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對教育的沖擊、風險及應對策略

2024-03-09 01:54李寶楊哲唐明珍
高教探索 2024年1期
關鍵詞:教育變革個性化學習高等教育

李寶 楊哲 唐明珍

摘要:ChatGPT介入高等教育生態系統,教育將面臨新的沖擊,因材施教的學習或將成為主流,批判思維或將是學習能力評價的重要指標,教師教學變革必將成為常態,搜索學習或將成為知識學習的主要方式。ChatGPT進入教育生態系統后,隨之帶來了知識真實性和權威性難以保證、知識碎片化現象加劇、學生創造性培養弱化、教學轉變為單一的知識傳授、數字化教學管理中存在問題、引發新的意識形態等潛在風險。為進一步規避ChatGPT帶來的風險挑戰,提出: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下的教育應回歸育人使命,關注學生情感;重審技術本質,明確教育地位;變革評價方式,注重過程評價;完善數字倫理政策法規,提倡AI治理AI。

關鍵詞:ChatGPT;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教育變革;個性化學習

一、引言

2022年11月,美國舊金山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該技術的出現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目光。作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典型代表,ChatGPT有望掀起繼AlphaGo(阿爾法狗)后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面的第二個高潮。ChatGPT中的Chat表示“聊天”,GPT為“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首字母縮寫,意思為“生成式預訓練轉換器”,是一款基于GPT-3.5架構的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的機器學習系統能夠自主地從數據中進行學習,基于海量的文本數據訓練后,能夠輸出復雜的、類人的作品。ChatGPT之所以能夠在國內外掀起如此高的浪潮,引起國內騰訊、華為、阿里巴巴等企業進行類產品開發以及業務布局,原因在于該產品理解自然語言能力更高、模擬人類處理事務的精確度更高。從本質上講ChatGPT是一個聊天機器人程序,但是它與之前蘋果的Siri、百度的小度、小米的小愛同學有所不同。它更具有智能特性,在同一語境下可以理解人類輸入的文字,并根據文字的提問和指令,以文字的方式輸出答案和反饋,從而實現借助自然語言的多輪持續人機對話,依據前后文互動可以撰寫會議通知、新聞稿、新年賀信,還可以作詩、寫文章,甚至可以撰寫學術論文、代碼編寫等。于是2023年2月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開始擔心將來的工作可能會被ChatGPT替代。教育領域也不例外,ChatGPT打破了教育界的寧靜。該產品出現后,美國紐約教育局率先禁止學生在校內使用ChatGPT,防止學生濫用人工智能出現抄襲作業的現象;中國香港大學宣布禁止學生在課程學習、作業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各個期刊也紛紛發表說明,使用ChatGPT撰寫論文必須申明,否則會退稿撤稿。在兩個月的時間內,整個社會對于ChatGPT的討論一直沒有間斷。信息技術的變革與突破,每一次都會引起社會不同領域的強烈回應,并激發教育工作者對于變革教育的深入思考。那么,ChatGPT到底會對教育數字化轉型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和沖擊、ChatGPT介入教育生態系統后是否存在潛在風險以及采取何種策略來應對智能技術支持下的教育等,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也是本文進行探討的主要內容。

二、ChatGPT對高等教育的沖擊

其實,國內在教育領域關于人工智能的應用研究一直沒有間斷過。從20世紀70年代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到90年代的智能導師系統,再到后來平板電腦iPad在教學中的應用探究等,教育研究者一直在探究智能化技術如何賦能教育。進入互聯網時代,隨著大數據、數字孿生、學習者畫像、AR/VR、機器學習、個性化推薦、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探究,個性化自適應智能學習系統逐步受到研究者的青睞。個性化自適應學習的核心技術仍然是人工智能等技術,主要是利用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等技術針對學生海量的動態學習行為數據進行分析,構建學生特征畫像,進而實現個性化學習的干預與反饋。[1]ChatGPT其實是人工智能發展階段中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產物,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典型代表。然而,技術變革將教育帶向何處、新興技術對于教育生態環境帶來什么樣的沖擊等是教育界需要持續關注的問題。

(一)因材施教的學習或將成為主流

因材施教學習是指教師能夠依據學生個體特征提供符合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學習資源,學生能夠在個性化的學習環境下獨立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依據自身學習的進度,動態調整學習路徑,選擇符合自身學習需求的個性化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概念。古今中外,無數的教育學者一直推崇個性化教育、因材施教,主張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ChatGPT作為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表現出來的最大優勢就是在同一語境下持續對話和輸出類人的處理事務內容,完全可以作為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老師或者私人智能學習顧問。它可以依據學生學習過程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惑答疑,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進行差異性回答,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為自主學習提供個性化交互式指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能夠得到落實。

梅耶曾經提到學習中的及時反饋是有效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則,及時反饋是指教師能夠針對學生每一步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反饋。[2]目前,國內大量的MOOC平臺上線后,由于教學團隊人員時間精力有限,不能保證每個學生身邊有教師隨時進行解答,所以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反饋,從某種程度上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持續保持有一定的影響。ChatGPT可以對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景中給予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同時,通過持續的對話可以創建交互式學習,學生采用問答的形式進行學習。教育生態環境會由目前大班學習中無法充分考慮到個體差異性的學習方式逐步回歸到對個性化需求的關注,個性化學習方式逐步凸顯。此外,ChatGPT也可以充當學業導師的角色,能夠依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偏好等推薦相關學習資料。如果學生有一些學業問題、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等,都可以通過咨詢ChatGPT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二)批判思維或將是學習能力評價的重要指標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教學評價維度自然會受到沖擊。ChatGPT基于海量數據訓練后能夠完成論文的撰寫,而且效率較高。通過這一現象,人類其實可以看到技術產品掌握人類所有領域知識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事實的描述性知識是否不再重要呢?甚至一些程序性的技能知識也不重要嗎?其實,大家也看到了ChatGPT產品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一些描述性知識只需要借助ChatGPT進行檢索或者提問就可以。像寫論文這樣的高技能知識對于ChatGPT也變成簡單的事情,甚至是一項基本的技能。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下,學生的能力評價方式必將發生改變。ChatGPT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依據少量的文本輸入生成復雜、高度類人的真實文本,所以對于學生而言,如何向ChatGPT提出問題、如何給ChatGPT提出準確的指令是一項重要的能力,而這一項能力考查的就是學生對問題的批判思維和創造思維,顯然思維比知道重要、問題比答案重要。如果在教育數字化時代,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會解決問題,那么這些學生未來有可能會被技術替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世紀70年代就指出,教育要“為一個新世界培養新人”。在教育數字化時代,人才的培養不應該局限于知識的增長,更為重要的是培養適應新時代的個體,培養數字化時代技術的使用者、駕馭者。因此,批判性思維是未來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批判思維可以幫助學生去偽存真、辨別海量數據的有效性,找出事物的本質和解決問題,進而作出明確的決策。

(三)教師教學變革必將成為常態

人工智能的出現帶來教育領域的變革,雖然產生了個性化自主學習的新方式,但是目前沒有研究表明任何一種技術能夠完全替代教師的角色。新技術的出現,往往會促進教育教學變革。當然,隨著ChatGPT在近兩個月的爆火,教師必將在未來教學中面對新技術進行教學的變革探究。從ChatGPT對教學變革角度思考,首先該產品能夠幫助教師進行備課。例如,教師可以借助ChatGPT設計課程教學大綱、制定授課計劃等;教師也可以采用問題檢索,幫助教師完善知識結構體系、豐富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和ChatGPT進行模擬對話,課前了解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做好相應的準備,有效解決教學突發的情況。當ChatGPT未來與其他生成性人工智能技術結合使用的時候,還可以生成PPT演示文稿、視頻、成績分析等,更有效地減輕教師教學工作任務的負擔。其次,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教師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批判性思考。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探究式學習、項目式學習、問題導向學習、創設情境的沉浸式學習等,將人工智能的使用融入到日常教學中。人工智能機器可以扮演個人導師角色,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關注學生學習行為數據,依照數據分析學生的特征,掌握學生個體的需求,實現精準教學。這些技術的教學應用,完全能夠將學生學習中被遮蔽的學習過程細節數據顯示出來,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任何一種技術融入教學過程中,都需要適應教育教學環境。未來人工智能教育必將突破傳統教育教學模式,逐步向人機共存、共生的形態發展。未來如果有新的AI類產品出現,如何將其融入到教學中,這又是一個需要進行探索的過程。因此,在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變革是持續的、長久的、動態的。

(四)搜索學習或將成為知識學習的主要方式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可以看到人們生活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習過程中會有海量的學習資源呈現在人們面前。在數據資源唾手可得的時代,知識到底對于人們意味著什么,是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需要全部掌握?如果需要的話,人類的生命周期有限、記憶力有限,沒辦法在有限時間內全部掌握每天指數級增長的知識。因此,在人工智能時代,人類對于知識學習出現兩種形式:一種是借助于技術手段完成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智能導師系統、個性化學習平臺等,這種方式是需要學生掌握一些知識的;另外一種是由計算機存儲功能承擔知識數據記憶,學習中不再要求學生掌握什么樣的知識,只需要學生利用ChatGPT等技術產品通過搜索問答的方式獲取所需知識。在這種知識學習方式下,知識學習由記憶學習轉變為利用知識搜索學習,但是又與傳統搜索不同,ChatGPT具備自然語言理解、分析等功能,可以從海量知識中遴選并呈現有效知識信息,并通過分析和總結資料幫助學生更快、更直接、更有效地獲取學習資源。學習不再是僅僅依靠通過課堂獲取教師講授的教材知識內容。目前ChatGPT產品對中國用戶沒有全面開放,百度于近期也發布了ChatGPT同類產品“文心一言”。搜索和聊天機器人產品在未來有可能并行存在,搜索引擎會采用類似聊天機器人的形式呈現。知識學習更多的是采用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來完成的,教育生態環境回歸到蘇格拉底“產婆術”、孔子“啟發式”等一對一生態環境,人們在搜索的過程中完成個性化學習。因此,在未來人工智能時代,“搜索也是一種學習”的觀點可能會得到人們的認可。未來的教育不是幫助學生在學校教育中積累足夠的知識,以此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服務,而是成就學生在有限生命周期內的終身學習,知識的掌握和積累不再顯得尤為重要?!督逃?030:未來的教育和能力》報告中提出未來教育學習是能力和素養導向的終身學習,是虛擬和現實融合的教育學習。

三、ChatGPT介入教育或將存在潛在風險

ChatGPT作為新鮮事物,出現時間較短,各個方面不夠成熟,技術層面、應用層面等都處于討論探索階段,需要進一步結合實踐不斷完善,當前介入教育系統后或將存在一些風險需要規避。

(一)知識的真實性、權威性難以保證

利用ChatGPT可以依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生成相應的內容,但是其思考的過程如何佐證、數據來源是否準確、是否具有權威性難以知曉。ChatGPT只是告訴了學生結果,但是思考和分析的過程無法了解。同時,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描述準確度不夠,那么呈現的結果也會有誤差,錯誤的信息會對學生學習產生干擾。此外,由于人類日常使用語言的習慣和AI產品存在一些差異,某些詞語在現實發展應用中被賦予新的特殊含義,可能會導致生成內容準確度不夠。ChatGPT其實擅長一些文科類文本問題的處理,在處理邏輯性比較強的問題時,生成的內容可能不夠準確。此外,ChatGPT在回答問題時可能引用或者借鑒某個文獻的觀點或者資料,但是像這種大規模語言訓練模型不會標識具體引用哪些語料,這種情況容易造成抄襲現象。ChatGPT在首頁也申明了其局限性,提到“偶爾可能產生錯誤的信息”,這說明了ChatGPT是基于特定語言訓練的,目前在國內還沒有中國式的ChatGPT,雖然有百度發布的“文心一言”,但是都會存在無法識別一些異構語言的情況,導致機器翻譯或者識別的結果不夠準確,產生不恰當或者錯誤的信息。

(二)知識的碎片化現象加劇

由于ChatGPT采用問答式學習方式,只有學生問什么才會回答什么,可能針對某個問題給出的結果十分詳細,但是這些知識的學習都是一個個小的主題形式。不可否認,在數字化時代,碎片化學習是主要的學習方式,但是忽略了學生知識結構體系的構建。問答式的學習有助于個性化學習,滿足個體學習需求,卻將知識分割成知識碎片,原本體系化的知識結構被打亂,學生面對無序的碎片化知識,無法有效建立知識碎片之間的相互關系。知識的碎片化會加劇資源信息的超負荷,知識的甄別難度越來越大。同時,在碎片化學習環境下,人的思維往往會去中心化、注意力不夠集中,發散性思維成為日常思考的主要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深度與廣度不夠,學生可能沉浸在生成答案中淺嘗輒止,缺乏進一步的思考和知識內化,很難促進知識學習的有效遷移。

(三)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培養

有調查發現,89%的美國大學生已經在用ChatGPT寫作業,有人用ChatGPT寫的作業竟然得了最高分。[3]所以,現在北美一些高校的教師如臨大敵,紛紛宣布禁止學生學習中使用ChatGPT完成作業。因此,ChatGPT很容易成為學生平時學習中應付作業的主要工具。ChatGPT只是依據提問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但是這樣會削弱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批判問題的能力。教育最主要的方式是通過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強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但是現在的ChatGPT產品忽略了其過程,直接依據學生的問題給出相應的答案,對于一些理科類的邏輯推理問題無法展示其分析過程,弱化了對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愛因斯坦提出教育的本質在于獨立思考,ChatGPT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將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交給機器來完成,并對其產生依賴性,會出現有問題就找ChatGPT的情況,導致學習中形成對外界的依賴,缺乏獨立思考和探索的過程。另外,由于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唾手可得,學生會對知識缺乏學習興趣、失去探索的主動性。

(四)教學轉變為單一的知識傳授

利用ChatGPT來完成教育教學環節主要在于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但是ChatGPT一般呈現的是知識結果,缺少利用AI產品的學習引導過程,這樣的學習方式會逐步轉變為一種知識結果的訓練學習。同時,教學過程應該包含多樣的師生互動環節,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完成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但是,在機器世界里,人的感情、價值等有可能被弱化,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多的是通過符號展開,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被弱化,育人的使命沒有得以實現。教學更多的是直接告訴學生結果或答案,具體引導分析的過程是弱化的,同時沒有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環境。如果教學中過分依賴技術,教學更多會走向一個看似是自主學習而實則是機器牽著學生鼻子來進行單一傳授知識的以教為主的學習方式,類似行為主義時期斯金納主張的“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

(五)數字化教學管理中存在風險

ChatGPT智能化最大特點是可以用來撰寫論文,如果科研工作者使用ChatGPT進行論文寫作,那么勢必會在科研領域產生學術不端等學術問題。2023年2月10日,《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布關于使用人工智能寫作工具的說明,指出不接受ChatGPT聯合署名的文章。如果將來在教育中使用ChatGPT,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使用,ChatGPT生成的內容是否具備知識產權、使用者是否會濫用等問題也需要重視。如果教師對學生使用了ChatGPT完成作業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的話,就會帶來學生學習誠信的危機,有的學生為了獲取高分求助于ChatGPT完成作業。另外,由于美國OpenAI使用條款尚未對使用者可能輸入ChatGPT的機密信息加以保護,因此存在學習數據信息泄露等問題。近日,國外安全專家發現ChatGPT可能為犯罪分子提供網絡犯罪的途徑,還會誘發網絡“釣魚”事件等。同時,ChatGPT剛出現,配套的教育法律法規尚未形成,人們要思考當前的教育法律法規體系是否能夠應對ChatGPT給教育帶來的挑戰。教育研究者一直強調教育公平,ChatGPT目前沒有對用戶全面開放,有可能在國內不同地域存在數字鴻溝或者國與國之間存在數字鴻溝。如果將來ChatGPT產品成熟,有可能出現收費獲益的情況,又會成為資本家追逐利益的工具,從某種程度上加劇教育地區公平的差異化。

(六)引發新的意識形態問題

ChatGPT出現后,通用大模型類似一個“黑盒”,人類無法探測其內部究竟如何運作,對其生成內容的監管和控制面臨巨大挑戰。ChatGPT本質是依靠大數據進行模型訓練,也就是說需要大量語料數據的投喂,依靠語料庫的知識內容進行學習,語料庫的內容越豐富、越廣泛,回答問題就會越具體、越準確。如果語料庫受到污染或者投放了有毒的數據,必然會對學生產生嚴重的危害,對學生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導向產生影響。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員曾經創建“GPT-4chan”模型,其中有“4chan”在線匿名論壇,該模型是基于論壇帖子內容形成自己的語言模型語料庫的。由于匿名發表評論,導致諸多網友發表各種不正確的言論,最后導致“GPT-4chan”的回答出現種族歧視、價值扭曲等問題。因此,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引發新的意識形態問題。

四、高等教育如何應對人工智能技術的介入

ChatGPT在未來能否有效融入教育教學,是一個需要不斷實踐與探索的持續過程。人類進入教育數字化時代,順應數字化時代的變革是教育不斷發展前進中不可改變的。2021年,在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提到“各國要識變應變、順勢而為,樹立科技創新促進智能時代教育發展的理念,充分利用科技賦能教育,加速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面對ChatGPT類人工智能技術介入教育生態環境后存在的風險問題,教育研究者必須重視,針對潛在危機提前采取措施進行積極干預,確保教育生態環境良好。

(一)重審技術本質,明確教育地位

技術介入教育后,教師首先要辨析技術和教育的地位,技術融入教育最終的目的是促進教育變革,為教育服務。因此,從技術與教育的本質角色定位來看,教育一直處于主導地位,技術只是教育過程中使用的工具,用于輔助教育教學。技術是把雙刃劍,以ChatGPT產品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使用者,都不可避免地會成為技術推廣應用的參與者。作為教育研究者,應該以積極態度擁抱ChatGPT的到來,樂觀主動地接納人工智能技術對于個性化學習發展的推動、對于教學變革創新的促進等作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產品是由人開發的,其本質是人類改造社會的產物。教育工作者在審視教育中技術的角色后,應該客觀認識到正確使用、駕馭ChatGPT也是一項基本能力。在數字化教育時代,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數字素養。面對技術對教育的沖擊,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技術觀,結合自身教學場景,能夠清楚辨別哪些環節使用技術可以優化教學,不能為了使用技術而用技術;其次,提高自身技術勝任力。既然在未來教育中人工智能產品不可避免地會介入教學,那么教師需要對該產品的技術原理、應用場景等進行深入探究,這樣才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使用技術。但是,技術的發展又充滿變數,要具備新時代的技術勝任力,還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和探索,在技術的基礎上重新思考教育。

(二)回歸育人使命,關注學生情感

人工智能時代,教師的角色不再側重于僅僅完成知識的傳授,因為這一項功能,可以利用技術來實現。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的特點就是以數據為準、關系數據的運算,缺少人與人之間的感受性。新時代的教育使命更多需要關注的是教師如何完成育人的使命,而技術沒有情感、缺乏溫度和人文關懷。在教師明晰技術的本質后,應該積極回歸到教書育人的本位,承擔教書育人的雙重使命。情感是人區別于其他非生命個體的重要標志,教師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利用技術來實現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對學生的仁愛與關懷上,利用交互對話實現情感碰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教育的本質是一個主體喚醒另外一個主體,在育人方面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接觸新技術、新工具,能夠駕馭技術為自身學習服務。近幾年,由于MOOC等大量網上學習資源的泛濫,教師只需不斷引導學生獲取以及使用線上學習資源即可。但是,受人工智能技術沖擊,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融合ChatGPT等技術,學生如何利用技術來學習也是需要關注的。因此,如何正確、有效地使用技術也成為了一種能力。教育永遠是一個以人為核心的生態系統,無論將來技術如何更新變動,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永遠不會發生改變。面對ChatGPT等為代表的技術介入,教師需要堅守利用技術服務教學、服務育人的信念,有效地利用技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變革評價方式,注重過程評價

人們常常把學生利用ChatGPT類人工智能技術完成作業的過程稱為學生借助外腦來完成作業的過程。國際文憑組織在官網上說明“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翻譯軟件和計算器等”,所以人們需要改變我們的教育計劃和教育評價方式,以便學生能夠有效使用這些人工智能軟件。ChatGPT介入教育不可避免,為了防止學生過分依賴外腦來完成學習任務,教育實踐者需要針對學生評價方式進行思考??梢詮倪^程性評價入手,要求學生提交作業的同時提交思考提綱或者思考過程資料,并且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任務,要提交體現其迭代完成的過程性資料。此外,可以開展一些小組協助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不同階段保留不同的版本資料。同時,可以在完成相關任務中涉及一些特定引用的資源或者特定題目要求,將問題解決限定在預定范圍內,降低ChatGPT完成任務的準確度,提高學生學習評價的精確度。一些課程以論文形式作為評價材料,要求學生提交論文相關數據資料的來源,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正確性。對于一些引用的內容或觀點要規范標注,保證數據來源的權威性。此外,需要提交論文修改的草稿以及相關修改意見,將論文完成過程中的相關工作納入評價指標中。

(四)完善數字倫理政策法規,提倡AI治理AI

人們不能神化ChatGPT,在駕馭技術的同時應該重視人工智能類產品帶來的風險問題。任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教育,并不意味技術層面可以實現的都是倫理層面允許的。人類原有的倫理觀念會影響技術的推廣,所以制定相關法律監督體系、完善數字倫理制度、構建人工智能倫理框架后,才有可能保證技術更好地被應用推廣。ChatGPT作為新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新問題,不論是教育領域還是整個網絡環境,都需要制定出臺關于人工智能管理的法律法規,有效規避使用過程存在的法律風險。國內政府和行業內企業可以牽頭制定ChatGPT使用手冊,引導使用者合理使用技術。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可以讓企業介入學校,不定期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便于教師和學生充分了解如何使用新技術。相關科研院校也可以加強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研究,加大這方面師資力量的培養力度。此外,教師、學生、管理者任何一方在使用新技術的同時,都應該做好監督工作,厘清各部門主體責任,堅守數字倫理的相關規定,構建多方協同的監督體系,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積極快速的解決。技術本身并無好壞、善惡,關鍵在于技術的使用者。面對新技術,除了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進行約束,還可以思考采用AI治理AI。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在于算法,任何算法的發展與完善都是需要不斷迭代升級的。人們可以在使用技術前,利用AI技術進行監測工作,將以技術制約技術、以算法監督算法的思想貫穿人工智能產業鏈,以便技術輔助監測管理功能的實現。

五、結語

ChatGPT的出現是教育領域一次重大的挑戰與機遇,有望重塑整個教育生態系統。技術并不是教育最大的威脅,其最大的威脅在于教學中優先考慮技術,忽略了如何更好地利用技術工具促進教育教學的思考。面對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性人工智能技術的沖擊,教育領域并非不知所措,人們應該具有教育文化的自信。教師也不必過于擔心未來教師的角色會被人工智能替代,因為學生不僅僅學習知識,而學習是一個社會化和個體化的過程,不論是弱人工智能還是強人工智能,其本質只是“人—機”的對話,完成不了學習社會化的過程。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ChatGPT對教育帶來的影響,思考其潛在的風險,探究如何應對的策略,努力成為一名人工智能時代的優秀教師。ChatGPT的出現會縮減人工智能的迭代周期,強人工智能的算法會越來越準確、越來越真,未來會有源源不斷的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教育工作者要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面對技術的涌現,在技術的基礎上重新思考教育,推進教育的變革,加快教育數字化的轉型,追求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教育現代化。

參考文獻:

[1]周海波.基于自適應學習平臺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8,39(4):122-128.

[2]鐘秉林,尚俊杰,王建華,等.ChatGPT對教育的挑戰(筆談)[J].重慶高教研究,2023,11(3):3-25.

[3]網梯科技.網梯:89%的美國大學生用它寫作業!ChatGPT讓未來教育何去何從![OB/OL].(2023-02-17).https://www.163.com/dy/article/HTPUG6OG055386VW.html.

(責任編輯黃銘釗)

猜你喜歡
教育變革個性化學習高等教育
MOOC時代圖書館角色定位與創新服務
教學資源支持下的Sakai個性化學習研究
信息化環境下基于“盒子魚”App的高中英語個性化學習的模式和策略
微視頻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基于SOA的在線學習資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探索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