,節約了社會交易成本。

高校作為人才培育的主戰場,不僅需要教會學生專業技能,更要發揮對學生的價值引領作用,寓人格塑造于課堂和實踐教學中,培養既具備專業技能又具備高尚職業品格的人才?!秾徲媽W》課程,其本身就是立足于時代背景,力求培養學生高尚的審計職業觀念,遵守審計職業道德規范,因此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堅持立德樹人,開展《審計學》課程思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蘭州財經大學審計學專業開設已久,《審計學》課程受眾面廣,課程思政的實施現狀及效果如何?本文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總結經驗,找出不足,以更好地提升《審計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樣本情況。本課題組成員通過問卷星,向蘭州財經大學法務會計以及審計學專業本科四年級學生,以及審計學專業碩士1、2、3 年級學生定向發放調查問卷,合計收回186 份。調查問卷的設計,旨在了解學生對《審計學》課程思政理念的了解情況以及實施現狀的反饋。此次問卷大部分是由剛剛學習完《審計學》課程的本科四年級學生填寫的,占比約為66%,另外也有一部分曾經就讀于蘭州財經大學并學習過《審計學》課程的研究生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參與作答,分別占比13%、12%和9%。

(二)對課程思政的總體認知。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學生對“課程思政”的概念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在之后的課程教學中,應當積極著力促進思政教育和專業課程兩者的融合。對于《審計學》課程引入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學生的認同程度較高,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47%的學生認為引入思政元素是非常重要的,43%的學生認為引入思政元素比較重要?!秾徲媽W》課程具有時代背景,是與時俱進、不可缺少的專業核心課程,力求培養學生高尚的審計職業觀念,對于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融合度問題,學生的認同程度也很高,問卷結果表明超過一半的學生比較認同“思政內容與審計學專業知識融合度高”的說法,達到66%,非常認同這個說法的大約占24%。上述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于《審計學》課程思政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認同程度很高,這為下一步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踐明確了方向,應把課程思政的隱性教育性質與專業教育的顯性教育性質相結合,重視任課教師的立場、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獨立、自主、公平、公正的意識,使學生自覺思考,辨別對錯,從而對教師的教育教學發自內心地認可,以實現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

(三)《審計學》課程思政元素的構成與展示方式。教師如何潛移默化地將思政元素融合到專業課程中去?需要解決兩個核心問題,一是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二是教學方式的充分優化。

在設計思政元素時,應根據受教者的需求導向來選擇教學資源,迎合需求,以達到育人的目的。如圖1 所示,學生對于“專業知識與職業素養的融合”這一需求最多,高達92%,其次是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解讀”的需求,約占85%,可見學生對于課程思政的需求更多地來源于如何通過專業課程和思政元素的結合來提升職業能力,和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豐富審計實踐活動,這與《審計學》課程的專業培養目標相一致,也例證了《審計學》課程的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思政目標是高度一致的。

圖1 融入思政教育內容

在教學方式方面,課題組對課程思政融入《審計學》課程的具體內容和方式也作了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在《審計學》課程中融入“資本市場經典案例”這方面內容的學生是最多的,占比約89%,認為需要融入“職業素養”的學生占比高達80%,支持融入“科技資訊前沿”的學生占比過半,達到了75%,如圖1所示。

(四)《審計學》課程思政教學實施現狀及效果。課程思政的實踐效果關鍵在于授課教師,授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以及準備的思政內容和授課方式均會影響《審計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

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選擇“專業課教師偶爾會在課堂上穿插思政教育的內容”的學生最多,占比超過一半,約為62%,大約31%的學生認為專業課教師經常會在課堂上穿插思政教育的內容,占比最少的是選擇“認為專業課教師不會在課堂上穿插思政教育的內容,只講與專業有關的內容”的學生,約為7%。

關于“教師在專業課程課堂上結合專業知識的內容包括哪些?”問卷結果顯示,學生認為教師在課堂上結合的專業知識內容有: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觀,言傳身教,是學習的模范;指引學生做有理想、有志向的人;教導學生注重學術誠信,有助于學生對事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教導學生怎樣做人;培養學生科學的辨證思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向學生傳播有關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建設成就;向學生傳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教導學生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有貢獻的人,這些內容的認同率都過半。

關于“學生覺得教師在專業課中貫穿思政教育是否有用?”高達90%的學生認為教師在專業課課程中開展思政教育有用,思政教育可以給予學生積極的思想指導,教會學生如何正確與人交往、處理問題。

在對學生“是否喜歡教師在專業課程中講授思政教育的內容”的問卷調查中了解到,“喜歡教師在專業課程中講授思政內容”的學生大約占了一半,“非常喜歡教師在專業課程中講授思政內容”的學生約占33%,16%的學生對于這個問題持一般的態度,僅有2%的學生不喜歡教師在專業課程中講授思政內容。

關于“學生認為任課教師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等方面的表現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影響程度”問題,根據問卷結果了解到,認為教師在上述三個方面的表現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影響程度非常大的占比約為35%,認為影響程度大的占比約為33%,認為影響程度較大的占到了20%。

關于“任課教師挖掘出來的課程內容背后的故事、規律以及體現出來的精神對你的道德品質的影響程度如何?”問題,學生認為任課教師挖掘出來的這些因素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影響程度大的占比最高,約32%左右,認為非常大的占比也達到了31%,認為較大的占比約為25%,而認為影響一般的占比約為10%,僅有1%的認為影響程度非常小。

關于“專業課程的思政育人資源挖掘是否充分?”問題,根據問卷結果進行整理,有一半的學生認為專業課程的思政育人資源挖掘比較充分,有41%的學生認為資源挖掘不太充分,8%的學生認為資源挖掘非常充分,僅有2%的學生認為資源挖掘完全不充分。

關于“專業課程中的哪些形式或內容對學生的價值觀影響最大?”問題,根據問卷調查顯示,高達89%的學生認為影響最大的是案例故事,之后依次是視頻資料、教師點評理論知識、課題討論、同學分享。如圖2所示。

圖2 對價值觀的影響因素

經過近四年的實踐,《審計學》課程思政的總體效果如何?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最同意“課程思政有助于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的說法,對此說法支持率高達88%,“課程思政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85%的學生選擇,“課程思政有助于培養哲學思維”和“有助于培養‘四個自信’”有超過一半的人選擇,分別是77%和68%,總體來說,課程思政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后續仍需要改進。

三、《審計學》課程思政改革的展望

根據教育部于2018年印發的《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應構建全方位全過程深融合的協同育人新機制。對于《審計學》課程建設而言,將思政教育寓于專業教育中,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選擇課程思政建設的切入點。課程思政切入點的選擇是挖掘課程思政資源的前提,此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于“專業知識與職業素養的融合”這一課程思政的需求最為強烈。因此,課程思政的切入點選擇應考慮如何更好地實現將思政元素潛移默化地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去。

首先,應融入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辯證思維首先要樹立求實思維,審計工作要通過縝密詳細的調查取證,去偽存真,才能發現事物所蘊藏的內在聯系,找到問題的癥結,所以要求學生對職業懷疑態度的質疑理念有一定的認識。在專業課的學習中,教師可通過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來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使學生掌握質疑的思維方式,確保其對問題的性質做出準確判斷并采取恰當的應對措施。

其次,應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職業自信?!秾徲媽W》課程本身就是立足于時代背景,力求培養學生高尚的審計職業觀念,使學生樹立牢固的獨立公正的意識,啟發學生自覺認同,產生共鳴與升華,實現潛移默化的效果。通過對審計歷史的回顧,增加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審計的話語權以及影響力正逐步提升,應通過“講好中國審計故事,傳播中國審計文化”來提高學生的職業榮譽感,不斷增強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再次,應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在課堂講解、案例討論、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在審計準則與審計法規以及審計職業道德的教育中強調法治與公正,在業務流程執行的業務操作中強調誠信與敬業,在職業發展規劃中強調愛國與友善。

最后,應融入對工匠精神的培養。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與追求,不僅需要在技術層面精益求精,還要有“正德”“濟世”之能,包含技藝與品德兼修的內涵(梁曉舒、梁君,2019)。對于審計人而言,工作環境和審計對象復雜多變,有些審計現場環境惡劣,正需要有“工匠精神”這樣的內核驅動力來推動審計事業的發展。在課程教育過程中,應協調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注重對學生的技能培養及品格塑造。

(二)充分挖掘課程思政資源與優化教學方法。調查發現,學生最樂于接受的思政元素的展示方式是“資本市場的經典案例”,這也是改革《審計學》課程、解決學生難學教師難教問題的有力武器,是推進課程思政進程的利器。在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案例編寫要做到思想有深度和高度、內心有情懷和溫度,通過準確設定課程思政案例教學目標、明確案例內容,根據不同專業知識點的講授需求融入豐富的思政元素。將鮮活案例生動地呈現在課堂中,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浸潤學生心靈,從而推動課程思政“卓越教學”,塑造課程思政的“高效課堂”。

通過實施教師講授和學生自學相結合、交互式教學、主題討論式教學、情景模擬式教學等教學方式,探索建立“學生主動學、教師引導教、實踐體驗學”的教學模式,以大量的案例、視頻等形式客觀地展現思政元素,引導學生學習。

猜你喜歡
審計學專業課程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審計學專業建設的思考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審計學》課程教改研究
思政課“需求側”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應用型本科院?!秾徲媽W》教材的編制與創新性人才培養
民族地區本科院校審計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