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科技小院”的公費農科生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探索

2024-01-26 02:26寧剛李赟陳延玲
智慧農業導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實踐育人培養

寧剛 李赟 陳延玲

基金項目:2022年度山東省本科教學改革重點研究項目(Z2022245);2021年度山東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SDYJG21184);青島農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QNSZ2023083)

第一作者簡介:寧剛(1988-),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通信作者:陳延玲(1987-),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養分資源綜合管理。

DOI:10.20028/j.zhnydk.2024.03.037

摘? 要:公費農科生政策是現代農科教育模式下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舉措。自2018年開始,山東省推行公費農科生教育政策,為基層定向培養農業技術推廣人才。該文以青島農業大學為例,對當前公費農科生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介紹公費農科生以參加“科技小院”為載體,以準農業技術推廣員的身份,深入基層農村進行實踐學習應用,開展鄉村志愿服務活動,在田間地頭和走訪農戶調研過程中,觀察、發現、研究并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積極探索和構建“學校課堂+科技小院+鄉村田間”三位一體的公費農科生培養新模式,并對該模式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等進行說明。

關鍵詞:公費農科生;科技小院;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實踐育人

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4)03-0149-05

Abstract: The policy of public-funded agricultural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talents under the mode of modern agricultural education. Since 2018, Shandong Province has implemented a public education policy for agricultural students to train talents f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aking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public-funded agricultural students and introduces the public-funded agricultural students who, in the capacity of quasi-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ers, go to the grass-roots rural areas to carry out practical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carry out rural voluntary service activities, and observe, discover, study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production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field and visiting farmer households, so as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construct a new public-funded agricultural college training model of "school classroom + hi-tech courtyard + rural field", and explain the main methods of this model and the results achieved.

Keywords: public-funded agricultural students; small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ound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practical education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指出“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建設農業強國。新時代,涉農高校如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農業人才的培養同生產勞動實踐相結合,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培養高素質農業科技創新人才,是農業強國建設征程中必須回答好的重大戰略課題[1]。站在農業強國建設的新時代,面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好機遇,培育新農科人才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本文以青島農業大學為例,闡述了在“科技小院”育人模式建設中,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新農科”創新型人才的路徑和方法,為進一步推進公費農科生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產教協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團隊通過傳承和發展“科技小院”的育人模式,創新性地將其融入本科公費農科生的培養過程中,培養了多名知農愛農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1? 公費農科生培養模式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當前,山東省在崗的基層農技人員整體年齡結構老齡化嚴重,據不完全統計,全省35歲以下的鄉鎮級農技人員比例不足12%,具有農科專業背景和大學以上學歷的技術人員比例很低,小學、初中學歷占到80%以上,初級職稱和無職稱人員高達59%[2]。年齡高、學歷低的突出特征,使其對農業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十分有限,說明目前的農業從業人才結構無法滿足鄉村振興對人才的應用需求,面臨著人才結構失衡的現實問題。據調查,超過90%的農科專業大學畢業生因各種原因不愿意到農業企業、農村開展工作,導致農業人才培養偏離社會和行業發展需求,“學農不知農、學農不愛農、學農不擇農”的現象突出[3]。這一現象是涉農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急需正視和著力解決的問題。農科專業人才培養與就業方向的脫節,學生實踐學習和應用能力的不足,對涉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為有力助推鄉村人才振興,更好地補充和提升基層農技服務部門的骨干力量,根據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等8部門《關于印發〈山東省加強基層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的二十條措施〉的通知》(魯農科技字〔2017〕27號)、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等6部門《關于印發〈山東省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實施辦法〉的通知》(魯農科技字〔2018〕11號)等文件精神,2018年山東省教育廳、省衛計委、省農業廳發布《關于做好2018年公費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2018年啟動實施農科生公費教育政策,依托省內農業高等院校,重點為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急需緊缺專業培養本科生(大學本科學歷學制四年),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4]?;鶎愚r技推廣人才隊伍,是黨的“三農”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科教興農戰略的生力軍,是鄉村人才隊伍的主力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可靠力量,可以為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發揮重要的作用[5]。為基層輸送更多高質量農業人才,是新時代賦予涉農高校的重要使命。因此,涉農高校如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成為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首要任務。

目前,青島農業大學已招收6屆公費農科生,共計有2屆畢業生步入工作崗位,在基層崗位認真工作,履行作為新時代農科生的職責,發揮青春力量。然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也發現存在著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長期以來,涉農高校人才培養的“高度專業化”與鄉村振興要求的人才“綜合化”相矛盾。單一的專業培養更注重理論課程學習,實踐課程的形式單一、時間周期短,難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更難以滿足鄉村振興對掌握技術、會推廣、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需求。這說明以知識、能力與思維為突破重點的農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探索勢在必行。為了加強對公費農科生“一懂兩愛”的情懷教育,培養學生強農興農的使命感,堅定其投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決心,切實提高其專業能力和職業精神。青島農業大學立足新農科教育實際,構建和探索了依托“科技小院”的公費農科生人才培養模式,以“科技小院”作為育人平臺,努力探索培養鄉村振興創新型人才,突出人才引育創新,強化本土人才培育,引導公費農科生主動下鄉實踐調研學習,支持學生通過所學,在鄉村振興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充實基層農業技術服務力量。通過這些舉措,切實解決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業復合型創新人才的應用需求,實現為鄉村人才振興“輸血”,助推山東農業強省建設,助力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2? 基于“科技小院”的公費農科生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經過實踐印證,“科技小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涉農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重要途徑,培養了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新型應用型研究生人才。2021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明確部署推廣“科技小院”培養模式。為了構建適應于鄉村振興的農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2019年起,青島農業大學探索了以“科技小院”為載體(圖1),以大學生駐扎農業生產一線,集科技創新、示范推廣與人才培養于一體的新時代農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4年多的實踐,在農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上取得了一定進步和發展。2022年8月,山東樂陵小麥玉米科技小院、萊西胡蘿卜科技小院和萊西玉米科技小院全部入選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和中國科協三部委“科技小院”,為農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該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充分發揮“科技小院”在大學生人才培養方面的示范作用,構建“認知—實踐—理論—再實踐”的階梯式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引領以知識、能力與思維為突破重點的新時代農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提升農業復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

2.1? 構建“認知—實踐—理論—再實踐”的階梯式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突出強化知識、能力與思維培養

依托“科技小院”,構建階梯式人才培養的模式(圖2),主要模塊如下。

①認知階段,通過專業教育和導論,引導學生認識科技小院;②實踐階段,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社會實踐的學習機會,進入“科技小院”,深入“三農”,發現生產問題,帶著生產問題回到學校進行理論學習;③理論階段,學生根據農業生產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課程學習,打好理論基礎;④再實踐階段,結合專業綜合實習和畢業實習,長期入駐“科技小院”,開展創新性研究,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2.2? 開設交叉融合特色專業課程,突出交叉學科認知整合

在“科技小院”,將農業大數據、智能化、信息化、科普技巧、創新創業和技術服務方式方法等納入公費農科生的理論和實踐教育中,改革培養體系,從理論和實踐全面提升學生在生產一線開展創新性探索和技術服務的知識與能力。

2.3? 加強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校內校外教師聯合指導

建設一支與現代農業發展相匹配、具有豐富培養經驗的高水平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選聘在技術研發或農技服務方面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農技專家作為校外指導教師,全面提升在科技小院培養模式下學生的能力與思維。

2.4? 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和成果產出評價

采用“創新能力+成果產出”的雙向評價標準,突出和強化學生在專業理論、實踐和技術服務中創新能力的評價,分類制定評價標準,專業理論由雙導師進行總體評價,實踐和技術創新由地方農技人員、農戶和指導教師進行評價。

3? 基于“科技小院”的公費農科生人才培養模式實踐

青島農業大學將“科技小院”人才模式從多層面、多角度、多形式融入公費農科生的培養過程,積極探索“科技小院—地方政府—農業企業—公費農科生”的地方農技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一懂兩愛”的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農業人才。一方面,通過寒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大學生科研創新訓練和線上直播講座聽學等途徑,短暫入駐“科技小院”,讓學生對農業感興趣,培養“三農”感情。另一方面,加強與地方農業農村部門和企業的互動聯系,以實踐促學的形式,讓學生進駐“科技小院”開展實踐學習,培養其專業技能,進一步拓展和豐厚專業所學,為將來從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1? 教育教學方面的探索

立足專門定制的人才培養方案,將“科技小院”與專業實踐相結合,創新公費農科生的培養路徑。一年級專業啟蒙階段,“科技小院”導師進課堂,以專業導論為依托,講述“科技小院”的生動實踐與精神,啟發公費農科生熱愛所學專業的意識。二年級專業成長階段,開展專業調研實踐,給學生提供了親近農業農村和了解鄉土鄉情的機會,走進“科技小院”和田間地頭,進行一線調研,將采樣內容帶回實驗室作進一步研究學習。三年級下學期至四年級上學期專業提升階段,安排專業實習,將課堂由校內教室拓展至“科技小院”,以科研訓練為驅動,在導師的指導下,在研究生的朋輩幫助下,將在校掌握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農業生產實踐。在“科技小院”,學生們一方面可以走訪農戶,與農民面對面交流,發現并幫助解決農業生產實際問題,積累實際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步入基層開展農技推廣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這種培養模式的探索,對于公費農科生的教育培養非常重要。在實踐中,學生們參與農業調研、了解農業發展、適應農村環境、增進與農戶的情感,團結協作完成任務、交流探討得出方案結論、集思廣益產出實際成果,實現了素質和能力的雙提升。此外,還可以將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融入其中,學生們深入農村開展調查研究,近距離觀察農業生產,幫助農民測產量、改良土壤、進行測土配方施肥等,邊學習邊實踐,提高創新能力,發展自身的大農業思維,以實際行動助力基層“三農”事業的發展。

3.2? 社會實踐方面的探索

2020年暑期,共組織14名公費農科生分赴萊西科技小院和樂陵科技小院開展為期20天的農業生產實踐學習。學生們學習勢頭高漲,奔走在田間地頭,用專業所學書寫青春擔當,練就興農本領。晚間組織小組討論,共話學習收獲,回顧并總結每天的學習經歷,撰寫工作日志。在撰寫日志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文字應用、語言表達和記錄能力,暢通了師生信息交流?!兑幻麥兽r業技術推廣員的實踐成長》等23篇優秀日志編入《科技小院:課堂在田間——青島農業大學科技小院人才培養之路》,取得了階段性教育成果。

根據中國農業大學發起的《2023年科技小院暑期聯合社會實踐行動》計劃,青島農業大學的“科技小院”共有3個年級20名公費農科生組建了“矢志三農”樂陵小麥-玉米科技小院社會實踐團和“基層連線,共攜曙光”赴山東樂陵小麥-玉米科技小院實踐服務團,到山東省樂陵市郭家街道南夏村開展為期14天的實踐調研學習。2支社會實踐團隊均獲2023年“科技小院行”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實踐團隊二等獎,學生撰寫的主題征文獲優秀實踐征文。以上育人舉措,旨在以實踐促進學生發展,培養高質量農業人才,厚植學生愛農情懷。

“科技小院”的學生們利用駐村優勢,組織和參與當地多項群眾文化活動,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促進了良好村風的形成,也推動了當地美麗鄉村建設。通過舉辦這些非農活動,既可以提高農戶的溝通與表達能力,又能夠增進學生與農戶之間的情感,為公費農科生未來從事基層鄉村工作積累了較好的經驗基礎。

3.3? 以賽促學方面的探索

公費農科生在“科技小院”的實踐學習,深刻影響著其思想與行為。經過4年多的探索與改革,“科技小院”公費農科生人才培養模式已具雛形,通過“科技小院”的成長鍛煉,學生參加各類專業技能競賽,在競賽中練技能、在競賽中鍛煉、在競賽中成長。兩屆已畢業的公費農科生在工作、學習、生活以及交際等方面的素質能力,都得到了明顯提升。

2018級公費農科生劉騰騰是樂陵“科技小院”實踐成長起來的代表,他在校學習期間就與“科技小院”結下很深的感情。2021年10月,經過“科技小院”的實踐研究學習,他與另外2名科技小院成員參加了全國首屆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大學生實踐技能競賽,取得全國二等獎的佳績。畢業后,他回到定向服務地樂陵市農業農村局所屬的土肥站工作,主要從事肥效驗證、土壤環境質量監測、耕地質量提升和作物種養循壞等方面的工作,多年來一直與科技小院加強聯系溝通,工作能力得到更進一步提升。

3.4? 新媒體應用方面的探索

為加強科技小院的影響力,充分利用萊西市“科技小院”、樂陵市“科技小院”以及矢志三農好青年微信公眾號發布農業科普類主題推文,既有利于學生掌握新媒體的編輯應用能力,又將現代農業實用知識和國家關于“三農”的最新政策及時傳遞,增加了“科技小院”服務農技推廣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翱萍夹≡骸倍ㄆ陂_展線上線下的農技推廣培訓會,組織公費農科生收看學習,增強專業學習認知;以網絡為抓手,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指導學生帶著感情、飽含熱情、充滿激情地用心制作與農業農事相關的短視頻,在潛移默化中激發深入農村和服務農民的興趣,培育其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本領,學農務農的復合技能型人才[6]。

青島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育人模式將公費農科生培養從校園延伸至農業農村一線,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使其置身于農業生產實踐的大平臺下培養,促使其全面接受認識關、生活關、科技關的考驗和訓練,培養兼具理論素養與實踐技能、“三農”情懷與服務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密切了校方育人與地方用人的零距離,努力實現以高等農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筑牢農業強國的人才根基。

4? 基于“科技小院”的公費農科生人才培養模式思考

2023年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年,是農業強國建設的起步之年,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之年,涉農高校教育工作要錨定“人才興魯”“科教興農”的目標不動搖,全力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加快實現農技人才成長成才,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支撐。

對公費農科生的關注和教育培養,要根據國家戰略導向和農業發展實際需求,進行優化調整。主要思考點如下。

一是突出“科技小院”的陣地作用,加強組織協調和各方面條件建設,推動公費農科生人才培養與農業生產實踐、與社會需求、與農業農村發展相結合;二是持續且深入探索創新“科技小院”對公費農科生人才培養的模式,引導其認識到三農工作的重要性,主動走向基層,適應和融入當地,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努力干事創業,在服務社會和行業發展需求中成長成才;三是精心設計并制訂專門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加強農科專業的學生教育,幫助學生拓寬專業邊界、提升職業素養、提高綜合素質,培養適應鄉村振興戰略需求、適應鄉鎮農技推廣工作的復合型創新人才;四是強化課程思政和“第二課堂”的育人實效,突出思想價值引領,在厚植“三農”情懷上下功夫,大力提升其從業適應性與崗位勝任力,使人才培養更符合鄉村振興的人才實際需求;五是爭取有力的政策支持,多渠道強化教育政策扶持,配套更加良好的就業發展環境,為公費農科生繼續深造提供一定的條件保障,進一步堅定其長期持續服務“三農”的信心和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7]。在人才培養理念方面,青島農業大學以“強農興農”為目標,打造“科技小院”實踐育人模式,強化學生參與實踐,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實現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踐活動是學生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的重要路徑,也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通過“科技小院”引領公費農科生從學校小課堂走向鄉村大課堂,在“三農”實踐中真正檢驗育人成效。今后,將進一步立足公費農科生人才培養實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及時梳理和總結公費農科生在科技小院培養模式下的有益經驗,使之成為培養高素質基層農技推廣人才的重要渠道,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能力,為基層培養更多高素質的農技推廣人才。

參考文獻:

[1] 姜沛民.探索創新“科技小院”模式 促進服務社會和人才培養深度融合[J].北京教育(高教),2021(12):14-16.

[2]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代表第20190116號建議《關于基層農技推廣隊伍老化需要補充新生力量的建議的答復》[EB/OL].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19/5/17/art_123062_1923.html.

[3] 沈萌萍,楊芷薇,陳榆.鄉村振興背景下農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意愿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四川農業大學為例[J].山西農經,2022(7):92-95.

[4] 山東省制定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工作實施辦法力推鄉村人才振興[J].中國農技推廣,2018,34(9):6-7.

[5] 山東省加強基層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的二十條措施[J].農業知識,2018(1):18-21.

[6] 李成亮,劉艷麗,戰琨友,等.智慧農業背景下涉農專業教育的改革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22,2(1):10-15.

[7] 習近平.習近平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的回信[EB/OL].https://www.gov.cn/yaowen/2023-05/03/content_5754012.htm?eqid=fc49d3a300002504000000036465e2e6.

猜你喜歡
實踐育人培養
以“耕讀會”為依托探索實踐育人新思路
基于實踐育人理念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探究
共青團在地方高校第二課堂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培養模式創新探索
武術搏擊訓練的運動反應能力探討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