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創業教育:高等教育強國的根基

2024-02-02 13:14王洪才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應試教育根基創新創業教育

摘 要: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是每個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是一個長期奮斗的事業,從根本上說需要從滿足社會發展急迫需求出發。創新創業教育適應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要求,順理成章地成為高等教育強國的根基。然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仍然面臨著傳統觀念的阻力和應試教育體制的障礙需要突破,為此需要回歸創新創業教育的哲學本源,找到創新創業能力發展的起點,如此就可以為突破應試教育障礙、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高等教育強國;根基;應試教育

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急迫呼喚創新創業教育

我國社會發展長遠規劃要在2035年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教育強國建設的目標,為此就必須大力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因為高等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龍頭,也是教育發展整體實力的代表,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成功就是教育強國建設成功的根本標志。要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創新,需要理順高等教育內外部關系,需要調整高等教育結構,需要進行體制的創新,需要推進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最終需要通過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來實現。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1],因為高等教育強國就集中體現在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求的強適應性上,體現在高等教育能夠滿足當今社會對于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的急迫需求上。因為今天社會處在一個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如果一個人不具有高水平的創新創業能力,就無法與快速發展的社會要求相適應。那么,只有高等教育能夠為社會發展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適應了當今創新驅動發展時代的要求,才能證明高等教育是高質量的,才能說明高等教育強國已經建設成功。在今后,社會發展必然越來越依賴于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驅動,可以說,沒有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社會高質量發展就不可能,甚至社會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顯然,要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就必須大力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唯有高質量的創新創業教育,才能培養出大批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所以,大力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根基所在。

目前,人們已經從理論上接受了創新創業教育,因為創新創業教育代表了創新驅動時代對高等教育發展的呼喚。創新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適應了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所以創新創業教育正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指向。然而,在實踐中創新創業教育推進并不得力,因為現實中創新創業教育面臨著許多觀念的障礙與體制的阻力,如絕大多數高校并沒有真正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辦學的核心理念,也沒有根據創新創業人才素質要求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系統調整,當然也沒有根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標準進行教育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并進行教師評價體系改革,從而創新創業教育效果僅限于開設幾門課程、舉辦一些創新創業培訓活動和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等,因而創新創業教育遠未達到與專業教育融合、與通識教育融合和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程度。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人們很難擺脫對應試教育體制的依賴。應試教育的典型特征是非常注重固定知識傳授而不注重個體的創新能力培養,注重一個人的考試分數高低而不注重他參與社會實踐的效果如何,這種運行模式已經融化到人們的血液中,深入到人們的骨髓里,很難徹底根除。這也是為什么中小學仍然面臨減負問題,也是大學生出現內卷現象的根源,甚至這種內卷現象向上延伸到研究生教育,而且向全社會擴散,這種態勢就使得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推進具有無比的艱巨性、挑戰性,從而必須進行體制與機制的創新才能突破,否則單純靠簡單的命令動員或物質刺激都難以持久。

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從觀念轉變開始

要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首先就必須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教育觀念。目前,人們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解仍然是狹隘的、片面的、孤立的,從而阻礙了創新創業教育觀念深入人心,無法把它變成切實的教育行動。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狹隘化理解典型表現就是把創新創業教育局限于具體的某門課程與具體的某項活動,沒有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嶄新的教育哲學理念,與所有的課程教學有關,與每個人的成長發展有關,并不僅僅局限于高等教育范圍,而是覆蓋到所有教育活動類型。對創新創業教育理解的片面化就是只看創新創業的結果如何而不看具體行動過程,只重表面上熱熱鬧鬧而不重對學生發展的實質促進作用,如簡單地把創新等同于做出創造性成果,把創業等同于創造出重大經濟價值,把創新創業教育等同于進行創辦企業的培訓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等。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孤立化理解就是把它局限于輔導員的工作,是政工系統的事情,似乎與專業教育、通識教育是不相干的。這種理解自然就嚴重縮小了創新創業教育的范圍,簡化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從而使人們誤以為創新創業教育也是一種精英式教育,也是一種選拔式教育或者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應試教育,而各種創新創業比賽和各級選拔似乎在佐證這種看法,這樣就導致了創新創業教育運行不暢,難以得到人們的有力回應。

在中國,創新創業教育必然是大眾的,而且要走向普及化,因為我國高等教育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是為每個人成才服務的,精英式的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民的根本意愿是相悖的。無論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還是實施“廣譜式”創新創業教育[2],都表明創新創業教育必須面向每個學生,必須以促進每個學生成才為目標。

事實上,創新創業教育是以發現每個個體的創新創業潛能為起點和以實現每個個體創新創業潛能為目的的教育。從哲學上講,每個人都具有創新創業的潛能,因為創新能力本質上就是人們主動適應環境而改變自己的能力。顯然,創新能力人人都具有,只不過每個人的潛力不同;創業能力就是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理想目標而持續奮斗的能力,這也是人人都具備的潛能,當然每個人因為成長環境不同、價值追求不同從而發展潛力就不同。[3]教育的真正價值就在于能夠提供比較充分的條件促進個體潛能的實現。由于每個人具有不同的創新創業潛能,從而就出現了不同的人生發展規劃、不同的發展路徑,但只要是有利于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都應該得到有力的支持,每個學校都應該提供適當的條件促進個體的創新創業潛能得以實現,個體潛能的充分實現就是個體的人生價值和意義所在。因為只有實現它,個體才能體驗到自我成就和人生的美好價值,否則就無法體驗到人生的意義與真諦。

故而,創新創業潛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并非個別少數人所獨有的天賦異稟,但每個人的創新創業潛能確實是不同的,教育的復雜性或真正意義就在于要善于發現潛藏在每個人身上不同的創新創業潛能,并且給他們提供充分的展現機會,使他們獲得充分的發展,最終使他們都能夠成為獨特的自己。故而,發現每個人的獨特性并促進這種獨特性的充分實現,就是教育的核心價值和根本價值,如果教育不能為個體提供充分的發展機會,教育就是不成功的,當然也不可能是高質量的。為此,教育系統必須具備包容性、開放性、豐富性和發展性,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充分展現個人潛能的機會,找到實現個人潛能的機會,使他們都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掙脫應試教育束縛

由上可以發現,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是一種個性化教育[4],因為如果不按照每個人的個性潛能進行施教,就不可能獲得真正成功。目前,應試教育體制是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最大障礙,因為應試教育體制設置了統一的標準、統一的要求和統一的課程以及統一的考核方法,人們只能進行內部競爭,沒有其他發展路徑,必然出現內卷現象。因為應試成績就是一個人最終資源分配的依據,從而人們就不由自主地開始了激烈的爭奪。所以,應試教育的邏輯就在于統一化、標準化和固定化,極度地抑制了個性創新潛能,進而也制約了創業潛能的發揮。故而,所有束縛個性的教育都很難進行創新教育,當然也無法開展創業教育,因為所有的創業都需要創新,都需要改變固定的認知模式、改變傳統的行為方式、改變固有的思維習慣,如果不進行個體認知方式的創新,就難以實現個體在行為方式上的創新。如果沒有行為方式上的改變,就不可能實現在具體行動上的突破,那么就難以創造出巨大業績。

為什么一定要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呢?就在于應試教育的衡量標準是外在的,獨立于學生發展需求的,當然也是獨立于社會發展需求的,它往往是基于傳統的學科教育模式設立的,是以系統知識傳授為目的的,不是以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發展為目的的。而統一考試方式仍然在強化傳統學科教育模式,通過升學考試機制進行不斷的強化。雖然高校的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競賽等開始納入一定的創新創業元素,但仍然是一種點綴,沒有成為本體??梢哉f,什么時候創新創業教育成為高等教育活動的本體了,人們的認知方式才能根本轉變過來,那么人們的行為方式才能徹底改變。

當下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引導高等教育必須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內涵式發展的核心理念[5],把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作為高等教育和高校工作的中心目標,把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作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6],把創新創業能力評價作為促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來抓[7],吸引教師把主要精力用于課程目標與教學設計的改革與實踐,使教學活動與科研探索之間產生良性互動,使每一位大學教師都樂于把大學生作為自己的研究團隊成員進行培養,使創新創業教育成為聯接教師與學生、教學與科研、課上與課下、學術與生活的中介。這樣,創新創業教育就開始與專業教育進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夠主動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進而推動高校主動與社會產業進行合作,吸引社會產業部門主動加入創新創業教育行列,為創新創業人才成長提供廣泛的實踐平臺和實驗基地。如此,教育改革、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就能夠達成有機統一,那么高等教育就開始走向了高質量發展的軌道。如此,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就走向了成功。

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大學生創業能力評價體系與結構模型建構研究”(項目編號:71974163)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洪才,史正東.創新創業教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石[J].教育科學,2023,39(3):59-65.

[2]王占仁.“廣譜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論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2,32(3):54-58.

[3]王洪才,鄭雅倩.創新創業教育的哲學假設與實踐意蘊[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6):34-40.

[4]王洪才.創新創業教育必須樹立的四個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16(21):13-15.

[5]王洪才,湯建.創新創業教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關鍵[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1):110-116.

[6]王洪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作為高質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內涵[J].江蘇高教,2021(11):21-27.

[7]王洪才.創新創業能力評價: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真正難題與破解思路[J].江蘇高教,2022(11):39-46.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

[責任編輯:苑聰雯]

猜你喜歡
應試教育根基創新創業教育
夯實法律的道德根基
應試教育與新課改并非對立關系
有關中國教育命題的證偽
“中國夢”之中國“自主高考”夢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及路徑探索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華人時刊(2016年16期)2016-04-05
致中和 扎穩根基再出發
文化引領 夯實幸福根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