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中考語文試題的“變”與“不變”

2024-03-26 09:26田紅梅
云南教育·中學教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課標古詩文語言文字

田紅梅

哲學家說萬物皆在變,唯一不變的就只有變本身。筆者將以2023年的中考題目為例,淺談2023年云南省中考語文試題的變與不變。以此作為指引未來語文教學的一個小小的方向。

一、情境化設題對教材與考標的突圍

2023年中考語文考試結束之后,引起了考生的一片嘩然和眾多語文教師的質疑。在知識積累與運用中,采用了語段創設情境的出題方式來設置題目。第1小題中“挫折”一詞的讀音拿不準,尤其是第2題中的“引吭高歌”一詞沒有在現行課本中出現過,也沒有在2011版、2022版的課標上出現過,因此引發了教師與學生關于“超出命題依據”的爭議。然而都說教無定法,學無定限,試問教學真的只教教材上的內容嗎?考試也只能考教材上、課標上要求的內容嗎?語文的學科性質決定,作為每一個中國人的母語學科,如果每一個學生都膚淺地認為語文學習只學教材上、課標上的內容,每一個語文教師都狹隘地認為只用教教材上、課標上的內容的話,那所謂中華母語、中國語文的博大精深又在何處得以彰顯呢?更何況筆者認為“挫折”一詞,幾乎成了滲透于每一個生命體成長歷程里的深刻認知概念,是我們語言常態里經常出現的高頻詞匯,是每一個初中學生都應具備的語言素養。而“引吭高歌”一詞,在課文《安塞腰鼓》的學習中,我們遇見“亢奮”一詞,既已學到“亢奮”,作為基本的語言文字積累“引吭高歌”的積累應該是水到渠成和理所應當的。

都說考試是教學的風向標,考題的命制是對未來教學方向的指引。這樣的考題命制,看似是對課本和課標的突圍,和以前的中考以教材為經,以課標為緯的確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但是指向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宗旨始終是不變的根本。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建構語言運用機制,增進語文學養,努力學會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有更多、更廣、更博的詞匯儲備,文字積累,這才是語言文字學習的根本所在。

因此課本在變,考標在變,考題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寬而廣的語言文字儲備。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實時積累,處處延伸,向知識的橫向拓展是必不可少,也是勢在必行的,無論是語言文字、詞匯語段,還是文學文化,方法指引。構建廣博的課堂,從而建構廣博的知識體系,才是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與靈魂。

二、閱讀設題中文體知識的淡化

近年來,在應用文體閱讀題的設置上,越來越淡化了與文體相關的知識性考點,例如議論文中“論點”“論證方法”,說明文中“說明順序”“說明方法”等知識性問題的考查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試題,命題人更側重于考查考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審美鑒賞與創造的能力、學以致用的能力。例如2023年的第一篇閱讀《巧奪天工的揚派盆景》,其中第三道閱讀題為“聯系文章內容,說說右圖揚派盆景的特點”,這道題其實就是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理解之后,用從中獲得的相關知識來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意義上體現了學以致用。

除此之外,這里面也體現出新課標對中學生語文素養的要求:“要求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并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方法”。這是語文核心素養在考題當中最活的體現。

近年來考題中文體知識的淡化,無疑給所有的師生一記警鐘。作為應用文體的學習,掌握基本的文體知識當然是必要的,但是用死的文體知識去解剖一篇篇有靈魂、有思想、有情感的文章這種一千篇一律的閱讀方法,應該要隨著時代前進而落幕了。畢竟作為文章本身,無論它是什么樣的文章,在給讀者以知識的同時,最讓它保有生機與活力的,一定是人文性的元素。這是師生解讀文本時,最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所以從閱讀中從語文學習中“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并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方法”這一定是我們要與學生一起努力去構建的真正的素養。

三、古詩文對比指向學生的能力與素養

從2020年起,云南省開始全省統考,在省題中第一次將課內文言文設題改成了課內外對比;在2021年的省題當中第一次在詩歌鑒賞里將相關聯的詩歌意象或內容進行了比較設題,很明顯古詩文閱讀里這一變化,題目難度的提升不言而喻。原來的篇目是有范圍可限制的,原來的備考是有邊界的,可現在一篇文言文和一首古詩詞的比較對象就可以稱得上無邊無際,浩如煙海了,何談備考?

誠然,如果抱著準備的心態,在七十篇里準備尚且可行,在無邊無際的文學浩海里準備,那自然比大海撈針還難。其實很明顯,變革者也絕不是導向大家去“準備”,而是導向大家去培養能力,形成素養:閱讀古詩文的能力,習得古代語言語感,理解甚至鑒賞古代語言文字的素養,以及廣泛閱讀,進一步去了解中國文化的能力。

因此,老師在古詩文的教學中,旨在教給學生古詩文閱讀的方法,關注學生重點古代文言實詞虛詞的積累,進而培養學生的古詩文閱讀能力。與此同時,消解學生古詩文閱讀的畏難情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引導學生廣泛閱讀、以課文為圓心,以同類詩文為半徑,共同建構群文閱讀、類文閱讀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讓學生在廣泛的閱讀當中,逐步習得古代文言的語感,積累大量的文言詞匯,這將成為學生順暢閱讀理解古詩文的不二法門。

四、綜合性學習“新變”背后的“不變”

2023年的綜合性學習題可謂創歷史變化之最:題型的首創性、內容的“回歸性”、題干的提示性,都可謂聞所未聞。初見此題,好像無從下手,再讀此題,定然就能識得廬山真面目。首先材料的選擇為九年級下冊課文《孔乙己》,這是一套試卷中除了基礎知識、古詩文閱讀之外又一處回歸課本的體現。如若對課文內容印象深刻的學生,自然能為此題的作答助力。其次題干上的“頹唐不安”一詞,自然是解開本題的關鍵所在。換句話說這道題其實是考查學生的語言理解與運用能力,學生只要知道“頹唐不安”的意思,定然能找到與該詞語不契合不匹配的語言和動作設計。

所以,所謂的變只是一個表象,真正的本質依然是在考查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因此,筆者呼吁語文教學回歸本源,以教材為章本,以學科的核心素養為宗旨,以豐富多元的教學活動為手段,以廣泛的閱讀為媒介,真正的培養具有語文學科素養的人。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題不同。每年中考試題的命制都必然有選材、題型、考點的變化,但所考察的知識點、學生的能力以及學科素養卻始終如一。真正的語文王者一定是有著豐富學養,厚重積淀,扎實功底的人。

猜你喜歡
課標古詩文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運用題的變與不變
小題精練(四) 語言文字運用
小題精練(三) 語言文字運用
依托課標 夯實基礎 精準備考
高中生物新舊課標比較——以實驗版課標和2017版課標為例
古詩文閱讀備考指津
2016年全國課標卷透視與2017年備考展示
基于課標“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
引領小學生誦讀古詩文之妙招
語言文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