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責任視角下的環保教學實踐

2024-03-29 07:50司徒沛影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社會責任環境保護核心素養

司徒沛影

摘 要:在生物學科實踐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意識,能取得良好效果。通過與學生共同參與社會調查,了解環境現狀,組織學生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學習垃圾分類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環境保護;核心素養;社會責任;環保教學

《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核心素養內涵的態度責任提到了“社會責任”,是指基于對生物學的認識及對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相互關系的理解,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做出理性解釋和判斷,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責任擔當和能力。筆者認為,利用本地環境資源,開展一系列環境保護相關活動與學習,可幫助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

一、運用初中生物學推進社會責任教育的趨勢與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揭示了發展與保護的本質關系,作為這時代的主人,必須樹立擔當精神,保護環境?;谏鐣熑我暯窍麻_展初中生物環境保護教學與實踐,是當前生物學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

保護環境是《生物學》七年級下冊最后一節的內容。教材的前兩節引導學生分析了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探究了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學生對這些有所了解,但是環保意識并不強烈,覺得環保離自己還很遠。學生對學校洗手間的水龍頭沒關視而不見,教室空無一人,但是燈和風扇還開著……教師不僅要有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更應在生物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幫助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二、通過初中生物學教學培養社會責任感的教學實踐

(一)據學情,定目標

《生物學》七年級下冊體現的是人與生物圈的關系,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認識到人對生物圈應盡的社會責任。本節課學生能通過合作探究、分組調查活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能運用科學思維擬定保護環境的計劃;能科學地進行垃圾分類;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以及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的重要性。

(二)教學過程

1. 情景導入,了解社會責任

(1)珠峰、巴厘島的昔日與現今的圖片對比,學生發現昔日美景正逐漸被人類活動破壞。(2)無家可歸的天鵝、被塑料圈著脖子的海獅的圖片,學生意識到人類的垃圾污染已影響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生存。(3)垃圾村及患病居民的圖片,學生認識到垃圾圍城已讓人類面臨生存危機。(4)充分利用江門本地資源:潮連,西江環繞的一個小島,島內貫穿了幾條河涌。河涌的今昔對比,學生驚覺原來身邊的環境也已被改變。

通過這四組圖片的展示,學生看到了與自己密切相關的環境已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面臨著巨大的危機,保護環境已刻不容緩。

2. 分組調查,深入體會社會責任

課前,教師已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別就潮連的空氣方面、水環境方面、垃圾處理方面進行實地調查,形成相關報告。見下表。(在開展調查前要跟學生強調:調查的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根據學生調查報告來看:潮連的空氣質量是良好的,島內河涌水質一般,垃圾分類處理方面還有很多地方要改進。指導學生帶著目的進行分組調查,增強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和科學調查的探究能力。對調查結果進行反饋匯報后,學生切身了解到身邊的環境狀況不容樂觀,“環境的改善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參與”的意識增強了。

3. 合作探究,提高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在實踐中推動學生肩負起社會責任

教師讓學生根據調查結果分組擬定出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為當地環境保護出謀劃策。通過前面的學習和實踐調查,學生知道了人類的生存環境每況愈下,河涌里的魚類由于棲息地被破壞而死亡,生物多樣性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保護和改善環境需要每一個公民的努力和配合,因此大家非常積極地討論。

學生共同討論后,決定要以中學生的身份肩負起社會責任,為保護環境出謀劃策,總結如下:(1)關于汽車尾氣排放方面,可以向當地政府建議定期對過境的汽車進行檢查,尾氣超標的進行處理。(2)河涌管理方面,當地已實行河長制管理,可向河長反應情況,讓他們對河涌周邊工廠污水排放進行監管和抽查;建議在河涌邊多豎立警示標語,禁止往河涌亂排污水和亂扔垃圾;治理周邊的餐飲店,不能將垃圾和污水直接倒入河涌里。(3)對于垃圾處理方面,建議管理區多投放垃圾分類桶,并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教育與監管。(4)作為學生,我們應從身邊小事做起:節約水電,節約糧食,綠色出行,保護草坪和植物,使用電子賀卡,不用一次性餐具,不亂扔垃圾……(5)不僅我們自己做好環保工作,還要在校園里向其他同學進行宣傳教育,再讓全校的同學回家對家長進行宣傳推廣;周末去廣場打球、玩耍時可對路人進行宣傳和監督,發現有亂扔垃圾、亂踩草坪的可進行規勸。

通過合作探究,學生在深思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同時更肯定了自己的社會責任:自己的小小舉動,能為環保做出貢獻,為社會做出貢獻。保護環境更是為了拯救人類自己,不僅我們自己行動起來,我們更應把影響力向社會擴散,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最后,教師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家向家長宣傳推廣環保工作,并一起行動,讓家長拍照,在班級微信群里進行匯報。從家長的匯報結果可看到,學生與家長的環保意識得到提高,家里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很到位。學生在學校也做到了節約水電,不亂扔垃圾。

圍繞著“社會責任”進行設計,對環境現狀開展調查,并將結果進行匯總報告,提供了機會讓學生參與和實踐,學生從課堂走到社會,再從社會回到課堂,最后帶著科學知識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回到現實生活中。整個過程培養學生將知識綜合起來進行思維加工,促進科學思維發展,提升了科學探究能力。將“人與環境”的概念融入課堂,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生命基本觀點,形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圈,從我做起”的社會責任意識。

三、小結

生物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作用舉足輕重,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核心素養教育,以各種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活動推進核心素養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的滲透和培養。每一個生物學科的教師都應具備這樣的核心素養意識,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搭建教學支架幫助學生樹立生命觀念、培養科學思維能力、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和強化社會責任,引領學生對生活現象進行思考和探究,鍛煉學生勤于思考,敢于動手的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社會責任環境保護核心素養
環境保護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論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的關系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新聞晨報》:如何不跟著某些“網紅”玩“反轉”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