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教研為課堂提質增效

2024-03-24 11:27劉玉琦劉婷鄧麗清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教研組教研維度

劉玉琦 劉婷 鄧麗清

循證教研是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探究課堂行為中的細節,把觀察所得數據作為引領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的證據,進而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教研模式。武漢市光谷喻家山學校探索出以循證教研為主體的常態教研的優化實施路徑。

一、建構單元支架,找準教研定位

單元支架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和課程標準要求,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基本學情,以一個主題(專題、話題、問題)為核心,根據單元目標組織、聯結學習內容所形成的前后貫通的學習情境、學習任務、學習活動和學習評價。單元支架的文本內容由單元主題(大概念)、單元教材分析、單元知識點及目標、學習難點診斷、單元課時劃分、單元學習評價6個部分組成。單元主題可以是教材中的單元主題,也可以是拓展教材單元主題而形成的主題,還可以是從單元中提取的核心概念。單元教材分析要把握教材的上位概念和深層意義,找準知識與知識的縱橫聯系及知識與生活的廣泛聯系。目標表述要符合課程標準中該學段的要求。學習難點診斷不僅要提出本單元的學習難點,還要提出突破難點的預設方法。單元課時劃分要依據單元目標及重難點科學安排。單元學習評價指標與學習目標要保持一致,既關注結果也關注過程,指向學習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設計人音版音樂一年級上冊《小小音樂家》的單元支架時,筆者先總覽本冊教材,在找準單元與單元之間的銜接點后,將本單元的主題(大概念)確定為“音的長短”。結合課標要求“用音的長短聽辨、體驗和表現生活中的自然音響”和實際學情,筆者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模仿表現音樂中音的長短與音樂情緒的變化”,并預設學生音樂表現的效果——能用聲音、肢體動作、器樂演奏等音樂形式表現音的長短。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筆者設計了包括“趣聽音色”“趣玩節拍”“趣唱歌曲”“趣玩樂器”“趣練長短”等活動的任務群(共計3課時),開發了“音樂三星”評價量表,從重難點掌握、活動參與度、目標達成度、課堂表演、師生配合等方面評價師生的教、學情況。

單元支架如何有效運用到常規教研之中,更好提升單元整體教學效果呢?學校通過以下4條路徑促使教師通過教研互動精準地把握單元知識結構。一是以單元支架中的6個板塊作為常態教研中研討的主要內容,讓教研對象更加明確,主線更加清晰。二是在常態教研活動中以單元支架為導向設計單課時教學,讓前后課時之間形成知識體系的螺旋式上升,為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撐。三是聚焦單元支架中的評價標準,在教研過程中研討單元評價與單元目標是否一致、單元目標是否體現了思維進階、如何運用單元評價檢驗單元目標的達成度等問題。四是在教研過程中運用單元支架設計學生活動任務群,整體構建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學習活動,讓教研更深入。

二、設計觀察量表,收集教研數據

課堂觀察是連接學習活動和評價活動的媒介,也是開展教學評價的重要環節。學校教研團隊學習了崔允漷教授團隊提出的課堂觀察LICC范式,掌握了課堂觀察的4個維度——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性質、課堂文化,20個視角——準備、傾聽、互動、自主、達成(對應維度1),環節、呈示、對話、指導、機智(對應維度2),目標、內容、實施、評價、資源(對應維度3),思考、民主、創新、關愛、特質(對應維度4),68個觀察點(如“教師教學”維度的“環節”視角的觀察點有“由哪些環節構成?是否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這些環節是否面向全體學生?”“不同環節/行為/內容的時間是怎么分配的?”),明確了聽課要重點指向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以及影響學習質量和效能的因素。在此基礎上,學校確立了以學習為中心進行觀課的4個維度。維度一“觀察目標達成”,主要看目標制定是否合理、目標是否達成。維度二“觀察學習活動”,即觀察活動與活動之間是否有較強的邏輯關聯,是否運用了至少一種以上的學習策略,學生是否經歷了個人學習、合作學習、集體學習的學習歷程。維度三“觀察學生參與度”,主要看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考、表達、實踐等活動的參與面,以及學生的課堂發言是否聚焦、課堂學習完成情況等。維度四“課后學生調研”,即針對教學目標設計調查問卷或訪談提綱,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例如,一名教師執教統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閱讀課文《黃山奇石》時,設計了“揭示課題,感知題目的奇”“初讀課文,學習字詞”“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指導書寫”4個學習活動,語文組教師借助課堂觀察量表工具進行課堂觀察,發現活動與活動之間缺乏一定的邏輯關聯,活動呈散點分布,沒有體現一以貫之的活動主線,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研組運用學習活動觀察量表收集觀察數據,圍繞“活動設計與學習目標是否對應”“學生活動是否經歷了個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集體學習三個階段,是否達到20分鐘及以上,是否做到了上一個活動結束是下一個活動開始的必備條件”等觀察要素展開研討。論證后,教研組提出了“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可以用黃山的‘奇貫穿始終”的改進建議,讓學生從文本中尋找黃山奇石“奇”在哪里,用這個大任務串聯全部學習活動——從“導入新課,揭示文中的奇”到“整體感知,品味文中的奇”,從“積累詞語,表現文中的奇”到“仿寫句子,理解文中的奇”等——讓學生從文本中尋找“奇”,聯系生活經驗表達對“奇”的理解,運用從文本中學到的方法仿寫生活中看到的“奇”。該教師參考教研組的改進建議重新修訂教學設計后再次實踐,發現能結合生活實際主動探究和表達的學生越來越多。

三、規范教研流程,形成教研機制

教研流程是規范教研活動開展的重要內容。學校教研團隊經過實踐研究,針對教研中“研究問題不聚焦”“解決問題只憑經驗,缺乏理論和數據支撐”“教學重構缺乏深度和廣度”“只討論不實踐,只交流不修訂”等問題,總結出“陳述—反思—研討—修訂—再實踐”5步教研流程。陳述環節,記錄員陳述觀察到的本節課授課過程,教研組長陳述課后訪談或隨堂測評的內容和結果。陳述時不做評價,只做事實陳述。反思環節,執教者對照評課標準進行授課反思。反思從目標設定與達成度、學生活動設計科學性及參與度等方面展開。研討環節,聽課教師發表自己的觀課意見及建議。提出意見及建議時,聽課教師要先說清楚自己的觀點,如某個學習活動的設計是否合理,這樣判斷的理由是什么,再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修訂環節,教研組長總結改進措施,提出同類型教學要關注的具體問題和值得推廣的經驗。實踐環節,執教者在吸收教研組建議的基礎上再次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實踐后再次反思,形成教學研究的閉環。

四、改進評價方式,提升教研品質

經過長期的教研實踐,筆者發現各學科有其獨特的教學屬性和教學側重點,因此各學科教學評價標準的設計應各有側重。例如,語文學科側重于“體驗與表達”的評價,引導學生開展“童言童語”等讀寫聯動活動;數學學科側重于“操作與實驗”的評價,讓學生在動腦、動手、動眼等多感官學習活動中感受“玩數學”的快樂;科學學科側重于“觀察與探究”的評價,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提高科學探究能力;體育學科側重于“運動與游戲”的評價,讓學生在玩中提高身體素質;藝術學科側重于“模仿與創造”的評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創造等具身活動發現美、感知美;道德與法治學科側重于“思考與實踐”的評價,引導學生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實現自我教育。

多元的學習評價,讓觀課教師帶著任務觀察和思考,讓課堂數據成為教研的核心依據,使評價更加客觀、指導有明確方向、改進有參考信息。這樣的評價方式有助于提升教研品質與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武漢市光谷喻家山學校)

責任編輯? 孫愛蓉

猜你喜歡
教研組教研維度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英語教研組的建設與發展
基于課題研究的中小學教研組組織變革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光的維度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給中學歷史教研組長的五點建議
新型教研——說題的感悟
江蘇省天一中學語文教研組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